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试验使用生物素——亲和素免疫酶标法(BA-ELISA)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221份绵羊布氏菌病血清抗体进行了检测,同时与常规血清学检测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BA-ELISA和ELISA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其它方法。在其中63份菌检阳性和免疫血清中,BA-ELISA和ELISA分别检出60/63份(95.3%)和52/63份(82.5%),而试管凝集试验为20/41份(48.8%),补体结合试验为17/41份(41.5%),虎红平板试验为16/41份(39.0%),此外,还就BA-ELISA法特异性,敏感性等方面进行试验,显示出BA-ELISA具有很强的特异性,其敏感性比ELISA高4~8倍,比常规补体结合反应高256倍。这些都表明BA-ELISA是绵羊布氏菌病血清学诊断上具有发展前途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虎红平板凝试验(RBPT)在家畜布氏菌病检疫中,做为一种初筛方法沿用已久。一般认为,它有较强的特异性及敏感性,故有克服非特异性反应的优点。以往我们采用试管凝集试验(SAT)对健康牛群进行布病例常检疫时,常受到非特异性反应的干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在1984年6月对青岛地区某场牛群进行布病检疫时,以RBPT为主要方法,同时用补体结合试验(CFT)及SAT两种方法做为比较。为了对RBPT的敏感性及特异性作出评价,还以布氏菌牛种387菌株(BA387)、布氏猪型二号菌苗(S_2)及耶尔辛氏菌0:9菌株(Ye:0.9)接种健康奶牛制备免疫血清作为对照。现简要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为考核我区经多年的布氏羊型5号菌苗气雾免疫后的效果,我们曾在酒泉、金塔、玉门、安西、敦煌等5个县(市)开展布氏菌病检菌工作,共收集牛、羊、猪可检材料1557份,其中:流产胎羔582份,在酒泉、安西检出可疑布氏菌8株。对这些可疑菌株进行了菌型鉴定和毒力测定,其结果报告如下:(一)材料与方法1.布氏菌多价诊断血清:为兰州生物制品所生产,批号:9001,效价1:3200。2.M_(104)冻干菌苗:为兰州生药厂生产。3.S_2冻干菌苗::为兰州生药厂生产。4.M_5冻干菌苗:为兰州生药厂生产。5.单因子诊断血清:ARM,系北京流行病研究所生产。6.牛型噬菌体:由北京流行病研究所生产。  相似文献   

4.
笔者在进行畜间布氏菌病流行病学调查中,通过临床观察、血清学检验。病原菌分离,发现3只1岁半的初产奶山羊,无任何布氏菌病临床症状,经多次血清学检验为阴性,但从胎盘中分离出3株布氏菌,为潜隐性感染布氏菌病。调查方法在宝鸡市进行畜间布氏菌病调查时发现宝鸡县金河乡奶山羊布氏菌病感染严重,在受检的415只奶山羊中阳性羊54只,感染率为13%,其中有2个村的羊感染率达22%。因此将该乡作为重点进行调查,对全乡的901只奶山羊逐头采血检  相似文献   

5.
应用目前国内的布氏菌猪二号苗和羊五号苗接种山羊后,机体虽能产生抗感染免疫,但同时也产生常规血清学诊断抗体,特别是多次用苗后其血清抗体长期不消失,使得常规血清学诊断方法不能区分畜群中的自然感染病羊与菌苗接种羊,由此给布病的检疫、淘汰病畜造成困难。中国兽药监察所等单位于1982年开始研制布鲁氏菌无凝集原性菌苗,所筛选的制苗菌羊布鲁氏菌粗糙型M-111菌株具有免疫原性好、遗传性稳定、毒力稳定等特性;接种绵羊后保护率达到83.85%~100%(包括口服和肌肉注射免疫);接种动物不产生常规血清学诊断抗体(包括SAT、RBPT,CFT抗体);稳定性和血清学特性明显优于国外的  相似文献   

6.
小肠结肠炎耶氏菌(Y.enterocolitica,Y.e)是一种分布很广的人畜共患性疾病病原菌,猪的带菌或发病与该菌在人群流行有密切关系。关于从猪标本中分离出Y.e已屡有报道,我们也曾从屠宰场污水中检出Y.e。鉴于噬菌体与相应细菌在生态学分布上的关联性,我们对猪场污水进行了Y.e噬菌体的分离和鉴定。  相似文献   

7.
目前已知我国某些地区有嗜皮菌病流行。为适应大群检疫和流行病学调查之需,亟应研究出一种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简单易行的血清学诊断方法。但由于嗜皮菌病产生较少的循环抗体,所以给该病的血清学诊断带来一定困难,致使国内外长期以来均依靠细菌学方法确诊,这给普查和防治造成极大的不便。近几年来,国外对于嗜皮菌病血清学诊断已有较多的研究,国内还未见这方面的报道。我们参照有关资料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简称ELISA)和双向免疫扩散试验(简称DID)方法用于诊断牛嗜皮菌病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8.
将斑点酶联免疫吸附试验(Dot-ELISA)用于检测绵羊布氏菌(Brovis)感染并和常规ELISA、R-SAT、R-Coombs进行比较。结果在150份血清标本中Dot-ELISA的检出率为65.3%;ELISA 64.0%;R-SAT 38.6%;R-Coombs52.7%。并用50份S型布氏菌阳性血清和8份TB阳性血清进行了Dot-ELISA试验,结果全部阴性,未发生交叉反应。3次重复试验结果一致。结果证明本方法敏感性高,特异性强,操作简便快速,易于基层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采用原核表达并纯化的布氏杆菌周质蛋白BP26作为包被抗原,建立了检测牛布氏杆菌血清抗体的间接ELISA(iELISA)方法。用建立的iELISA方法对138份临床奶牛血清样本进行了检测,并与虎红平板凝集试验(RBPT)和套式PCR(nested-PCR)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所建立的iELISA与RBPT和nes-ted-PCR的符合率分别为97.82%和98.55%。尽管该方法的敏感性略低于nested-PCR,但用iELISA检测病牛血清的阳性率可达93.00%。该iELISA方法可作为一种有效的牛布氏杆菌病血清学诊断的备用方法。  相似文献   

10.
用DEAE-纤维素分离的布氏锥虫伊氏亚种JG克隆株虫体按Segura 氏法制备抗原,常规免疫BALB/c鼠、融合、筛选和克隆。筛选时除使用免疫抗原外,还使用按同法制备的我国不同地区分离的3株布氏锥虫伊氏亚种(JX、ZJ、GY株),1个布氏锥虫马媾疫亚种虫株和培养的1株布氏锥虫指名亚种发育前期型虫体的抗原,以及泰氏锥虫和弓形虫抗原。共获得8个杂交瘤细胞株(4A_(11)、2D_6、5C_8、2E_3、1H_8、1C_9、1F_(11)、4F_6。它们分泌的单克隆抗体与泰氏锥虫、弓形虫抗原均无反应。4A_(11)、2D_6在ELISA和间接免疫荧光试验中只与免疫克隆株抗原反应。其余6株在ELISA中不仅与免疫株抗原反应,而且与其他锥虫虫株抗原呈明显交叉反应,免疫荧光试验则全部阴性。在ID试验中,1C_9、1F_(11)腹水与上述6种抗原呈现明显沉淀线,另6株则均无反应。4A_(11)和2D_6是针对伊氏锥虫群JG克隆株特异抗原,而5C_8、2E_3、1H_8、1C_9、1F_(11)、4F_6则是抗布氏锥虫群共同抗原。  相似文献   

11.
自1966年Carmichael氏在美国第一次从猎犬中分离出犬布氏菌(Brucella canis)后,相继在德国、巴西、墨西哥、阿根廷、日本等国亦有报道。国内最早于1984年,尚德秋等在上海第一医学院实验动物部首次从实验犬中分离出两株犬布氏菌。 乌苏县兽医站,1986年~1987年对本县农区部分乡(村)家犬进行了血清学、病原学方面调查,结果从家犬中分离出一株犬布氏菌。首次证实乌苏县为新疆犬布病流行疫区。  相似文献   

12.
用内蒙古牙克石兽药厂生产的倍硫磷(批号850724)和青海省兽医生物药厂生产的布氏MB_(32)号菌苗(批号870102)。对有牛皮蝇寄生史的成年牛进行试验。 试验方法 用药前取试验牛20头作健康检查,采血作布病血清学检查(SAT)。分为倍硫磷(6.25mg/kg)与布氏MB_(32)号菌苗(100亿~200亿活菌/头)同时注射试验组和单注布氏MB_(32)号菌苗对照组,每组  相似文献   

13.
从广西部分地区9个发病鸭场的病料中分离出9株疑似鸭疫里氏杆菌,经培养特性、形态、染色特性及生化反应特性等鉴定为鸭疫里氏杆菌(RA).RA血清型分型试验结果表明,9株分离菌中有7株(GX1、GX2、GX3、GX4、GX5、GX6、GX8)属血清型Ⅰ型;另2株(GX7、GX9)与GX1株的阳性血清无交叉凝集反应,GX7、GX9株制备的阳性血清也无交叉凝集反应,表明这2株菌既非Ⅰ型又不属同型的RA.经致病性试验,GX1株具很强的致病力,能使北京鸭和本地麻鸭发病死亡;GX7和GX9株仅能使北京鸭发病死亡,而不致本地麻鸭发病.结果表明,广西存在着不同血清型的RA,而且有的菌株致病性很强.  相似文献   

14.
布氏杆菌(Brucella)为革兰阴性胞内寄生球杆菌,可以感染牛、绵羊、山羊、猪、犬等哺乳动物和人,对畜牧业和人类健康危害严重。布氏杆菌脂多糖作为细胞膜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布氏杆菌最重要的表面抗原和刺激机体先天免疫的靶点,也是目前布氏杆菌致病分子机制研究和布氏杆菌病诊断、防控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布氏杆菌LPS的化学结构、生物合成及相关基因、脂多糖与机体天然免疫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进行综述,以期阐释布氏杆菌的生存和致病机制,为布氏杆菌病的诊断和防控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5.
针对甘肃省羊群流产严重的病情,我们对不同地区6个县1047只绵山羊进行了血清学调查。结果表明,弓形虫病感染率为17.19%(180/1047)、衣原体病为34.38%(360/1047)、布氏杆菌病未检出。弓形虫病和衣原体病并发感染为73.9%(133/180)。初步证明,甘肃省羊流产的病原为弓形虫和衣原体。  相似文献   

16.
20 0 0年 5月 ,四川省养麝研究所饲养的幼龄黑熊出现急性出血性胃肠炎 ,该病传染快、死亡率高。从患出血性胃肠炎黑熊的组织病料和粪便中分离筛选出 1株菌 ,经微生物学鉴定为大肠埃希氏菌 (Escherichiacoli)。该菌株致病力强 ,在生化反应、血清学鉴定、动物试验、毒素毒力测定、基因位点等方面与其他肠出血性大肠埃希氏菌存在差异 ,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消化道出血。1 临床症状与剖检变化2 0 0 0年 5月 ,四川省养麝研究所饲养的 2 5头幼熊断乳 1周后开始发病 ,表现食欲不振 ,精神萎靡 ,不爱活动 ,排黑褐色颗粒状或水样粪便。…  相似文献   

17.
以 98 7p菌毛结构基因保守序列为靶序列 ,设计合成了 1对可扩增 45 9bp目的片段的引物 ,建立了检测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 987p菌毛基因的PCR方法。该方法对K 88 ( 为菌毛阳性 )、K 99 、F 41 参考菌株和链球菌、葡萄球菌、巴氏杆菌的检测结果均为阴性 ;该方法的敏感度可达 10 2 CFU ,对 2 0株腹泻仔猪粪便分离物进行检测 ,有 1株为阳性 ,与血清学检测的结果一致。结果表明 ,此方法特异性和敏感性都很高 ,可用于临床 987p肠毒素性大肠埃希氏菌病的快速诊断和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8.
在克隆产单核细胞李斯特菌(LMO)hlyA基因并构建其原核表达载体的基础上,进一步对IPTG浓度、诱导时间、诱导温度等影响目的蛋白表达的重要条件进行了优化.根据确定的最佳诱导条件,使目的蛋白获得了高效表达.对表达的李斯特菌溶血素O(LLO)进行了纯化,以其作为靶抗原,采用间接ELISA方法检测了动物血清中的特异性LLO抗体.结果表明,用表达产物作为靶抗原可对LMO感染动物进行初步诊断,为建立基于LLO的动物李斯特菌病血清学诊断技术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以纯化的猪链球菌重组谷氨酸脱氢酶(GDH)蛋白作为包被抗原,酶标葡萄球菌A(PPA)蛋白为二抗,建立了检测猪链球菌抗体的间接PPA-ELISA诊断方法。经方阵滴定确定了抗原的最适包被浓度为12.5mg/L,血清样品的最佳稀释倍数为1∶80,PPA-ELISA阳性反应的临界值为D450nm≥0.378,交叉反应试验结果表明,该重组抗原与其他常见的6种猪病的阳性血清不发生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重复试验的变异系数均小于10%。经与武汉科前动物生物制品有限责任公司的商品化猪链球菌抗体检测试剂盒比较,二者的符合率为96.7%;对320份血清进行猪链球菌抗体检测,阳性检出率为73.1%。试验证明,所建立的PPA-ELISA检测法重复性好、特异性强、灵敏度高,为大规模地进行猪链球菌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和血清学诊断提供了有效的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20.
赤羽病(Akabane disease)是布尼安病毒属诱发的牛羊胎儿的严重先天性缺损症。主要是通过库蠓叮咬而传播,呈季节性散发和流行。临床特点主要表现为胎儿畸形、流产,死胎,木乃伊胎儿,早产,机能障碍等。 (一)病原学 其病原为Akabane病毒,属于虫媒病毒的血清学亚类的Simbu病毒类(grope),根据它的形态学、微生物学及血清学交叉反应,而归属为布尼安病毒属(Bu-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