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失去的地平线》轰动全世界,书中描写了一个叫“香格里拉”的世外桃源。1997年,云南省政府正式向全世界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的迪庆高原。  相似文献   

2.
程晓丹 《今日民族》2018,(10):25-26
香格里拉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神秘的存在,近百年前,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让她成为全世界向往的净土乐园,也寄托了我对这片雪域高原的向往。在我的想象中,那里三江并流,群山高耸,远处山顶白雪皑皑,近处坝子水草肥美。但这一切也仅仅是想象。  相似文献   

3.
神秘的香格里拉揭开了面纱1933年,英国作者詹姆斯·希尔顿写了一篇名为《失去的地平线》的长篇小说。在这篇小说中,作者描绘了一个远在东方群山峻岭之中的永恒和平宁静之地“香格里拉”。他明言“香格里拉”在中国藏区,地处雪山环抱中的神秘峡谷;附近有金字塔般的雪峰、蓝色的湖泊、宽  相似文献   

4.
《创造》2011,(8):40-42
香格里拉源自藏传佛教文化中的香巴拉王国。——云南省政府香格里拉课题组,1997年9月这世上究竟有没有香格里拉?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香格里拉是否像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一样,只是一种理想的世界?如果有,那么香格里拉究竟在哪里?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出版了他的代表作《消失的地平线》,用优美的文笔向世人描绘了一个西方人眼中的桃花源,一个充满梦幻、充满诗情、充满牧歌的香格里拉。  相似文献   

5.
今年初夏,就省第十五届地州市报经验交流会暨云南省报纸副刊采访交流会在迪庆藏族自治州中甸县召开的机会,我们得以如愿走进香格里拉。一道道由雪山、峡谷。林海、湖泊、草原、寺庙、民族风情组成的亮丽的高原风景线,令我们情不自禁地赞叹“香格里拉真是一方美丽神奇的土地!”寻访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最初是指本世纪三十年代初期,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笔下的“世外桃源”。他的长篇小说《失去的地平线》,讲述了一个动人的故事。一名英国外交官和王名传教人员在由印度前往中国的途中,因飞机突然发生故障,迫降着陆在一个陌生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云南迪庆发现“世外桃园”南方1933年,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创作的长篇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出版了。书中描述了英国驻印度外交官和三位朋友乘坐的飞机迫降在一个和平、宁静的小镇,它坐落在神秘的峡谷群中,四周雪山环绕,人称“香格里拉”。小说轰动一时,从此英...  相似文献   

7.
正每年5月份,是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市杜鹃花盛开的季节,杜鹃花满山怒放,铺满整个山林和草原,点缀在青山绿水间,将雪域绘成了引人入胜的秘境。英国作家詹姆斯·希尔顿的小说《消失的地平线》出版以来,"香格里拉"一直是理想家园的代名词。人间四月芳菲尽,雪域杜鹃始盛开。每年杜鹃盛开的时候,是香格里拉"醉美"的季节。  相似文献   

8.
周琪 《两岸关系》2014,(8):25-27
<正>今年5月31日至6月1日,英国国际战略研究所和新加坡国防部联合举行了第14届香格里拉对话会,参会国交锋激烈,可谓历年之最。在去年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美国防部长查克·哈格尔的发言比较温和,强调美国要在包括网络安全的各个领域同中国进行合作。会上,虽然有一个国家的领导人在发言中不点名地批评中国,那也是仅有的现象。在今年的对话会上,哈格尔在南海问题上做出了美国迄今最为强硬的表态:"我们坚决反对任  相似文献   

9.
《创造》2011,(8):43-45
"这里是个被群山环抱的、肥沃富饶的乐园,几条小河及溪流淙淙地穿过山谷灌溉着精耕细作的种植园,山谷的正前方,凌空高耸着一座雄伟的雪山,在月光的映照下熠熠生辉。"这是詹姆斯·希尔顿在小说《消失的地平线》里描述的"蓝月山谷"。她生动地向人们展现一个美丽、神秘而梦幻的世外桃源。走进香格里拉蓝月山谷项目景区,是一种比意境更为真实的震憾:雪山、峡谷、灵湖、鲜花、金矿、修行者……小说中香格里拉的元素,在这里一一得以对应。这片蕴涵了宗教、自然、文化等各种属性的净地,就是人们一直寻找的香格里拉之心!这里有着让人目眩神迷的绝世风光:屹立千年的雪山冰峰,绵延铺展的鲜花草甸,静谧通透的灵犀湖泊……国内外许多著名旅游专家考察景区后认为,蓝月山谷堪与洛基山脉四大著名景区相媲美,在品质、品位上可以称得上是世界级景区。堪称中国高端旅游市场上的一块稀缺资源。在这个最生动的季节,放慢你行走的步伐,在奇幻的色彩间,在猎猎的风幡中,到蓝月山谷的怀抱中去尽享一场视觉的饕餮盛宴、感悟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静默与沉思吧。  相似文献   

10.
到迪庆看什么?云南中甸为核心的整个迪庆高原,辐射德钦、丽江等周边地区,差不多是人们认同的香格里拉所在地,在这里,游客能看到哪些奇丽的景色呢?冷峻高做四公子这一带地形最主要的特征是雪山为域,江河为地,如果你错过那四座险峻的雪山,那就真是虚在此行。位于德...  相似文献   

11.
钱军 《思想战线》2011,(Z1):57-58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以及马克思主义理论里,均蕴含着"以人为本"的思想,这种思想对指导企业的经营管理理念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国电迪庆香格里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香格里拉公司)一直以来,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开展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这种理念为香格里拉公司打造具有藏区特色的国电企业文化,创建国电在滇精品流域公司和高原明珠企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2.
美丽、舒朗、恬然、闲逸、和谐……人类最美好的词汇。这些词汇在一个地方能够集合。这就是香格里拉。"香格里拉",源于藏经中的香巴拉王国。据藏经记载,它隐藏在  相似文献   

13.
走过2007     
200多年前,英国作家狄更斯在小说《双城记》的开篇写道:“这是一个最好的时代,同时也是一个最不幸的时代。”这句话好像成了2007年的解说词。  相似文献   

14.
1933年,英国作家希尔顿·詹姆斯在《消失的地平线》一书里,用优美的文字描绘了一个“桃花源”——雄奇壮丽的峡谷、高耸入云的雪峰、明净如镜的湖泊、辽阔平坦的草甸、金碧辉煌的寺庙、静谧苍凉的古城,还有多种民族、多种宗教间的和睦相处,人类与自然间的和谐共生,一个集梦幻遐想、诗情画意和田园牧歌于一身的地方:香格里拉。人类进入21世纪,一个由中国人自己策划组织的规模最大的挑战香格里拉无人区的探险活动悄然拉开序幕。  相似文献   

15.
乔太守是我国古代小说中的人物,从小说里走出来后,他就成为了一个历史名人”,直到今天,人们还常常说起他的名字。成就他声名的是他在小说里所判的一个案子。案子的情况是这样的:刘璞与珠姨、裴政与慧娘、孙润与文哥本已订亲,但事有不巧,就在刘璞与珠姨吉期临近时,刘璞却害了一场病,变得人事不省。刘璞这一病让珠姨的母亲孙寡妇犯了难:若允了这门亲事,恐怕“女婿”病重,害了女儿;若不允,又恐“女婿”果真像来人说的那样是小病已愈,误了吉期。思前想后,孙寡妇决定让儿子孙润装扮成女儿嫁过去探个究竟。“新人”嫁到刘家后,刘璞身体仍有些“小…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与迪庆香格里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7年9月14日,在迪庆建州四十周年及康巴地区艺术节双庆节日期间,云南省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吴光范在迪庆主持召开新闻发布会,云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戴光禄代表云南省人民政府向中外记者及各界人士郑重宣布:香格里拉就在中国云南省的迪庆藏族自治州。这标志着世人苦苦寻觅了半个多世纪,令无数社会学家、旅行家、探险家、地理学家为之费解的世界之谜终于在本世纪之末解开了。香格里拉在迪庆这一重大新闻在全中国全世界的迅速传播,使迪庆———这个昔日偏僻荒凉的滇西北一隅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迪庆香格里拉之旅正日益成为旅游世界的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线。当我们回顾破译香格里拉之谜的历史进程中,香格里拉在迪庆的发现和确认,似乎具有突然性和偶然性。然而,这种突然性和偶然性,恰恰是寻觅香格里拉的历史必然性的反映和表现。正如恩格斯所指出的:“被断定为必然的东西,是由纯粹的偶然性构成的,而所谓偶然的东西,是一种有必然性隐藏在里面的形式。”进一步地说,香格里拉在迪庆的发现和确认,是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在中国大地不断推进的必然结果。迪庆是从地形地貌、风土人情到民族宗教、气候物产最与希尔顿笔下的《失去的地平线》中所描述的香格里拉相吻合的地方,这既是熟知希尔顿笔...  相似文献   

17.
有些地方就在我身过,我没有去过,也从不打算去。即使远隔千山我也知道我必定会去,仿佛它们是我生命历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章节,譬如滇西北我总是向往那些膨脏而神秘的地方而百朝着我既定的目标不断努力。高山深谷参差纵横的滇西北地区一直是我最想去的地方之一这里几乎集各种自然美景于一体框里雪山香格里拉虎跳峡丽江古城、沪沽湖‘怒江大峡谷独龙河谷、大理……这一连串朗朗上口的名字中的任何一个都令我神往。终于20多天的假期和2000多块钱让我把这个梦变成7现实。香格里拉之旅当人类的物质文明越来越发达时人们却趋向于返授归真急…  相似文献   

18.
李萌萌 《前沿》2012,(8):170-171
《简·爱》是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现实主义小说,它记叙了一位普通女性的平凡生活经历。《简·爱》至今仍在英国经典文学作品中占有不可替代的一席之地,也是许多初涉英国文坛的读者们必读的第一本书。《简·爱》历经一个多世纪仍深受人们的喜爱,它为什么会有着如此的艺术魅力,其奥秘究竟何在?  相似文献   

19.
郑茗元 《求索》2012,(3):203-205
"小说诗学"作为一个文学理论的概念,是对小说的创作风格和叙事形式进行研究的审美策略,或者说是一个以接受理论作为雏形的研究方法。而意识流小说中隐含的诗学品性则彻底打破了人们基于传统、保守的文学观而作出的种种误解,启示着人们努力思考小说的可能性限度以及小说能够用什么样的方式来呈现人类象征性的存在图景。意识流小说超越文体、结构等具体手法,不仅预示着小说创作在技术层面的革新,还意味着小说在功能使命和精神品质上的变迁。小说的未来在意识流诗学的启示下正不断地走向对话与多元:一元化思想的退位、复调性精神的张扬。  相似文献   

20.
李忆民 《今日广西》2010,(14):54-55
《王妃与总统》素材来源于生活? 正当欧洲人紧密关注经济缓慢复苏的时候,2009年9月末出版的一本小说像晴天霹雳一样出现在人们面前。法国人和英国人一下子把注意力集中到了这本书上,媒体和公众也广泛热议。这本小说就是《王妃与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