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一些企事业单位不可避免要向农民征用土地搞经济建设。为了保障农民的合法权益,党中央、国务院对此做出了严肃的规定,要求征用土地的单位和个人给农民15到30倍的补偿。但是,济源市豫光金铅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征用了3000亩农民的土地,却给农民开出了超乎想像的低价,每亩地最高500元,最低只有100元。当地农民无奈地称,这个价格可以上吉尼斯世界纪录,卖一头猪就可以买十几亩地。(上篇)记者调查:大批土地缘何超低价征用一亩地的价值赵建生说他刚从北京回来,国务院信访办的领导都说没有听说过这么低的地价,问他是不是搞错了。他…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土地征收补偿中农民财产权保护的角度,分析了现行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缺陷,分析了实施土地征收补偿过程中对农民财产权保护缺失的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这一制度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征地规模越来越大,实践中被征地农民得不到及时充分的补偿,土地增值收益与被征地农民利益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导致大量农民上访,影响了社会发展和稳定。本文通过对国外土地征用补偿制度的比较分析,立足于我国征地补偿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征地补偿标准、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完善我国征地补偿制度的法律设想。  相似文献   

4.
农民权益保障视野下的农村土地征收制度重构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土地是人类的生存之本。农村的土地不仅是生产资料,对广大农民更具有生活保障、提供就业、直接受益、后代继承、土地增值等效用。城市扩张靠政府强制征收农民土地,由于目前法律规定的征地补偿机制不完善,导致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社会矛盾激化。土地征收补偿事关失地农民生存权。科学合理地构建我国土地征收制度,补偿原则宪法化,土地征收权限规范化,补偿标准科学化,完善争议解决机制,关乎和谐社会构建及稳定大局。  相似文献   

5.
王铁雄 《法学杂志》2012,33(3):43-50
通过借鉴国外征收补偿与财产权保护法制的先进经验,结合我国征收补偿与财产权保护法制历史与现状,在学术界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针对我国征地补偿实践中存在的“有法不依”和“无法可依”现象与我国现行征地补偿与农民财产权益保护法律制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改革我国征地补偿与农民财产权益保护法律制度提供对策建议:坚持农民财产权益保护、征地和补偿三位一体、从保护农民财产权益角度改革征地补偿法律制度;从实体法与程序法上建构对农民财产权益的制度性保护与个别性保护,以改变征地实践中“有法不依”与“无法可依”现象、确保农民财产权益的存续保护与价值保护。  相似文献   

6.
征收土地必然会触及到农民的根本利益。我国现行法律中已确立的土地征收补偿制度较为混乱,存在征地补偿范围狭窄、补偿标准、补偿形式单一等较多问题。因此,结合我国国情,借鉴域外经验,建立和完善我国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对于更好的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征地制度的实施对象均为农民,目标均为改变农地用途,绩效却大相径庭.制度设计差异是制度绩效差异的根源所在.这两种制度设计在补偿的公平性、合约的可逆性、土地产权的转移、农民自愿性程度、政府收益、自我雇佣等六个方面存在着差异.我国征地制度改革应遵循以下思路进行:征地补偿应按区片综合价以求公平;应考虑农地对农民的多种效用进行足额补偿;向农民提供连续收入流以切实保障农民生活;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市场使农民意愿能够真正表达;通过征地收益的转移支付内化生态生产或破坏的外部性;缩小征地范围,非公益用地可以通过农地租赁、入股、合营来解决.  相似文献   

8.
5月17日现场咨询风雨兼尽管昨夜加班加点至一二点钟,很多律师早晨5点多就醒来了,继续精神百倍地研究自己负责答疑的专题。根据向当地司法局的事先征询,得知当地感兴趣的专题有:山林权属纠纷、宅基地、村民委员会选举、拆迁补偿、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婚姻继承、涉法涉诉信访问题(诉讼)以及企业破产后的职工安置等等问题。  相似文献   

9.
刘佳奇 《北方法学》2017,11(5):72-80
相较一般的民事权益减损,农民因填涂造地而减损的生态环境权益表现为明显的"二元性",即受损权益性质的二元性、受损权益时空的二元性、权益减损范围的二元性、受损权益内容的二元性和责任主体的二元性。有鉴于此,填涂造地过程中农民生态环境权益减损的法律矫正,就不能局限于对私权益受损的民法矫正。但是,既有法律矫正体系却未能完全匹配填涂造地过程中农民生态环境权益减损的"二元性"特点,应从发展农村、农民社会组织,整合分散配置的行政规划权,完善既有生态环境损害补偿制度,塑造以农民表达权为核心的程序法治,建立社会化生态环境损害矫正机制等方面入手加以完善。  相似文献   

10.
邹爱华 《现代法学》2013,35(4):150-162
2005年6月23日,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对凯洛诉新伦敦市案作出最终判决,支持新伦敦市为了发展当地经济而征收并非处于衰败状态的财产,该案判决引发了民众的强烈不满。迫于压力,大多数州通过了土地征收法的修正案,缩小了征收目的范围、调整了征收审批机关、增加了征收补偿额和完善了征收程序。由于各州的条件不同,改革的内容并不完全相同。基于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学者对改革作出了不同的评价。美国许多州的土地征收法改革给我们的启示是:未来完善我国土地征收法时,可以考虑恰当地规定征收目的范围、有效地发挥权力机关的作用、按照市场价值给予征收补偿和赋予被征地农民更多的程序性权利。  相似文献   

11.
集体土地所有权补偿问题探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兴运 《河北法学》2005,23(4):36-40
劳动群众(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是我国土地公有权的重要形态,其土地权益受法律的保护。根据我国《宪法》的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法对集体土地实行征收或征用并给予补偿。以此法律规定为基础,对土地补偿中的补偿前提、补偿原则、补偿主体和被补偿主体、补偿程序、补偿范围和补偿标准、补偿实现以及法律责任等有关问题作了全面的分析和深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土地征用补偿方式的反思--一种社会保障的视角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冯乐坤 《法商研究》2005,22(5):63-68
目前,社会保障功能在我国农村土地诸功能中居于首要位置。从历史沿革和现实情况来看,征地者主要采取了货币补偿等补偿方式来解决失地农民的生活问题。就现有征地补偿方式而言,即使不断提高补偿费用也无法彻底解决因失地而造成的农民贫困现象。为了让失地农民的生活得到永久保障,可行的办法就是将其纳入社会保障的范围,故现有的征地补偿方式应该摒弃,从社会保障制度的视角重新构建征地补偿方式以适应现实需要。  相似文献   

13.
张力 《法学杂志》2012,33(3):30-35
农民集体土地所有权由于缺乏一级市场上的价值发现机制,同时公益性征收中土地改变用途未必能产生地价增值,导致农村集体土地征收中被征收入权利缺损难以通过以集体所有权为中心的补偿制度来弥补。新农村建设中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等用益物权不仅是未来农民个体生存权与发展权获得实现的主要法律形式,农民用益物权流通市场的发展也使之更充分的被市场发现价值,从而针对农民用益物权的专门补偿适合成为弥补农村集体土地公益性征收中被征收入权利缺损的新的制度中心。  相似文献   

14.
《法治与社会》2003,(2):86-86
具有开拓意识的徐都峰同志,为了当地农民脱贫致富,不辞辛苦,自带干粮费用,前往广州,河北,山东等地考察学习,回来后,顾不得休息,利用当地得天独厚的陶土资源,联合村民,集资4.3万元建成了富平县乔山玻璃总厂,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新型城镇化建设道路,这将涉及到严格界定征地权的范围、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完善征地程序、合理安置失地农民,切实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等问题,今后失地农民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城市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一部分群体。目前,在征地制度中保护失地农民的权利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已取得较好地进展。然而,我国现今的征地制度仍然是用地扩张,低补偿标准,土地征用程序不规范,土地收益分配不公平等的问题,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合法的权利和收益。因此,我们应该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充分发挥政府职能,完善征地补偿制度和社会保障制度,妥善处置失地农民问题,以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6.
征地补偿已成为当今城市化进程中重要的社会问题之一。我国现阶段土地征收补偿主要存在着土地征收条件不明确、补偿标准制定不合理、补偿款分配不到位、补偿救济制度不完善等问题。本文从征地主体的利益矛盾、补偿标准的构成、征地补偿的成本和效益三个角度分析了上述问题的原因。主张通过明确"公共利益"的范围,设立土地发展权、建立土地债券化机制及土地裁决机构等方式完善我国土地补偿制度,从而更好的保障农民利益。  相似文献   

17.
《江淮法治》2014,(7):42-45
近年来,随着农村改革的持续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在我省各地迅速发展,围绕当地农业主导产业的发展,为广大农户提供农资供应、产品加工、产品销售、市场信息、交流服务等,较好地推动土地流转,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加快社会服务体系建设,同时也有效地解决了农户分散小生产与大市场的对接等诸多问题.实践证明,引导农民走联合与合作之路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民地位以及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8.
我国传统"行政主导型"的征地补偿模式实际上是计划经济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带有明显的管理主义特征。新时代背景下以"同地同权"、赋权于"民"为基本价值理念的土地管理制度改革恢复了国有土地与集体土地法律地位平等的宪法秩序,确立了农民作为集体所有权享有者与行使者的主体地位,从而改变了传统征地补偿模式赖以生存的社会土壤,并为"参与协商型"行政法治模式的引入和征地补偿模式的重构提供了基础和条件。"参与协商型"征地补偿模式具有以人为中心、注重多元利益主体实质参与征地补偿决策、追求公平正义等明显的治理主义特征。与之相适应,征地补偿制度框架应遵循公益征收原则建立征收、征购双轨制,贯彻公平合理补偿原则建立主客观面向相配合的补偿标准,完善征补程序保障多元利益主体的参与协商权利。  相似文献   

19.
在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立法中,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必须明确保护。侵害农民合法权益的利益必须明确剔除即不予补偿并坚决查处,这是切实保护拆迁中农民合法权益的需要也是保护公众利益的需要。针对不同拆迁类型确立、优化调整方式是公平、公正、和谐拆迁的关键。如果在调整对象和调整方式上界定不清,会造成该补偿的不补偿或少补偿,不该补偿的补偿或多补偿的现象,那才是对农民合法权益真正侵害。也不是农村集体土地房屋拆迁立法中的应有之意。  相似文献   

20.
城镇化视角下农民土地权益保护的若干问题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农业的核心区,中原经济区在突进农业发展,推动城镇化建设中的任务紧迫性和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将以河南为研究对象,通过剖析目前城镇化过程中农民土地权益保护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成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和思考:适时完善土地管理立法,完善相关的配套实施细则;加强征地管理,最大限度地保障农民的土地权益;通过宣传教育及普法工作不断提高农民的维权意识。总之,必须着力处理好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农民土地权益问题,从土地征收立法、利益补偿机制等方面完善各种措施做法,为河南省各区县进行城镇化建设,科学维护农民土地权益保护提供很好的借鉴和学习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