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1 毫秒
1.
继政务微博之后,政务微信成为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重要力量。选取"上海发布"政务微信作为研究案例,从公共服务内容主题建构、多媒体元素融合的运用、信息发布节奏的设定及回应机制等视角,分析了"上海发布"的内容特征和治理结构;论述了政务微信在社会对话机制、社会信任机制、社会动员机制层面推动社会治理创新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2.
从整体分布、账号管理、发布、互动、服务等维度出发,对上海市政务微信的现状与趋势进行定量与定性分析,构建全面覆盖多个维度的政务微信分析评估框架。基于研究分析的结果对提升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能力和成效提出建议:政务微信在整体布局上应从"立体化"全面开花迈向"关联式"顶层设计,在账号设计上应从部门导向转向用户视角,在信息发布上应从重产出变为重效果,在政民互动上应从问答走向互动,于在线服务上应从信息查询迈入全流程办事,在评估方式上应从单账号、单维度转为整体性多维度。希望本研究有助于提升上海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运营能力和成效,并为全国其他地区政务微信的运营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3.
微信是政府提供电子化公共服务的新型平台,顺应了中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理念与要求。基于微信平台的电子化公共服务模式的特点表现在微信公众平台的服务便捷性、微信信息发布的精准性、微信支付功能的即时性以及微信互动的私密性等方面。借鉴"武汉交警"政务微信平台的运营经验,可从完善政务微信互动形式、拓展政务微信服务范围、构建政务部门配套信息系统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基于微信平台的电子化公共服务模式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4.
从整体分布、账号设计与运维、发布、互动、服务等多个维度对上海市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开展研究。研究发现,上海市政务微信开通数量稳步增长,多层级、多区县、多部门格局初步显现;微信界面与功能设计更趋人性化,但仍具提升空间;微信发布内容实用,形式多样,频率适中;微信互动方式人机结合,回复及时,众包合作;微信定制化信息服务初现端倪,全流程在线办事尚未突破。在此基础上,对上海市政务微信发展提出建议:基于实际需求,打造立体化交叉式的上海政务微信群;以用户为中心设计微信账号的界面、功能、内容和互动方式;提升信息服务水平,实现全流程微信办事;与微博、网站等渠道相结合,建立跨平台的协同联动机制。  相似文献   

5.
中国政务微信研究:特性、内容与互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动互联网和社会化媒体迅猛发展,微信以其即时性、隐私性、互动性、经济性等独特优势在众多网络社会化媒体中异军突起,并在政务传播发布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首先对微博公众账号和微信公众账号的特性进行了比较分析,然后通过观察法和测试法,采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中国政务微信的账号特性、发布内容和互动效果等方面的现状和问题进行了研究,并为其未来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机抽取我国10个公安微信进行个性化信息服务情况调研,结果显示我国公安微信存在"在线服务"名不副实、公众参与互动效果不理想、个性化设置及信息定制欠缺。为此,公安微信个性化信息服务建设应注重提升"在线服务"功能、提升信息反馈效能、加强平台设计个性化水平、加强公安微信中使用帮助功能的设计。  相似文献   

7.
随着政务微信账号数量的迅速增长,政务微信的服务质量也日益受到关注。为了明确政务微信的功能定位,提高政务微信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首先从政务微信公众号的服务方式以及政府网站、政务微博和政务微信之间的关系两个方面对政务微信的功能定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从公众的视角出发,运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政务微信公众号的认知、阅读、关注、可用性评价及感知价值情况进行了调查,分析了个体因素与政务微信因素对关注行为、可用性评价及感知价值的影响。最后,针对政务微信的建设提出了几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电子政务》2014,(8):109-109
正2014年7月13日,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在北京发布《中国政务微信发展年度分析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报告》显示,全国政务微信总量已近6000家,其中公安微信数量数量最多。从职能部门看,与民生关系最为密切的公安政务微信总量达1094个,居首位;其次是共青团微信,总量为408个;各级政府直属、下属及派驻的办公室微信303个,居第三位;全国检察院系统的政务微信180个,居第四位;全国文物旅游系统的政务微信168个,居第五位。  相似文献   

9.
根据技术接受模型和创新扩散理论,构建了影响政务微信公众号用户采纳影响因素的结构方程模型,并对政务微信公众号关注者进行了问卷调查,探究各因素对用户采纳的影响。研究显示,感知有用性和和相容性对用户行为具有直接的显著影响;网络外部性通过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对用户行为产生影响;感知易用性和感知娱乐性通过相容性对用户行为产生影响。应通过增强服务质量、优化界面设计、丰富发布内容,提高用户感知有用性、感知易用性、感知娱乐性,以人性化用户体验为主导,进而提高政务微信公众号用户的采纳。  相似文献   

10.
研究发现,政府财政预算内支出、城市人口规模、移动电话普及率、政府与公众的互动交流意愿等因素对政务微信的总量发展有不同程度的正向推动作用;城市政府的创新意识和城市的政治区位优势对政务微信的总量发展有轻微的副作用;政府的线下治理水平与政务微信总量没有明显关联。通过对以上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够得到以下启示:要推动城市政务微信的总量发展,必须加大政府的财政投入力度,以投入换速度;强化城市政府进行政民交流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城市规模越大越应重视政务微信的发展以提高治理效能;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必须充分发挥政务微信的作用,拓展其所承载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电子政务》2015,(1):59
2014年12月25日,新华网发布《2014年全国政务新媒体发展研究报告》。报告指出,2014年全国各级政务新媒体活跃度继续提升,内容更加趋向于多元化,风格更加亲民,互动更加明显;包括政务微博、政务微信、政务APP在内的政务新媒体,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发布权威信息、加强政民互动、引导网络舆论、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报告对2014年全国政务微博、政务微信和政务APP的运营成长情况进行了统计:1政务微博。2014年,"微博国家队"在各大微博平台中均成为传播最为活跃的第一梯队成员,截至2014年11月底,中国政务微博  相似文献   

12.
基于智能终端的网络社交媒体具有传播的广泛性和即时性、传播主体的个性化和多元化、传播形式的多样性和丰富性等特点。公安机关在基于智能终端的网络社交媒体传播中的表现形态丰富,呈现出以微博为载体的"平安"系列政务微博、以抖音为载体的系列政务视频、以企业微信为载体的系列政务微信、以微信公众号为载体的系列政务微信和民警个人微信,体现了发布内容的权威性与时效性、发布形式的多样化与生动性、发布场景的生活化与日常化、信息接受对象的明确性与广泛性等特点。基于智能终端的网络社交媒体运用对公安队伍建设与管理的启发主要体现为:提高科学站位,明确互联网思维在公安队伍建设中的定位;加大公安机关在网络社交媒体上的宣传力度,丰富公安工作宣传的类型与内容;加强涉警舆情的处置,提高防范风险意识;充分利用网络社交媒体,开展公安队伍内部建设等。  相似文献   

13.
从机构设置的数量来看,目前我们的基层政府对于政务微信的重视程度还不够;从功能上来看,大多数政务微信重发布,轻互动;从人员组织安排层面来看,政务微信缺乏足够专业的人员配置。政府部门在未来应该加强对政务微信的认识,增强团队的专业化建设,立足本地,做好定位,从而推动政务微信的健康有序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随着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微信在公安边防部队得以迅速普及,并以即时通讯、互动交流、裂变传播等传播特征改变了公安边防部队交流模式和媒介环境,给公安边防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创新发展的新机遇。在新的条件下,转变教育理念、搭建教育平台、完善相关制度、加强媒介素养教育等,是公安边防部队运用微信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电信犯罪在我国呈高发态势,公安等部门加强了对危害性大、社会影响恶劣的电信诈骗类犯罪的打击力度,并有效控制其增长的势头。随着微信成为人们主要使用的即时通讯软件之一所产生的微信犯罪,却因其涉案金额较小、立案率不高等多方面原因,未得到足够的关注。又因犯罪成本小、犯罪种类多等原因,微信犯罪频发高发。微信犯罪既包括传统电信犯罪,如诈骗、制假售假等,也包括传销、赌博等新型电信犯罪类型。打击微信相关犯罪,不仅需要传统的措施,从立法、侦查上进行防控,更需要针对其特点而制定并实施新技法,如小案匹对库等。  相似文献   

16.
陈文峰 《人民公安》2013,(23):33-33
就在近日.据一份来自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公共事务研究院关于“政务微信观察”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3年I1月12日,全国政务微信发展总量已突破3000大关。其中.公安政务微信群体以单类总量逾1000的阵容,位列全国首位,三分天下有其  相似文献   

17.
王健 《民主与法制》2013,(15):16-18
“冒充房东发短信催缴房租,是短信诈骗刚刚‘流行’起来的一种手法,是诈骗分子新的‘创收方式’……未经核实,不要轻易给他人汇款,以免上当受骗。”2013年4月19日晚上20点,山西省晋中市公安局政治处的公务员畅泽文拿起手机,登录“晋中公安”政务微信,代表官方发布了这样一条微信。  相似文献   

18.
政务微信的发展要想更"接地气",应珍惜用户的体验,不同部门的微信公号可以进行有效的整合,注重信息发布和有效服务的平衡,提供个性化服务,加强具体的、实质性的、属于办事流程环节的回复。  相似文献   

19.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21,(4):F0003-F0003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采取网上发行和纸质发行两种方式。在"首都之窗"政府网站(http://www.beijing.gov.cn)首页或"政务公开"页都可以找到"政府公报"专栏。进入"政府公报"页面,可查阅政策、了解政策解读,还可下载政府公报电子版。关注"北京发布"微博,或在"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菜单栏"信息公开"栏目...  相似文献   

20.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2021,(3):F0003-F0003
《北京市人民政府公报》采取网上发行和纸质发行两种方式。在"首都之窗"政府网站(http://www.beijing.gov.cn)首页或"政务公开"页都可以找到"政府公报"专栏。进入"政府公报"页面,可查阅政策、了解政策解读,还可下载政府公报电子版。关注"北京发布"微博,或在"北京发布"微信公众号菜单栏"信息公开"栏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