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蔡艳山 《学理论》2012,(18):102-10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构建人自身、人与自然、人与他人和谐相处的理想社会。美育可以培养人们以审美的态度对待自然与社会,促进人自身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关系的和谐,在构建和谐社会中能起到重要的精神作用。  相似文献   

2.
胡锦涛指出:"我们所要建立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和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这是对和谐社会特征的完整概括和描述,凸显出民主法治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地位和重要作用.和谐社会本质上是民主法治的社会.其中民主是社会和谐之源,法治是社会和谐之基,民主法治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构建,涉及面很广,是一项复杂艰巨的社会系统工程。积极营造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的良好社会环境固然重要,真正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构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发展蓝图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4.
童里 《党政论坛》2007,(2):34-3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社会公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石,是社会文明的重要尺度.要让社会的创造活力竞相进发,就必须让人们普遍分享发展的成果,使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没有公平正义,社会就不可能诚信友爱、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建设和谐社会也就成为一句空话.一个和谐的社会,必定是公平的社会.  相似文献   

5.
人类要进步,社会要和谐。和谐社会是人民的要求,更是历史进步的要求。诚信友爱,既是人与人之间相处的基本原则,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有的道德基础,在构建现代和谐社会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和谐社会的凝聚剂,润滑剂,更是和谐社会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张苗 《学理论》2013,(29):45-46
自然界是人类社会存在的现实基础,人与自然密不可分,人的生存依赖于自然并通过实践活动与自然相互作用,人能够利用自然发展自身,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关系着人与人之间能否和谐相处,并最终决定着整个社会的和谐发展。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直视已经出现的各种问题,才能够以正确的态度寻求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才能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协调发展,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相似文献   

7.
高伟 《学理论》2009,(23):218-219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强调要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和谐社会的基础是和谐人造就的和谐的人要靠和谐的教育来培养,和谐的教育是指教育的各个构成要素相互协调、有机统一。用和谐的方法培养人、培养和谐的人,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观念创新的重点。构建思想政治教育的和谐机制,是培养和谐人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三重维度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平川 《理论导刊》2006,3(10):48-51
构建和谐社会是人类梦寐以求的理想,是一个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始终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加快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物质文明基础;必须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即时化解各阶层的利益矛盾,努力推动社会各阶层和谐相处,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必须构建和谐文化,推动社会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和谐社会的内涵丰富,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与方法也有很多,把区域行政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思路之一,是一种创新。因为,区域行政是一种全新的区域治理模式,包含一系列丰富的内涵。区域行政思路下的和谐社会构建,就是要在区域内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树立公平与正义的价值观,倡导诚信友爱的人际交往观念,形成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发展局面,保持社会安定有序,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筑牢筑实建设区域和谐社会的政治、心理、交流、动力、稳定和社会基础。  相似文献   

10.
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文明之路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在构建人与自然和谐社会过程中,应注重生态价值,以生态和谐促进社会和谐才能形成全面、长期的和谐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