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爱好王道现象的人群聚合在一起,形成自己的“圈子”,用独特的语言形式与“圈子”外面的人区别开来。网络和漫画共同催生了“王道”现象.商业和传媒则强化了它。这种现象冲击了青年人的性取向价值评判标准和审美取向。多元化性取向价值评判标准目趋盛行。相关产业也获得一定发展。当越来越多的青年人群把目光对准“王道”现象时,家庭、学校、传媒、网络和市场都有责任来关注“王道”崇拜现象,并从各个方面来积极地引导青年对偶像崇拜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2.
关注、服务青年的迫切需求,是共青团组织提高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手段。1999年以来,胜利油田团委以“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引导青年”为宗旨.在实施青年人才素质工程、青工创新创效工程的同时,时刻关注青年情感需求,努力构建青年婚恋服务工作体系.以“青春有约”等活动为载体大力实施共青团凝聚力工程。通过联谊活动、网络平台等多种形式、渠道.积极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为青年的恋爱婚姻搭鹊桥、当红娘,已有上百对青年男女通过“青春有约”走进爱情、走进幸福。胜利油田共青团在青年心目中的形象与地位得到提升,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大大加强。  相似文献   

3.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巩固和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不久前.由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等共同主办的第四届“上海青年发展战略论坛”.在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隆重举行。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上海青年工作新发展”这一主题.部分学者作了精彩演讲。本刊选刊部分演讲.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大力实施青年人才“安心工程”,切实解决青年人才的具体困难,营造了“真正重视、真心关怀、真情服务”青年人才的工作氛围。  相似文献   

5.
征稿启事     
本刊是共青团上海市委主管、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主办,面向国内外正式发行的综合性学术期刊。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从2014年起本刊由《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更名为《青年学报》。本刊更名后,将以“宣传和落实党中央关于青年工作的方针政策,刊发青年工作学术研究文章,探讨青年问题和青年工作,关注青年现实。服务青年发展,推进青年工作健康发展”为宗旨,开设“阅读青年”、“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都市青少年发展”、“青少年教育与心理”、“青少年工作研究”、“海外青年研究”、“学术论坛”等栏目。  相似文献   

6.
2005年以来,香港地区青少年中出现的“隐蔽青年”现象,引起了大众和传媒的广泛关注。笔者从香港的“隐蔽青年”现象入手,通过分析隐蔽青年出现的自身因素、家庭因素、社会因素等方面的原因,提出解决对策,以期对我们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7.
机关青年进入机关工作2—3年后,英语水平大幅下降.“哑巴”英语现象比较严重。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有后续学习培训的动力不足、缺乏良好的学习环境、缺乏实践机会等。但更主要的还在于领导和机关重视不够。要改变这种状况。领导要高度重视机关青年英语学习培训问题,形成推进、激励机制。  相似文献   

8.
“超女”作为青年和整个社会都密切关注的公众文化现象,其火爆有着深刻的社会文化心理背景,它的风靡证明青年娱乐、成长的需求和价值取向正发生重大的转变。如何理性对待“超女”等类型的文化现象对青年工作的推动和发展,是一个崭新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9.
董涛 《工会论坛》2011,(4):51-52
做好国有施工企业的共青团工作,必须针对企业和青年对双方的诉求来开展工作。针对企业对青年的诉求,团组织一要狠抓理想信念教育,构筑青年与企业共发展的思想基础;二要加强青年活动载体建设,引领青年干事创业、建功立业。针对青年对企业的两个诉求:团组织一要大力实施“青年素质工程”,探索和实践青年人才的成长机制;二要竭诚服务青年,做青年的“知心人”、“娘家人”。  相似文献   

10.
征稿启事     
《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是经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由共青团上海市委主管、上海青年管理干部学院主办,向国内外正式发行的学术性期刊。本刊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秉着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的精神和“把握时代脉搏、关注青年现实、服务青年发展”的办刊宗旨,以青年问题、青年工作以及青年最关心的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为主要内容,为青年工作提供理论支撑和智力支持。刊物设有“青年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发展与社会”、“青少年教育与心理”、“青少年工作研究”、“专题研究”、“阅读青年”、“学术论坛”等栏目。竭诚欢迎青年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赐稿,同时也热切期望广大关注青年问题、从事青年工作的朋友们踊跃投稿。  相似文献   

11.
山西历史上的两次服饰文化变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服骑射”和“易服改制”是历史上发生在山西的两次著名的服饰文化变革 ,变革的内容始终围绕民族性和时代感这一文化内涵中最核心的部分。两次变革都对中华民族服饰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文化发展的角度看 ,这两次变革是民族服饰文化长期碰撞与融合的结果 ,也是山西的先民们大胆吸收外来文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
我国有2000多个县,县域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对于县域经济的领导者来说如何发展县域经济呢?笔者认为,基于县域经济发展的要素和结构,在战略层面上有以下着力点特别值得注意。 第一,资源导向。 把县域所拥有的禀赋资源作为突破口,是发展县域经济常见的着力点。每一县域都程度不同地具有一些特殊资源,如特殊的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或其它传统资源,这些加上一定的资金和劳力投入经过市场配置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增长点。资源  相似文献   

13.
监狱的行政隔离措施 ,一方面具有预防性作用 ,另一方面又具有保护性作用。因而 ,行政隔离的囚犯可分为二类 ,对于捣乱性囚犯 ,发挥预防性作用 ;对于受威胁的囚犯 ,则发挥保护性作用。始于 2 0世纪 6 0年代后期的囚犯权利运动影响了矫正系统管理捣乱性囚犯的方式 ,实践证明 ,行政隔离是处遇那些需要高度警戒囚犯的一项非常有价值的措施 ,不论他们对其他囚犯有威胁 ,还是自己处于其他囚犯的威胁之下。  相似文献   

14.
贵州省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在于惠及47.7万户、204.3万生态移民之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文章针对贵州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中重建移民迁出区生态环境所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便实现生态移民脱贫致富和生态移民迁出区生态恢复良好的双赢。从而促进生态贵州建设,保障2020年贵州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相似文献   

15.
随着互联网在当代的深入普及和应用,网络犯罪已然成为刑事犯罪的主要形式。与此同时,网络犯罪的虚拟性、跨区域性等特征打破了传统犯罪中地域的限制,使管辖成为当前网络犯罪案件中的首要解决问题,也是最为棘手的问题。目前,在办案过程中,最大的障碍往往不在技术方面,而是因管辖不明所带来的繁琐的行政化程序性问题。公安机关往往掌握网络犯罪案件管辖的主动权,而随着程序的推进,检察院、法院则略显被动。当前检察机关对于网络犯罪的管辖监督存在比较大的缺位,对此,关于当前网络犯罪案件,不仅要从管辖制度本身进行针对性完善,更要从监督层面对其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6.
"历奇为本"辅导(Adventure Based Counseling,简称ABC)起源于外展运动,20世纪90年代传入香港,2002年初,由香港历奇辅导协会介绍到内地. "历奇为本"辅导是借助简单器械、设施,精心设计一系列的程序,让队员处于一个陌生新奇的环境中,面对各种不同的挑战,通过辅导员适当的介入、及时的评价,引导小组或个人解决难题,突破局限,并在参与的过程中发掘个人潜能、激活团队创造力,将经验整理、升华、转移,应用到日常的学习、生活、工作中,促进队员成长,从而达到辅导目标的一种教育方法.历奇为本辅导主要是有历奇活动、体验式学习、野外训练和小组及个人辅导技巧四大元素组成,并在四大元素的互动下,让队员获得经验和感受.  相似文献   

17.
关于中外合作办学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外合作办学在引进国外优质教育资源,推进我国教育国际化,满足人民日益提高的教育需求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但在办学中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育主权、外方合作准则的资质和水平、收费管理、教育教学质量等。  相似文献   

18.
"两个证据规定"出台后,理论界和实务界都对其寄予了厚望。其中,《关于办理死刑案件审查判断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虽然主要立足于死刑案件,但对于普通刑事案件同样适用。现阶段,侦查取证工作未能全面贯彻"两个证据规定"的具体要求,有待通过进一步的改革来推进侦查取证的规范化,从而切实提高刑事案件的办案质量。  相似文献   

19.
王更伟 《理论前沿》2002,(15):19-20
江泽民总书记的"三个代表"思想,是我们治党建国的重要思想理论武器,是我们党不断走向胜利,走向新时代的伟大旗帜,继续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并在学习中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根本保证.  相似文献   

20.
批判中的法学与法学中的批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学研究与其说是一种对法律现实的理论认识活动 ,不如说是一个对法律现实进行批判与反思的过程。批判法学彰显了法律认识过程中的审视意味 ,让人们意识到没有批判的法学是封闭和僵死的体系 ,法学只有在批判中才能更新和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 ,一味的批判与普遍的否定也会导致法律虚无主义的复活。因此 ,对批判方法的法学应用需持谨慎而又必须予以正视的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