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江镇华 《知识产权》1996,6(4):42-44
在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时,等同物的应用问题是人们十分关切的。本文对此作一粗浅的探讨。 一、什么是等同物 等同物是指,以实质上相同的技术手段代替权利要求中的一部分或全部必要技术特征,并在实质上产生同样的效果。等同物,实质上就是等效技术特征的意思。例如,两个部件以实质上相同的方式进行相同的工作,而且具有实质上相同的效果,尽管两者的名称、形状各异,同样被认为是相同部件,即两者视为等同物。 在专利侵权判定中之所以需要引入等同物理论,  相似文献   

2.
高晓 《知识产权》1996,6(1):30-32
一、专利侵权中等同使用的概念及其法律依据 专利侵权中的等同使用是指以等价代换的方式使用他人专利技术,从而构成对他人专利权的侵犯。所谓等价代换,意即以实质上相同的方式或手段(等效手段)代换属于专利保护的部分或全部必要技术特征,产生实质上相同的效果。 我国《专利法》第五十九条规定,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这一规定,源于专利权保护范围的等同学说。专利权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决定,对权利要求解释的不同导致了不同的学说和不同的立  相似文献   

3.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五十六条第一款的规定,发明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及附图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当专利权人与被控侵权人对专利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特征的理解有分歧时,可以用专利说明书记载的相关内容解释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特征的含义,并且应当以相关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专利说明书的理解来进行解释,从而明确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二、判断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是否侵犯发明专利权,应当将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技术特征与发明专利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进行比较。如果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包含与专利权利要求的全部技术特征相同的技术特征,或者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某个或某些技术特征虽与专利权利要求的对应技术特征不同但构成等同,则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构成专利侵权,否则不构成专利侵权。  相似文献   

4.
试论专利侵权认定中的“等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等同"原则的必要性 专利侵权的认定目前多采用两个步骤,其一,字面侵权;其二,等同侵权.所谓字面侵权是指以被控侵权物与某一专利的权利要求书相比,被控侵权物具备了权利要求书中的每一个权项;或者说权利要求书里的每一项技术要素都可以在被控侵物中找到.在不存在字面侵权的情况下,才考虑被控侵权物是否构成等同侵权.  相似文献   

5.
在专利侵权行为中完全照搬式的专利侵权行为并不多见,更多的表现为对专利产品进行改头换面,这给专利权人发现侵权行为平添了诸多障碍,也给专利管理机关和司法机关判断是否侵权增加了许多困难。经过改头换面的产品是否侵权,判断时就自然地引发了本文要讨论的问题——等同原则的适用。一、造用等国原则的理波依稻所谓等同原则,是指被控侵权人以替换物取代专利权人独立权利要求中的必要技术特征(被替换物),而替换物和被替换物以实质上相同的方式,完成实质相同的功能,达到实质相同的效果时就应当认定为侵权,这个原则就叫做等同原则。…  相似文献   

6.
前言 等同原则(Doctrine of Equivalents),又称“等同侵权论”,是当前各国专利界及司法界所熟悉的、判断一专利权是否被他人侵权时常用的一个辅助判断准则。等同原则是指: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对于涉嫌侵权的某项技术,与已获专利权之技术相比,虽未在字面上落入该专利权利要求书的范围之内,但是,具有与其实质上相同的功能(function),以与其实质上相同的方式(way),取得实质上相同的结果(result)时,则根据该判断准则,可将该项技术视为对该专利技术构成等同性范畴的侵权。所述判断准则又称“三要素准则”(tri-partite test)。  相似文献   

7.
邓恒 《法律适用》2015,(2):101-104
确定涉案专利的保护范围是专利诉讼侵权比对与判断的前提和基础,对整个诉讼程序至关重要。法院判定被控侵权产品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首先应当确定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是否存在,而后方可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之内涵与外延。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书中明确记载的必要技术特征以及与必要技术特征相等同的技术特征确定的范围为准,如果涉案专利缺少一项或多项必要技术特征,则不存在可以获得保护的范围。若独立权利要求缺少必要技术特征,审判机关则可以径行判定被诉侵权产品不构成侵权。  相似文献   

8.
当被控侵权物再现了专利权利要求中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时,如果被控侵权物与专利技术相比,已经发生了根本变化,是以与专利技术实质不同的方式、实现了与专利技术相同或基本相同的功能或效果,则被控侵权行为人可凭借逆等同原则,否认相同侵权指控。我国应当认可逆等同原则,作为被控侵权行为人抗辩相同侵权指控的手段,以完善专利侵权判定标准。  相似文献   

9.
对等同原则的分析□孙爱民等同原则的基本理论等同原则是专利侵权诉讼中为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益而经常使用的一项用来判断某一行为是否构成专利侵权的原则。将被控侵权的技术构成与专利权利要求书记载的相应技术特征进行比较,如果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研究了专...  相似文献   

10.
凌斌 《法制与经济》2009,(19):74-75
判定被控侵权物是否对专利构成侵权,需要将被控侵权物的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书所描述的技术特征做比较,而权利要求书的技术特征如何归纳,被控侵权物在什么情况下构成侵权,均是各国司法实践中的难点问题,因为这既涉及法律衡平,又涉及诸多技术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个案例来探讨专利侵权判定的一个重要原则——全面覆盖原则  相似文献   

11.
一司法实践中,由于知识产权诉讼案件中的待证事实多涉及专业性、技术性问题,法官大多又不懂技术,对待证事实难以识别或认定,故往往需求助于各专业或行业的专家或技术人员。这些待证的专业性、技术性法律事实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在专利侵权纠纷案中,将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与原告的发明或实用新型专利权利特征比较,判断二者的技术特征是否相同、是否等同,即被控侵权物中的技术特征与案件所涉专利权利要求中的相应技术特征相比是否以基本相同的手段、实现基本相同的功能、产生了基本相同的效果;判断被控侵权产品是否与原告外观设计…  相似文献   

12.
谈专利侵权诉讼中的等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专利侵权诉讼中的等同原则□刘洪所谓等同原则,就是在专利侵权认定过程中,法院不仅仅要从文字上解读专利权人的权利要求与被控侵权技术的异同,而且要看被控侵权技术中是否用了等价代换的方式使用了专利权人的技术,即是否以实质相同的方式或手段代换属于专利保护的部...  相似文献   

13.
一、等同性原则与反等同性原则等同性原则(the Doctrine of Equivalents)是美国专利制度中的一项重要制度,是指在专利侵权诉讼中虽然被侵权产品或方法没有被涉案专利的权利要求书的技术要素所完全覆盖,即被控产品或方法不构成字面侵权,但被控产品或方法与权利要求书的技术要求的区别是非实质性的,那么被控产品或方  相似文献   

14.
【裁判要旨】权利要求书应清楚、简要地表述请求保护的范围,所要保护的权利要求是从整体上反映发明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作用是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解释权利要求,不能脱离内部证据进行,且应站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角度;判断被告的行为是否侵害原告的专利权,对被诉侵权技术方案及涉案专利的具体权利要求进行技术特征比对是核心和关键,应以技术特征比对结果作为裁判的基础,由此合理分配举证责任;判定被诉侵权技术方案是否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应当审查权利人主张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与权利要求记载的全部技术特征相比,有一个以上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应当认定其没有落入专利权的保护范围。  相似文献   

15.
新产品是指专利申请日之前在国内外未公开出现过的,与已有产品不相同也不等同的产品;判断是否"同样产品"应由原告举证,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的发明专利是否构成侵犯专利权,应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原则由被告举证;判定是否侵犯专利权,应坚持专利有效原则、全面覆盖原则、等同原则、禁止反悔原则等进行分析判断,将专利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技术特征与被控侵权物(行为)的相应技术特征逐一进行对比;侵权产品的利润一般是指营业利润,对于完全以侵权为业的侵权人,可以按照销售利润计算赔偿额.  相似文献   

16.
电路功能专利所强调的特征是其功能,因此其专利构成要件也着重构成的功能。实践中只要被控侵权物构成的功能与专利构成要件的功能相同,不管被控侵权物构成要件的下位电路线路的设计和专利构成要件的设计有何不同,都会被判定因其功能相同而等同。因此,电路功能专利在侵权的判定上,有利于专利权人对等同原则的适用。  相似文献   

17.
本文所称技术鉴定,是指在专利侵权诉讼过程中,鉴定机构受法院或有关部门的委托,对被指控侵犯专利权的标的物与专利技术方案是否构成相同或等同的技术判断。技术鉴定过程判断的客体同是技术,但它不同于一般概念上的成果技术鉴定,也不同于对科研成果的技术评估。因为成果鉴定和技术评估是对单一的技术客体进行水平价值的评定,而专利侵权诉讼中的技术鉴定是对两件或两件以上客体之间是否具有一致性的比较和判断。相同或等同判断的基础是专利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权利范围,这种权利范围往往不单是技术本身的客观体现,更多的是代表着专利权人…  相似文献   

18.
佘朝阳 《人民司法》2020,(10):53-57
专利民事侵权诉讼中,应根据权利要求的解释规则,合理确定专利权的保护范围。解释权利要求时,不能脱离权利要求书等内部证据,且应站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角度进行。进行专利侵权认定时,应根据专利侵权民事诉讼举证责任规则,将技术方案的比对结果作为裁判依据,在特定情况下,可根据部分技术特征的比对结果进行;在已有初步证据证明被诉侵权技术方案的某个或某些技术特征与专利技术方案对应的技术特征不相同也不等同时,不宜因对证据真实性的怀疑采用推定的方式直接认定侵权。  相似文献   

19.
等同侵权行为的判断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董红海 《知识产权》2004,14(2):37-40
等同侵权就是侵权人对权利要求中的技术特征进行非创造性的替换而产生的侵权行为.等同侵权与如何看待、解释权利要求书是一个问题的两种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20.
法院在审理专利侵权纠纷案件中,最主要、最复杂的工作是判定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是否侵犯了原告的专利权。这项工作需要依据原告的专利权利要求和说明书及附图的解释,公正地确定专利权保护范围,分析被控侵权产品或方法的主要技术特征,比较两者的技术特征,运用等同原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