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有少数基层党政机关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由于本地熟人多、不良行为容易被发现,便“转移”到外地进行公款消费活动。一是以业务走访为名,在一些乡镇之间、邻近县市业务单位之间串,名曰加强“横向联系”,实则“礼”尚往来。二是逢国庆、“五一”等节假日,以庆祝为名,由领导班子成员带队组织干部分批到各地旅游。有的单位把公费旅游当做干部的“福利待遇”,没有外出的人员可以获得相应金额的补助。三是到上级业务部门进行培训或参加党校学习时,学员之间相互进行公款宴请和高消费娱乐,互相攀比摆阔气;有的在课余时间用公款走访领导,“加…  相似文献   

2.
“私借公款”指这样一种情形:行为人以各种名义,通过各种途径,大笔借用公款经久不还。此种情形近年来在本市乡、镇、村、队中较为普遍,尤以手中掌握一定权力的基层干部和乡镇企业负责人为多。据某区检察院对所辖区域内部份乡镇的调查结果,“私借公款”少则2、3万元,多则数10万元。“借用”名目则种种不一:某干部因公暂借款718万元,公干完毕后长期不销帐,余额迟迟不归还;有的干部以业务关系为名,将公款借给个体户,从几万元至几十万元不等;个别乡村出现“利益共沾”现象,某乡7名干部借出公款161万元  相似文献   

3.
西部大开发是我国促进地区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目标和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稳定的战略举措。其他地区尤其是改革开放中率先发展起来的东部地区,利用自身较好的经济基础和区位优势到西部开发,支持西部建设,是义不容辞的责任。但是,目前东部地区有些干部到西部去,不是真正地要参与西部开发建设,而是以考察开发项目为名,到西部旅游观光。有的干部到西部名山大川走了一圈,归来后,考察报告不见一字,合作开发项目的事情更是泥牛入海,无声无息。群众将这种考察讥称为“西部公费大旅游”。借考察之名到西部旅游的人虽然是少数,但影…  相似文献   

4.
基层商业企业直接和钱物打交道,货币交换中形形色色的不正之风、腐败行为无不对其产生影响。如有的人钻改革的空子,大搞权钱交易;有的人借业务往来之机大吃大喝、挥霍公款;有的人以承包或优化组合为名拉帮结派、优亲厚友、分配不公等等。这些腐败现象严重腐蚀党员干部队伍,挫伤了广大职工的积极性,妨碍了企业的稳定和发展。现实要求我们纪检监察机构要研究新问题,构筑新的工作思路。目前,对企业领导干部失律失察的问题比较普遍,事实表明,基层商业企业的纪检监察工作只靠主管部门的纪委和监察部门来管,很显“鞭长莫及”、“手大捂…  相似文献   

5.
按说,党政机关是党和政府的职能部门,不是经营单位,办公经费靠财政拨款,不应有“亏损”。然而,近年来,一些党政机关却出现很大的“亏空”,有的亏空几十万,甚至上百万。 一是党政机关办企业的“后遗症”造成的“亏空”。前几年,提倡党政机关办企业,由于经营不善等种种原因,使不少的机关单位因此而背上大笔债务。 二是领导干部离任的“后遗症”造成的“亏空”。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工作调动、提拔任用、异地交流本是正常的现象,但有的领导干部在离任前或是要借考察之名出去游玩一圈,或借给机关干部改善福利待遇为名滥发钱物,或借改…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基层一些单位在“三公”即公车、公款、公物管理上存在不少问题,节假日尤为明显。先说公车。节假日期间一些基层单位领导干部,经常利用公车举家外出旅游或走亲访友等,有的一次外出几百公里甚至上千公里,有的领导干部甚至利用职权向下管单位借车私用。有些单位领导或车管干部,担心过多使用本单位公车影响不好,便与关系单位达成默契,你借我的车,我用你的车。上述种种,使一些单位,出现了“逢年过节,小车不歇”,越休息越忙的现象。再说公款。近几年,一些基层单位经常利用节假日用公款互相请客送礼或邀请外出旅游。有的是为…  相似文献   

7.
今年以来,山东省邹城市纪委、监察局对全市各镇(街)、市直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人员借欠公款问题进行了集中清理整顿。截至6月底,全市共清查借欠公款956万元,其中收回个人借欠公款900万元,105名副科级以上干部借欠的66万元公款已全部收回。为扎实有效地抓好这次清欠工作,该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纪委、市委组织部、监察局等部门参加的清欠工作领导小组,在市纪委、监察局设立了办公室和举报电话;统一制发了《个人借欠公款检查清理申报表》和《单位清理个人借欠公款统计表》,要求个人如实申…  相似文献   

8.
最近,我们对全市各类企业特别是非正常亏损企业作了深入调查,发现一些企业因为缺少完善有力的监督机制,个别素质低劣的厂长经理便趁机钻空子,有的利用职权贪污受贿,侵吞集体资财;有的借公款长期不还,或挪用公款赌博、嫖娼;有的吃喝玩乐,挥霍浪费;有的搞非法集资,个人从中得利;有的自己当厂长经理,妻子孩子在外边经营同类产品的私营企业,化公为私;有的无视党纪国法,虚开增值税发票,盗税骗税,严重违法犯罪。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在一些正常亏损和盈利企业中,也有非正常因素,也有因为监督机制不健全,厂长经理利用职权挥霍浪…  相似文献   

9.
当前,一些地方政府为解决农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调动村(组)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实行了村(组)干部养老保险金制度。这本是一件好事,然而,据笔者了解,少数村(组)干部在办理养老保险金过程中贪图私利,违规操作,有的甚至虚报冒领,侵占公款,触犯纪律与刑律。归纳起来,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讲条件投保。按规定,村(组)干部应按照服务年限办理,即任职一年,保险一年,受益一年。然而有的人刚担任村(组)干部就投保,并且搞一次性投资,以确保自己退岗后的收益,这种“人人上任就保险,且一保数年”的超前保险,侵占了集体利益;有的村无积累,村办企业不…  相似文献   

10.
清风 《检察风云》2010,(23):22-24
近年来,各地为了招商引资,竞相推出优惠政策,有的甚至不惜以违法为代价,滥用职权,给国家财产造成损失,而少数贪官借机贪污受贿、捞取不义之财。江西省国土厅原副厅长、原贵溪市委书记陈爱民受贿案就是一个典型。  相似文献   

11.
现在少数人的观念正在发生畸变。一些本来可耻的事,却被人看成是极其光彩的事。本来应该令人嗤之以鼻的现象,竞招来很多人的羡慕。看到少数“公仆”挥霍公款,频频地进宾馆,钻包厢,受三陪,周围的人也有愤怒的,但相当一部分人仍然羡慕得直流口水,甚至还窃窃私语:“那才叫气派!”有的人有幸沾了光,随公仆们一道领略了美味佳肴和三陪的快乐之后,竞喜形于色,情不自禁地四处炫耀。那些清正、廉洁,对说情者、请吃者、行贿者不给好脸色的领导,却被人暗暗咒为“死脑筋”、“不开化”、“假正经”;而请吃送礼多多益善来者不拒、平时工…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校乱收费几经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一些地方乱收费仍时有发生,特别是一些中小学校的变相乱收费更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这些变相乱收费花样翻新:一是变“集资”为“借资”.中小学校“集资”成为明令禁止的项目后,一些学校便以向学生“借资”为名,在新生入学时向学生收取高额费用,少则数百元,多则上千元,直到学生毕业时才无息偿还,有的甚至毕业时也不还给学生.名义上是学生自愿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纪委、省监察厅去年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以清理干部职工挪借公款和清理干部利用职权用公款送子女、亲友上学(简称“双清”)为内容的专项治理工作。据1993年11月底统计,全省共清理出干部职工挪借的公款8.26亿元,已归还7.74亿元,还款率为93.7%,涉及干部职工30.6万人(地厅级干部31人,县处级干部739人);共清理出利用职权用公款送子女、亲友上学的干部3409人,涉及金额555.48万元,已退款391.97万元,退款率为70.56%。专项工作治理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成果明显。一、收回了大量资金,支持了经济建设。各地把在“双清”中收回的…  相似文献   

14.
某地区纪委在检查工作中发现县处级领导干部李某存在借用公款交纳自己研究生学费的行为。案件检查部门调查认为其行为已构成借用公款错误,案件审理部门也认为该干部已构成借用公款错误。地纪委委员会经研究采纳了这个意见。在报地委研究之前,地纪委主动向地委领导做了一次汇报。地委领导听了汇报后问:像李某这种情况在全地区还有没有?如果情况不清楚的话,能不能就此做些调研工作?根据地委领导的指示,地纪委对全地区所有县处级干部借用公款支付研究生学费的问题进行了一次调研,随后发现全地区大约有100名县处级干部正在上在职研究生,其学费大…  相似文献   

15.
现代社会生活的开放性和多样性,使得党员干部的社会交往越来越广泛,社交圈里的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近年来,一些党员干部在社交圈里丧失应有的党性原则和道德品格,出了很多丑态丑事,有的甚至利用圈里关系大搞权权交易和权钱交易,严重违纪违法。党员干部在社交圈内发生的种种问题,给新时期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工作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请看:——以“联谊”为名拉团伙,搞权权交易。少数党员干部在八小时外借“通融关系”、“联谊活动”等名义,在“同学”、“同乡”、“战友”等“圈”中利用公款大吃大喝、“礼尚往来…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的经济确实有了很大的发展,但在国家机关和公共机构中却出现了为群众非常不满的腐败现象,主要表现为:少数行使国家权力和管理公共事务的人,利用手中的权力和工作之便,贪污公款公物、索贿受贿,非法套购紧缺物资倒买倒卖牟取暴利、利用公款公物营造私房、假公济私挥霍浪费国家财物等等。从理论上讲,社会主义制度本身并不存在产生贪污腐败的土壤,那么为什么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经济日益发展的情况下,贪污腐败现象反而有扩大蔓延的趋势呢?情况比较复杂,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的,又有客观的,同时还有历史的和现实的因素。例如,封建思想的  相似文献   

17.
天津市河东区劳动局原副局长原晋津任职14个月,大吃大喝挥霍公款l53.7万元,被天津市高级人民法院终审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天津市严惩反腐大(?),以法“治嘴”在全国开了先河,笔者为此拍手叫好.党和国家曾三令五申,反对奢侈浪费,制止公款大吃大喝,但规定不少,落实不了,几十个制奢的红头文件管不住一些人的嘴巴,公款吃喝成为社会的一大“痼疾”.笔者认为,产生这一“痼疾”的原因尽  相似文献   

18.
(一)《刑法》应补加挥霍浪费罪的条文我们从报纸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揭露某些单位的领导人假公济私、大肆挥霍浪费国家资财的报道。他们或慷国家之慨,请客送礼;或借各种名义,游山玩水;或凭手中之权,兴建私人别墅;或因个人之欲,滥购高级用具……如此等等,不一而  相似文献   

19.
钟纪 《中国监察》2009,(10):18-20
因公出国(境)是我国对外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人类文明成果的重要方式,在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有一些党政干部以公务活动为名,行公款出国(境)旅游之实,耗费了国家大量资财,在国内外造成恶劣影响,严重损害了党和政府的形象。为此,2008年4月以来,由中央纪委、外交部牵头,会同中央组织部、中央对外联络部、中央外办、监察部、财政部、审计署、国家预防腐败局、国家外国专家局共10个部门,在全国开展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2009年2月20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坚决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为深入了解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情况和《通知》中强调的有关问题,本刊记者近日采访了国家预防腐败局办公室、制止公款出国(境)旅游专项工作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负责人。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监察厅针对一部分干部、职工拖欠公款数额大、时间长、用途不正当等严重问题去年下半年以来开展了检查。云南省各级监察机关在对6631个单位、391197人的重点检查中发现,干部、职工拖欠公款问题相当严重,涉及单位1854个,金额高达4163万余元。其中涉及地厅级干部14人,县处级干部148人。在欠款人员中,最高金额56万余元,最长时间达20多年。真正因天灾人祸、生活困难拖欠公款的只有347人,金额247万余元,而用于购房建房、搞经营活动、购物存物的达3084人,2403万余元。其中有35人甚至用公款私存,金额高达8.71万余元。由此造成党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