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组译的9卷本《剑桥拉丁美洲史》第3卷,将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本书中译文约70万字。《剑桥拉丁美洲史》第3卷概述了19世纪初西班牙和葡萄牙在拉美殖民统治的瓦解及拉美各国从独立至1970年左右大约50年的历史。本卷分为5大编18章,由来自世界各地的17位著名学者,其中包括5位拉美学者撰写。英国拉美史学家约翰·林奇为本书撰  相似文献   

2.
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集体编著的《拉丁美洲的资本主义——发生、发展和危机概述》,是一部论述拉美资本主义的专著,共四百一十四页,1983年由莫斯科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由苏联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所长、经济学博士维·沃尔斯基教授主编,作者都是苏联国内知名的拉美问题学者。本书是在苏联拉美所就拉美资本主义发展问题举行过数次国内外讨论会并发表了一系列有关论文的基础上完成的,是近年来苏联拉美研究所研究拉美资本主义发展问题的  相似文献   

3.
本书是一位从事拉丁美洲问题研究的联邦德国学者为向国内介绍拉美情况撰写的。作者对拉美十个主要不同类型的国家和整个拉美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以及对外关系等重大问题的历史和现状作了较详细的叙述和分析,并发表了比较客观的评论。本书的出版受到国内外研究拉美问题学者们的重视。全书共分五个部分:传统遗产、怎样统治那些不服管的国家、本大陆的政治总结,  相似文献   

4.
《拉美文学流派的嬗变与趋势》一书由李德恩先生著 ,上海译文出版社 1996年 11月出版。除“前言”和“后记”外 ,正文有 2 9篇 ,342页。全书共2 4 .5万字。本书荣获“国家中华社科基金”资助。李德恩先生是北京外国语大学外国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外国文学》杂志副主编。本书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 (15篇 )是对拉美文学流派和文学现象的论述 ,主要篇目有拉美文化与文学、拉美作家与社会、拉美文学嬗变的启示、拉美文学的美洲主义、拉美文学的现实主义道路、魔幻现实主义与超现实主义、拉美新小说的形成和发展等 ;第二部分是拉美主要文学流派…  相似文献   

5.
1985年11月在迈阿密举行了“拉美主要经济问题第四次年会”,会议就拉美的外国投资、债务及经济发展问题进行了讨论和交流。本书即对所探讨问题的汇编。作者指出,近几年,拉美和加勒比地区经受了严重的经济危机。经济状况的不断恶化严  相似文献   

6.
<正>2017年1月出版/128.00元地名中蕴含着十分深厚的文化内涵,是见证千古历史沧桑的"活化石",是民族文化遗产的一部分。拉丁美洲的地名忠实记录了拉美民族融合的历史,再现了古代印第安文明的成果,揭露了西方殖民者入侵及宗教传播的事实,记载了争取独立斗争中的英雄人物的名字和事迹。本书为人们多视角、多层次地了解拉美国家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民  相似文献   

7.
1999年 9月 2 0~ 2 2日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美地区社会科学部 (加拉加斯 )、拉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等机构在里约热内卢联合举办了拉美第三次预测性研究讨论会 ,在这次研讨会的基础上 ,编纂了论文集《2 0 2 0年的拉丁美洲 :形势、选择与战略》,主编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拉美地区社会科学顾问弗朗西斯科·洛佩斯·塞格雷拉和阿根廷拉美社会科学研究中心主任丹尼尔·费尔姆斯。本书已由阿根廷论题出版社于 2 0 0 0年 5月出版。《2 0 2 0年的拉丁美洲 :形势、选择与战略》一书出版后引起了拉美研究界的广泛关注。本书比较集中地反映了拉美社会科…  相似文献   

8.
书讯     
本书作者托马斯·E·斯基德莫尔是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历史学教授和拉美研究室主任;彼得·H·史密斯是美国马萨诸塞工艺学院历史学和政治学教授。他们先后担任过前任拉丁美洲研究协会主席,是拉美历史学界的知名学者。作者通过修正的“依附论”观点分析过去数百年来拉丁美洲的社会和政治发展。作  相似文献   

9.
<正>2015年3月出版/98.00元一个国家的象征标志,既是一个国家的象征,体现了国家的政治特色和历史文化传统,也是国家发展、社会进步的缩影。本书是一部全面系统介绍21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象征标志的百科全书式手册,提供了有关国家历史、地理、文化、语言、体育、饮食、宗教、金融等方面的知识,展现  相似文献   

10.
继中文版《剑桥拉丁美洲史》第4卷之后,该书中文版第5卷即将由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为了满足我国读者的急需,本书组译者对9卷本《剑桥拉美史》采取“中腰开花”的办法,先出第4卷和第5卷。这两卷分别从综合和国别的角度分析和评述1870年前后到1930年前后拉美经济、政治和社会的发展。这段历史对于我们了解从殖民地时期到本世纪80年代经济危机与调整时期的拉美历史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从研究的角度看,这段历史的难点和疑  相似文献   

11.
编者的话     
<正>2010年,是拉丁美洲大多数国家独立运动爆发200周年。18世纪末19世纪初在拉美爆发的独立运动是世界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事件,这场革命运动使拉美结束了历时300年的西方殖民统治,它改变了拉美的面貌,推动了拉美历史的进程。为此,2009年玻  相似文献   

12.
我十分荣幸和愉快地接受拉美所的邀请,参加中国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论坛“2005~2006年的拉丁美洲”。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在学术研究以及与拉美研究机构和大学建立合作关系等领域,从事着重要工作。就乌拉圭而言,我想在这里提及的是,1998年前副总统乌戈·巴塔亚博士在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期间,顺访该所并会晤所领导。同时,我向拉美所对去年《乌拉圭》一书的出版所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谢,这本书由贺双荣研究员所著、并由我的前任贝拉略·迪亚兹大使撰写序言,是中国出版的第一部介绍乌拉圭历史、政治、经济、文化和外交的著作。1.国际关系…  相似文献   

13.
20 0 4年4月30日,墨西哥驻华使馆和拉美所联合在墨西哥驻华使馆举行由拉美所研究员徐世澄撰写的《墨西哥的政治经济改革及模式转换》一书的首发式和圆桌研讨会。外交部、中联部、中国社科院拉美所、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新华社等机构和学校以及拉美驻华使馆的官员五六十人参加了首发式和研讨会。墨西哥驻华大使李子文、拉美所副所长宋晓平,以及墨西哥前驻华大使、墨西哥学院亚非研究中心研究员安吉亚诺在发言中对这本书的出版给予了高度评价和充分肯定。此书的作者徐世澄研究员也在会上发了言。《墨西哥…  相似文献   

14.
因古巴革命而流亡欧洲的福尔内特—贝当古在"历史被宣告终结"之际为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辩护,其辩护的方式是梳理1861—1991年期间马克思主义在拉美发展的历史,指出这段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拉美本色化的历史。具体而言,拉美马克思主义最初通过移居拉美的希腊人罗达卡纳蒂与拉美根基深厚的基督教传统联结在一起,之后则通过胡斯托和因赫涅罗斯与风行拉美的实证主义深入对话,产生了实证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拉美文化传统相交融所产生的理论高峰则是秘鲁共产党创始人马里亚特吉所倡导的印第安美洲社会主义,形成了使马克思主义拉美化的"马里亚特吉纲领"。此后马克思主义本色化事业受挫,但1959年古巴革命之后"马里亚特吉纲领"得以复兴。由此可见,马克思主义在拉美的传播一直受到拉美本土文化传统的某种校正,因而马克思主义从根本上讲不是外来人的事业,而是拉美人自己的事业,不会因为外部事件而终结。  相似文献   

15.
<正>最近《卡斯特罗语录》(Selecclon de Pensamientos de Fidel Castro)中文版由社科文献出版社出版。参加本书翻译的是中国社会科学院拉美所副所长、古巴研究中心主任宋晓平研究员,古巴研究中心顾问徐世澄研究员和拉美所张颖副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拉丁美洲的病态发展》[法]勒内·杜蒙、玛丽—弗朗斯·莫坦著,胡晓等译,世界知识出版社,1984年8月第一版,232页。本书是一部论述拉丁美洲经济发展中存在的弊病和问题的专著,作者运用在拉美实地考察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对拉美具有代表性的墨西哥、哥伦比亚、巴西三国的经济进行了具体分析。拉美工业发展很快,信息、核能工业等尖端技术部门已经建立起来。但是,它的发展却是畸形的:一方面,某些工业部门具有  相似文献   

17.
本书由24位拉美学专家、学者集体撰写。主编为 F·维亚尔达和哈维·F·克兰教授。1990年的第3版对原书作了充分地修改和增补。书中反映近5年拉美政治经济发展情况,探讨了拉美民主化的方向,债务危机、政治不稳定和国际毒品贸  相似文献   

18.
自1981年起,随着通货膨胀的加速,拉美的经济增长率显著下降,跌到历史最低点。笔者认为,拉美经济的这种状况是各国为对付外债危机所实施的政策的直接结果。拉美债务的起因 1982年8月,墨西哥宣布暂停偿还外债的决定,使拉美各国政府、国际组织和商业银行意识到,由于70年代拉美地区大举借  相似文献   

19.
20 0 4年4月1 7日,拉美所研究员徐世澄在墨西哥驻华使馆会见了正在中国进行访问的墨西哥前总统、现任美国耶鲁大学全球化研究中心主任塞迪略教授。徐世澄研究员感谢塞迪略总统在任期间墨西哥外交部邀请他作为访问学者访问墨西哥,把他最近撰写的《墨西哥的政治经济改革及模式转换》一书赠给塞迪略,并请塞迪略在另一本书上签名。拉美所研究员徐世澄会见墨西哥前总统塞迪略@刘维广  相似文献   

20.
由国内著名拉美问题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拉丁美洲研究所徐世澄研究员主编的<拉丁美洲现代思潮>于2010年10月由当代世界出版社出版.南开大学韩琦教授、中国社科院拉美所的袁东振研究员和刘承军研究员也参与了该书的编撰.该书主要介绍和分析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来拉丁美洲地区的各种思潮.全书共分导言、政治思潮、经济思潮、社会思潮、文化思潮和外交思潮五编,共计21章、46.4万字.作为国内第一部全面介绍和分析拉丁美洲现代思潮的学术著作,该书有助于全面了解拉美地区和国家的各种思潮,深入研究拉美现代化进程和发展道路.该著作对拉美各领域中现代思潮的全面分析反映了作者深厚的研究功底、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历史知识.在此,笔者仅仅指出本书的几个特色,以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