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时下,数字文明正在革新世界样态,使世界日渐成为由数字公民、数字经济和数字空间组成的统一整体。就塑造人方面,数字文明赋予人以新的时代内涵,重新组装了人的存在方式、交往模式和劳动方式,使人成为数字公民;就拓展空间而言,数字文明旨在打造数字城市,搭建起立体化数字空间;就发展经济来说,数字文明主导经济发展走向,改变经济的存在形态、构成形式和运行方式。基于数字文明对人、经济和空间的重塑,世界将走向数字文明共同体,进入数字文明新时代。  相似文献   

2.
“数字资本主义”概念的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要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研究数字资本主义,必须了解数字资本主义已有的研究范式、理论视角与分析模型。通过梳理,分析学界对数字资本主义基本含义、产生根源、研究视角、表现形式、内在结构、总体评价与发展路径等方面的研究,分析学界对数字资本主义的内涵与性质、形势与表现、未来与展望等方面的学术观点,以期为未来的数字资本主义研究提供前人的经验与崭新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3.
曾璐 《实事求是》2023,(5):88-96
随着数字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数字化程度的不断提高,数字劳动作为一种新型的劳动形式已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且近年来国内学界对数字劳动的研究热度持续呈上升趋势。本研究通过对国内数字劳动研究现状的梳理和分析,旨在系统梳理国内学界关于数字劳动的研究脉络并提出展望。目前,国内数字劳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数字劳动的内涵、数字劳动的影响、数字劳动异化、不同视域下数字劳动的具体分析、数字劳工五大方面,虽成果丰硕,但仍存在不足,未来应着力于扩大研究视野、提升研究效能、丰富研究内容以及加强研究实力。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异化劳动理论",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压迫的资本逻辑实质。数字资本主义的到来,使数字劳动成为主要劳动形式,并在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类型等方面展现出了新特征。作为马克思劳动概念在数字资本主义时代的外延和新的表现形式,数字劳动并没有将人从异化状态中解放出来,反而使劳动异化表现出更具有隐蔽性、同化性的新特点。因此,以马克思"异化劳动理论"分析数字劳动异化问题,对当代数字资本主义进行批判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数字不平等问题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对该问题的研究成果也日益丰富。梳理总结数字不平等的现实表征,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视角分析目前数字不平等产生的原因和经济效应,梳理破解数字不平等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未来研究方向,以期进一步推动数字不平等的深入研究,同时也为我国数字经济健康发展和扎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提供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6.
数字社会背景下,亟须推进农村老年人数字包容以期实现以人民为中心、缩小数字鸿沟和共享数字红利。从数字技术接入累积递归模型的动机意愿、技术桥接、社会支持、数字伦理四个阶段来看,农村部分老年人处于家庭与社会边缘,数字行动以家庭、社群为单位,阻碍个人数字技术的接入,数字包容策略和数字产品服务在农村场域矛盾突出,面临数字技术新文化与乡村伦理旧文化之间的冲突。要打破农村老年群体数字包容困境,需要遵循数字技术接入规律,将理念革新、基础建设、支撑桥梁与农村老年人数字接入阶段的特殊性相结合,从差异化享有走向全民共享数字红利。  相似文献   

7.
数字党建是数字技术在新时代党的建设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全新的党建方式,其融合性、互动性、共生性等特质,改变了传统党建的资源配置方式和运行模式,全面助力新时代党建工作的提质增效。数字党建是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应有之义和必然选择,适应了数字经济的发展趋势和运行规律,促进了新时代党建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切实将党建优势转化为经济社会发展动能。新时代提升数字党建的质量,必须坚持融合发展,夯实高质量党建数字基座,构建有温度的党建新模式,最终实现数字技术与党建工作的深入融合,打造多元互通、高效便捷的“数字党建生态圈”,推进数字党建的创新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近年,数字政府受到我国公共管理学术界的高度关注,相关研究与日俱增,但在数字政府研究的历程、现状及其趋势等方面还存在争议。我国公共管理学术界对数字政府研究的历程大致经历了概念引介、理论溯源和深化发展三个阶段,且现在正处于数字政府深化发展阶段。中国未来数字政府研究需要系统关注数字政府治理实践、数字政府建设中数据共享、信息公开与公众满意度、数字政府建设影响因素、国外数字政府经验研究以及数字政府建设评估六大关键议题。对数字政府概念的理论概括与实践总结是未来数字政府研究的重要基础。信息共享、平台驱动、多元主体关系、绩效评估是未来数字政府研究的主要方向。多种研究方法综合使用是未来数字政府研究的大势所趋。  相似文献   

9.
面对意大利自治论学者对马克思的质疑,探究剩余价值理论在数字经济时代的适用性成为马克思主义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分析数字生产中“劳动—劳动者—劳动产品”的现实状况,考察数字劳动背后的物质属性、剥削控制属性以及与活劳动的不可分割性,是破解这一课题的重要途径。从劳动的物质规定性来看,数字劳动是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相统一的劳动;从劳动主体被剥削的现状来看,劳动者作为生产过程中的决定性因素,在生产中受到绝对与相对两种剩余价值生产方式剥削,从事着有酬性与无酬性相统一的劳动;从劳动产品来看,在数字技术赋能下经济呈现出商品数字化和数字商品化的趋势,数字劳动作为具体与抽象相统一的劳动,其数字商品的价值创造与衡量问题在剩余价值理论框架内仍然可以得到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10.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既要以“做大蛋糕”夯实富裕基础,又要以“分好蛋糕”公平共享发展红利。随着数字技术的嵌入与应用,数字治理日益成为实现共同富裕的政策工具。以数字赋权夯实富裕底数、以数字平权共享数字红利是共同富裕的题中应有之义。部门结构壁垒的“智”“治”分离、数字技术供给滞缓、公众数字应用能力孱弱等数字化赋权障碍,以及社会空间的“数字鸿沟”、组织系统的“数据壁垒”等数字化平权漏洞,是数字化增进共同富裕的治理难题。共同富裕应兼顾“共同”之“舵”和“富裕”之“桨”的两维,以“平权”为“赋权”共同富裕的数字化发展,一方面,从数字“用户运行”自治、推进数据开放的区域联盟、锚定“反数据歧视”的价值平衡等数字平权工具提升共同富裕的成色;另一方面,则从“智”“治”互嵌的结构优化、普惠与可及的数字红利场景应用、公民数字素养与应用能力培育等数字红利赋权共同富裕的增量。  相似文献   

11.
王晨 《理论学刊》2022,(4):161-169
数字时代的城市治理,在治理主体定位、体制机制设计及治理效能上都有明显不同于传统治理的特征,实践中也面临着政府治理体制数字化转型难、民生服务数字化升级难和治理成效数字化评估难等困境。以公共价值理论为切入点,寻求数字治理本质与公共价值创造的内涵契合,立足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以及数字公民三个维度构建数字治理的公共价值生产—整合—表达的逻辑框架,通过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字化效能、丰富数字化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以及开展数字化治理人文反思的城市治理数字化路径,能够丰富数字时代的治理理论内涵,进而推动数字赋能城市治理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2.
王晨 《理论学刊》2022,(4):161-168
数字时代的城市治理,在治理主体定位、体制机制设计及治理效能上都有明显不同于传统治理的特征,实践中也面临着政府治理体制数字化转型难、民生服务数字化升级难和治理成效数字化评估难等困境。以公共价值理论为切入点,寻求数字治理本质与公共价值创造的内涵契合,立足数字政府、数字社会以及数字公民三个维度构建数字治理的公共价值生产—整合—表达的逻辑框架,通过提升政府政务服务数字化效能、丰富数字化公共产品与服务供给,以及开展数字化治理人文反思的城市治理数字化路径,能够丰富数字时代的治理理论内涵,进而推动数字赋能城市治理的实践探索。  相似文献   

13.
统计,即意味着在数海中前行。和数字打了16年交道,在她看来,数字就是生命,直接关系到国计民生数据统计的准确,关系到国家和人民的整体利益。真实准确,不出假数,是她最基本的  相似文献   

14.
陷阱还是机遇:数字时代的人文语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荣湘 《新视野》2004,(1):55-57
数字鸿沟的客观存在表现在许多方面,由此形成了所谓的国际鸿沟、性别鸿沟、语言鸿沟、种族鸿沟等。数字鸿沟既助长了旧的帝国主义,也创造了一个新的帝国主义模式即数字帝国主义。然而,数字鸿沟并不全然是坏事,它在创生新的不平等和统治形式的同时,也在某些方面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把握并利用数字鸿沟所带来的机遇,才能缩小数字鸿沟,甚至走出一条跨越式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5.
巧用经济新闻数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济新闻的一大特色就是数字多。数字,经济新闻离不开它,记者又怕它。因为数字是闪光的,数字又是枯燥的。数字使用如果不恰当,容易让读者感觉枯燥无味。反之,数字如果使用得恰到好处,却能为新闻增光添色。活化、巧用经济新闻的数字或数据的新闻语言化,即尽可能用通俗的语言把数  相似文献   

16.
数字政府建设是当下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政体制,构建职责明确、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体系的主线。"大问题"研究为数字政府助力提升治理效能提供了全新的观瞻视角,宏观维度上要强化与国家治理的紧密耦合,中观维度上要厘清与平台政府的关联,微观维度上要精准洞察撬动政府职能转变的"小切口"。由此,可基于历史观、现实观和未来观分别从工具逻辑、价值逻辑和治理逻辑三个测度刻画数字政府建设的脉络理路。未来的数字政府需谋划宏观方略与微观实操深度融合的顶层框架和行进方略。这种"因何、依何、如何"的建构逻辑为后续数字政府理论创新和实践探索提供了可以因循的理论观照和框架结构。  相似文献   

17.
数字经济时代衍生了数字劳动这一新型劳动范式,但其仍未摆脱异化劳动的困境,劳动的异化样态更加隐秘。数字经济时代的异化劳动以资本主义私有制主导下的数字统治为前提,以阶级对立基础上的数字剥削为手段,被资本操控下的数字化生产生活所掩饰,呈现出“唯数字论”的异化特征,数字劳动主体也因此处于数字商品、数字生产、数字技术和数据垄断的联合制约中。对于数字劳动者的异化困境,必须通过解放数字生产力、推动技术赋能、弥合数字鸿沟和回归人本逻辑等手段加以破解。  相似文献   

18.
数字政府建设受到持续关注,但如何理解和建设数字政府还缺乏共识。中国数字政府建设需要关注数字政府的概念化和建设水平评估、组织间数据共享与业务协同、政商关系与数字政府共建、数字政府建设水平的影响因素、数字政府的用户使用和合供五大关键问题。绩效评估、数据共享、政企共建、影响因素和用户使用,是未来数字政府研究需要关注的主要方向和研究路径。围绕共建、共享、共用、共治的建设目标,全面推进数字政府建设。组织理论、技术执行理论、协同治理理论等有助于加深对数字政府建设的理解和解释。基于行为科学和循证决策视角的研究,可为加快数字政府建设提供更加科学可行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9.
数字货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级化的社会货币形态。主权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会对现行货币结构、监管机制、宏观调控及国际竞争产生全新的深刻影响。主权数字货币推动零(负)利率等调控手段得以实施,是经济下行期政府逆周期调控的有效手段。中国主权数字人民币(DCEP)采用二元发行模式,可通过设置货币流向监控、前瞻性条件和良好政策沟通等政策手段来提高主权数字货币流通监管效率。在数字货币全球流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国际竞争,我国应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稳健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加快DCEP研发测试、完善数字立法、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政策协调,积极应对推行DCEP全面流通及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着力提升DCEP在国际数字货币新体系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20.
周立 《理论学刊》2022,(1):101-110
数字货币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高级化的社会货币形态。主权数字货币发行流通会对现行货币结构、监管机制、宏观调控及国际竞争产生全新的深刻影响。主权数字货币推动零(负)利率等调控手段得以实施,是经济下行期政府逆周期调控的有效手段。中国主权数字人民币(DCEP)采用二元发行模式,可通过设置货币流向监控、前瞻性条件和良好政策沟通等政策手段来提高主权数字货币流通监管效率。在数字货币全球流通中,不可避免地存在国际竞争,我国应抓住数字经济发展机遇,稳健推进数字人民币国际化,加快DCEP研发测试、完善数字立法、加强技术创新和国际政策协调,积极应对推行DCEP全面流通及国际化进程中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着力提升DCEP在国际数字货币新体系中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