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喀麦隆的华人大约有4000人左右,其中大约1/4是中国国家企业派来临时工作的,其他的既有私企也有做生意的普通百姓。他们在喀麦隆的生活过得怎么样?与当地人相处得怎么样?我们走进了杜阿拉市一个普通华人的家中,了解他在喀麦隆奋斗的历史。在喀麦隆经济首都杜阿拉市中心的阿马杜大街,  相似文献   

2.
唐瑞敏 《友声》2005,(4):27-27
应我会邀请,以留尼汪华商联合会主席刘汉明为团长的友好代表团于4月20日至28日访问了北京、上海和温州。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务委员会主任郭东坡等会见或宴请了该团。代表团拜会了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北京大学医学部、人民日报海外版、北京女企业家协会、中国贸促会上海分会、上海城市规划局和温州市进出口公司。参观了北京中关村科技园、上海三枪集团和上海历史博物馆。留尼汪位于非洲东南的印度洋中,是法国的海外省。留尼汪华商联合会成立于1916年,成员多为经贸界人士,近年来又吸收了政府官员、医生、律师和教师等各界人士。联合会的主要收入…  相似文献   

3.
1991年8月10日至12日,为期3天的世界华商大会在新加坡文化大酒店举行,时值新加坡欢庆国庆26周年之际。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东道国新加坡,还有来自中国、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泰国、马来西亚、印尼、澳洲及香港、澳门和台湾等30个国家与地区的华人企业家、教授与专业人士600多人。为世界各地华人企业家的首次大聚会。会议围绕着经济和文化、社会两  相似文献   

4.
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闽南文化有着自己的独特内涵和历史诠释。自古以来,为了求得更好的生存环境和发展机会,广大的华侨华人生生不息地向海外拓展。在这一历史进程中,闽南文化对海外华商的财富积累和企业发展发挥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闽南文化圈及其受之影响的华人企业家纷纷脱颖而出,他们成为富甲一方又对家乡贡献良多的豪  相似文献   

5.
一、关于海外华人参政的情况 我国旅居海外的华侨、华人有3000多万,他们散布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40多年来,华侨社会起了很大的变化,大部分华侨加入了居住国国籍,成为所在国的公民。许多华侨华人经过艰苦奋斗后成为小康之家,有很多人在各行各业里创办实业,取得了成就。随着经济地位的提高,很多华裔受过高等教育,在文化科学领域中涌现了一批科学家、工程师、经济师。在竞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他们深深感到身处异国,居少数民族,  相似文献   

6.
曾几何时,因帝制独裁、军阀内战、自然灾害而离开中国的大批华人,经过几代人的奋斗,如今成为驰骋于国际经济舞台的风云人物,受到全世界的关注。 东南亚:华商执牛耳 中国人大规模移居海外是在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一百年里。列强的入侵,中国的贫困,以及门户开放,西学东渐,吸引了大批中国人跨越重洋,远走他乡。今天,90%以上的海外华人仍然居住在以东南亚为中心的亚洲。随着亚洲经济的迅速增长,华人企业集团正成为这一地区一支推动投资、开发和经济发展的强大生力军。  相似文献   

7.
自19世纪末青田商人赴意大利起,华商在意大利奋斗已历经百余年。一战后,未被遣返而辗转至意大利的华工与20世纪20—30年代赴意的华人一起构成早期旅意华侨华人群体。其中,贩卖石雕和生活用品的"行商"及少数开办餐馆和杂货店的"坐商"共同构成第一批意大利华商。20世纪8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大陆改革开放后出国政策和意大利移民政策的宽松,以浙南农民为主体的新移民来到意大利,从事服装、皮革、餐饮和外贸等行业。意大利华商迅速壮大,成为欧洲各国华商中既具有典型性又具有自身特色的群体。  相似文献   

8.
东南亚是我国的近邻,自古与我国关系密切。在明清时期东南亚与中国保持密切的朝贡关系。在东南亚诸国的朝贡使团中,活跃着一批华人通事。他们沟通中国与东南亚的联系,在中外文化交流和经贸往来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华人通事也做出了一些损害国际关系的事情,对中外关系的发展产生了一些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拉丁美洲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自然延伸。中国和拉丁美洲国家之间的友谊源远流长。在中国和拉美国家关系史中,华侨华人占有重要地位,拉美华侨华人特别是华商对于促进中国和拉美国家之间的友好往来、增进相互了解、推进"一带一路"建设起了重要的桥梁和纽带作用,但关于拉丁美洲华商的研究一直较为薄弱。拉美华人经济和华商的历史发展进程主要分为两大时期:早期拉美华侨华人与华人经济的兴起时期(1840—1945);战后至21世纪的拉美华侨华人与华人经济发展时期(1945—21世纪)。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中国企业不断走进拉美,拉美华商团体在中国企业投资中起了重要的助推和桥梁作用,也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和问题,未来发展趋势值得关注。  相似文献   

10.
二次世界大战以来,东南亚各国华人经济取得了长足的发展,涌现了一批经济实力雄厚,在本行业、本地区乃至世界都颇有影响力的著名华人实业家和华资集团。华人经济已成为所在国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在推动所在国和亚太地区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有些人因此得出结论:“东南亚华人控制了东南亚的经济命脉”,“主宰和支配了东南亚各国经济”,等等。情况果真如此吗?本文试图就此对东南亚华人经济在所在国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作一粗浅的剖析。  相似文献   

11.
华人在移民加拿大的同时也把中国的武术传入加拿大。他们创立了体育团体如汉升体育会和海峰会,以组织的力量来保护自身发展自己,在华人发展史上具有特别重大的意义。华人中也出现了一批弘扬中华体育文化的杰出人物。  相似文献   

12.
20年前。一群已经人到中年的法律人,被深圳特区改革开放的热浪所推动,主动放弃国家干部身份,抛开铁饭碗.怀着激情与梦想,筹备着一件被全国法律人瞩目的事情。中国第一批12家合伙制律师事务所诞生了。 合伙制律所制度的建立,极大地释放了深圳律师个人的能量:为上市公司提供法律意见书,为房地产按揭贷款服务。参与工程招投标。进入破产案件……从1993年到2013年。在这场伟大的变革中,星辰、华商以及信达等顶级法律大所脱颖而出。 回顾20年合伙制律所走过的道路。时代的选择并不是偶然的。无论是星辰人、华商人还是信达人,他们都勇于担当.敢立潮头。积极进取,或引领业务发展,或探索律师业的发展模式,或者积极参政议政。他们的创业史就是中国律师群体20年来为市场经济进程所作努力的缩影。封面的“伙”字就是由此而来。 在中国合伙制律师制度20周年之际。推出这组报道,既是对中国合伙制律师制度20年的总结,更是希望能从星辰所、华商所以及信达所对律师合伙制度的思考和探索中,找出一条真正适合中国律师业健康发展的道路。  相似文献   

13.
汉唐时期(公元前206-公元907)因出海贸易而“住番”的商贩,大概便是留居东南亚的第一代华侨了。清代(1644-1911)华工大量出国,其中流落东南亚的为数不少。初期,他们固然都是赤手空拳的苦力,不过后来很多人经过一番拼搏之后也步入了商界。所以在东南亚,虽然不能说“十个华人九个商”,但很多都以商贾为业,这恐怕是不争的事实。这里提到的华商不仅指在流通领域从事贸易活动的商贩,而且也包括工、农、矿业的经营者。  相似文献   

14.
从1910年代到1970年代,在新加坡和西马,闽南人一直是最大的华人方言群。1911年,闽南人(至少有257 101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华人总数(至少有880 508人)的29.2%。1921年,闽南人380 656人,占新加坡和西马(含文莱)华人总数(1 174 777人)的32.8%。1931年闽南人(540 736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含文莱)华人总数(1 709 392人)的31.6%。1947年,闽南人(827 411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华人总数(2 614 667人)的31.6%。1957年,闽南人(1 183 307人),约占新加坡和西马华人总数(3 424 396人)的34.6%。1970年闽南人人数(1 789 683人),约占新马华人总人口数(5 135 745人)的34.8%。在东马的砂拉越州,从1947年到1970年,福州人是砂拉越的第二大华人方言群,比闽南人多。1910年代到1970年代新马华人社会的最大方言群有其必然的原因。目前闽籍华人占马来西亚华人总数的一半,闽南人仍是新马最大的华人方言群。今天新马闽南籍企业家仍在当地工商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新马富有的华商仍是以闽南人为主,在东马的砂拉越州,富有的华商则是以福州人为主。  相似文献   

15.
李梁 《今日广西》2008,(14):63-64
柬埔寨尽管在战乱之后百废待兴,但在“和平崛起”的浪潮下,带着不同的梦想,一批批中国商人走出海外,在这里留下了创业的足迹。空气炽热,阳光透明,在拥挤混杂中,摩托车穿过金边郊区尘土飞扬的街道,一排排巨大的厂房出现在眼前。不起眼的大门上写着不显眼的汉字:加华工业园。  相似文献   

16.
正华人在雪兰莪州的移民,首先从巴生港口开始,逐渐向内地迁移。华人移民先来到巴生(Klang),而后由于锡矿的发现,逐渐深入巴生河谷,1857年到达吉隆坡。围绕着锡矿的发现,华人大量涌入,在吉隆坡市区外,今天的安邦(Ampang)、沙登(Serdang)、加影(Kajang)等锡矿产地,聚集了大量的华人,形成了华人聚落。华人在雪兰莪州的比例,以客家人为最多,广府人第二,福建人第三。长期研究马来西亚华人的中国学者宋燕鹏博士撰写的《马来西亚吉隆坡福建社群史研究——籍贯、组织与认同》一书(以下简称"吉隆坡福建社群史"),将于2020年7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思路主要是厘清福建社群在吉隆坡华人社会建构中的角色,他们如何强化自己的力量,保持社群的凝聚力以维持自己的籍贯认同,从而保护自己的利益。"吉隆坡社  相似文献   

17.
二战前的马来亚,无论是华人还是印度人,他们对自己的祖籍国始终保持着强烈的认同,在政治意识上更加倾向祖国并受祖国政治运动影响。总的来说,二战前,马来亚的华人和印度人总体的政治意识并不高,但祖国民族主义的发展和革命宣传的影响,对马来亚华人和印度人的民族意识觉醒与政治意识萌发起了一定的促进作用。相对而言,在二战前的马来亚,华人政治比印度人政治更为复杂多元、积极活跃乃至激进成熟,华人普通阶层整体参与政治活动的程度也高于印度人。  相似文献   

18.
自1848年发表《共产党宣言》以来,共产党人出现在世界上已有140多年,我国自1921年建党时算起,也已经历了整整70年。这么多年来,千千万万的共产党人在各自的岗位上和环境中积极工作,英勇奋斗。他们不怕千难万险,不怕流血牺牲,前面一批批人倒下去,后面又一批批人顶上来。他们这样顽强、这样执著,到底在追求什么样的价值目标?这种追求又如何决定着共产党人的宗旨  相似文献   

19.
今年元月3日至31日,笔者应泰国玛哈沙拉堪大学和朱拉隆功大学的邀请去讲学,主要是讲我国壮侗语族八个民族与泰国泰族的渊源关系及文化。此外,前者还出了一个题目要我讲讲中国人与海外华人的认同感。行前我做了准备,写好了讲稿。在泰国一个月时间,主要是住在玛哈沙拉堪市和曼谷市,各住二周,也抽空到其它府走走,遇到了不少泰籍华人,其中有老朋友,也结识了一些新朋友。回来以后,回忆这段时间的经历,写了这篇中国人与泰国华人认同感的文章。笔者此次访问泰国接触的人几乎都是知识分子,跟他们交往多了,成了朋友,他们会告诉我,他们有华人血统,他的祖上第几代人,要么是父方,要么是母方,甚至父系和母系双方都是中国人。在笔者接触的知识分子中,百分之六七十是这种状况,与我1986年和1993年访问泰国时接触的知识分子情况相似。原来现在泰国的华人约有600万,其中华侨约21万多人,其余是已加入泰籍的华人。早在宋末元初,也就是12世纪下半叶,开始有成批的华人移民到泰国,由于这些华人移民吃苦勤奋,很受泰国政府和人民的欢迎。早期到泰国的移民都是单身汉,到泰国后娶当地女子为妻,天长日久也就本土化了,融入泰人社会。七八百年的时间,也有三四十代人了,要从他们身上...  相似文献   

20.
采用调查的方法对亚非拉52个国家(不包括东南亚国家)772位华侨华人青年的中文姓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亚非拉华侨华人的中文姓氏作为宗族传承的标志被凸显和重视,“姓+名”的结构以及单双字名的使用也反映出他们对传统的保持。其名用字体现出明显的性别差异,并有一定程度的集中性;名用字的语义也符合中国传统价值取向。与东南亚华人和本土中国人的中文姓名比较发现,亚非拉华侨华人中文姓名的使用在各方面多呈现出介于上述二者之间的情况。这与群体的移民历史、社会背景、文化结构等宏观因素以及个体的教育层次、中文水平、价值观念等微观因素都有一定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