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访马六甲     
伍振 《侨园》2009,(6):43-45
从新加坡到马来西亚吉隆坡,途经一座叫马六甲的小城,这座小城不仅是马来西亚最古老的城市,也是马来西亚和中国最有渊源的城市:郑和七次下西洋,就有五次到访了马六甲;明成祖朱棣将汉丽宝公主下嫁马六甲苏丹.与中国有着如此久远渊源的马六甲,到底是怎样一块土地呢?   ……  相似文献   

2.
蒋滨建 《侨园》2002,(6):13
郑和下西洋为中国明朝与马六甲王国建立了亲密关系,促进了各民族的团结。笔者近日重访马六甲,看到曾是华人社会宗教与社会中心的青云亭经两年修复已焕然一新,以崭新的面貌展现在游人面前。青云亭地处马六甲庙堂街,这条街是东南亚一道著名景观,在不到100米的古街上就有4座不同种族的古寺庙并排相邻,它们是1857年建的三多庙、1781年建的兴都庙、1749年建的回教堂,最古老的是建于1673年的青云亭,映照出华人、马来人、印度人如街坊般的和气相处,体现早期华人先贤开放宽容、不断容纳各种民族文化的胸怀。其中回教主体建筑屋顶与屋檐具有中国古典风格,甚至那多层宝塔也是中国式的构造。可以  相似文献   

3.
全球逾三成人口观看奥运会开幕式新华社上海8月14日电,根据全球知名媒介咨询集团尼尔森在全球38个国家和地区收集的数据表明,全球约有20亿人观看了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超过了世界人口的三分之一。  相似文献   

4.
蒋滨建 《侨园》2005,(3):48
马六甲名称来源极富戏剧性。1400年前流亡的苏门答腊王子拜里米苏刺,在马六甲河畔狩猎,正靠在一棵大树旁休息时,见到他的猎狗追逐一只鼠鹿,鹿返身攻击猎狗,把狗反击驱逐到河中,鼠鹿的勇敢斗志使他大喜,他认为这是一块福地,鼠鹿有这般勇气,此地足以居留,就决定在这里建立新的王国。他从部下口中得知,他所靠的大树是棵满刺加树,因此就将这地方命名为“满刺加”,后来他成为马六甲的开国之君。  相似文献   

5.
在热情好客的主人精心安排下,参加马来亚大学主办的国际汉学会议的外国客人们,有机会游览马来半岛的昔日古国——马六甲。从首都吉隆坡出发,汽车沿高速公路向南行驶,出了效区,公路两旁大小山峦全是橡胶林,层层叠叠,整整齐齐,中无杂树,满眼葱绿,时见小拖拉机穿行于林间小道。据悉,橡胶园多为华人所经营,经过一百来年的开发,现在,从种植到割胶、加工已全部机械化,干胶已是马来西亚三大出口产品之一。我对马六甲这个名字心仪已久,早在小学五六年级的地理课本上就知道了。后来读古书,得知它又叫满剌加。明代三保太监郑和下西洋,曾经五次在这里停留,作为补给基地,如今还留存许多遗迹,其中最著名的是三宝山,也就是我们此次参见的第一站。  相似文献   

6.
《学理论》2017,(11)
西方左翼的毛泽东研究在学术界一直备受关注。西方社会所遭遇的现代性困境,以及全球人类正经历的"全球资本主义"困局是当代西方左翼援用毛泽东理论的原因之一。从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发生之后,西方左翼倍感新自由主义霸权已渗透到全球社会的各个角落,在种种理论探寻和择取上,西方左翼聚焦毛泽东思想并从中发掘战胜新自由主义霸权的理论力量。  相似文献   

7.
杨小军  彭涛 《团结》2011,(3):36-38
目前城管执法是须多城市执法与管理的共同困局。一边是"野蛮、简单"的指责,一边是"执法难"的委屈;一边是城市发展的迫切需要,一边是执法实践的尴尬回应。破解困局,呼唤  相似文献   

8.
当前中国群体性事件频发,但引发大规模政治动荡的可能性较小。社会稳定面临的核心问题是:体制内"维权"与政府"维稳"皆陷于高成本的困局。这一困局的根源在于政府现有民权观与稳定观之间的深层次矛盾,即政府对民众个体权益的忽略与对社会稳定问题的过敏之间的矛盾。权利观、稳定观和高成本的体制内维权是导致高成本维稳的重要原因。政府应采取以下措施:第一,加强宏观长远规划,确立正确的稳定观与权利观;第二,重建社会公正,降低民众体制内维权成本;第三,客观评估社会稳定形势,逐步降低维稳成本;第四,理顺维权维稳关系,走出高成本维权维稳困局。  相似文献   

9.
新型城乡发展要求要素的充分流动,对大量流入城市的农村人口而言,农村土地既是束缚,也是保障。造成这种两难困局的主要原因是人口和土地的城市化进程不相匹配以及不同土地流转方式的收益不对等,城乡"二元"结构下摆脱困局有三大制度障碍:土地产权、户籍制度和社会保障。需要从全局视角的利益分配着眼,基于政策的激励与约束机制,实现土地收益分配一体化、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化、农村流动人口城镇化。  相似文献   

10.
全球治理是指各种国际行为体以人类共存共治共赢为宗旨,通过各种手段和途径来解决全球问题和世界公共事务。全球治理分为三个阶段:工具理性的全球治理、价值理性的全球治理和制度主义的全球治理。全球治理有三种模式:金字塔状全球治理、网状全球治理和条块状全球治理。和谐世界理念是中国版的全球治理主张,为积极推动和谐世界建设,中国参与全球治理时应遵循五条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1.
吴云峰 《学理论》2011,(11):337-338
目前中国《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教学部分的实践中的出现困局,学生不能很好地掌握这门课程。认为正是对《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法律教学部分的目的认识的偏差,是困局形成的原因。只有树立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而非法律的专业知识,困局才可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12.
姜英华 《理论导刊》2020,(1):95-101
资本逻辑是经济全球化始源性和根本性的致因逻辑,资本逻辑的展开和拓延所引致的虚实、贫富、就业、安全等多维悖论使经济全球化陷入"逆全球化"的僵局和困境。扭转治理困局、寻求突围方案,需要从原因背后的原因和现象背后的根源着手,打破思维惯性、冲破制度惰性,导控资本方向并超越资本逻辑,构建更具包容性、均衡性和可持续性的全球治理路径和方案。  相似文献   

13.
收入分配困局《21世纪》:近些年,政府已经将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提上日程,并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对农村的三减免、三补贴,对公务员的工资制度改革等,但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局势并未改变,您认为,当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难点在哪里?  相似文献   

14.
第三方治理作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创新工具,是克服市场失灵、政府失灵、志愿失灵而导致的治理困境的必然产物。第三方治理具有开放性、专业性、契约性、竞争性等核心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第三方供给、第三方运营、第三方监管、第三方评估等不同的实践模式。在既有约束条件下,第三方治理实践存在着制度困境、契约困境、执行困境、信任困境等治理风险和困局。但不可否认的是,第三方治理是对传统国家治理模式的补充与创新,是推动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措施和手段,也是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不可缺少的途径和方式。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7,(4)
西方生态传播承认生态环境遭遇着前所未有的危机,在破解生态困境的议题选择和话语设置上,出现了两次转型,呈现出三个不尽相同的流派:生态本位论主张去工业化,回归农业文明;资本中心论强调运用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或者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用资本的逻辑化解生态困局;市场机制论认为破解生态困局的出路在于建立生态领域的市场机制。生态传播理念的转型,既反映了生态政治实践的革新,也反映了生态政治价值观的发展。  相似文献   

16.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基本上延续了2010年的复苏势头,但是美国经济复苏减缓、欧洲债务危机以及新兴经济体通胀困局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世界经济的复苏进程。美国经济"三高两低"今年来美国经济复苏势头减缓,多个行业出现"刹车"迹  相似文献   

17.
"集体扶持"筹资制度是现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明确的筹资制度之一,但是,由于"集体"筹资主体的制度性缺陷,以及集体筹资来源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导致新农合"集体扶持"筹资困局成为常态。破解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集体筹资困局,需要明确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法律地位、财产范围和收益来源,同时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集体筹资主体、集体筹资来源和缴费方式制度化、规范化。  相似文献   

18.
破解地方经济增长的高耗能困局,找准循环经济的切入口是关键。粗放的增长方式使我国面临日益严重的资源约束,其中与地方经济增长相伴生的高耗能问题尤为突出。如何破解这一困局,走出一条良性的地方经济发展之路,湖南郴州永兴县“无中生有”的循环经济实践,在这方面做了有益的探索。  相似文献   

19.
李立景 《理论导刊》2012,(11):99-102
以帮忙类、调解类为代表的电视纠纷解决节目的风生水起,在预示着一种新生的具有媒介现象与法律现象双重属性的电视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兴起的同时,又因电视直接介入纠纷解决使其自身陷入伦理困局。以现代法治的基石——正当程序视角批判性地分析观照电视司法化,倡导建构传媒介入纠纷解决的正当程序是一条可选择的破解困局的理论路径。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10,(38)
<正> 专家认为,此事凸显经济复苏的复杂性和曲折性远远超出了政策制定者当初的预期自2008年9月雷曼兄弟公司破产,金融危机全面爆发以来,整整两年过去了,全球经济复苏前景依然不明朗,甚至还面临二次下行的风险。近日,在本国政经困局的"倒逼"之下,美国和日本相继推出新的刺激计划。专家认为,这凸显出经济复苏的复杂性和曲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