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获得新知的重要渠道,同时也成为民众表达利益诉求的通道和参政议政的平台。如何发挥出网络对公民的正面影响,利用网络舆论的正能量对网民进行社会主义公民意识的熏陶和培养,对于提高全民素质,促进社会的政治、民主、文明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34)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公民社会在我国逐步发展起来,并扮演重要角色。在我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历史并不长,又经历了国家与社会同结构、国家与社会统一和国家与社会分离三个阶段。分析了这三个阶段的各自特点,又探讨了公民社会发展的现状与不足,最后探究出促进我国公民社会的成长,要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依托,坚持制度创新,坚持公民社会组织加强自身能力建设,最终通过公民社会与政府良性合作达到善治。  相似文献   

3.
徐静文 《学理论》2008,(18):33-34
本文通过对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概念的廓清来论证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的独特特点,并试图从中国公民社会和公民道德的具体情况出发来寻求解决中国公民道德建设中一些问题的方法以及其对构建和谐社会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党政论坛》2012,(8):8-9
日前,北京大学公民社会研究中心发布2011年度公民社会十大事件——  相似文献   

5.
公民社会生成机制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公民社会生成具备的条件,它包括国家、宗教、市场经济、组织独立的前提预设;另一部分是公民社会本身构成的要件,它包括公民、自由、组织、行动、公共领域、非营利性等要件构成。公民社会具有不同的逻辑起点,不同的价值理念,因而形成不同的公民社会理论形态和实践形态,即自由主义类型的公民社会、社群主义的公民社会和第三条道路的公民社会。中国与西方公民社会生成的背景不同,构建的逻辑和价值不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公民社会理论形态和机制生成。中国公民社会既有公民社会的一般特征,也具有自己的特殊性。中国公民社会应以进行政治体制改革为先导推进公民社会的建设;以对话与和解为原则实现国家与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以宪法为底线构建公民社会;以网络为契机搭建公民社会的平台;以公民智慧为动力源丰富公民社会的实现形式。  相似文献   

6.
现代公民就是培养依据宪法和法律规定,享有权利、履行义务,积极主动参与社会公共生活的责权主体.它代表了社会公共生活中的权利和义务身份,使每一个人做有尊严的公共生活主体.然而由于历史的惯性和现实的制约,培育现代公民进而构建公民社会尚是我国亟待解决的问题.培育现代公民应该从树立公民意识、拓展公共传媒领域、培育企业公民和NGO发展及学校公民教育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7.
公民社会视角下的社会管理创新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社会就是国家或政府系统以及市场或企业系统之外的所有民间组织或民间关系的总和。它是官方政治领域和市场经济领域之外的民间公共领域。公民社会的组成要素是各种非政府和非企业的公民组织,包括公民的维权组织、各种行业协会、民间的公益组织、社区组织、利益团体、同人团体、互助组织、兴趣组织和公民的某种自发组合等等。公民社会组织蕴含着巨大的社会管理功能,大力完善公民社会组织,积极推进公民政治参与是我国社会管理创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8.
论公民社会与国家治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公民社会是国家与市场经济领域之间的第三域,随着市场经济成为我国的主导经济形式,以及国家的民主化改革,我国应当培育公民社会,促进公民性的发展。国家的治理需要一个讲道德、愿守法的公民社会。依法治国要依靠有良好公民性的公民社会,才能节约治理的成本。以德治国仅以国家权利自上而下地推行难以奏效,通过培育社区公民和社团成员的道德和价值观,由国家予以分层整合,则是实施以德治国方略的一条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9.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了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型,但是转型进程中,我们发现,政治国家的力量大大超越了公民社会的力量,公民社会一直被政治国家所湮没,因此,如何构建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就成为当代中国社会转型的轴心,并将影响着中国现代化的进程与前景。本文基于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现状提出:建构一个成熟的公民社会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必由之路,而在当代中国公民社会的构建进程中,市场经济的建立和完善是基础,现代公司的塑造是核心,社会组织的发展是关键,宪政民主制度的确立是保障。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的公民社会开始生成,党群关系面临一系列新挑战社会利益分化要求党群关系建设的总体思路必须突出利益代表性;民间组织的大量生发使得拓宽群众政治参与渠道成为处理党群关系的重要内容;公民意识的形成要求党群关系建设必须有利于促进公民文化的成长要求。党群关系建设惟有适应变化了的实际,才能朝着和谐的目标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Decision-making when public opinion matters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19.
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执政党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必须处理好三个重要问题。第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提升我国民主制度的制度化水平,以民主制度来保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发展。第二,执政党要在决策过程中听到不同的声音,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能够起到"对台戏"的作用。第三,民主党派通过以提出意见、批评、建议的方式,加强了对执政党的政治监督,使公共权力无法越界。因此,民主党派的民主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本文从民主党派民主监督的政治逻辑、民主监督在构建和谐社会的价值功能和民主监督的路径选择三方面来讨论民主党派民主监督与构建和谐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Patterns of Prejudice》2012,46(2):103-121
ABSTRACT

Nowhere has the debate about a ‘new antisemitism’ been as fierce and relevant as in France. In recent years this country has witnessed high recorded levels of antisemitism, prompting many commentators to claim the existence of an anti-sémitisme nouveau. Something has indeed changed, at least in terms of the nature, frequency and perpetrators of antisemitic violence in France. Previously connected exclusively to the extreme right, it has now also become associated with a group that is itself a victim of discrimination: ethnic minority youths living in the poor suburbs (banlieues). Peace first discusses and explains the statistics produced by the French watchdog on racism and antisemitism as well as the effects of the Middle East conflict. He then traces the debate on this ‘new antisemitism’ in the French context, contrasting the views of the label's promoters and opponents. He argues that, while antisemitism has undoubtedly evolved, the ‘new’ label is effectively erroneous as it fuses supposedly leftist and ‘Muslim’ antisemitism into one entity when they are not necessarily linked. In addition, he offers vital clarification of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anti-Zionism and antisemitism along with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