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舒圣祥 《人民公安》2006,(20):10-10
北京大学副教授、央视《实话实说》前主持人阿忆在博客中将自己在北大做副教授所得月收入一一列出,共计4786元。除公布北大每月给自己的工资,阿忆还像记流水账似的将每月支出一一列出,结果居然是入不敷出。由此证明“如果不想办法增加收入自救,仅凭学校发的那点工资不能活下去”。此举在网络上引起了极大反响,北大副教授孔庆东随后力挺阿忆,称这绝非哭穷,只是希望公众能够了解事情真相。诚如阿忆在博客中所言,“俺在正式调入北大之前,早已挣够传说中的外快”。他站出来说话,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同行们鸣不平:“如果不允许他们去校外讲学,参加某…  相似文献   

2.
近来,刘胡兰之死成了一个热议话题,不仅搜狐等网站做了网友辩论专题,《北京青年报》和《解放军报》等“主流”媒体也参与其间。事起于北大副教授阿忆博客上的一篇文章。阿忆写道:“最令人震惊的是。(村里的)老人们说,刘胡兰并非被国民革命军铡死,而是他们用枪托击打几名老乡,逼迫他们去铡刘胡兰,乡亲们出于恐惧,颤抖着,铡死了他们:看着长大的小闺女。事后,有的老乡精神失常。”而  相似文献   

3.
具体到一个人,工资收入是其私事,不愿为外人道是正常的,但行业工资收入一旦成了讳莫如深的“秘密”,则是不正常的。近段时间来,媒体上披露的一系列“工资事件”,就是对这种现象的最好注解。在这些事件中,最让人“受刺激”的是:南方地区某高速公路收费站,一个普通收费员的月工资达到8000元;浙江某地级烟草公司在编普通员工,年收入可达18万元;某市电力集团公司一名普通职工,一天只需抄4次电表就可领取10万年薪,几乎相当于全国职工年均工资的10倍。最让人“费解”的是: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副教授、前央视《实话实说》节目主持人阿忆(真名周…  相似文献   

4.
索引     
邹世云 《小康》2009,(1):9-9
有关公务员的任何风吹草动.都能引来社会关注。比如,日前国家发改委人士透露,计划大面积提高工资,公众马上警惕起来,担心在政府文件主导下,“大范围”没涨工资,倒是公务员自己的工资先涨了。  相似文献   

5.
林微 《就业与保障》2013,(11):32-32
从2013年8月1日起,光泽县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工资待遇有了大幅度调整和提高。目前,光泽县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员实行“基础工资+工龄工资+绩效工资”的工资制度,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站长基础工资由每人每月1325元提高到1505元,增加180元/月;劳动保障专管员基础工资由每人每月1105元提高到1261元,增加156元/月;绩效工资由社区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劳动保障工作人员的“五险一金”也随着基础工资的增长而相应提高。  相似文献   

6.
2008年12月8日下午,东莞市东城区桑园工业区美尔教塑胶电子厂门口,陈明拖着行李出来,他刚从这家产品100%外销的港资玩具厂辞职。陈明选择回湖北老家十堰,“没班加,工资太少,这么耗着没意思。” 陈明2008年初进入美尔敦,刚开始经常加班,包括加班费每月能有1500元收入。8月份之后,加班少了很多,每月只有1000~1300元。“现在根本就没班加,只拿770元保底工资。”陈明给记者算了一下账,宿舍每月交55元,工厂一日三餐要花285元,其它生活开销250元。“根本存不了钱,还不如回家。”陈明看了看自己的行李箱说。  相似文献   

7.
连日来,枣庄市薛城区临城镇街道5个村的30多名村两委干部,人人洋溢着激动的心情,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干劲更加高涨。因为,街道常委、办事处落实街道人大的建议,为他们每人每月增加了60元的工资。至此,全街道农村干部全部吃上了“财政饭”,村书记、主任每月工资300元,  相似文献   

8.
北大百年辉煌邓树林“当年我报考北京大学,看中的是北大有一批学术大师,宽松的学术环境。”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现在已是副教授的赵为民说。1996年入学一位名叫于凡的女学生与她的学长有极相似的看法,“在我们心中,北大是知识的殿堂,是真理的源泉,是无涯学海中不...  相似文献   

9.
《公民导刊》2022,(5):43-45
4982名申请人中遴选出20名公众陈述人 2005年7月底,国务院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请审议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草案将原个人所得税法关于"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八百元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的规定,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  相似文献   

10.
刘伦 《今日广西》2010,(21):37-39
一个正值妙龄的靓丽春青女孩,一个每月只有区区300元左右“工资”的乡村代课老师——广西钦州市钦北区小董镇口楼村委板美村的韦静,4年来毫无怨言地用自己的无私大爱呵护着山村的孩子们……  相似文献   

11.
话题·热点     
《创造》2012,(4)
“孝工资” 在山东滨州一公司里,出现了员工的父母也能同时领工资的新鲜事。从2007年在高管层实行,到2010年对7000员工推出,这家企业每月额外给员工父母发放200-500元的“孝工资”,截至目前已发放近5000万元。  相似文献   

12.
“某市一位电厂抄表工每月工资6500元,一年发16个月的工资,外加年终奖和两份商业保险。”被媒体披露后,垄断行业的既得利益分配引起了全社会的震动!无独有偶,这并非电厂独有的奇闻。媒体还曾报道过,在江苏省召开的一次会议上,该省交通厅的一位副厅长说:“我也想去当高速路的  相似文献   

13.
日前,“校长撑腰体”成为了网络上的热门词语,其最初来自于北大副校长的一句话:“你是北大人,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他要是讹你,北大法律系给你提供法律援助,要是败诉了,北大替你赔偿!”随着网络传播越来越广,一些网友纷纷将这句话中的学校改成了自己的母校,但无论是哪个学校的版本,其核心就是——看到老人摔倒了你就去扶。  相似文献   

14.
近期。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引发了国民的广泛关注。舆论普遍认为,将个人所得税的工资薪金所得减除费用标准提高至每月3000元,有利于降低中低收入者的税收负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国富而民不富”的现状。  相似文献   

15.
个人所得税法第六条第一款第一项规定,“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八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将此修改为:“工资、薪金所得,以每月收入额减除费用一千五百元后的余额,为应纳税所得额。”财政部长金人庆受国务院委托,对上述修改作了如下说明:现行个人所得税法规定,对工资、薪金所得征税时,每月减除费用800元。10多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职工工资收入和居民消费价格指数都有了较大的提高。1993年,在就业者中,月工薪收入在800元以上的为1%左右,到2002年已升至52%左右。在职工工资收入提高的…  相似文献   

16.
经董事会决定,张某被某有限责任公司聘任为总经理,聘期三年,月薪五万。上任后不久,他认为薪水太低,于是他自己和自己签定了一份劳动合同.规定了合同期限、工作内容、工作地点、工作时间、劳动报酬等,盖上了由他掌管的公司的印章,没经董事会同意便把自己的月薪提高为十万,并利用手中的职权,每月从亲手掌控的小金库中支出多出的五万元“工资”。请问:张某自己和自己签订劳动是否有效?  相似文献   

17.
岁末年初,一边是农民工辛苦了一年拿不到工资,惊动了政府各部门,成为当前的一大社会问题;另一边是在网上不断爆出一些领导子女“吃空饷”的消息:南京某供销社主任的儿子从来没有在供销社上过一天班,却连续6年每月都在供销社领“工资”;  相似文献   

18.
有的年轻干部自称“月光族”,每月的工资基本花光。有的战士津贴费人不敷出,不时向家里要钱。工资津贴是正当的收入,总是要花的,但钱怎样花,大有学问。作为革命军人,在勤俭节约的前提下,有钱应主要花在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我每月抽烟得花 500元,手机费需 200元,加上吃饭,其它费用……这工作工资太低,这班我实在上不下去。”这是一名年仅 20岁的保安员,无视公司纪律,擅自离岗之后,经理找他谈心时说的话。“那么,我们一部分保安员就靠这每月的工资来养家糊口,他们的儿女要上学,体弱多病的父母需要照顾,他们的日子又是怎么过的呢 ?”经理问道。他无奈地摇了摇头。年轻的保安队员们,如果你真的不知道的话,下面的文章或许能给你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20.
母爱不盗版     
上周,闲来无事,我与朋友在市中心“水乡茶楼”小聚。 朋友和我说起往事:朋友当年家里很拮据,父亲常年在外,母亲是个工人,工资微薄,每月很少有积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