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化安全视域下陕北民间艺术的教育传承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刘营  吕青 《学理论》2013,(18):200-201
陕北民间艺术承载陕北人民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保有我们民族的文化特性,是我们民族精神的源泉和文化艺术的"根",关系到我国文化安全。当下陕北民间艺术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面临失传的危险,如何有效地保护、传承民间艺术成为当务之急。教育传承是陕北民间艺术保护的最佳形式之一,是对文化安全的维护。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4,(26)
陕北民间艺术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成发展过程可以涵盖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民族文化传统与习俗的造就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在全球化背景下,因对传统民间艺术文化认识缺失、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以及现代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等因素,使传统民间艺术文化有日渐衰退的迹象。以延安和榆林为例,提出对陕北民间艺术文化发展的对策:进一步改革陕北民间艺术管理体制,建立一套保护、传承的有效机制;将陕北民间艺术渗透到日常教育工作中、为民族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传承培养后备人才;走产业化发展之路,促进文化消费。  相似文献   

3.
四川民间艺术资源丰富,既源远流长,又有浓郁的地方特色.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在现代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四川民间艺术的生态面临着严峻挑战,须在保护与提升中重建四川民间艺术生态.  相似文献   

4.
江汉英 《学理论》2013,(21):293-294
广西的民俗艺术种类繁多,如壮族民歌、壮剧、壮锦、侗族农民画、刺绣、织染、北海贝雕、东兴石雕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气息,反映了广西少数民族文化心理特征,承载着广西地区民族独特的历史。民俗艺术就其现实教育功能而言,是理解民族审美理想和民众情趣喜好的具象引导,是把握地方艺术特色的重要依据。利用本地资源加强地方课程资源开发,发挥地方艺术教育资源优势,以地方和民间艺术教育为切入点,在现有的条件下有效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的艺术感知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对广西民俗艺术传承教育课程研究也是对大学艺术设计课堂知识外延的有效补充。  相似文献   

5.
中国村落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文化,具备了民族文化的本源性和传承性。村落文化至少包括以下七个方面的内容:建筑营造与堪舆规划;生产生活与经济模式;文化教育与道德教化;宗法礼制与村落治理;民族民俗与宗教信仰;民间艺术与手工技能;生存空间与资源环境。目前村落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村落经济,且多为个案研究。我们认为,需要从宏观的多学科的角度、有计划有目的、分区域和民族,对村落文化进行整体性地考量,并着重于村落中的活态文化研究。  相似文献   

6.
崔士鑫 《民主》2007,(3):27-28
对话人物:冯骥才,全国政协常委,民进中央副主席,当代作家和画家。以创作民俗和地域文学见长,作品有《神鞭》、《三寸金莲》、《炮打双灯》等。近年来,他把主要精力用于调查民间文化现状、抢救民间艺术、宣传民俗文化,是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的发起人和领导者之一。现任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国际民间艺术组织副主席等职。  相似文献   

7.
明星 《瞭望》2004,(14)
2004年的苏仙桥晋简与1996年的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2002年的龙山里耶秦简三足鼎立,确立了湖南简牍文化中心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姜军锋 《民主》2006,(6):19-20
民俗文化是历经千百年传承、积淀下来的民间传统文化,是人类文化的一座宝库,科学地开发民俗文化,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山东历史悠久,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胶东渔家民俗、鲁中平原农耕民俗、泰沂山地民俗、鲁西运河文化民俗、黄河入海口生态民俗,各具特色;鲁菜、特别是胶东海鲜,风靡黄河南北,是中国四大菜系中影响最大的一系;潍坊风筝、杨家埠年画、鄄城织锦、高密剪纸、聂家庄泥塑、穆李村面塑等民间工艺,上百个品种,争奇斗妍,由国家文化部授予的民间艺术之乡就有23个。应当说,在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上,山东起步较早,潍坊安丘…  相似文献   

9.
余洪(中共江安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草根文化,是一种滋生、成长在草根阶层的文化,为草根所创造、传承,为草根所喜爱、享受。草根文化往往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处于一种自生自灭的状态,许多非常有特色的民间艺术日趋式微,“生存”状况不容乐观,不少艺人后继无人,渐成绝响。与那些人书立传或者在大剧院、博物馆表演、展示的文化相比,他们远没有那么高雅和庄严,没有那么正统和规范,但他们带着泥土味和菜根香,深受基层群众喜爱。  相似文献   

10.
何巧 《学理论》2013,(24):199-201
简述贵州民族音视频文献资源建设的重要意义,指出贵州少数民族音视频文献资源建设应重点采集少数民族建筑、少数民族民间口承文学、少数民族节日、少数民族民间艺术、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等音视频文献。提出制定科学的民族文献资源建设整体规划,利用公共文化服务网络,推进少数民族音视频文献建设等策略。  相似文献   

11.
正指画又称手指画、指头画或指墨画,即以手指代替画笔,蘸墨、着色,在宣纸或丝绢等载体上作画的一种民间美术形式。指画是中国传统国画的一个绮丽分支,是中国民间艺术中的瑰宝。指画艺术作为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具有宝贵的人文价值、艺术价值、民俗价值。2006年,指画艺术被确定为辽宁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笔者在整理地方历史文化档案资料过程中,曾有幸收集到昔日清朝指画大师高其佩的史料,从中更能领略到指画艺术之魅力。  相似文献   

12.
人民自己保护自己的创造 全国民间音乐、舞蹈比赛时隔三十年后,又在北京摆开“擂台”。 当这次比赛的精彩场面通过电视屏幕出现在人们面前时,不少人发出这样的感慨:“久违了!” 中国五十六个民族中,每个民族都有丰富的民间音乐、舞蹈。然而,在新中国成立前的漫长的岁月里,民间艺术备受歧视,到新中国成立前夕,不少民间艺术濒于灭亡。在新中国成立后的三十多年的日子里,民间音乐、舞蹈也走过了一段曲折的道路。老一辈的人也许还记得,五十年代,人民政府在以主要精力抓经济工作的同时,也以同样的魄力发展民间艺术,大批专业文艺工作者深入民间,搜集、整理,使那些与劳动人民生产、生活息息相关的民间艺术重放  相似文献   

13.
岳月 《学理论》2014,(3):152-153
通过民族民俗研究的深入和相继出土的文物资料解读,都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滇人崇蛇"的文化现象。但随着民族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自然环境的变迁,无论是从蛇图腾的意象到文化内涵均呈现出由单一走向多元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的新民俗学的兴起,有关各民族民俗方面的介绍和研究著述也日益增多。由杨通山、蒙光朝、过伟、郑光松、周东培编辑的《侗乡风情录》,是一本具有浓重的侗族民俗色彩的新书。  相似文献   

15.
民俗是千百年来流传积淀的传统文化。所谓民俗就是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活文化。它起源于人类社会群体生活的需要,在特定的民族、时代和地域中不断形成、扩大和演变,为民众的日常生活服务,日积月累形成了具有浓厚地域特点的民俗文化。说到这里我们不得不承认辽宁的民俗文化非常接地气,其精华就是已经被国家和省市政府批准的100多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以下简称非遗)。近日,我们采访了辽宁民俗专家齐守成先生,听他讲讲民俗和非遗的话题……  相似文献   

16.
孟和 《学理论》2013,(17):256-258
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有许多少数民族生存、发展。其中达斡尔族、鄂温克族、鄂伦春族为"三少民族"。由以下三个方面论"三少民族"在传统音乐、在艺术教育中的生态保护:内蒙古自治区三少民族当下民俗背景简况;内蒙古自治区三少民族传统音乐及艺术教育当下背景简况;对三少民族传统音乐在艺术教育中生态保护的再关注。  相似文献   

17.
张东茹 《学理论》2009,(30):238-239
民间传说是民族文化的“活化石”,它积淀着一个民族的族群记忆,反映了一个民族曾有的民俗生活、习俗风尚。壮族铜鼓传说也是如此,它不仅反映了壮族民众使用铜鼓的相关习俗,而且也反映了人类及壮族先民曾经经历过的“人祭”、“食老”等古老习俗。  相似文献   

18.
《侨园》2020,(8)
正土龙山是黑龙江依兰县的一个行政区,其中心为太平镇。此地区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九一八"事变后,被选为日本移民的重点地区。1933年开始,伪依兰县公署按照日本人的旨意,收缴了湖南营和孟家岗部分农民的地照,以不适当的低廉价格强行收买。还在各保进行私枪登记,准备缴枪。村民失去命根子,被逼得走投无路。  相似文献   

19.
洛阳素有“九朝古部”之称,是我国民族文化、艺术的主要发祥地之一。这里的宫廷艺术、宗教艺术、民间艺术等历史文化遗产十分丰富。一九六四年洛阳市工艺美术公司正式建立,至今已有二十多年的历史。公司自建立以来,在恢复继承古都文化遗产方面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国民俗学界的理论研究和实地调查都取得了新的进展。其中特别引人注目的是各地各民族同志采集、撰写的民族民俗资料和专集。 最近,由广西民族出版社出版的《广西少数民族风情录》,介绍了居住在广西的壮、瑶、苗、侗、仫佬、毛难、回、京、彝、水、仡佬十一个主要民族的生产、生活、礼仪、社交、节日、信仰、民间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