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聚焦当前法国的焦点事件——"黄背心运动",分析了该项社会运动的走向和成因。社会抗议和工会运动曾是"黄金时代"推动法国福利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然而自1970年代以来,随着经济增长放缓、财政紧缩和社会结构变化,福利资源不断收紧,社会分配冲突日益加剧,法式福利国家陷入福利的"永续失衡",面临重新校准、成本控制和再商品化的改革挑战。与此同时,在欧美反建制主义社会环境中,精英与大众在社会语言及社会结构意义上日益激烈的"福利对决"导致两大群体在增税和减税的"福利战场"反复博弈,民粹主义开始影响社会运动的走向。这一切构成"黄背心运动"重要的社会历史逻辑规律。在各种社会离心力量下,法式福利国家的改革举步维艰,呈现"无向游弋"的特征,重要的社会改革及福利制度改革将有可能在社会冲突的固化结构下再次搁浅。  相似文献   

2.
德国第一部全国性最低工资法出台,这究竟是证实了德国传统工会运动陷入危机,还是表明其出现了新的希望?本文回顾德国最低工资法的形成过程,分析不同主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不能简单地认为最低工资立法等同于工会在传统集体谈判中的失败。最低工资立法的推动,无疑是工会面临挑战时的防御性措施,特别是在低工资工作较为集中的行业中工会对集体谈判覆盖率和影响力下降的弥补。但与此同时,在社民党与新自由主义妥协的政治环境下,德国工会试图通过这一立法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改进社会功能,通过提升公共形象和话语在公民社会中寻求更广泛的联盟。通过积极推进和持续介入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工会强调这一新制度是对行业性集体谈判的补充。重要的是,传统的制度和团结仍然是工会运动的核心,无论通过立法还是谈判的方式,劳工团体对产业关系产生实际影响的能力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3.
德国第一部全国性最低工资法出台,这究竟是证实了德国传统工会运动陷入危机,还是表明其出现了新的希望?本文回顾德国最低工资法的形成过程,分析不同主体在其中所起的作用,指出不能简单地认为最低工资立法等同于工会在传统集体谈判中的失败。最低工资立法的推动,无疑是工会面临挑战时的防御性措施,特别是在低工资工作较为集中的行业中工会对集体谈判覆盖率和影响力下降的弥补。但与此同时,在社民党与新自由主义妥协的政治环境下,德国工会试图通过这一立法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改进社会功能,通过提升公共形象和话语在公民社会中寻求更广泛的联盟。通过积极推进和持续介入最低工资标准的制定,工会强调这一新制度是对行业性集体谈判的补充。重要的是,传统的制度和团结仍然是工会运动的核心,无论通过立法还是谈判的方式,劳工团体对产业关系产生实际影响的能力才是关键。  相似文献   

4.
东亚国家的学生运动主要有民主学生运动、爱国学生运动和维护自身权益的学生运动三种类型。大学生群体人数增多、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合法参与渠道的缺乏和中产阶级政治作为的不足,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民主学生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东亚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学生团体成为先进政治力量,学生运动在社会政治变革中起到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
波兰的社会压力集团80年代末,波兰社会大多数人似乎都团结在团结工会周围。紧接着1989年6月大选后,上升为执政力量的团结工会声称他们的气质将使社会团结一致。确实,在圆桌会议期间,他们中间的分歧为服从主要战略目标而被掩盖了。大选后,分歧不可避免地冒了出来。越来越  相似文献   

6.
反全球化运动:新社会运动理论的视角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颖 《欧洲研究》2005,23(2):58-72
20世纪90年代末在国际社会掀起的反全球化运动与60年代末兴起的新社会运动颇为相似。本文从社会运动和新社会运动的含义与特征入手,在对新社会运动的几种主要理论即现代化矛盾理论、后物质主义理论、资源动员理论和政治机会结构理论进行阐释的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当今国际社会中反全球化运动的议题、主体、组织形式、活动方式以及政治机会结构对反全球化运动的影响。反全球化运动是新社会运动在新的国际背景下的一种体现,但它也在一定程度上赋予新社会运动理论以新的内容。  相似文献   

7.
丁晔 《当代韩国》2011,(4):37-47
一般认为,工人阶级在一个社会中是最活跃、最具革命性的群体,在民主化过程中,工人阶级应当发挥关键乃至领导者的角色。但本文认为,韩国的经验并未证明这一.最。相反,在韩国的民主化过程中,工人阶级表现得比较稳定。不论是1987年之前的“不充分民主”阶段,还是之后的“形式民主”的实质化阶段,韩国的工人阶级都始终表现为社会中的稳定力量,而不是积极参与民主运动并容易引起社会动荡的力量。这主要是由于国家通过控制意识形态、工会和立法以及限制工人阶级的体制外同盟对工人运动加以控制,同时也采取了相应的经济、政治以及配套的社会措施对其加以疏导,同时也伴随着工人阶级自身所作的适应和调整。  相似文献   

8.
东亚国家的学生运动主要有"民主学生运"、"爱国学生运动"和"维护自身权益的学生运动"三种类型.大学生群体人数增多、社会不平等现象加剧、合法参与渠道的缺乏和中产阶级政治作为的不足,是导致发展中国家民主学生运动发生的主要原因.在东亚国家的政治现代化进程中,学生团体成为先进政治力量,学生运动在社会政治变革中起到重要引领和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国家理论出发考察有组织劳工尤其是欧盟层面最重要的跨国工会组织"欧洲工会联合会"(ETUC)在金融危机前后对欧盟机构经济和社会治理政策的影响。文章认为,"欧洲工会联合会"大体上是在欧盟机构"新自由主义妥协"的思想和物质权力结构影响下开展活动的,在思想和行动上对欧盟机构存在着较大的依赖。工会虽然希望建立一种新的欧洲社会模式,但却并不质疑欧洲的新自由主义一体化方案,也不挑战其社会经济基础,因而严重限制了其斗争的成效。  相似文献   

10.
新中国的成立,特别是中国印尼邦交关系的建立,对印尼华人社会产生了重要影响.是否顺应这一历史发展潮流成为划分印尼华人社会中进步与保守群体的标准.受中国印尼局势发展的影响,印尼华人社会中的保守华人群体出现了动摇和分化.不过,在中国印尼建交前后的一段时期内,印尼国内外的复杂因素亦影响了保守华人群体所发生的这种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