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高校基本建设在突飞猛进,但在市场经济发展还不够成熟等因素的影响下,容易产生腐败。因此,高校在基本建设管理中必须加强党建工作.完善廉政监督机制。现结合华中师范大学基建处的基建管理模式,谈谈廉政建设在高校基建管理中的运用。  相似文献   

2.
《世纪桥》2015,(7)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反腐上全面铺开。高校腐败主要表现在学术腐败、大宗物资采购、基建、招生等几个方面。为此,要在三个方面构建高校反腐机制,深入展开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强化理想信念和廉洁从政教育;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  相似文献   

3.
反腐在线     
<正>高校反腐正当时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3起高校腐败案连续被曝光。最近一起,是拥有耀眼履历的浙江大学副校长褚健,他因涉嫌侵吞国有资产被捕。在这之前,四川大学副校长安小予、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蔡荣生相继落马。梳理近期高校腐败案,基建和后勤、招生已成为高校腐败的"重灾区",这与国家加大对高校投入,高校校区相继扩建的大背影有关。  相似文献   

4.
高校设备采购与基建、后勤、财务、招生等一起逐渐成为规范办学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高校设备采购具有数量大、学科界面广、需求急等特点,加之采购行为对接市场、在法律法规框架下行使,决定了高校设备采购把邀请招标作为一种常见的采购方式。通过完善内部监督机制构建,提高责任人的国有资产保值意识、强化采购申请评估的客观性和可行性、完善设备供应商库、落实协议约定和入库验收等,促进高校设备采购中邀请招标工作机制的优化,能够进一步体现高校设备采购工作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防范采购行为可能触及的腐败风险,实现廉洁、效能的双重目标。  相似文献   

5.
吉广庆 《先锋队》2012,(18):30-31
近年来,我国高校日益成为腐败现象蔓延的重点领域,各类腐败案件呈现出多发的态势,主要表现在采购设备大吃"回扣"、违规办学倒卖文凭、基建后勤工程"暗箱"操作、招生人员索贿受贿、贪污挪用各类费用以及科研立项腐败这几个方面,其主要原因除了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管理制度滞后之外,与个别党员党性原则缺失,放松对世界观的改造,人生观、价值观出现偏颇不无关系,因此加强党性原则教育,完善管理体制,加强对教育理念的认识与引导就成为目前高校反腐倡廉亟待解决的课题。  相似文献   

6.
正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高校系统党的建设不断加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已经形成并得到巩固发展,全面从严治党取得较为明显成效。但也存在着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我们高度重视。省属高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形势高校业务领域广泛,除了教学科研主业之外,还涉及招生、考试、后勤、基建、物资采购、校办企业等业务。目前看,腐败案件的发  相似文献   

7.
风险管理理论与高校腐败风险防范机制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阶段性特征,决定了当前高校党风廉政建设仍是成效与问题共处,防止力度加大与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并存.因此,在高校内部建立腐败风险防范机制,防止腐败现象的发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结合高校反腐倡廉实际工作,在明确界定腐败风险和腐败风险防范机制的基础上,从风险管理理论出发,重点阐述了建立高校内部腐败风险防范机制的现实性、必要性和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8.
腐败是当前世界上最大的社会污染。近年来,高校腐败在数量上、范围上和程度上都呈现出上升和扩大的趋势。高校的腐败高发,不排除腐败人员的主观原因,但是出于更好地进行制度反腐的考虑,本文着重分析其客观原因。一、高校产生腐败的体制性原因分析高校的腐败主要分两大类——权力腐败和学术腐败。  相似文献   

9.
加强宣传教育走出高校反腐认识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腐败的发生,除腐败分子自身的原因外,与高校反腐工作的一些错误认识也有关系。必须加强宣传教育,走出高校反腐认识误区,采取有效措施杜绝教育腐败。  相似文献   

10.
正2013年7月24日,四川省委组织部门宣布免去成都中医药大学党委书记张忠元的书记职务。此前5月30日,该校原校长范昕建,及多位中层干部已因涉嫌违纪,被纪检部门调查。两人基本为同一窝案,均与该校区建设等基建腐败相关。张忠元和范昕建只是这几年我省高校涉案的其中两位领导。四川大学原党委常委、副校长安小予,四川理工学院  相似文献   

11.
随着高校社会服务域与社会关系的拓展,高校这块精神与文化净土也衍生出多层面、禁不绝、治无效的腐败地带。文章通过对高校腐败现象母体源流问题的探析,尝试推导出腐败的权力失控问题,并在权力思维异化、制度设计缺陷、监督机制不畅和惩治处罚乏力等高校现行反腐败机制的现象抽象中,提出以加强思想道德教育、完善制度治理、健全监督机制、强化司法惩戒等四个方面为内容,构建促使干部不想腐败、实现干部不能腐败、控制干部不会腐败和警示干部不敢腐败的高校腐败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2.
党风     
《天津支部生活》2010,(2):39-39
今年要着力解决预防腐败中民众反映强烈问题 中央纪委常委、监察部副部长、国家预防腐败局副局长屈万祥近日说,2010年,国家预防腐败局要按照中央的部署,紧紧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以防止权力滥用、规范权力运行为重点,通过扎实推进改革和制度创新,着力解决预防腐败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迫切问题和预防腐败方面的普遍眭问题,在有效预防上下功夫,推动预防腐败工作深入开展。  相似文献   

13.
"边缘腐败"是一种处于腐败违法犯罪边缘,游走于规则、程序边缘,难以依据现有法律法规予以惩处的的腐败行为。当前,高校大学生边缘腐败行为让人怵目惊心,研究发现,大学生在专业学习、竞争竞选、政治发展、求职就业以及经济利益追求上存在边缘腐败行为。高校必须构建校园腐败遏制机制,防范和矫正大学生的边缘腐败行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高校领导腐败案件屡屡发生。高校领导腐败具有涉案领域相对集中、腐败行为具有长期性、腐败方式相对隐蔽等特征。造成高校领导腐败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主观原因,又有权力过分集中的体制性因素,还有市场经济的负面影响的外部原因。加强高校党风廉政建设,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如发挥教育的基础性作用、建立民主决策制度、健全校务公开制度、建立健全从严治腐的惩处体系等。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高校反腐倡廉建设工作已取得了明显成效,但当前高校反腐倡廉的形势仍然严峻,并面临着新的要求和新的挑战。本文认真分析了当前高校腐败产生的原因,从思想道德、制度机制、岗位职责等多个方面,力求探索建设高校反腐倡廉长效机制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6.
文章阐述了转职能、转方式、转作风的内涵、定位以及相互关系,指出了当前高校纪检监察部门在开展"三转"工作中存在的思想认识和效果弱化等问题,论述了高校开展"三转"工作对加强高校党建、提高纪检监察效能、培养廉洁人才和遏制高校腐败的重要意义,从转变思想观念、创新体制机制、完善制度体系、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高校实施"三转"工作的主要路径。  相似文献   

17.
反腐败工作是高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性、制约性因素。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以"零容忍"的态度治理腐败,对高校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高校运行机制,完善高校权力运行机制,强化依法依规治校,改革高校纪检监察机制,建立激励惩处机制,创新廉政文化教育机制是构建高校反腐败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8.
反腐败工作是高校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高校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性、制约性因素。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以"零容忍"的态度治理腐败,对高校反腐败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改革高校运行机制,完善高校权力运行机制,强化依法依规治校,改革高校纪检监察机制,建立激励惩处机制,创新廉政文化教育机制是构建高校反腐败长效机制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1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强调,要强化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当前我国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严重影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各个方面,反腐成为近两年国家工作的重点。权力导致腐败,有权也不能任性,必须依靠法治编织制度的笼子。在法治的框架下正风反腐,使反腐败走向规范化、制度化,这是我们党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的根本方向。在新的形势下,解决权力腐败关键要靠制度,必须坚持从严管权,依靠法律和制度规范权力运行,将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相似文献   

20.
习近平总书记就高校党建工作作出重要批示,强调高校要切实把党要管党、从严治党落到实处。高校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应以习近平总书记全面从严治党思想为基本遵循,紧密结合高校实际,着力强化党的领导核心作用,突出思想建党的首要位置,推进制度治党与依法治校有机结合,完善党建工作机制,构建有效的高校腐败惩防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