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险利益是保险合同的客体,也是保险合同的要件之一。世界各国保险立法均规定无保险利益的保险合同无效。我国《保险法》亦有类似规定。本文结合我国《保险法》、《婚姻法》、《民法通则》以及《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等规定,分析了作为委托监护人的外公对外孙女是否具有保险利益。  相似文献   

2.
滕威 《法律适用》2012,(2):45-49
一、审判实践中的困惑:合伙诉讼地位之立法与司法规定(一)司法解释的矛盾与冲突早在198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法通则意见》)第45条中就规定:"起字号的个人合伙,  相似文献   

3.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gt;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的颁布,为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适用《担保法》提供了最好的办案依据。但其中涉及《担保法》第4l条、第42条规定的解释仍存在着以下几点值得商榷的问题。  相似文献   

4.
由于离婚案件的特殊性质,为了保障婚姻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婚姻状况的稳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lt;适用意见》)对离婚案件的调解进行了特别规定,即第92条第2款和第93条第2款,分别是:“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但不应久调不决”;“离婚案件当事人确因特殊情况无法出庭参加调解的,除本人不能表达意志的以外,应当出具书面意见”。  相似文献   

5.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lt;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gt;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意见》)第一百六十条规定:“在幼儿园、学校生活、学习的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受到伤害或者给他人造成伤害,单位有过错的,可以责令这些单位适当给予赔偿”。此规定未包括限制行为能力人受到伤害或给他人造成伤害时责任如何承担,特别是没有明确此类案件中学校所处的地位及所承担的责任,而这恰恰又是审判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问题,也是法院审理校园损害赔偿案件的难点。笔者结合审判实践,就该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对执行和解若干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执行和解,我国1982年3月8日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试行)》第181条首次作了规定。1991年经修汀后《民事诉讼法》第211条,最高人民法院1992年作出的《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第266条、267条,1998年《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以下简称《规定》)第86条、第87条等司法解释对其内容、方式、效力、期限等作了规定,这些规定构成了我国执行和解制度的基本框架。执行和解作为一种特殊的执行方式,具有灵活、方便、便于履行的特点,因此在执行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用。但由于有关规定过于笼统,导致在执行理论上和司法实践中有不同认识和做法.本文拟就执行和解制度的有关问题作些探讨。  相似文献   

7.
一、先秦判例制度的形成 先秦时期为我国法律制度萌芽和发展的时期。据文献记载,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法律为西周的吕刑。吕刑应是西周判例汇编。如《尚书&#183;吕刑》日:“墨罚之属千,劓罚之属千,荆罚之属五百,宫罚之属三百,大辟之罚其属二百,五刑之属三千。”吕思勉先生质疑:“案集先秦法律之大成者为法经,不过六篇,安得有三千或二千五百十条?” 又如《汉书&#183;刑法志》载:“相国萧何捃摭秦法,取其宜于时者,作律九章。”汉武帝时,“律令凡三百五十九章,大辟四百九条,千八百八十二事,死罪决事比万三千四百七十二事”。  相似文献   

8.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下称我国《合同法》)颁布以前,债权人代位权制度为我国立法空白,只是在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中有不甚完善的零星规定。《合同法》颁布以后,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12月在《关于适用&lt;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gt;,若干问  相似文献   

9.
看了2004年8月16日《南方周末》的《司机找谁去撒气》及2004年9月10日《21世纪经济报道》的《新&lt;交通安全法&gt;背后的博弈》两篇文章,感到有些话不可不说。当然,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简称交通安全法)第76条第1款第2项规定在处理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  相似文献   

10.
论行政重复处理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重复处理行为”一词其根源可以追溯到德国法上的WiederhedendeVerfuegung,我国台湾行政法学界将之引进后称之为“重复处置”或“重复处分”。但在我国大陆行政法学中,却一直不存在这样一概念,直至在最近颁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lt;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论法&gt;若干问题的解释》①(因其共有98条,故以下简称《98条解释》)中,第1条第2款第5项出现了“重复处理行为”这个概念。②这种情况实际上便得立法规定走在了理论研究的前面。但是究竟什么是行政重复处理行为? 在实际中应该怎样把握这个司法解释?现实确实亟待我们从理论上作出阐释和说明。  相似文献   

11.
徐同远 《法治研究》2012,(12):55-66
在我国现行民事法中,调整见义勇为受益人与行为人之间法律关系的规则大概有《民法通则》第93条和第109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试行)》(以下简称《民通意见》)第142条、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15条和《侵权责任法》第23条等两类规则。前者以无因管理来统摄见义勇为引发的见义勇为受益人与行为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后者以《民法通则》第109条为基点,形成了专门调整见义勇为受益人与行为人的"规范体系"。对如何适用这两类规则解决见义勇为受益人与行为人之间的法律关系,司法实务做法不一;对这两类规则之间的关系,理论界看法也不一致。这两类规范的形成是继受国外不同立法模式的后果。  相似文献   

12.
林积薰 《特区法坛》2004,(11):25-26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于1979年7月1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1996年3月17日经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修改&lt;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gt;的决定》修正,最高人民法院又于1998年9月2日对执行新的刑诉法若干问题作了解释。新的刑事诉讼法对审判方式作了重要的改革,  相似文献   

13.
评新《婚姻法》中夫妻财产制度及立法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瑞 《经济与法》2002,(9):17-19
2001年4月28日,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一次会议审议并通过了《关于修改&lt;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gt;的决定》,至此,旨在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婚姻家庭制度的新《婚姻法》孕育而生。在新《婚姻法》颁布实施一年之际,结合其一年以来的实施情况,笔者试对其所确立的夫妻财产制度作以简要的评析,望法学界同仁多予指教,以期我国夫妻财产制度立法之完善。  相似文献   

14.
(1982年8月23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通过。根据1993年2月22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关于修改&lt;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gt;的决定》第一次修正根据2001年10月27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lt;中华人民共和国商标法&gt;的决定》第二次修正)  相似文献   

15.
2011年3月10日,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联合印发了《关于对民事审判活动与行政诉讼实行法律监督的若干意见(试行)》(以下简称两高《意见》),其中第6条和第7条明确规定,人民检察院对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调解可以通过再审检察建议和抗诉方式予以监督。上述规定的出台与近年来我国法院着  相似文献   

16.
无论在大陆法国家还是在英美法国家.委托作品均系不同于雇佣作品或职务作品的另类作品.只适用“创作人为作者原则”。我国《著作权法》第17条关于委托作品的规定&#183;既不同于大陆法,也有别于英美法。这种独特规定实际上是因误解委托作品的性质与特点所致。  相似文献   

17.
接到广州市律师协会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门委员会传真来的广东省人大常委会《广东省实施,&lt;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gt;办法(草案修订征求意见稿)》(下称《意见稿》,《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会法》简称《工会法》),该会邀请笔者参加该会组织的讨论,并提出一些看法。现将当时的发言梳理后发表,以求教于方家,祈能对《意见稿》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监狱学刊》2002,(6):112-112
何家弘在《法制与新闻》2002年第1期上撰文《法制的价值取向》指出.英美法系国家的法制传统之一是在刑事司法活动中强调对个人权利的保护,特别是对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权利的保护。但“9&#183;11”事件后,美国总统布什宣布美国将设立紧急军事法庭,  相似文献   

19.
栾黎 《四川审判》2002,(6):25-25
2002年9月20日,四川省高级人民法院、四川省人民检察院以川检会(2002)6号文件下发《关于在民事、行政诉讼中应用检察建议的意见(试行)》(下简称《试行意见》),第一次明确了人民检察院在履行民事、行政诉讼法律监督职能活动中.认为人民法院审理民事、行政案件存在需要纠正的问题,依法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检察建议。为在司法实践中,正确理解和适用《试行意见》,谈点个人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关于判决的方式问题,在第54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即维持判决、撤销判决(包括部分撤销和可以判决重新作出)、履责判决和变更判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lt;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gt;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56、57、58、59、60条,在符合立法原则和精神的前提下,结合审判实践确立了几种新的判决和处理方式。这几种判决方式不仅在理论上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且在审判实践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本文就有关问题作以下简要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