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乔木作为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不仅高质量高水平地完成了毛泽东交办的一些文件、文稿的起草工作,而且由于他与毛泽东同志对诗词的共同爱好,彼此之间经常切磋、研究诗词。翻开《毛泽东诗词选》,虽然没有毛泽东与胡乔木直接唱和的诗词,但毛泽东许多首诗词的发表都和胡乔木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2.
易达鹏 《湘潮》2013,(4):52-56
从1941年2月起,一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止,胡乔木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一职长达25年。在毛泽东秘书这个岗位上,胡乔木成长、成名,他站在中国政治舞台核心的最近处,见证和记录了历史的风云瞬间。  相似文献   

3.
1941年,胡乔木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不久,他开始为《解放日报》写社论,显示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极强的写作能力。在文风上,胡乔木和毛泽东有颇多共同之处。毛泽东的意图,胡乔木能够心领神会;对毛泽东所作的重要报告,胡乔木总能及时地通过社论的形式加以具体而透彻的论述。胡乔木也凭借这些出色的社论,赢得了毛泽东的信赖。关于毛泽东为何赏识胡乔木,新加坡《南侨日报》上的这段剖析颇为精当:“在胡乔木担任毛泽东主席的政治秘书这一期间,他的思想、修养,获得极大的进步,深得毛的赏识。他的长处是思想周密,眼光透彻,才文并茂。他随毛氏到重庆时…  相似文献   

4.
1941年,胡乔木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不久,他开始为<解放日报>写社论,显示了很高的理论水平和极强的写作能力.在文风上,胡乔木和毛泽东有颇多共同之处.毛泽东的意图,胡乔木能够心领神会;对毛泽东所作的重要报告,胡乔木总能及时地通过社论的形式加以具体而透彻的论述.胡乔木也凭借这些出色的社论,赢得了毛泽东的信赖.  相似文献   

5.
汪建新 《党史文苑》2023,(11):17-19
<正>从1941年2月到1966年,胡乔木担任毛泽东秘书达25年。胡乔木站在中国政治舞台核心的最近处,参与并见证了诸多重大历史事件,也赢得了“党内第一支笔”的盛名。他与毛泽东虽然没有直接酬唱奉和,但彼此之间经常切磋、研究诗词。毛泽东的不少作品曾反复向诗家,包括胡乔木征求修改意见。毛泽东对胡乔木写的诗词也总是给予热情指导、精心修改。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一生任用过很多秘书,帮助他处理一些日常政务或是生活事宜。解放之初在毛泽东身边工作的主要秘书有四个人,人称“四大秘书”,后来到1956年,经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意,毛泽东的秘书又增加了江青,于是此时,胡乔木、田家英、叶子龙、陈伯达、江青都成为毛泽东的秘书,人称“五大秘书”。由于受时代所限和各自不同的人生态度、处世风格,这五位秘书演绎了各自不同的人生篇章。  相似文献   

7.
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决定任命陈伯达、胡乔木、叶子龙、田家英、江青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人称五大秘书。这样,江青有了一项正式任命,即毛泽东的生活秘书。此外,她还有两项职务,即中共中央宣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多年的卫士长李银桥在回忆毛泽东的人际交往时,留有这样的鲜明印象:党外友人颇多私交,党内同志多系公往,唯一的例外是陈毅,有诗交,属私交.此话大体不差,只是在党内同志的诗交名单上,至少还应加上胡乔木.胡乔木生于1912年,与毛泽东相差19岁,属于两辈人;胡自20世纪40年代初期起担任毛泽东的秘书,两人是上下级的关系.毛泽东和他的诗交带有这种亲切而"不拘形迹"的特点.  相似文献   

9.
胡乔木是中共党史领域一位重要而特殊的人物,他长期担任毛泽东和中央政治局秘书,在中共中央工作长达50余年,被誉为"中共中央第一支笔"。在半个世纪的党史研究中,胡乔木发表了许多影响深远的党史论著,取得了卓越的学术成就。他对土地革命时期若干重大事件进行的深刻总结和分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一生共有26位秘书,其中江华、谢觉哉、叶子龙、周小舟、陈伯达、胡乔木、田家英、李锐、戚本禹等为人所熟知。江华是毛泽东的第一任秘书,1928年上井冈山时便跟随在毛泽东身边担任秘书。  相似文献   

11.
在毛主席的大秘书里,胡乔木的自然生命延续的时间较长,享年80岁。胡乔木在毛泽东时代得到重用,在邓小平时代同样得到重用,曾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特别值得提出的是,毛泽东对胡乔木印象不错,说乔木跟他20年,“总还是一介书生”。这句话颇为传神,也颇为贴切。毛泽东是说胡乔木是一介书生有两点含义:一是说他有灵气;二是说他还老实。毛泽东不仅喜欢有能力的人,也喜欢老实人。毛主席  相似文献   

12.
陈祥生 《唯实》2006,(10):64-64
《毛泽东和他的秘书们》一书中提到这样一件事:1959年庐山会议时,胡乔木已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的秘书.面对“大跃进”带来的种种问题,当时已担任国家主席、并且主持党中央日常工作的刘少奇曾说起要搞一个反左的决议,但刘未曾在正式会议上提出,也未向党中央主席毛泽东汇报.  相似文献   

13.
老一辈革命家、中国共产党在思想理论战线和宣传战线上的卓越领导人胡乔木同志,从1941年2月起担任毛泽东同志的秘书、中共中央政治局秘书,一直到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之前。由于他的特殊岗位和独特经历,使他对毛泽东同志以及对我们党上世纪四十到六十年代初那段历史有不少别人难以得到的了解。这里给读者披露的是胡乔木同志生前与龚育之、郑惠、石仲泉(三位都是现在我党思想理论和党史工作的领导同志和专家)回忆历史时,对早期中、美、苏关系的谈话内容。史料宝贵、鲜为人知、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14.
正在毛泽东巨大的身影背后有一群特殊的人——他们与那个时代的所有端倪、纠结和毁誉息息相关。他们的智慧、才情、忠诚甚或生命都悄悄地注入这个时代、这个身影,这群人就是毛泽东的秘书们。毛泽东一生,任用过许多秘书。本书主要写了毛泽东的6位秘书,即政治秘书胡乔木和陈伯达、日常秘书田家英、生活秘书江青、机要秘书高智和罗光禄。作者曾直接采访了陈伯达、高智、  相似文献   

15.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伊始,胡乔木出任了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署长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副部长等要职,同时,他还继续担任毛泽东主席的秘书工作。由于毛主席有夜间工作的习惯,胡乔木除了白天的工作外,晚上还要常常协助毛主席工作。因而他平时休息很少,很快就患上了严重的神经衰弱症和胃病。  相似文献   

16.
平凡 《党史博采》2011,(9):15-19
1953年中共中央下发了一份文件,内容是关于中共中央主席秘书的任命。当时被任命为主席秘书的有陈伯达、胡乔木、叶子龙、田家英、江青,时称“五大秘书”。其中叶子龙是1935年到毛泽东身边的,至1962年离开,在伟人身边27年。  相似文献   

17.
陈娅飞 《党史纵览》2017,(12):40-43
<正>胡乔木是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政论家和社会科学家、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文化宣传战线的卓越领导人。1930年底,他在清华大学经曾迪先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正式走上革命道路。1932年秋,在其家乡江苏盐城县加入中国共产党,到"左联"工作任职。1941年2月起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前担任毛泽东的秘书,1992年9月逝世。他先后参与党内大量重要文件的起草,同  相似文献   

18.
尹家民 《党史博览》2004,(12):37-38
一上庐山,江青没有什么政务活动,主要是看风景   1959年7月24日,江青第一次到庐山.当时,毛泽东将在庐山主持召开中共八届八中全会.江青本来在北戴河休养,在那里等候毛泽东归来.她给毛泽东打过电话后,毛泽东让她坐飞机赶到庐山.那时江青并无实职,只能算是毛泽东的秘书.(195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开会时,决定正式任命毛泽东的秘书,即陈伯达、胡乔木、叶子龙、田家英、江青,人称“五大秘书“.……  相似文献   

19.
《廉政瞭望》2007,(12):48-49
毛泽东一生中用过不少秘书,其中最著名的当数胡乔木、陈伯达、田家英。我们从毛泽东和他的三位秘书的交往以及三位秘书的经历中,可以获得不少借鉴和启迪。欣赏有思想、有学问的人毛泽东本人集思想家、政治家、军事家、书法家和诗人于一身,好学勤思,博古  相似文献   

20.
<正>胡乔木1932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7年前往延安,1941年2月调任毛泽东秘书。在延安整风运动中,胡乔木协助毛泽东编写《六大以来》《六大以前》《两条路线》 3本“党书”,为《解放日报》撰写社论响应并传达毛泽东的整风思想,配合毛泽东的整风步骤,参与撰写修改党的第一个历史决议,由此成长为党内“一位了不起的大笔杆子”。延安10年特别是整风运动的3年,是胡乔木政治思维和政治地位极大飞跃的时期,其凭借敏锐透彻的政治领悟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