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曹立达 《山西青年》2023,(5):139-141
“岗课赛证”育人模式是完全按照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规律制定的人才培养方式,本质上强调职业性与实践性相融合,是以提升职业实践技能、满足各行各业职业能力要求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教育,是培养职业技能型人才的创新途径。本文以铁道车辆技术专业核心课程为例,以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为导向,以职业技术能力培养为目标,加强理论与实践教学深度融合,通过课程建设方向、课程体系建设内容以及课程体系建设实践三个方面,开展核心课程体系建设研究,从而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2.
黄静 《学习月刊》2014,(12):87-88
职业是职业教育产生与发展的客观基础,"职业"的体现离不开"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国家大力倡导的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体现了职业教育的本质特征,这样既能发挥学校和企业的各自优势,又能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需要的人才,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主要模式,是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是高校与企业双赢的模式之一。正是这样,如果更好地实现校企合作的目标,就成为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点,更是职业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难点。  相似文献   

3.
姚萍  池佳伟 《山西青年》2023,(1):142-144
我国的经济发展处于转型升级阶段,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近年来,职业本科教育发展迅速。在贸易数字化的背景下,对国际贸易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职业本科教育如何培养出符合现代外贸行业企业需求的人才,如何体现出职业本科特色,需要我们进行探究和实践。本文认为国贸专业职业本科教育需要通过以岗位需求为导向,与企业共建人才培养方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与企业进行深度产教融合,不断完善教学质量的评价和反馈机制等途径为外贸行业企业培养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  相似文献   

4.
朱琼琳 《山西青年》2023,(1):145-147
为推进技能型高水平大学建设,以宿州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阐述加强职业教育的意义,明确深化专业结构改革的方向,找准“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质量技术技能人才的路径。提出构建人才培养平台、推进高水平专业群建设、沟通企业人才需求、优化培养模式、建设高水平队伍、提升学生能力等建设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教育沈阳医学院与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达成初步合作协议,推进学科建设、师资队伍培训、人才培养等领域合作,提高办学水平;沈阳职业技术学院与北京工业、电子科技、财贸三所高职院校开展合作项目,着力培养高质量专业技能型人才。  相似文献   

6.
为更好的实现财经类院校学生与社会的对接,文章就提升金融人才职业素养的途径进行了研究,立足于通过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作模式展开评析,研究现有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存在的薄弱环节,寻求建构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职业素养的共赢模式,从而探索依托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卓越金融人才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为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
永德县职教中心的前身是1991年创办的永德县职业技术学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中心已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和高质量、高效益的管理机制,与各大专院校联合办学,实施大专函授、中专、高中、初中及职业技术长期培训等多元化办学模式,拓宽升学、就业两个出口,加强产业开发和实习基地建设,突出职教特色,把质量、升学、就业确定为学校的生命工程.……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的实现财经类院校学生与社会的对接,文章就提升金融人才职业素养的途径进行了研究,立足于通过对产学研合作教育的运作模式展开评析,研究现有产学研合作教育模式存在的薄弱环节,寻求建构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职业素养的共赢模式,从而探索依托产学研合作教育提升卓越金融人才职业素养教育的途径,为财经类院校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9.
杨博 《山西青年》2023,(6):144-146
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步伐的加快,促使职业院校应培养更多优质的财经商贸人才。作为职业人才培养的主阵地,在财经商贸人才培养过程中,职业院校目前存在着专业群建设滞后、校企合作深度不足等问题。因而必须要积极建设高水平的专业群,加强校企间的协作,建设完善的人才培养平台,促进工学深度结合,才可培养出更多匹配社会要求的财经商贸人才。  相似文献   

10.
魏昌斌 《唯实》2002,(6):73-76
加入“WTO”以后 ,中国企业面临着“国际竞争国内化 ,国内竞争国际化”的激烈竞争局面。如何适应世贸组织的规则章程的要求 ,积极应对国外企业的挑战 ,在竞争中不断求得发展 ,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所面临的重大课题。眼下 ,无论是国与国之间的竞争 ,还是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 ,其归根到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在人力资源国际化的今天 ,招揽人才、培养人才、留住人才 ,已经成为中国企业界的共识。故而走向国际市场的中国企业 ,也在积极探索适合自身发展需要的人才管理之路。美国作为世界上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 ,企业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用人…  相似文献   

11.
美国:扩大职教影响美国职业技术教育体系创建于1911年,上世纪60年代大体形成了全国范围的职业技术教育系统。上世纪80年代以来,职业技术学校(一般称技术学院)招生人数及规模日趋扩大。美国的职业技术教育管理,大体实行州政府和地方政府分级管理,以地方为主的管理体制。目前,全美有8个州成立了职业技术教育委员会或类似的机构,统筹、协调和规划全州职业技术教育,其他州职业技术教育大多归高等教育委员会管理。美国职业技术学校课程设置与300多个职业有关,专业领域主要包括八大类:农业综合企业、工商业、市场与销售、建筑和工程制图、家庭经济…  相似文献   

12.
陈杉 《世纪桥》2014,(6):53-54
我国高等法学教育与法律职业在某种程度上出现错位,人才培养模式与法律实践存在脱节,较难满足地方经济建设和法治实践的客观要求。为培养落地法律人才,我们要从建立有特色的法学课程体系、建设多元化的法学教育实践平台、加强本科生导师制建设、建立与实务部门合作培养的机制等方面,构建"落地法律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3.
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是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国培养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必须全面贯彻党和国家教育方针 ,积极推进素质教育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 ,传授职业知识 ,培养职业技能 ,进行职业指导 ,加强身心健康教育 ,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 ,才能培养同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数以亿计的高素质的劳动者与数以千万计的专业技术人才 ,发挥我国巨大的人才优势 ,加速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等职业学校推行素质教育的重要性首先 ,中等职业学校推进素质教育是提高国民素质 ,培养大批高素质劳动者的客观…  相似文献   

14.
闽台职业教育合作与海峡西岸职业技术人力开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两岸人才资源具备结构上的互补性。台湾职业教育已形成以培育产业技术、管理及服务人才的技术职业、专科技术职业和技术学院为一体的职教体系,并且积累了大量的、丰富的职教经验,也为海峡西岸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借鉴和合作前提。福建省应加强与台湾职业教育的合作,充分利用台湾丰富的职业教育资源,发展福建的职业教育。  相似文献   

15.
蒋婧  葛文鑫 《山西青年》2023,(9):127-129
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与通标标准技术服务有限公司就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开展校企深度合作,构建“四段式”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在每个培养阶段融合企业元素,基于企业工作过程构建课程体系,共建协同育人的教学团队。本文详细阐述了该培养模式的实施方法和特点,为纺织品检验与贸易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提出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16.
在新世纪人才培养问题上,加强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质,在国际上引起了极大的关注和高度的重视.面对科技进步的同时所带来的文化失衡现象和日益严重的社会道德问题,我国的职业技术教育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跟上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前进的步伐,就必须充分认识人文教育在现代人才培养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自觉加强人文教育,尽快培养出既有较高职业技术水平,又有深厚人文素养的人才,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7.
《世纪风采》2010,(2):F0002-F0002
江苏正德职业技术学院是一所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建立、国家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职院校。自1999年招生以来。该校遵循高职办学规律,强化以工科为主导的专业建设,高投入、高标准、高质量地建设实验实训基地,利用学院的区位优势,加强与企业的深度合作,形成富有正德特色的培养方式,不断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18.
正德州市德城区科技局通过"引、争、带、育、奖、留"六项措施,引进高层次科技人才20余人,培养"土专家"300余人,其中27名科技人才获评省级人才荣誉称号。不断壮大科技人才队伍,为加快德城区经济转型升级、推动协同发展,创新示范区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加强合作"引"人才。政府牵线搭桥,广泛征集企业人才和技术需求,帮助企业寻找专家解决技术问题,鼓励企业与高校、院所加强合作,提升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9.
《学习导报》2013,(9):F0004-F0004
湖南吉利汽车职业技术学院坐落在湘潭九华经济技术开发区内。东临湘江风光带。是经湖南省人民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由吉利集团投资建设,以培养汽车类高技能人才为主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学校,是中国汽车工程学会指定的人才培养基地。学院致力于为园区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培养、输送技能型、实用型人才.解决企业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从而加快九华汽车产业集群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基于山西省制造业振兴升级战略的需要,应大力加强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当前山西省在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方面,还存在基础性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数量下滑、人才培养结构与就业结构之间存在偏差、人才培养专业布局与产业方向不协调、创新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不足等问题。为此,要提升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完善相关专业结构体系,探索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多途径培养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为山西制造业振兴升级提供充足的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