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人物     
《工会博览》2010,(16):8-8
7月26日,在英国伦敦.“维基泄密”网站创立者澳大利亚记者朱利安.阿桑奇在记者会上手持一份英国《卫报》向媒体介绍.“维基泄密”网站公布了长达20万页的9.2万份美国军方机密报告。这些军方报告记录了驻阿富汗美军不愿公开于众的“秘密”,包括联军144次“意外”杀死平民。美军全力掩盖塔利班已获得地对空导弹的事实,美军如何组织秘密“暗杀或俘虏”某名册上在列的塔利班领导人等。  相似文献   

2.
周边及亚太     
朝鲜人民军:“先发制人”不是美军特权针对3月25日至31日韩美将在韩国举行的“阿尔索伊·鹞鹰”演习,朝鲜人民军发言人公开表示,“先发制人”不是美军的特权,朝鲜人民军也能对美军实施“先发制人”的打击。据美国《海军时报》14日透露,在演习期间,美国“林肯”号航母战斗群将停泊在距离韩国首都首尔东南300公里外的东海水域,这将是美国的核动力航母首度抵达朝鲜半岛。朝鲜人民军的发言人还表示:“朝鲜正在以高度警惕的态势,严密监视着朝鲜半岛严峻局势的发展,全力做  相似文献   

3.
2005年,美国开始调整其在西太平洋的基地群,攻击核潜艇、B-2隐形轰炸机、F/ A-22A隐形战斗机纷纷进驻关岛。美军的动向引起了亚太地区国家的密切关注。本文编译自美国海军作战学院纽波特报告第26 号《重新部署作战力量——21世纪的美军海外部署》。作者安德鲁·艾里克森,现任美国海军作战学院战略研究系研究员,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政治系博士学位候选人。曾在莱勒·戈德斯坦主编的《中国核力量的现代化》报告中撰写了《中国反制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一文。贾斯汀·米科雷,美国海军上尉,毕业于美国海军学院,并在普林斯顿大学伍德罗·威尔逊公共与国际事务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目前服役于美国海军“圣胡安”号攻击核潜艇(SSN-751)。本文详细分析了美国在东亚地区的利益,新的美国国家安全战略与该地区不稳定形势的潜在根源;解释了加强关岛港口设施建设,并将其转型为一个能全面支持美军在东亚地区实施作战行动的中心基地的原因。本文在编辑时有删节,标题为编者所加。  相似文献   

4.
3月18日,美国国防长拉姆斯菲尔德亲自向布什总统汇报了最后敲定的“倒萨”作战方案。伊拉克战争“前敌总指挥”、美军中央司令部司令弗兰克斯将军则亲自坐镇卡塔尔海湾战区总部。尹拉克周边地区近30万美英三军官兵更是有“箭上弦、刀出鞘”的架势虽然此前一天.布什亲自给萨达姆设立了48小时最后期,然而白宫发言人弗莱舍却出来造势说,美军可能在48小时尚未过去的情况下,就突然对伊拉克发动战争。种种迹象显示,“倒萨”行动似乎开始了倒计时阶段。美军的基本  相似文献   

5.
2003年日本内阁正式决定向伊拉克派遣自卫队员,基于目前美军在伊拉克频繁遭到恐怖袭击,伤亡惨重,日本国内反对出兵的呼声始终令政府骑虎南下。《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的存在为日本自卫队创造了许多向世界最强大的美军学习的机会。美军是一支实战经验非常丰富的军队,通过比较两国军事训练可以了解日本陆上自卫队与美陆军和海军陆战队的差别。本文原载于日本《军事研究》2003年第9期.作者加藤健二郎通过仔细对照日美两国地面武装力量作战之异同.客观反映出在美国一手栽培下发展起来的日本陆上自卫队的实际战斗力。本刊特编译此文.仅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6.
◆"反恐"部队扩编 20世纪50年代,在台湾的国民党政府与美国签署了《共同防御条约》。此后,台军全面向美军靠拢,特种部队也不例外。此后50年间,台湾军方以美军特种部队为原型,相继恢复并"克隆"出10多支特种作战部队,作为与祖国大陆相抗衡的撒手锏。其主要特种单位包括:  相似文献   

7.
1月11日,日本媒体披露,日本政府正着手研究修改《周边事态法案》,计划将“台湾有事”纳入“日本有事”范围,未来只要包括台湾海峡在内的“周边事态”有事,美军即可使用日本机场港口。此前,日本与美国还举行了夺取岛屿的联合军事演习。以日美同盟为依托,日本继续向国际社会鼓吹“中国威胁”,其防卫厅长官访问英国时鼓动其继续在对华军售解禁问题上持审慎态度。种种迹象显示,日美联手干扰台海问题的可能性进一步增加。对日美同盟,中国应该怎么看?本刊特约何家栋先生撰写此文。  相似文献   

8.
与“3·20”前美国对陈水扁在“公投”问题上大加训斥的态度相比,美国近期对陈水扁的态度似乎又大变脸。美国不仅迅速肯定了陈水扁的“就职”演说,称它具有“建设性”,随之又允许吕秀莲过境美国;布什还签署文件要求推动台湾成为世卫组织的观察员。美国还迫不急待地宣布向台湾出售武器,帮助台湾发射针对祖国大陆的间谍卫星,而且还围着台海大搞航母军演,甚至暗示,一旦台海发生冲突,不排除美军直接“进驻”台湾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
太阳变缘了?     
重升重落“绿太阳” 1950年的朝鲜战争中,美军司令部发现他们的士兵白内障发病率很高,便向美国博士伦眼镜公司订购了大批“雷朋”太阳眼镜用来防治更多的眼病。于是那别在裤腰带上印有“雷朋”字样的小软皮眼镜袋,便成了每一个侵朝美军的标志。据说麦克阿瑟在“仁川”登陆后,就是戴着“雷朋”仰望光芒四射的太阳叫道:东方的太阳变绿了(“雷朋”的镜片为墨绿色)! 事实上,东方的太阳非但未变绿,只是太阳镜在当年的中国大陆一面世就被镀上了一层极不光彩的颜  相似文献   

10.
从延安窑洞到西柏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共主管对外交往联络的正式机构的“滥觞”孕育于抗战初期的武汉。 1 938年 4月 ,长江局成立国际宣传委员会 ,同时设置办事机构国际宣传组 (此为南方局外事组的前身 ) ,由周恩来直接领导 ,王炳南主持工作。迄今 ,该宣传组诸多成员王炳南、陈家康、许孟雄、毕朔望、王安娜等人皆已去世多年。1 939年 1月 ,南方局在重庆建立 ,下设对外宣传组。 1 94 0年 1 2月 ,南方局外事组正式成立。前后皆由王炳南任组长。 1 94 4年 ,中缅印战区美军中将史迪威首倡向延安派遣军事代表团。在罗斯福的压力下 ,经美、蒋、中共协商 ,成立“美军中缅印战区驻延安观察组” (即“迪克西使团”) ,以包瑞德上校为首的美军观察组相继飞抵延安 ,此为中共外交之肇始。由此 ,中共藉美军观察组与美国政府沟通。美军观察组中有美国国务院的代表、驻重庆使馆二等秘书谢伟思。毛泽东就曾向这位在成都出生的美国传教士后代提议 :美国可否在延安设立领事馆。在此之前 ,为专事接待美军观察组 ,中央决定设立军委外事组。在七中全会主席团会议上 ,毛泽东、周恩来提议杨尚昆兼任组长 (对外身份则是“军委秘书长”)。王世英、金城为副组长。主要成员有 :柯柏年、陈家康、黄华、凌青等 ,还有马海德。抗战胜利后 ,中央设立南京局 ,下设外交事务委  相似文献   

11.
据《韩国时报》3月22日报道,韩国将与美国联合投资110亿美元,在远离朝鲜人民军火炮射程之外的南方为2.8万驻韩美军修建新家,那里将成为美军在朝鲜半岛上的"枢纽基地".  相似文献   

12.
台海一旦爆发冲突美国可能的军事干预一直是美国防务和军事学者高度关注的课题。3月29日,美国著名智库兰德公司发表了题为《深入龙潭:中国反介入战略及其对美国的意义》报告。作者罗杰·克利夫、马克·伯勒斯等人在报告中宣称,“中国有可能在未来可能发生的台海冲突中击败美国”。很显然,通过夸大解放军的威胁,五角大楼急欲为美军加强军备,增强军事介入的能力寻找借口。本刊特综述评论相关报道,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英国《简氏防务周刊》在2004年曾报道,美国将于2005年首度派遣现役军官前往“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AIT/Taipei)任职,还特别强调这些着便服的现役军官将长期驻台,而首先来台的军官,将是担任“美国在台协会”台北办事处的“技术联络事务组”组长。其实,“美国在台协会”中“技术组”与“联络事务组”根本是两个不同的单位,而这两单位有何不同?美军现役军官为何不穿军服?以下我们有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4.
描绘“台海战争”的图景,发布各种版本的“台海战争预言”是美国各研究机构和一批所谓“中国问题专家”最喜欢做的事情之一。近年来,无论是作为智囊机构的兰德公司,还是美国其他一些政策研究机构、学术研究机构,总是每隔一段时间就推出一个“台海战争预言”。这些“中国问题专家”们站在美国的立场上,从美国的角度出发,或是以美军的作战理念为蓝本,极尽臆测、编造、诋毁之能事。今年9月,美国詹姆斯基金会又推出了新版本的“台海战争预言”。尤基博士在这篇名为《解放军海军对台作战的想定》的文章中煞有介事地声称,解放军海军将对台湾实施非接触式作战。本刊报道此文绝非同意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对于文中弥漫的“中国威胁论”的论调,希望读者在阅读时加以鉴别。  相似文献   

15.
2009年2月17日,奥巴马宣布向阿富汗增兵1.7万,由此,驻阿美军的数量将达到5.5万,7月16日,国防部长盖茨又称美国2009年派往阿富汗战场的美军人数可能高于原定计划;2009年6月31日,美国根据2008年底与伊拉克马利基政府签署的“驻军地位协议”,从伊拉克城镇撤出战斗部队,完成了第一阶段撤军任务。撤兵伊拉克和增兵阿富汗标志着美国新政府反恐战略调整进入实施阶段,同样是反恐战场,美国却分别采取了撤兵和增兵两项截然不同的政策,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6.
有部用真实战例改编的电影——《黑鹰坠落》,片中昵称为“夜行者”的美军第160特种航空团用MH-60黑鹰直升机载着美军最神秘的“三角洲”部队前往摩加迪沙市中心拯救伤员,索马里人用RPG-7火箭弹就击落其中的一架黑鹰的镜头相信许多人仍记忆犹新。2003年11月7日上午,一架载有四名机组人员和两名官兵的美陆军黑鹰直升机在伊拉克提克里特附近底格里斯河畔坠毁,  相似文献   

17.
在伊拉克战争中美英联军采用了震慑战略,取得显著的效果。为了帮助读者进一步深入了解有关的理论,这里摘编了1996年出版的美国军事专著《震慑:迅速获得支配地位》中第二章的部分内容,来看作者是如何通过具体分析代表“震慑”概念的不同历史类型、变体和特征的9个实例,来阐述美军的这个目前引人注目的军事理论的,以作为读者的参考。  相似文献   

18.
解放军二炮部队的现代化建设一向是美国炒作“中国威胁论”的素材。美国部分媒体、研究机构以及一些别有用心的学者长期以来不断对解放军二炮部队的现代化建设进行妖魔化的宣传,他们认为中国将要建设一个足以威胁美国乃至全世界的战略导弹力量。2006年12月,美国詹姆斯敦基金会《中国简报》发表的由迈克尔·蔡斯撰写的“学术论文”就是这种妖魔化宣传的典型。蔡斯是美国防务集团公司情报研究和分析中心的研究员,他认为,解放军二炮部队正在不断扩大规模,更新装备,发展作战理论,加强训练。目的是在可能爆发的台海战争中摧毁台军的核心作战力量并遏制美军的介入。本刊特综述相关报道,本刊并非赞同其观点,亦非证实其内容,仅供有兴趣的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19.
媒体     
美国《C~4ISR》2007年10月号无人作战系统能减少人员伤亡吗?在美军24年前入侵格林纳达的行动中,美军阵地指挥官在第一声枪响后倒下,成为美军第一名阵亡者。20多年后的伊拉克战争中,最先阵亡的已不再是活生生的士兵,而是冲在第一线的机器人。从天上密布的无人驾驶飞机,到地面大大小小的各种遥控机器人,无人作战系统在伊  相似文献   

20.
禁飞区上空的美国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与其盟友在伊拉克南、北部设立禁飞区已有10余年了,这一举措成为最近美国三届政府对外政策的一个重要特征,虽然消耗大量财力物力,但经过十几年的作战实践,美空军从中受益很大,也使空军出现了引人注目的结构调整,为后来美军在巴尔干半岛上空履行“空中封锁”使命提供了一个样板。美军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