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近年来,宁夏回族自治区各级司法行政机关坚持以需求为导向,用好用实刑满释放人员帮扶救助政策,切实解决刑满释放人员实际困难,有效促进了刑满释放人员顺利回归社会。建立协同联动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组织保障。  相似文献   

2.
谭婉 《中国司法》2010,(8):36-38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以人为本已成为时代的主旋律,要求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为此,针对当前社会发展中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央领导同志高屋建瓴地提出了“把刑释解教人员的重新犯罪率作为衡量监管工作的首要标准”的新要求,是科学发展观的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3.
刑释人员重返社会后,必须认真对其帮教安置,实践证明:这项工作做好了,对于巩固改造成果,减少重新犯罪,保证社会长治久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搞好刑释人员就业安置,是当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重要工作。第一。刑释人员的就业安置,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社会治安综合  相似文献   

4.
在我国,刑释人员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而存在,他们大多文化水平较低,而且社会对他们存在一定的偏见,这部分群体社会保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社会是否稳定。目前我国针对这一群体的社会保障体系尚不完善,本文主要从就业和社会保险两个方面入手来论述这个“弱势群体”的社会保障问题并针对此问题提出了一些相应的措施,以此来完善我国的社会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5.
在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加强刑释人员安置工作,降低重新犯罪率,对实现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具有重要的意义。加强刑释人员安置工作需要对刑释人员保护进行立法、建立刑释人员保护组织、转变刑释人员安置方式。同时改革现行的监狱对服刑人员进行职业技术教育的内容,提高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的生存能力。  相似文献   

6.
贯彻人道、文明的改造理念,用科学的态度改造罪犯,是降低罪犯重新犯罪率的关键。在重新犯罪中,犯盗窃罪的刑释人员重犯率最高,因此,应当加大对这类罪犯的改造力度。有前科的罪犯重犯率高,因此要加强防范,进行针对性强的教育。  相似文献   

7.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刑释人员再社会化问题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刑释人员再社会化对我国重新犯罪率的高低有着很大的影响,对传统的罪犯监管改造手段方法提出了新的挑战,也加大了犯罪防控的难度。应当看到当前的罪犯改造从形式到内容都存在不适应现实需要的情况。应当考虑怎样做实罪犯教育改造的每一个环节,在狱内完成对他们的再社会化思想改造,从而使他们在重新回归社会后,能尽快适应社会,融入社会,成为一名合格的守法公民。  相似文献   

8.
刑罚的特殊预防目的在于预防犯罪分子重新犯罪。但是笔者在工作中却发现,部分地区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呈现上升趋势,有必要对此问题加以研究。因此,笔者选取山东省成武县为事例,总结出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特点。在此基础上,对刑释人员重新犯罪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遏制重新犯罪的对策,以期达到预防和减少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刑释人员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做好他们的帮教安置工作,尤其是对他们中特困人员的生活救助,是预防重新犯罪、事关维护社会稳定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贵州省刑释人员在回归社会过程中面临着自身心理问题、社会排斥问题、社会保护问题等诸多不利因素,而使得他们在身份融入、家庭融入、职业融入、社会交往融入等方面存在很大的困难和问题.本文指出要解决他们社会融入过程中存在的这些困难和问题,需对他们进行心理教育,完善相关制度和建立社会支持网络.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为我国劳动力市场带来了激烈的竞争,刑满释放人员作为一个特殊劳动群体面临着更大的就业压力。“违法犯罪前科(政审)”和“在监禁之后难以重新融入社会”成为影响刑释人员就业的主要因素。针对此现象,完善刑释人员就业权制度,保障刑释人员就业是顺应我国以人为本的建设法制社会的重要体现。  相似文献   

12.
《人民调解》2007,(6):31-32
今年3月,司法部刑释人员帮教安置工作代表团赴澳洲就澳大利亚刑满释放人员的过渡性安置及帮教工作进行了学习和考察,现将有关情况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每年我国有大量刑释人员重新归入社会,以宜都市2009—2014年为参照,就有710人重新获得自由。面对如此之巨的刑释人员,如何更好地引导他们重新融入社会,加快再社会化进程,是值得我们探求的一个重要课题。尽管我们做了大量工作,但是刑释人员作为一个风险与弱势并存的双特征群体,其在再社会化过程中遭到了诸多社会排斥,对此我们应该给出一个更好地解决进路。  相似文献   

14.
在理论研究和现实工作中,人们常常把部分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不尽人意的表现,归咎于刑释人员自身,而忽略社会和监狱在这中间应当承担的责任。应当把刑释人员置于一个连续的、动态的、系统的环境和过程中,全面分析影响刑释人员社会亲和力的各种因素,得出科学的结论。要加大宣传力度,调动全社会参与对刑释人员的保护,净化社会环境,消除环境对刑释人员的不利影响;接荐帮教、巩固改造成果;加强立法,为刑释人员顺利适应社会提供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5.
高维 《人民调解》2008,(9):20-21
对辽宁省铁岭县白旗寨满族乡大河西村村民乔某来说,在45年的人生经历中,有两次重大转折使他刻骨铭心:一次是因违法犯罪进了监狱:一次则是在他出狱后的2008年7月,光荣地成为一名中共正式党员。从曾是服刑人员到刑释后成为中共正式党员的巨大反差,让乔某本人都有种梦幻般的感觉。  相似文献   

16.
前不久,天津市司法局、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办公室注重发挥整体合力.协调红桥区政府及各有关部门.成功解决西青监狱精神残疾刑满释放人员信某某出狱后的安置问题.使其最终有了归宿。  相似文献   

17.
释解人员是社会群体的一部分,在服刑或劳教中走过了一段特殊的人生历程.回归社会后,因社会环境、家庭情况、生存条件发生变化,往往对外界刺激引起领悟上的偏差,导致行为反应或内心体验失常,产生心理障碍.具体表现在精神空虚、烦闷焦虑、冷落自卑、遇事多疑、不轻信他人或过于自信、目中无人.这种主体意识极端化的表现,如果得不到及时的调节和导向,一旦旧病复发,重蹈覆辙,会再次走上犯罪道路,对社会造成更大的危害.对逆反心理这样一种有复杂社会背景和时代原因的心理现象,单靠行政手段是无法根治的,只能立足于心理基础,从改变对象的认识人手,针对他们环境变化、情绪波动等情况及时有效地做好思想疏导工作.对他们既要热情接纳,又要坚持原则;既要讲清政策,又要解决实际困难.对工作对象应做全面、客观的评价,防止一叶障目,只批毛病,不看优点.只有这样才能唤起他们的进取精神和生活的信心.总之,释解人员的安帮工作,是一项长期而复杂的工作,是一项艰巨的社会工程,需要各级党委的高度重视,在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和全社会大力支持参与下,齐抓共管方可凑效.笔者以新疆兵团农八师149团场为例,浅谈安帮工作的措施及成果.  相似文献   

18.
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是危害社会治安、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监狱在对罪犯改造质量评估的工作中,要重点考察罪犯的重新犯罪问题,较为科学地预测罪犯刑满释放后重新犯罪的可能性,为安置帮教、社区矫正等工作提出有针对性的保护建议,同时,社会相关部门应根据监狱提供的预测结果,做好相应的衔接管控、帮教救助等工作,有利预防和减少刑释人员的重新犯罪,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19.
科学、正确对刑释人员进行再犯可能性预测,有利于对再犯可能性较大的刑释人员实施重点教育、帮助和防范,有利于提高监狱改造质量和回归社会工作的针对性和科学性,有利于保持社会的长期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目前,我们对刑释人员往往在出监前进行一次再犯预测,但是预测存在一定的主观性,监狱和地方安帮部门必须考虑到种种可能发生的情况,况且每个刑释人员的思想、近况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因此应当构建起分三阶段对刑释(服刑)人员进行再犯可能性预测,以及衔接地方安帮部门分类帮教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20.
今年3月的一天,一中年汉子来到了蓝山县司法局,紧紧握住帮教安置办公室同志的手,一定要将几个红包塞给他们,动情的说到:"真是谢谢你们了,没有你们的帮忙,我去年那个年都不知怎么过呀。"安帮办的同志热情接待了他,把红包退还后告诉他,这是应该做的。中年汉子如此激动,话还得从2006年说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