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调解》2022,(10):57-59
<正>第九条【人员构成】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配备3名以上专职人民调解员以及若干名兼职人民调解员,主任由专职人民调解员担任。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可以设立调解秘书,协助处理调解事务。调解秘书负责纠纷登记、协助选定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并记录调解过程、起草人民调解协议书、协助当事人申请司法确认、开展调解回访等。  相似文献   

2.
《人民调解》2022,(7):58-59
<正>第五条【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收费】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医疗纠纷,不得收取费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工作所需经费按照财政部、司法部和地方政府的有关规定执行。【释义】本条是关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不收费制度的规定。  相似文献   

3.
《人民调解》2024,(2):51-54
<正>第五十条【调解协议履行】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督促当事人履行调解协议,并记录调解协议的履行情况。【释义】本条是关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协议履行的规定。在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的主持下达成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协议,并不意味着纠纷的彻底解决。只有当事人完全履行了调解协议中约定的义务,才能最终实现案结事了。因此,达成调解协议后,  相似文献   

4.
《人民调解》2023,(3):53-55
<正>第四章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程序本章共25条,主要规定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的启动方式、案件受理、申请形式、人民调解员参与调解方式、专家咨询、调解期限、法律援助等程序内容。第十九条【调解启动方式】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依据当事人申请调解医疗纠纷,一方当事人申请的,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当征得另一方当事人同意。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获悉医疗机构内发生重大医疗纠纷,应当指派人民调解员赴纠纷现场,引导医患双方申请人民调解。  相似文献   

5.
《人民调解》2023,(5):51-53
<正>第二十四条【调解受理期限】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应自收到调解申请之日起3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决定,并通知双方当事人;一方当事人单独申请的,可以延长1至3个工作日。不予受理的,应当书面告知,并说明理由。【释义】本条是关于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受理期限的规定。  相似文献   

6.
本规范是人民检察院建设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实行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系统的参照标准,适用于规范新建、扩建和改建的固定场所录音录像系统和临时场所录音录像设备。一、系统构成及要求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系统可由模拟  相似文献   

7.
《人民调解》2022,(12):54-56
<正>第三章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员本章共6条,主要规定了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员的任职条件、岗位职责、工作纪律、资质条件、解聘辞退、工资补贴等内容。第十三条【调解员的任职条件】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员一般应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并具有医学、法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由公道正派、廉洁自律、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成年公民担任。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员可以专职也可以兼职。  相似文献   

8.
编辑同志: 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的要求,人民检察院讯问职务犯罪嫌疑人要推行全程录音录像。实践中具体操作时,在对讯问进行录音录像前是否要征得犯罪嫌疑人同意的问题上存在不同认识: 有的同志认为,征得犯罪嫌疑人同意是进行录音录像的必经程序;有的同志则认为,无论犯罪嫌疑人是否同意均可录音录像。请问,对此问题应该如何处理?  相似文献   

9.
在司法实务中如何认识同步录音录像的属性,如何审查、利用好同步录音录像还有很大争议。本文结合自身工作实际,从同步录音录像的属性、移送、审查和出示等方面进行详细论述,认为同步录音录像不属于刑事诉讼证据,而是固定言辞证据的一种方式。侦查机关将案件移送审查起诉时,不要求必须同时移送讯问的同步录音录像。当辩护方提出侦查机关违法取证并提供相应的线索或材料时,为查明取证是否合法,检察机关有权向侦查机关调取同步录音录像,侦查机关应当移送供检察机关审查。辩护人也可以查阅同步录音录像。审查同步录音录像,应审查其制作的规范性、取证的合法性、与笔录的一致性。在庭审过程中,公诉人有权出示同步录音录像以证实侦查机关取证合法。辩护方有权要求公诉人出示同步录音录像,对此公诉人可以抗辩,是否出示由法庭最后决定。  相似文献   

10.
言论广场     
《中国司法》2009,(9):5-5
朱孝清 可考虑让律师在看得见听不见的地方监督讯问 前几年,重大冤假错案大多是因为刑讯逼供,而刑讯逼供造成冤假错案和我国证据制度的缺失有很大关系。为此,如何遏制刑讯逼供,司法部门要首先考虑完善一系列相关的证据制度。检察机关除了对职务犯罪嫌疑人实施同步录音录像之外,还可以尝试扩大同步录音录像的适用范围,如讯问命案、强奸案等重大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时,也可以考虑实施同步录音录像。此外,还可以考虑让律师在“看得见、听不见”的地方,对司法机关讯问行为进行监督。  相似文献   

11.
1 原 理随着监控录像技术的普及 ,在银行、收费站、商场、超市、工厂、居民小区等许多公共场所都会安装有摄像头和监控录像系统。监控录像是利用电视摄录像器材及音视频传输设备、处理设备 ,依照法律法规观察、获取、处理特定场所、特定人员的图像、声音信息 ,掌握监视有关人  相似文献   

12.
<正>【本刊讯】为进一步提高道路清障救援效率、切实有效保障高速公路安全畅通,苏嘉杭高速公路积极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在两个排障队的清障灯光车上安装了3G监控设备,实现了道路清障现场的适时动态监控。  相似文献   

13.
同步录音录像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同步录音录像既有保障人权的功能,又有固定证据的功能。同步录音录像虽非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但是法律可以要求侦查讯问人员在同步录音录像之前告知被讯问人有关同步录音录像的事项。同步录音录像资料的证据种类,不能一概而论,应当视情形而定。当录音录像证据以犯罪嫌疑人供述形式出现时,可能会存在因程序违法而被排除的问题;当它以视听资料形式出现时,则不存在因程序违法而被排除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石学友 《法制与社会》2011,(33):139-139
2011年5月14日至15日讯问全程录音录像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会议认为对职务犯罪实施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必须毫不动摇地加以认真坚持并不断健全完善。实践中对同步录音录像资料的法律性质、同步录音录像资料与讯问笔录之间的关系认识存在偏差,制约了讯问犯罪嫌疑人全程同步录音录像这项制度的发展。尤其是现在讯问录音录像资料可以作为证据在法庭上出示,更有必要明确其证据种类。证据是刑事诉讼的核心,解决讯问全程同步录音录像的法律性质,是这一制度走向成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何为视听资料?狭义说认为,视听资料指以声音、图像或者其组合证明案件事实情况的证据,包括录音、录像、电影摄影等。中义说认为,不仅包括录音、录像类证据,还包括计算机贮存资料,计算机贮存资料与录音、录像证据一样都需要借助机器中介方可存储或显示信息。广义说认为,只要与录音资料、录像资料和计算机贮存资料三种类似的、利用近现代高科技手段记录的信息都应当包括在内。据此,视听资料可分为录音资料、录像资料、电脑数据资料以及红外线、中子束、激光等测验仪器提供的资料。  相似文献   

16.
全程录音录像制度对于规范执法行为,保障犯罪嫌疑人基本权利,促进司法公正具有重要意义。全程录音录像不是单纯意义上的技术性措施,其构建应当放在整个刑事诉讼架构中进行,辅以必要的配套措施,明确违反全程录音录像规定的制裁性后果,合力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当前的社会发展条件下,全程录音录像制度的构建尚难以“一步到位”,仍需循序渐进推行,并在主客观条件具备之时全面实施,切实发挥制度的应有功能。  相似文献   

17.
从物质保障、社会条件、文化因素以及法制环境等层面分析,统一的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建构具有现实可行性.明确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适用范围,统一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实施主体,创设并严格执行同步录音录像的操作程序和规范,构建同步录音录像制度的监督制约体系是统一的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建构的可行性路径.  相似文献   

18.
李明蓉 《证据科学》2016,(6):693-702
我国法律没有规定刑事案件侦查讯问时同步录音录像的性质,所以对于同步录音的认识不一。这种情况已经对同步录音录像的规范运用产生重要的影响。基于实证调研的数据,可以对同步录音录像制度在实务中的运行状况、程序规范、存在的问题、同步录音录像的实务运用与效用进行全面的梳理。在此基础上,对同步录音录像性质与定位的争议等问题进行了回应。同步录音录像可作为侦查讯问行为合法性证据和口供补强证据,但一般情况下不能作为案件实体事实的证据。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日前,郑州市财政部门已投入专项资金深化平安建设,整合现有视频监控资源,全市所有未安装视频监控设施的社区将于年内安装视频监控设施。  相似文献   

20.
常永斌 《江淮法治》2011,(23):54-54
视听资料按其制作方式不同,可以分为公开制作视听资料和秘密制作的视听资料(也称私录的视听资料)。前者是在被录音或者录像者知晓或者应该知晓的情况下制作的,如同步录音录像:后者在被录音或者录像者不知晓的情况下制作的视听资料.一方当事人在另一方当事人不知晓的情况下私自制作的谈话录音等。对于私自录制的视听资料在刑事诉讼中是否可以作为证据应用,目前存在较大争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