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余雪梅 《小康》2023,(14):66-67
<正>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20年底,中国实现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解决世界性贫困问题贡献了中国特色减贫理论与方案。党中央、国务院指出,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后,要进一步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接续推动脱贫地区发展和乡村全面振兴。高校作为全社会智力资源的聚集地,赋能乡村振兴既是扎根中国大地办大学的现实要求,又是高校实现社会服务的关键途径。  相似文献   

2.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明确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助力精准脱贫、实现乡村振兴的有效抓手。出台乡村旅游相关法律法规,有效指导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应积极引导、鼓励和支持返乡农民工等投身乡村旅游创客活动,并为乡村创客、科技企业等提供学习平台、交流平台,全面提升旅游智力服务水平,推动文化旅游衍生品开发。  相似文献   

3.
正乡村振兴,人才先行。人才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对于边疆民族地区广西来说,乡村振兴战略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承担着培养人才和输送人才的重要职责和使命,让学生发挥所长、学以致用,为八桂乡村发展输送急需和紧缺人才。本文从高校发挥思政引领作用,通过高等职业教育支持乡村振兴、参与乡村振兴,充分发挥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的职能,  相似文献   

4.
干部队伍是乡村振兴工作的直接推动者、组织者、实践者,是推动党的“三农”政策落地生根的中坚力量。建设一支政治过硬、本领过硬、作风过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应从制度上、思想上发力,从“选、培、管、用”四个环节入手,打造干劲足、实力硬的乡村振兴干部队伍,强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  相似文献   

5.
正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2018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提升农业发展质量、推进乡村绿色发展、繁荣兴盛农村文化、推进体制机制创新等系列要求。本文特梳理了部分国家在完善乡村基建、智力兴农、扶持农业合作社、营建乡村景观等方面的措施经验,以期为谋划新时代乡村振兴、共享发展成果提供点滴参考。多元化措施为乡村基础设施提供资金保障基础设施建设,是乡村农业振兴必需的基本条件。乡村  相似文献   

6.
《中国行政管理》2022,(2):F0003-F0003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省减贫治理与乡村振兴研究院是应原广东省扶贫办(现省乡村振兴局)提议与推动,广东省社科联积极响应和支持,以华南农业大学为依托单位,于2020年4月申报组建而成(原名为广东省减贫治理研究院)。研究院以贫困治理、基层治理与乡村振兴理论研究,减贫实践与乡村振兴经验提炼,政策倡导与提供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李敏 《人民论坛》2020,(27):52-53
农村基层党组织作为中国共产党组织系统中的基层力量,是党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力量和重要抓手,要发挥好其在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头雁效应"。在当前农村人财物仍将长期外流和内生秩序不足的情况下,切实有效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在推进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头雁效应",是当前和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需要重点关注的课题。为此,要从制度配置、机制建设、意见领袖、支持平台等方面构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乡村振兴战略中发挥"头雁效应"的路径,完善和发展好农村基层党建,为有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8.
<正>【调研背景】新形势下,国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其中产业振兴是基础和关键。政府大力引导支持民营企业参与其中,这对于民企健康成长、巩固脱贫致富成果等具有重要意义。华裕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华裕公司”)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发挥扎根农村的独特优势,将乡村振兴作为华裕公司的责任和使命,依托乡村产业、乡村教育帮扶和乡村医疗救助等方式,为农民提供技能和培训服务,实现村集体和农户持续稳定的收入,在推进乡村振兴中贡献了民企力量。为此,人民日报社人民论坛专题调研组对华裕公司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创新实践进行了专题调研,总结华裕公司助力乡村振兴的先进做法和典型经验,形成有价值的理论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9.
随着党的十九大的召开,乡村振兴战略被提上发展日程,而作为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乡村文化振兴也更为突出。为实现振兴乡村文化的目的,乡村图书馆也日益彰显出其重要性和功能价值,成为了振兴乡村文化最为主要的阵地以及信息库。乡村图书馆应采取以下路径以实现有效发展:(1)加大政府支持及资金投入;(2)促经济发展提升匹配度;(3)加快乡村图书馆信息化建设;(4)加强图书馆优秀管理人才培养。  相似文献   

10.
大连市作为经济迅速发展的滨海城市,在创建文明城市中积极探索和谐社会的科学内涵,并把这一概念引入到高等院校之中,构建和谐的大学环境,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和大连市经济社会高速发展提供技术和智力上的支持。  相似文献   

11.
2021年2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乡村振兴,关键在人。3月22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公布,其中明确提出,延续脱贫攻坚期间各项人才智力支持政策,建立健全引导各类人才服务乡村振兴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2.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全面开展,乡村发展亟待注入新鲜血液。近些年逐渐扩大的"农民工回流"潮正好能够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人才支持。妥善应对"农民工回流",拓宽返乡农民创业融资渠道,加强对返乡农民的扶持和培训,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毛俊春 《创造》2024,(4):29-33
<正>乡村旅游作为发展速度快、开发潜力大、辐射带动强、受益人群广的产业,是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路径。实践中,乡村振兴成果为乡村旅游提供更具活力、更富潜力的参与要素和创新空间,为乡村旅游提质增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标准、多元化旅游服务需求提供坚实基础。乡村旅游不仅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突破口,也是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相似文献   

14.
王玉明 《中国民政》2022,(15):53-55
<正>7月27日至29日,“乡村振兴·陕西专场”互联网募捐活动举行,推介的300多个公益慈善项目涉及乡村振兴、一老一小、扶危助困等多个领域。活动由陕西省慈善协会主办,陕西省委文明办、省民政厅、省乡村振兴局作为指导单位,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以下简称腾讯公益)提供配捐资金、宣传推广、能力提升等支持。  相似文献   

15.
乡村振兴要以制度建设为基础,以完善农地"三权分置"制度为契机,以城乡融合体制机制创新为支撑,以"活业、活人、活村"为路径。土地制度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制度,三权分置是搞活乡村经济的制度设计,乡村治理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总抓手。乡村振兴制度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城乡二元结构"是农民获取城市权利的障碍,土地"二元制度"是导致乡村失去发展权的根源,农村"宅基地制度"是制约农民发展权的瓶颈。乡村振兴制度建设的基本路径是:为乡村振兴建设提供规划安排,为乡村振兴用地提供制度支撑,为乡村振兴资金提供政府投入保障,为乡村振兴社会稳定提供安全秩序。  相似文献   

16.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乡村文化振兴作为这一战略的铸魂工程,成为新时代的一个重大课题。近日,海南印发《关于加强乡村文化建设助力海南乡村振兴的通知》,进一步推动乡村文化建设融入于海南乡村振兴的各阶段、全过程。这要求乡村振兴必须坚定文化自信,尤其是乡村文化自信。近年来,我国乡村文化建设取得了长足发展,特别是在国家文化惠民政策的支持下,各级政府加大对农村文化建设的投入。  相似文献   

17.
作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对于乡村经济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我们一方面要立足于乡村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乡村旅游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进一步优化产业发展模式;另一方面,要兼顾旅游产业化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为乡村经济的繁荣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相似文献   

18.
乡村振兴战略中乡村人才作用发挥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共中央政治局2018年5月31日召开会议,审议《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和《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等,这是对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化与发展,而这一战略的实施关键在于乡村主体充分发挥主体性作用。乡村基层干部、乡贤和致富能手作为乡村中最为常见的人才,在一定程度上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人才支撑。乡村基层干部引领乡村振兴,乡贤助力乡村振兴,致富能手助推乡村振兴。但在实际工作中乡村人才并未做到人尽其才,主要是乡村人才自身存在问题,如思想观念陈旧、领导威信不高、工作方式欠妥等。要实现乡村振兴,乡村人才就必须人尽其才,这既需要乡村人才主观做出努力,还需要政府提供扶持与帮助。  相似文献   

19.
梁丽萍 《前进》2023,(12):56-58
<正>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是新时代建设农业强国的重要任务。要全面推进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个振兴”,统筹部署、协同推进,抓住重点、补齐短板。总书记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提供了指导和遵循,也进一步强调了乡村文化建设对乡村振兴的重要作用。作为乡村特有的历史文化资源,乡村文化植根于千百年来赓续不断的农耕文明,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我们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擦亮四川农业大省金字招牌重要指示精神,把加强基层干部培训摆在突出位置,着力培养锻造一支懂农业、爱农村、能力强、作风硬的基层铁军,探索了一条以智力扶贫助推精准脱贫、以专业培训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为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强保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