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党的生活(青海)》2010,(8):F0002-F0002
柴达木盆地——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区域主体,被世人称之为聚宝盆的神奇土地。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建设柴达木循环经济的热潮中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成为青海经济发展的桥头堡。  相似文献   

2.
柴达木盆地。不仅孕育了丰富的物质资源.也孕育形成了一种宝贵的精神财富——柴达木精神。以“艰苦创业、无私奉献、勇于创新、团结奋斗、科学务实”为特征的柴达木精神。是柴达木开拓者用热血和生命播洒、由一代代柴达木建设者用勤劳和智慧培育起来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财富。每当柴达木人在前进中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总是这种精神让他们战无不胜、勇往直前。  相似文献   

3.
神奇而富饶的柴达木,是苍天赋予大地的一块西部热土。 激荡着大开发热潮的柴达木,是柴达木人抓住机遇,全力推进新型工业化进程而创造的我省乃至西部一个最具活力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相似文献   

4.
柴达木工业和资源开发由点到面、由小到大,逐渐步入了一个数量与质量、速度与效益并重的良性循环的发展轨道’初步实现了在各产业链间、各产业集群间、各地区间的互动、共生和整合,柴达木循环经济的步子已经拉开,正在为我省循环经济的发展积累着经验,发挥着示范效应。  相似文献   

5.
60年新中国建设风云激荡,30年改革开放波澜壮阔。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青海人勇立潮头,锐意改革,为高原大地的腾飞续写了一个又一个辉煌。如今的海西犹如一艘扬起风帆的行船,一路乘风破浪,昂扬向前。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战略上升为国家战略。海西把握建设机遇,发挥龙头示范作用,再一次蓄满风帆,势若飞虹。  相似文献   

6.
发展循环经济需要建构和完善相关法律,从柴达木地区循环经济发展的法规制度建设看,还有一定的缺失,使得该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仍处于较低水平。文章通过对该地区法律制度上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的初步分析,结合该地区的具体情况和特点,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对柴达木及其他地区循环经济的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7.
柴达木监狱位于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诺木洪地区,周边散居着藏族和蒙古族、回族等少数民族群众。多年来柴达木监狱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作为构建“平安监狱”、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来抓,用真情演绎着民族团结进步的动人篇章;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中取得了突出成效。  相似文献   

8.
茫崖是伴随着柴达木盆地的开发与建设而兴起的,一个以石油、石棉工业为主体,地方盐湖化工业、畜牧、服务业共同发展的新兴工矿区,在海西区域经济布局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建设新兴柴达木工业基地的要支撑。这种重要的区位环境和自身所处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工委书记必须要具备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按照“三是业中重决  相似文献   

9.
新书介绍     
《瀚海天堂·柴达木》 作者:程起骏 【内容简介】 横空出世莽昆仑,间尽人间春色。在柴达木盆地,横亘境内的昆仑山巍峨绵延,被誉为万山之祖、众水之源,许多人并不知晓,这里曾经是华夏文明的源头和中华文化的发祥地,源远流长的昆仑文化曾经诞生于此,时至今日,  相似文献   

10.
格尔木炼油厂自1991年开工建设以来,广大员工在高寒缺氧、风沙大、自然环境恶劣的戈壁荒滩上,弘扬柴达木石油精神,克服种种困难,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按照“做精炼油、做强化工”的发展思路,不断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变运营机制,以思想政治工作为先  相似文献   

11.
一、活动目的 此次活动是以徒步穿越柴达木盆地为主场地.宣传柴达木,带动柴达木产业发展。活动中体现出高原特色的民族体育旅游文化,让体育与旅游相结合.走向田野,融入山川,亲近自然,户外运动和群众体育相结合。为迎接2008年北京奥运会。使青海高原体育旅游休闲活动蓬勃兴起。  相似文献   

12.
现在社会上流行“拼爹”,看着别人“拼爹”正酣,心里不免有点痒痒,虽然没有出生在大富大贵之家,但自己好歹也是一个硬梆梆的“油二代”,不由地想凑一把热闹,拼一拼咱的“老爹”。我的老父亲,是首批进入柴达木盆地搞石油的第一代柴达木石油人,是一个标准的“油一代”。上世纪五十年代,他从陕北四郎庙经青海民和来到柴达木,住过地窝子、帐篷,吃过炒面、咸菜,在环境艰苦,气候恶劣的柴达木,一干就是三十多年,足迹满布冷湖、花土沟、  相似文献   

13.
正2020年12月8日,《花的柴达木》创刊40周年座谈会在德令哈市举行。海西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州文联党组书记、主席斯琴夫,《花的柴达木》杂志原主编卡木特尔、拉布德以及专家学者、文化系统相关负责同志、德令哈市文学爱好者50余人齐聚一堂,共襄盛会。会议由《花的柴达木》杂志主编照日格主持。会上,回顾总结了《花的柴达木》杂志创办、  相似文献   

14.
有一种财富叫精神.有一种美丽叫奉献。在柴达木盆地51年的油气勘探开发实践中.几代青海石油人怀着对发展祖国石油工业的满腔热情,继承发扬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弘扬光大中华民族勤劳勇敢、富于自我牺牲的传统美德,形成了以“顾全大局、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为精髓的柴达木石油精神,培养和造就了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忍耐、特别能团结、特别能奉献”的高原石油职工队伍,形成了一套以柴达木石油精神为核心的企业精神.成为油田发展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5.
由青海省海西州格尔木市北行60公里,路两边出现长宽有一二百米碧波荡漾的“水池”,四周堆积着洁白的“雪”,阡陌纵横,一直伸展到视野尽头。“水池”其实是柴达木盆地循环经济中的一环——“晒盐池”。当地人又称之为“种盐”。以盐湖开发为核心。结合油气煤资源,柴达木人落实科学发展观,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正逐步建立起“柴达木循环经济发展模式”。这是青海发展哲理的一种凝结。  相似文献   

16.
权威发布     
4月17日,继国务院发布晋陕豫黄河金三角区、赣闽粤原中央苏区等地方区域规划后,青海省也正式发布了青海省功能区规划,重点开发区域包括东部重点开发区域和柴达木重点开发区域。  相似文献   

17.
根据党的十七大对基层党组织提出“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要求,天峻银海物流园区有限公司党支部始终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以构建和谐发展为目标,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公司中的政治优势,在确立符合国家政策产业及发展目标,实现园区项目建设与生产运营并举,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促进企业文化建设方面提供了有力的组织和思想保证。公司党支部坚持围绕“企业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基本方针。抓住西部大开发和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发展的历史机遇,用先进的理念贯彻落实项目建设和生产经营,用党组织的先进性引导企业文化,用党组织的监督机制来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8.
正莫河骆驼场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乌兰县茶卡镇西南约18公里处,1954年成立国营青海省柴达木骆驼场前,主要承担进藏物资的运输,现为青海省柴达木农垦集团莫河骆驼场。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牵着骆驼的莫河骆驼场驼工往返于青海和西藏两地,穿梭于柴达木荒野,他们为进军西藏、援藏固疆、修筑雪域天路、资源勘探开发、发展农垦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孕育了载入史册的莫河骆驼场驼工精神。  相似文献   

19.
青海省自然资源富集、生态环境独特、民族文化多元。近年来,从纵向看,青海省综合实力明显提高,但从横向看,经济发展仍长期滞后,发展之路任重道远。未来几年,青海应重点发展其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以带动整个地区经济的腾飞。大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推动资源开发向深加工转换,朝延伸产业链条的方向发展,构筑地域特色突出、市场前景广阔、竞争力强的特色优势产业体系。积极发展循环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是青海省追求绿色GDP的必然选择。结合国家建设循环经济试验区的总体要求,运用市场经济手段,充分挖掘柴达木地区资源优势,确定柴达木地区循环经济建设的基本思路为"实现一个目标,转变两种模式,构建三个核心系统,推进八大循环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20.
把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建成资源间循环利用、产业间循环组合、企业内循环生产,资源高效利用、低度排放的循环经济示范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