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上第一站──到香港集合1949年春,我在柳州。一天,我按接头约定的时间、地点,在上午10时来到中山北路的一家小书店。一进门就看见穿旧黄呢军大衣和褪色黄皮鞋的梁山同志,在书店北头门边的书架旁翻看一本书。我挨着陈列新书、杂志的长桌,随便翻阅,一步步挪近北头门口。几分钟后,尾随梁山同志离开书店,沿着青石板路出了古城北门,拐进右边小路,经过国民党“柳州师管区”门口,从左侧小门进了柳侯公园,走在林荫道上。梁山同志从小铁盒中取出一支自卷的“喇叭筒”,点燃后深吸一口。我压低声调向他汇报柳庆师范罢课斗争胜利结束的情…  相似文献   

2.
英雄与干部     
《小康》2005,(10)
“梁山出英雄,英雄就一定能当好干部吗?好干部必须能管住英雄”。这是《梁山政治》这本书所要回答的问题。本书作者是MBA,管理学博士,不仅对中国古典文化深有研究,同时还精通西方现代管理文化,《梁山政治》是作者按“藏之也简、行之也博”的标准来写的,既讲道又讲术,道中有术,术中有道。正是管理者梦寐以求的案头好书。《梁山政治》赵玉平著清华大学出版社英雄与干部  相似文献   

3.
“大河向东流啊,天上的星星参北斗啊……”这首大气磅礴的好汉歌不知让多少人为之倾倒,让人们自然联想起昔日的梁山英雄,以及他们为民请命的浩然壮举。而今在当年英雄行侠仗义的晒甲林——徐集镇蔡林村,又有一位英雄之星闪耀在济宁市梁山县经济建设的舞台上,他就是省十届人大代表、山东省体内植人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济宁市政协常委、济宁市工商联副会长、济宁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民盟梁山支部主委、梁山三利树脂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李建宝。  相似文献   

4.
周坤和 《人民政坛》2008,(12):40-41
云霄县东厦镇荷步村位于漳江出海口,人口万余,有云霄“粮仓”的美誉,划分为荷东、荷中、荷西三个村。荷步村位于水源丰富的梁山脚下,按理说饮水是不成问题的,但由于水库年久失修,水管严重破损,这个不成问题的问题却成了我的一件心事。  相似文献   

5.
东方网2003年12月17日登载了这样一篇趣闻:“数百年前,宋江率领的梁山好汉遭到北宋朝廷的连环甲马的攻击而损兵折将。为了破连环甲马阵,梁山好汉们用一种独特的钩镰枪来勾连环甲马的腿,从而大破连环甲马阵。几百年后的今天,广州市白云区黄石街的治安队员们为了对付利用摩托车进行抢夺的‘飞车党’,又拿起了梁山好汉们曾经用来大破连环甲马阵的钩镰枪。据了解,黄石街治安队员们的钩镰枪还真管用,半年来屡建奇功,多次将刚抢劫得手而正驾摩托车逃跑的‘飞车党’勾落车下,令一度猖獗的‘飞车党’闻风丧胆。自从黄石街治安队员们手持钩镰枪值勤半…  相似文献   

6.
《春秋》1998,(4)
梁山县是《水浒传》故事的发祥地,是水浒英雄的故乡。因《水浒传》一书而名扬天下的水泊梁山,现已成为全国惟一以农民起义为主体的旅游胜地。梁山本名“良山”,因汉文帝之子梁孝王此山之阳,遂易名“梁山”。现在,小梁峰南麓的苍松翠柏之中,传为梁孝王墓地。北宋末年,梁山一带水势浩淼,号称八百里水泊。晁盖、宋江等人,“聚兄弟于梁山,结英  相似文献   

7.
裘丽蓉,一个普通女工,经过了18年的艰辛创业而成为亿万女富豪,而其所赚的6亿资产,有哪一元钱不是被泪水浸透过呢?她的创业史,或许对蠢蠢欲动想迈出创业这一步又担心下海呛水的人来讲,未尝不是一个深刻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毛泽东年轻时到梁山考察一事.在梁山民间广为流传。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梁山县委、县政府对此高度重视,安排县政协牵头,从文史委、党史办、水浒研究院、文广新局等单位抽调人员,成立了“毛泽东与水浒”资料收集委员会。通过召开座谈会、外出走访、查阅资料、研究分析。使毛泽东早年考察梁山这一史实及《水浒传》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逐...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障世界》2007,(3):20-21
一个普通女工,经过了18年的艰辛创业而成为亿万女富豪,而其所赚的6亿资产,有哪一亿不是由泪水浸透过呢?她的创业史,或许对蠢蠢欲动想迈出创业这一步又担心下海呛水的人,未尝不是一个深刺而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0.
高度重视残疾人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果生活像我们所希望和相信的那样应该一步一步地改善,那么教育就是达到这个目的的主要手段,对于残疾人来说尤其如此。我国有8000多万残疾人,他们要想获得平等的机会,全面参与社会建设与生活,  相似文献   

11.
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从我区区情出发,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加快实现富民强区战略的重要切入点之一。继续解放思想是加快发展的前提。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非公有制经济发腱每前进一步都伴随着思想的不断解放,观念的不断更新。每当思想解放一步,非公经济就会发展一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活力也才能增强一步,经济发展的速度才能增长一步。  相似文献   

12.
随大流与独树一帜 你可能是一个不习“水”性的初下海者,想做生意,又不知从何做起。你也许是一个在商海中摸爬滚打过一阵子的“老江湖”,但无有建树,想改弦易张,另择他业。究竟怎样选择自己的经营项目呢?不同的生意人,具体情况不同,思想观念有异,选择行业的原则也不尽一致。有的人喜欢“随大流”,哪里生意兴隆,就往哪里凑;哪里获利高,就往哪里挤。而有的人偏爱独树一帜,做生意总是独辟蹊径,领先一步,当人家都往这里挤的时候,他已悄然撤出,又暴新的冷门去了。  相似文献   

13.
且慢欣喜     
《创造》2004,(1)
作为读者,其实不用怎么细心,就可以很快地发现这本“云南干部之友”打这一期起又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刊物的刊型进一步作了调整,内容更加朝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作了有意识的尝试,特别显著的让人一目了然发觉的,就是刊物从过去的单色印刷一跃为彩色印刷了。几年来,《创造》杂志一直在追求改变自身。无论是从早先的双月刊改成月刊,从小十六开型改成大十六开型,从比较狭窄的理论刊物一步步拓展研究问题的空间直至成为云南省一份有影响的探究省情和地市县情的干部读物,现在又从单色印刷发展到了彩色印刷,这一路上,我们想努力去实…  相似文献   

14.
乌格 《中国减灾》2009,(12):47-48
当污染与农药给人类健康带来越来越大的威胁时,人们渴望一种更接近自然的生活方式—有机生活。生活,我们往往把它理解为一种必须面对的事实。然而,如何生活,又往往取决丁我们自己。“生活就像爬大山,生活就像过大河,一步一个深深的脚窝,想好了你再做。”我们如何想,行往可以决定我们如何去做。  相似文献   

15.
(一)梁山众好汉以梁山泊(今称东平湖)、梁山大寨为倚托,打遍周围的州府,战无不胜。得胜后就将胜利品运上山寨,众头领就在此休养生息。梁山设县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在此以前只是一片山头,山下有一些村镇,最大的叫后集,梁山县治就在这里。查《中国历史地图集》,北宋时东平府辖寿张(1949年后并入阳谷)、阳谷、东阿(1949年后并入平阴)、平阴、汶上诸县,府治在东平。梁山附近的村镇分属东平、汶上、阳谷、寿张、郓城。凡是县界相邻的地方,尤其是多县相邻的地方,往往强人出没。梁山好汉选择在此安营扎寨决非偶然。梁山泊这片水域,南归济州管,北属东平府。《水浒传》中多次提到东平。东平府在书中第一次出现是  相似文献   

16.
甲 :我曾联系当前的情况 思考人才培育的问题,认为还是晚清时期的龚自珍说得好,“不拘一格降人材”,这实在是最佳的“人才生态”。 乙:这句话是大家都同意的。 甲:同意归同意,实行起来就可能是另一回事了。比如现在的“有志之士”都想成为“大才”,高等院校也摆出一副专门培养“大才”的架势,这都是可以理解的。然而,一个社会倘若只有“大才”而无“小才”,那就糟了。 乙:这话我理解。梁山好汉一百零八位,宋江是“大才”;但如果一百零八位都是宋江,那就搞不成梁山起义了。 甲:你说的还只是一个“单位”的人才结构问题;若是…  相似文献   

17.
在今天的发言中,我想就全球城市和世界城市的概念形成及发展过程做一简单描述,并借此探讨文化因素在城市评价指标中是如何一步步凸显出来的。一早在1889年,德国学者Goethe就曾使用"Welstadt"(即德语的"世界城市")一词描述当时的罗马和巴黎。  相似文献   

18.
我身边有一些非富即贵的朋友,每次和他们在一块儿我就感觉比他们矮一截,我也想过上那种优越的生活,可没想到人一有贪心,这灾难人生也就开始了。1998年我和丈夫结婚后在娘家住了两年,2000年婆家给了4万块钱买房用。当时4万块钱买两室一厅是绰绰有余,但是我不满足,一心想和朋友攀比。就借了5万块钱,买了一个顶楼120平米的房子,住了三年又不满足了,我又借五万,换了一套在二层的、一百三十平米的房子,还带一个三十平米的车库,加在一起正好是一百六十平米。当时我还想,楼房是精装修,底下还有车库,这回这房子太好了,太随心了,我这一辈子都不换了,一辈子都不卖了,这一步都到位了。  相似文献   

19.
《水浒传》第48回描写的是宋江亲率众多梁山好汉攻打祝家庄。谁知与梁山泊势不两立的祝家庄不仅城池坚固,更兼路径复杂,加上还有东西两庄拱卫呼应,居然使梁山好汉两次败北。后来,靠了军师吴用巧设计谋,众好汉才打下这个“固若金汤”的土围子。攻打祝家庄连败两阵,原因甚多。倒是梁山好汉之一的王矮虎在临场对阵的表现让人匪夷所思。原来,拱卫祝  相似文献   

20.
星星雨     
他在铁道边徘徊3天了。低着头一瘸一拐地走,数第一根铁轨到那棵树的距离,23步。这真是个奇妙的巧合。他苦涩地想。走到树下,他抬起脸。他不知道树的名字。树杆上的叶子枯萎在脚下,他拾起一片但还是辨不清这是一棵什么树。也好,他又想,相逢何必曾相识呢?他和树都是生命里的过客。他把手中的叶子抛开了,仿佛抛弃了一个很重的东西。把叶子还给树吧,除了风,谁有权力带它走呢?他觉得他抛开的是春天。是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