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1 毫秒
1.
赵芳 《今日民族》2016,(4):13-15
正锣鼓喧天、水花飞舞,4月12日下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芒市广场上,泼水狂欢节拉开序幕。傣族泼水节又名"浴佛节",傣语称为"桑堪比迈"(意为新年),是云南西双版纳、德宏等地最盛大的节日,也是云南少数民族节日中影响面最大、参加人数最多的节日之一。与往年相比,今年的泼水节更加热闹。4月11日至14日,以"泼水送吉祥,合作促发展"为主题的"中华一家亲·相约美丽德宏——2016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泼水节"系列活动在德宏州隆重举行。德宏迎来了  相似文献   

2.
《今日民族》2003,(12):40
泼水节是傣族民间最隆重的盛大节日。时间一般在傣历六月中旬,即农历清明后7天开始。泼水节第一天,傣语叫“桑刊日”,意思是送旧。这天,傣族的年轻女性都要上山采花,并将采摘来的鲜花插在水龙亭四周。最后一天是迎接“日子之王”,即新年开始的第一天,相当于新年的元旦。节日里要举行泼水、丢包、嘎央(集体舞)、武术表演等活动,晚上要放孔明灯。泼水节期间的傣家人,个个神采奕奕,处处洋溢喜气,节日期间傣家人跳的集体孔雀舞是节日里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各民族团结、吉祥的象征。关于德宏傣族泼水节的由来,有一个动人的传说:很久以前,有一个…  相似文献   

3.
中国的年节文化丰富多彩,岁时饮食风俗是其重要表现。中国岁时饮食文化传统有着悠久深厚的历史背景与雅俗兼备的文化品位。岁时饮食集尝新、健体、融情于一体,人们在年节饮食活动中抒情、畅怀、言志,饮食的文化属性在年节饮食活动中得到最充分的体现。中国岁时饮食传统是我国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节日和节日传统饮食活动,是体现民族精神、传播民族文化、维系民族情感的重要方式,值得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4.
<正>布朗族是我国8个人口较少民族之一,其音乐文化内容丰富、曲调优美,受到布朗族及其周边地区群众的广泛喜爱。布朗族乐器主要可分为管弦乐器与打击乐器。管弦乐器包括羊角号、唢呐、竹笛、牛角琴、四弦琴以及三弦等,通常在婚庆等喜庆的节日当中使用;打击乐器有铓锣、鱼罄、鼓等,其中鼓的种类非常多,包括长鼓、大鼓、木鼓、象脚鼓等,此类乐器通常在宗教活动当中使用。  相似文献   

5.
赛龙舟赛龙舟是南方各族人民喜爱的传统体育活动。如壮族、苗族、傣族、白族、土家族等都喜欢在节日举行龙舟赛。由于民俗不同,各少数民族赛龙舟的组织形式与方法也不同。例如:傣族赛龙舟于每年的泼水节举行,比赛时,每舟坐60──70名水手,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鼓声划浆前进;苗族赛龙舟于每年农历5月下旬在清水江举行,龙舟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粮形而成,中间为母船,两边为子船,每只船坐30名水手,一名长者任敲头,一名男扮女装的小孩任锣手。无论哪个民族,龙舟比赛时舟的首尾均装成龙形,在规定的距离,以先到达终点为胜。第…  相似文献   

6.
四月的耿马,阳光明媚,姹紫嫣红。临沧市耿马傣族佤族自治县第四届水文化旅游节暨傣历1371年泼水节于4月12日至18日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7.
傣族的节日傣族一年中有3个重大的节日,即关门节、开门节和傣历新年(又名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都是佛教的节日。关门节傣语叫"毫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9月15日(阳历7月中旬)。开门节傣语叫"翁瓦萨",时间固定在傣历12月15日(阳历10月中旬)。傣历新年傣语叫"桑勘比迈"、"棱贺桑勘"(6月新年),外地人通常把它称为泼水节。其实,泼水只不过是整个节日活动的一个项目,傣语里没有这个名词。解放后,党和政府对各族人民的风俗习惯十分尊重,每年傣历新年到来的时候,都有组织有领导地让傣族人民过好自己的节日。1961年4月13日至15日,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亲临西双版纳,和傣族人民一起欢度泼水节。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党的民族政策的进一步落实,泼水节一年更比一年热闹了。节日期间,除了举行集体划龙船赛、放高升、泼水、丢包活动以外,还增加斗鸡、游园联欢、放气球、放"贡菲"(飞火灯)、文艺演出、体育表演等活动项目,使节日增添了新的光彩。每当节日到来的时候,汉族以及居  相似文献   

8.
蜂桶鼓舞是生活在云南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的布朗族富有个性色彩,而又风格独具的舞蹈.该舞蹈因以蜂桶鼓作为主要打击乐器,并将其直接作为道具而得名.蜂桶鼓构造简易,制作也较简单,通常布朗族人取一截树干,凿通后蒙上兽皮便能击出响声.舞蹈时舞者身背蜂桶鼓,边舞边击打身上的蜂桶鼓;其他伴奏乐器有象脚鼓、铓、钗等.历史上,凡有重大活动,特别是年节喜庆之时,村民们就要跳起蜂桶鼓舞.  相似文献   

9.
泰国泼水节     
泰国什么节日最值得看?首推泼水节。泼水节对于我们并不陌生,它是傣族的节日。西双版纳等傣族聚居地,年年都要过泼水节。盛大的场面、欢乐的气氛,似乎已经耳熟能详。但来到泰国亲身参加泼水节,你的感受会很不一般。  相似文献   

10.
李祥 《今日民族》2012,(3):36-36
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丘北县的壮族都要举行各式各样的民俗活动,祭祀壮家的列祖列宗,这是一年中壮家人最隆重最热闹的节日。  相似文献   

11.
恭贺新春     
《群众》2019,(3)
<正>恭贺新春猪/年/大/吉/万/事/如/意春节,是一年之岁首、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传统名称分别有新春、新岁、新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过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来,其起源蕴含着丰厚深邃的人文与自然文化内涵。年节作为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人民群众丰富的社会文化生活。  相似文献   

12.
海峡两岸拥有共同的中华传统节日。中华传统节日包括年节(除夕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等。这些节日,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台湾和大陆同属一个中国,海峡两岸的中国人共同拥有这些文化传统,共同受到这些节日的哺育、熏染和精神陶冶。  相似文献   

13.
刘应枚 《今日民族》2014,(12):54-59
<正>勐海是一块令人浮想联翩的乐土。众多的民族,赋予了它与众不同的风情,傣族"泼水节"的隆重热烈,哈尼族"嘎汤帕节"的豪迈奔放,拉祜族"拉祜扩节"的神秘悠远,布朗族"桑衎节"的欢乐纵情……在这里,各民族和睦相处、共同发展,团结的力量化为一片绚丽的彩云,装点着勐海蔚蓝的天空,扮靓了茶乡苍翠的大地。  相似文献   

14.
《群众》2023,(1):2-2
春节,是一年之岁首,农历新年,传统上的“年节”。传统名称分别有新春、新岁、新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过年。春节历史悠久,由上古时代岁首祭祀活动演变来,其起源蕴含着丰厚深邃的人文与自然文化内涵。年节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5.
蜂桶鼓舞是生活在云南澜沧江和怒江流域的布朗族富有个性色彩,而又风格独具的舞蹈。该舞蹈因以蜂桶鼓作为主要打击乐器,并将其直接作为道具而得名。蜂桶鼓构造简易,制作也较简单,通常布朗族人取一截树干,凿通后蒙上兽皮便能击出响声。舞蹈时舞者身背蜂桶鼓,边舞边击打身上的蜂桶鼓;其他伴奏乐器有象脚鼓、、钗等。历史上,凡有重大活动,特别是年节喜庆之时,村民们就要跳起蜂桶鼓舞。这是一种群众性的活动,参加人数不限。原始的蜂桶鼓舞是排成单行围绕寨子的道路边跳边走,它分为三步、五步两种。蜂桶鼓舞舞步刚健有力,鼓声及其它打击乐声音铿…  相似文献   

16.
布朗族的文化遗产主要包括:农耕文化、茶文化、纺织文化、建筑工艺、手工工艺、语言文学、民间歌舞艺术、宗教文化、民俗礼仪文化和民间信仰文化等等。在经历了社会发展变革和现代强势文化的冲击后,布朗族的许多文化遗产已经从地球上永远地消失了。就目前而言,布朗族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困难仍然是保护与传承的问题。保护与传承,是相辅相成的。所谓保护,  相似文献   

17.
《今日民族》2008,(1):F0003-F0003
泼水节源于印度,曾经是印度婆罗门教的一种宗教仪式,其后为佛教所吸收,经缅甸传入云南傣族地区,时间约在十三世纪末至十四世纪初,距今有700年历史。随着南传上座部佛教在傣族地区影响的增大,泼水节的习俗也日益广泛。泼水节时间是傣历新年,相当于公历、的四月中旬,节日一般持续3至7天。  相似文献   

18.
正火花传统技艺在产业化道路上遇到的困境,反映了我国特定领域传统手工业被迫卷入充满竞争的商品化市场所面临的生存与发展的问题,也是我们传承民族文化,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需要进一步思考的难题。火花火花是傣族传统手工业品。燃放火花在傣族传统文化中标志一个仪式的结束,或者在节日中增加节日氛围。在傣族民族节日如泼水节、开门节、关门节、州庆等民族节日中占据重要的地位,是傣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9.
班老贡象节     
云南省临沧市沧源佤族自治县班老乡,位于沧源县西部,距县城95公里,东接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西面和南面与缅甸佤邦接壤,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与傣族杂居的民族乡。班老乡全民信仰小乘佛教,生活习惯和风俗偏似傣族,一年主要有泼水节、贡象节、开门节和关门节。其中,贡象节是比较独特的一个节日,因为它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与保护亚洲象有关的节日,以傣族信奉的小乘佛教仪式举办。  相似文献   

20.
春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节日。春节有自己丰富的文化内涵,以及由此形成的商业文化。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春节的喜庆活动已经在静悄悄地发生变化:人们消费逐渐由“吃喝”向“玩乐”转化;春节交往由“亲情”逐渐向“友情”扩散,家庭式交往向社会化交际转变;以良好祝愿为代表的节日气氛、以拜年和团拜为主要标志的春节活动,有逐渐淡化之势,而多元化、趣味化、随意化和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