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古集 《新湘评论》2005,(5):29-29
一位推销员兴致勃勃地敲开一摩天高楼上层的办公室,推销一种从四十层高楼掉下来也不会破的公文夹.却铩羽而归。为什么?负责文具采购的人告诉他:“我们从来不会把公文夹从楼上往楼下丢,我们需要的是轻巧而美观的公文夹。”  相似文献   

2.
汽车过文锦渡海关,进入新界的新开发区石湖、粉岭、大埔、沙田、葵涌、荃湾、屯门、元朗等地,随处可见新建的三四十层的高楼林立。不仅已建的高楼规模庞大,气势宏伟,在建的高楼也正如雨后春笋拔地而起。基建工地上一片繁忙、紧张的景象。进入九龙及香港本岛等老市区以后,也到处是二三十层以上的高楼,鳞次栉比,密度很大。从五六十年代建的一二十层,到70年代建的二三十层和80年代建的40层以上的楼宇,层次分明。目前,香港最高的中银大厦,70多层,也即将竣工。整个香港地区的基建规模如此庞大,发展如此迅速。它的规划、资金、设计、施工、原材料等是如何筹措、组织与解决的,这垦面有许多做法对我们是很有启发的。  相似文献   

3.
我看过一个资料,德国人从荷花的叶子得到启发,发明出一种涂料,涂在高楼墙面,不沾灰尘,下雨不沾水,让高楼永远清洁。为什么举这个例子呢?我们以荷花为美,荷花是象征意味最多的植物之一,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和君子的人格密切联系,更是佛教神圣净洁的象征。中国人这么看荷花,那么德国人呢?他看荷花的叶子,也看到出淤泥  相似文献   

4.
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也滋润一座城。城市,像人,不同的人有着不一样的品貌、性情,城市也一样,自有属于它的品格。如今,随着城市发展进程的不断加速,鳞次栉比的高楼充斥着城市,也不断冲击着"世界最高"的记录;城市道路不断拓宽、延伸,扩张着我们的生活圈。林立的高楼以及便利的生活条件,为城市增添了一份冷峻的现代气质,在这些冷峻的背后,我们是否已忘却了城市特质中那些应有的浪漫?如何保持城市高速发展的同时,  相似文献   

5.
调查研究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中心环节,是领导干部搞好工作的基本功。重视调查研究,搞好调查研究,是我们的谋事之基,成事之道。笔者认为,搞好调查研究,提高领导水平,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力。 一、深入实际,突出重点。 坚持实事求是,前提就是要摸清实际情况。没有”实事”,不了解“实事”,不可能“求是”。离开实际,调查研究就没有针对性,成果就不会有指导性。深入实际,就是要走出高楼深院,跳出文山会海,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向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的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座座高楼大厦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其中不少大楼的拥有者和使用者是我们的政府行政机关。也就是说,各级各类政府机构是以这些高层建筑为主要的办公地点开展行政工作,处理日常事务的。对于这种政府部门据高楼办公的现象,我们权且称之为“高楼行政”现象。高楼行政现象在我国沿海发达地区尤为严重,在一些有权有钱的行政部门,诸如,工商、银行、税务、法院、公安等部门尤为突出。这些八面威风,风格鲜明,威严肃穆的楼群在城市中构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种现象已经引发了不少问题,也…  相似文献   

7.
母亲的心     
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弟弟一直是我家挥之不去的一个阴影。弟弟10岁时还不会说一句话,不会做一件事,用现在标准的学术用语说,弟弟是个智障儿童。那时我们还不会使用这么文明的字眼,大家管弟弟叫神经病。我和父亲有时心情不好,也会骂他神经病。可母亲从不这样,她管弟弟叫克俭,克俭是弟弟的学名。  相似文献   

8.
正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深受启发,备受鼓舞,也为我们进一步做好残疾人工作指明了方向。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选择、人民的选择。30多年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也证明,这条道路符合中国人民的愿望,人们从改革开放中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这几年我们国家发展世人有目共睹,城市建设快速发展,座座高楼拔地而起,交通四通八达;高科技迅猛发展,神九飞天,蛟龙入海,航母展翅,国家综合实力不断  相似文献   

9.
"在改革开放和新农村建设的大好政策下,我们有机会、有信心把合朋村打造成贵州的‘华西村’。"村支书李永忠告诉记者,随着产业园区的不断发展,合朋村逐步走上了致富路,斥资修建了金石清水城安置房项目,让村民们住上高楼,共享改革开放带来的发展成果。现在,村民的身份不仅变成了产业工人,还是"贵阳金石产业园区"股东。一栋32层的高楼已经封顶,旁边还有4栋同样高的高楼正在如火如荼地  相似文献   

10.
王俊秀 《廉政瞭望》2011,(20):34-35
“是我们太愚钝,受了骗。可谁也不会想到,从国土部政务大厅里能领出假证来啊!”  相似文献   

11.
江泽民同志在“七一”重要讲话中提出,要把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不断增强党的社会影响力和凝聚力。这一论断,使我们对党员成分、党的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有了新的深刻认识。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的巨大理论勇气和博大胸怀。这一论断,是实事求是的,是完全符合我国现阶段国情的,也是符合民众愿望的。但也不可否认,有人担心吸收新的社会阶层中的优秀分子入党,会不会改变党的工人阶级先锋队性质?我认为不但不会,而且会更好地坚持党的性质。第一,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和劳动价值理论  相似文献   

12.
城市鸟鸣     
城市,规划留有一片绿地,却没有规划春夏秋冬的更迭,更没有规划留下一声声鸟鸣。 春天,阳光和煦,却难觅妩媚鲜花的装扮,也少有一丝丝绿色向上拔节的诱人声息,让人慨叹:春天在哪里? 夏天,太阳毒毒的在一幢幢高楼间来回走动,见不着树叶耷拉着耳朵的样子,太阳隐没了,可被晒烫的高楼依然如故。  相似文献   

13.
艾琳 《共产党人》2010,(16):55-55
6月24日晚,华灯初上,我们一行14人登上了开往上海的列车。沿途,高楼林立的城市,整齐划一的乡村,绿色诱人的田野,一一从窗外向后闪去。而我们的心却按捺不住地急切地跳动着,上海到了吗?到了吗?上海快到了吗?一路上,我们总这样孩子气地询问着列车员。  相似文献   

14.
创造性工作是我们党解决矛盾,克服困难,不断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所在。没有创造性工作,就不会有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的有机结合,就不会有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就不会有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历史时期的开辟和20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也不会有毛泽东思想的形成和邓小平理论的创立。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前无古人的开创性事业,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21世纪,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仍然要靠全党同志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的创  相似文献   

15.
1949年难忘的事情实在很多.我在渡江后最难忘的事是进入上海后为庆况"七一"、"七七"的解放军入城大游行.那天一早,我们从驻地--上海市区西藏路、福州路口的大中华饭店(现为上海总工会)跑到南京路旁,观看部队在南京路上的入城式游行的情景.人民群众密密麻麻地站在街道两旁欢呼跳跃,两旁高楼上的窗户、阳台都挤满了头,站满了人.人们挥舞鲜花,一条条欢迎解放军进入上海的红色标语从高楼上像瀑布一样洒下.我看见陈老总、粟司令员、饶漱石、曾山等三野、华东局首长向游行部队、群众敬礼招手致意.  相似文献   

16.
艺高人胆大     
正人生不易,身怀绝技。技艺虽高,也不要太飘。空降近日,重庆九龙坡华岩派出所接到报警称,某小区内有人利用绳索从楼顶向下攀爬,疑似有小偷作案。民警调查发现,住在12楼的男子和妻子吵架后被关在门外,男子从31层高楼的楼顶拉了一根绳子,通过绳子"空降"回家。  相似文献   

17.
多到基层走一走所谓“走”,就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了解情况,解决问题。当年毛泽东同志就十分看重“走”的力量,一直把“走”作为领导工作的重要方法之一。即使在紧张、激烈的战斗间隙,他也靠“走”,调研情况,解决问题。当前,我们绝大多数领导干部走出高楼深院,步...  相似文献   

18.
《当代贵州》2012,(32):1
最近,一位著名作家的话,引发了很多人共鸣:现在有3个中国,一个是数字中国,高速、高铁、高楼、GDP、国家实力、外汇储备、富豪榜;一个是网络中国,人们发表各种各样的意见,表达郁闷、愤怒、不快乐;另一个是身边的中国,每个人每天过的日子,相比从前,确实是好多了。三个维度的中国,每一个都有其现实映射,它们从不同视角展示了我们脚下这片土地:经济总量世界第二,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发展成就举世瞩目,也有与之相伴随的  相似文献   

19.
焦国成 《求贤》2011,(4):29-29
人生如白驹过隙.怎样让有限人生散发出无限魅力?那就要学会规划人生、思考人生.了解和思考自己想要什么7这样才不会成为生活的“奴隶”。心理学认为,自信的基础是个人维持主观幸福感的能力.也就是个人愉悦自我情绪的能力。真正自信的人.既能接受自己.也能接受他人。不会因为担心别人高于自己而嫉妒.也不会因为别人指出自己的错误而报复。我们可从十个方面来培养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当代贵州》2013,(30):64-64
人们说:大时代催生大作品。 那么需要确定:我们处的是否是大时代? 我们曾经是奴隶。否则不会有1840—1949年中华民族的百年沉沦。我们也拥有英雄。否则不会有1949—2050年中华民族的百年复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