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06年6月10日,杭州和平国际会展中心广场,三条蜿蜒百米的毕业生队伍,在六月的烈日下,等待着一场盛大的“就业大餐”-2006年浙江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招聘大会开幕。本次大会由省人事厅会同全省各地人事部门,组织了来自全省1500余家企事业单位,面向应届毕业生推出各类就业岗位2.2万余个,大会当天盛况空前,交流场面火爆,共有6万余人次大中专毕业生入场参会洽谈,招聘单位登记毕业生人数达3.8万人次,现场达成初步就业意向的有7590人,  相似文献   

2.
一是继续深入实施大学生回乡创业工程。以政策为引导、基地为依托、信息化为桥梁、特困生为重点,策划并实施好大学生回乡创业的“实习-就业-创业”系列活动,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实习岗位、就业岗位、创业机会等多方面服务,吸引更多的本地籍学生回乡就业。2006年湖州籍大学生回乡率巩固在50%以上,高校毕业生就业率不低于80%。  相似文献   

3.
今年9月,6000多名经过培训的大学毕业生将奔赴西部,开始志愿服务西部行动。6月21日,共青团中央、教育部联合召开网络视频会议,全面部署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招募5000与6000名大学毕业生到西部地区从事1-2年的志愿服务,在短短13天内报名者竟多达43763人,报名工作不得不提前结束。  相似文献   

4.
《内蒙古政报》2009,(7):35-38
各盟行政公署、市人民政府,自治区各委、办、厅、局,各大企业、事业单位: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以下简称高校毕业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当前,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用人单位吸纳高校毕业生能力减弱,社会对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减少,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十分严峻。为进一步加强我区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努力促进高校毕业生最大限度就业,  相似文献   

5.
公文摘登     
《内蒙古政报》2011,(13):38-38
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督查工作的通知一、督查目的:准确把握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查找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明晰推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思路,畅通扩展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建立健全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的长效机制,提高就业服务水平,促进高校毕业生充分就业。  相似文献   

6.
省政府同意河南省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做好1998年毕业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的报告)},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关于做好1998年毕业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的报告1998年我省共有12万余名毕业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需要安排就业,其中省属院校毕业生98400多人,国家教委直属院校毕业生1870人,国家部委和其他外省院校毕业生20260人c为了认真做好1998年的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原则1998年我省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的指…  相似文献   

7.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改革毕业生就业工作,自1995年起,武进市除师范类、医卫类毕业生以外的其他各类大中专毕业生的就业全部进入人才市场“双向择业”。至1998年,医卫类毕业生也同样进入市场实行“双选”;师范类毕业生在教育系统双向选择。毕业生就业工作一下子成为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福建工程学院2008年毕业生生源情况、用人单位需求情况、毕业生就业流向情况、毕业生就业率情况等方面进行回顾,对目前毕业生就业所面临的形势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强就业工作,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王伟新 《浙江人事》2008,(12):29-29
一是完善毕业生就业政策,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充分发挥人才交流中介作用,对高校毕业生免费开展政策咨询、就业指导和就业推荐等服务,组织开展公益性专场招聘会,积极参与网上招聘活动。与教育、经贸等部门协调合作,建立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协作机制。同时认真贯彻落实特困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服务等相关政策,吸引优秀高校毕业生。  相似文献   

10.
文登市在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中,积极适应形势发展的要求,大胆改革传统的毕业生就业分配制度,实行市场机制与行政手段相结合,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面向基层,学以致用的原则,采取多种措施,拓宽了毕业生就业渠道。98年共接收非师范类大中专毕业生1720人,现已全部安置就业,其中研究生2名、本科生96名,专科生278名,中专生1344名,圆满地完成了毕业生就业工作任务。广造舆论,为大中专毕业生分配工作奠定坚实基础为使毕业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我们在市电视台举办专题节目,在市报开辟专栏,向毕业生宣传…  相似文献   

11.
《浙江人事》2007,(5):36-37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整个社会就业、再就业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建立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在用人单位和高校、高校毕业生之间搭建一个交流、洽谈、实践的平台,对于推动人才引进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深入开展,提高人才资源配置的市场化程度,促进人才培养、配置、就业三位一体新机制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慈溪市高校毕业生实习基地建设实践,对建立毕业生就业见习实习制度作一探索。  相似文献   

12.
天下     
《人民公安》2011,(22):4-7
天津高校毕业生周末求职忙 11月19日,在天津市普通高校经济类、管理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上,一名毕业生在寻觅应聘岗位。当日,天津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指导中心举办“2012届天津市普通高校经济类、管理类毕业生专场招聘会”。  相似文献   

13.
常彬 《现代人事》2001,(7):21-22
眼下,大中专毕业生就业问题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笔者注意到,毕业生就业难既有社会的因素,也有毕业生自身的因素,在一些毕业生及其家长中较为普遍地存在一种“等、靠、要”的现象,从而增加了就业的难度。  相似文献   

14.
《中国残疾人》2013,(10):6-6
记者从海南省残联获悉,海南将多渠道帮扶高校残疾大学毕业生就业,未来政府开发的公益性岗位将按一定比例优先录用高校残疾人毕业生。记者了解到,为多渠道帮助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实现就业,海南将高校残疾人毕业生作为按比例安排就业的重点对象,协调当地政府有关部门,推动达不到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的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确定一些岗位,优先招录高校残疾人毕业生。同时,动员和鼓励用人单位为高校残疾人毕业生提供就业岗位,积极安排残疾人大学生就业。  相似文献   

15.
毕业生就业工作是人才资源的开发_[程、千家万户的希望工程、社会稳定的民心工程。当前,全社会就业形势严峻,而大中专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总量仍将以较大的幅度快速增长,做好毕业生就业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相似文献   

16.
近日苏北某县举办了’98大中专毕业生就业人才市场,2300余名毕业生参加了双向选择,当场签订就业协议的仅34人,占毕业生总数的1.47%,人才市场由热变冷,转变太快,毕业生及其家长、人事部门、用人单位一时难以适应,究其原因,笔者认为“冷”缘于十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人事管理》2001,(10):11-11
为做好今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保证毕业生的充分就业,丹阳市坚持双向选择和公正、择优、自愿的原则,加快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毕业生就业机制。  相似文献   

18.
2002年江苏省普通高校、中专校毕业生共计172万人,其中非师范类毕业生15.2万人,比2001年增加近1.3万人。从统计情况分析看,明年毕业生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毕业生总数继续增加较多;二是毕业生专业结构和层次结构有所改善,高学历及热门专业毕业生数量增长,低学历人数继续减少。  相似文献   

19.
《黄埔》2009,(5):57-57
父亲谢尚廉(1910年11月-1999年6月),江西万载人,早年曾是黄埔军校瑞金三分校军官训练班步科毕业生,生前是安徽芜湖市黄埔军校同学会会员。  相似文献   

20.
1997年我省共需要安排毕业研究生、大中专毕业生(以下简称毕业生)约97700人,其中省属院校毕业生85061人,国家教委直属高校毕业生1314人,国家部委院校和其他外省院校毕业生11300多人。为了认真做好1997年的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更好地为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配置人才,根据国家有关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指导思想和原则1997年我省毕业生就业分配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及其实施意见的精神为指导,以服务我省经济建设需要为目标,把握大局,深化改革,稳中求进,紧紧围绕建立与社会主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