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事被害人权利救济制度的建立对遭受犯罪行为侵害的被害人提供了心理或者经济上的援助。这一制度并非从来就有的,它是伴随着社会历史的前进而逐步发展演变而来,先后经历了私诉时期、公诉垄断时期、现代公诉时期等阶段才逐步引起国家和法学界的重视,特别是随着被害人学的建立,被害人权益的保护真正得到了全世界范围的重视,这一制度的完善对社会的进步必将发挥重大作用。  相似文献   

2.
犯罪被害是当前青年人中面临的一个较为突出的社会问题。本文结合 1 996、 1 999和 2 0 0 2年对天津市犯罪调查的资料 ,从犯罪加害人的角度分析了近年来青年犯罪被害人的基本状况和变化趋势 ,并侧重从加害人与被害人的相互关系以及被害人的被害性方面考察了容易导致青年群体被害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王春萌  王瑾瑾 《学理论》2011,(20):201-202
地震、海啸、洪水是不可避免的自然灾难,车祸、火灾、校园犯罪又是时常发生的人为灾难。灾难无情,灾难来临时,不仅会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还会给幸存者带来身体上的创伤和心理上的打击,特别是正在成长阶段的青少年。青少年学校灾难教育与灾后心理危机干预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问题在我国引起广泛关注。所谓刑事被害人国家救助制度,是指因犯罪遭受损失的被害人,在其不能从加害人处或通过其他途径得到补偿时,由国家依照一定的条件和程序给予被害人补偿的制度。迄今为止,世界上已有美国、德国、日本、法国等十多个国家建立了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我国于2004年也逐步建立了刑事被害人救助机制。然而,由于并未明确被害人的救助范围和救助条件等内容,我国的刑事被害入救助制度并不健全。从构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的社会必要性和可行性着手,进而分析如何在我国构建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  相似文献   

5.
随着犯罪被害人学的兴起,被遗忘了多年的被害人重新成为刑事司法政策关注的对象,让被害人作为一个独立的诉讼主体参与诉讼的呼声日益高涨。我国刑事诉讼法赋予了被害人以当事人的地位,并使其享有了较以前更广泛的诉讼权利,但在其权利保障方面仍有立法缺陷,因此应完善被害人诉讼参与权,保障被害人诉讼中的知情权、不受第二次侵害的权利,建议赋予被害人间接上诉权。  相似文献   

6.
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关系到国家的未来和国计民生的大事.青少年正处在人生旅途中特殊的时期.不仅生理上而且心理上也都发生着变化.青少年没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做保证,也就不可能会健康全面的成长.学校、家庭、社会要结成一个青少年心理干预网络,加强协作、沟通、联系,共同承担青少年心理教育的职责.  相似文献   

7.
目前我们大家在谈论或研究青、少年违法犯罪的问題时,都毫不犹豫地、习惯地使用着“青少年犯罪”这个概念。但是,当我们仔细地查看各处的有关青少年犯罪统计,或是阅读各人所写的有关报告和文章时,我们就会遗憾地发现,原来大家所遵用的“青少年犯罪”这个概念,却是各怀己见,各执一端,很不一致。例如:在确定青少年犯罪的年龄界限上,标准不一。关于青年的最高年龄,有的定为二十五岁;有的定为二十七岁;有的定为二十九岁;有的定为三十岁。关于青年的最低年龄,即少年的最高年龄,有的定为二十岁;有的定为十八岁,有的定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13)
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期,在此期间,青少年的心理特征为:自我意识强,利他动机弱;竞争意识强,合作心理弱;叛逆心理强,情绪管理弱。这些心理特点导致青少年感恩意识淡薄或缺失,道德素质低下,从而引发了很多的社会负面问题,这些问题的出现与青少年感恩教育有很大的关系。因此,青少年感恩教育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重视和加强青少年的感恩教育,把青少年感恩教育落到实处,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助一臂之力。  相似文献   

9.
被害人是刑事诉讼中的主体之一,其所占地位与所起的作用很特殊,在自诉刑事案件中处在控告人的地位.被害人所遭受的损害通常通过自己行使诉讼权利而得到责任追究与权益恢复,一般被害人所受损害相应较小,不存在社会救助问题。而在公诉案件中,是由国家公诉机关来承担指控犯罪、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义务与权利的。此时从指控犯罪、主张自身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的角度看,被害人处在从属的地位。对被害人造成的精神、身体的伤害相应更大,使得被害人的生活由正常而为窘迫困顿,生活质量大大下降甚至难以为继。从司法实践来看,仅通过由刑事诉讼行为的完成达到权益救济与权利恢复尚不足以使得被害人的生存环境得到基本改善。故此当考虑设立“被害人社会救助制度”以解决此类问题。理由如下: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犯罪是当今各国十分重视的重大社会问题,有的专家学者将未成年人犯罪与环境污染、吸毒贩毒列为世界三大公害.在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在70年代末、80年代出现还只是-个潜在的社会问题,但近20年来,青少年犯罪问题有了严重化的趋势,青少年犯罪已几乎涉及整个犯罪领域.  相似文献   

11.
王华 《学理论》2012,(11):132-133
在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理念的指导下,刑事诉讼中对于当事人的权利保护也得到了提高,被害人的权利保障也同样受到广泛的关注。我国立法上虽然赋予被害人一定的权利,但实践中,其权利往往难以实现,物质损失有时很难挽回,更不用说复仇心理和赔偿心理的补偿。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有待于我们不断努力,同时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一项基本要求。  相似文献   

12.
刘文燕  王小金 《学理论》2012,(31):109-110
低碳经济时代的环境犯罪被害人救济问题是一种特殊背景下的被害人救济问题。环境犯罪发生后被害人得到应有救济是维护其合法权利的必然要求,也是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梳理了低碳经济时代环境犯罪被害人救济的由来,分析了低碳经济时代环境犯罪被害人救济的缺陷,提出了低碳经济时代环境犯罪被害人救济的具体措施。以期在低碳经济背景下,环境犯罪被害人救济问题得到应有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3.
青少年期是童年向成年的过渡时期,是青少年个体确立同一性以及产生同一性混乱的重要时期,青少年在该阶段生理和心理都产生了巨大的变化,如何成功度过该阶段受社会环境的深刻影响。不同社会环境如家庭环境、学校环境、社会生活环境、同伴群体环境等对青少年心理有重要的影响,必须优化以上四项社会环境以对青少年心理产生正面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张灵 《侨园》2011,(6):55-56
近日,留学生犯罪现象引发热议。旅日留学生汪某连刺母亲数刀,上海女留学生在瑞典被男同学刺十余刀后死亡……社会对留学生群体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始关注和反思。青少年教育专家表示,并非所有学生都适合留学,除了学习能力和独立生活能力之外,心理方面的准备也必不可少。留学生心理健康堪忧一项针对中国留学生的调查表明,留学生群体的心理  相似文献   

15.
河南平舆县17名青少年被害案件逐渐披露,人们发现被害者中有相当部分是父母都在外地打工的“留守孩子”,而学校则说,放学之后他们对学生无力保护。这样的信息使家长们不得不极端地认为:假如没有家长“贴身”保护,学生的生命随时都面临危险。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时期是人类模仿性最强的时斯,最容易和最喜欢模仿别人。有的心理学家指出:“人类从出生到成年,无日不在模仿之中,尤以儿童时代,为人类模仿的中心时期。”青少年的模仿心理,是身心发展的正常现象,如果引导和发挥得好,可以较快地学习、模仿和掌握很多新知识。但是,青少年的这个心理,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正确的引导,那么,就容  相似文献   

17.
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作为国家建立的特殊救济制度,主要针对因刑事损害遭受严重损失但又无法获得有效民事救济的刑事被害人提供必要物质保障。刑事被害人救助制度具有法理学和司法实务上的重要制度价值,需要通过立法加以规范与保障。要通过救助对象、救助条件、救助程序等方面的完备立法,进一步有效保障刑事被害人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8.
每一次重大灾害风险不仅会给人们带来身体上、物质上的损失,更会带来心理上、精神上的创伤。这种心理创伤对灾害风险的亲历者,特别是对一线的应急人员,比如直接面对新冠肺炎的医护人员、面对火灾的消防战士以及救灾现场的应急志愿者伤害最大。常见的心理创伤反应分类应急救援专业人员在救援过程中和完成救援任务后常见的心理创伤反应主要有两类.  相似文献   

19.
这篇来信所反映出来的关于青少年心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是目前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既现实而又普遍的问题。担负教育责任的社会、老师、家长,一方面要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为孩子们树立为人立世之楷模,另一方面要学点社会学、心理学理论,认真研究孩子们对周围环境产生的不良心理反应,鼓励和教育他们走出心灵的误区,增强对新的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挫能力,在纷杂的社会里健康成长,千万不可由于自己思想上、心理上存在某种痼疾没有排除和对孩子的异常的心理反应认识不够,而采取简单、甚至粗暴的方式加以批评、训斥,进而造成孩子们心灵上新的创伤。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刑事和解制度在我国的刑事司法实践中悄然兴起,越来越多的地方检察机关对于那些加害方与被害方达成和解的轻微刑事案件者作出不起诉、撤销案件等放弃追究刑事责任的决定。建立刑事和解检察监督制度有利于切实保障被害人的权益得以实现,有利于监察和督促刑事和解的统一适用,维护司法公正,也有利于提高刑事和解处理刑事案件的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