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犯罪根源,是指产生犯罪现象的终极原因和根本原因。”文章认为,产生个人主义的事物就是犯罪根源。在私有制社会里,个人所有制作为私有制的配套制度,与私有制一起产生个人主义,它是犯罪的源头。私有制是产生犯罪的根本原因,它与个人所有制一起构成犯罪的根源,并派生出犯罪的个人原因、社会原因。个人所有制和私有制两种财产制度具有二重性,是过去也是今后犯罪存在的原因。整个社会主义历史阶段都存在犯罪根源。我们不能企求立即铲除犯罪根源,而只能在不影响这两种财产制度的积极作用充分发挥的前提下,限制其消极作用,使之降低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2.
黑格尔的真理观包括三层涵义:一是具体真理,即获得丰富的思想规定,才是具体真理;真理是一个过程,从逻辑方面看,真理是从原则到体系的发展过程,从历史方面看,真理是从抽象的体系到更为丰富的体系的发展过程。二是客观真理。真正的客观性乃是把握在思想中的事物,即关于事物的思想规定,所以,具体真理在本质上是客观真理。三是真即是善。真理既然是事物与其概念的同一,所谓不真的东西就是坏的东西,所以真即是善。黑格尔的真理观打破了形式主义、教条主义对真理的理解,把哲学的真提升到超越一般科学的真的水平,真理的发展不仅限于逻辑内部,而且也在人类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即社会历史之中。  相似文献   

3.
杨继国 《湖湘论坛》2002,15(1):70-71
有关股份制的性质,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已讲得很清楚:“股份制是现代企业的一种资本组织形式”,“不能笼统的说股份制是姓公还是姓私,关键看控股权掌握在谁手中”;但至今有两种极端的不正确认识需要澄清:一是将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把公有经济的股份化改造等同于“私有化”;二是把一切形式的股份制都等同于公有制。对股份制的糊涂认识不利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开展,或者使国有经济现代企业改革方向误入歧途。一、对股份制性质两种极端认识的分析1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吗?把股份制等同于私有制的认识有其理论和实践两…  相似文献   

4.
民主:一种无奈的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关于国家制度模式的比较与评价仍是政治学中莫衷一是的问题之一。此处消除歧见的途径除了一般的价值判断还应有一个正确的比较方法,即“两害相比取其轻”。制度的目的不应是追求至善的境界而应是避免最小之恶的艺术。民主制度之所以是人类迄今较好的模式,主要理由是:自然权利的存在;人之需求的天性;贪婪腐蚀权力的事实和个人成本效益的计算等等。从实践看,选举是民主制度的关键,比照经济社会,政治社会也是市场,其中政府是生产省,其决策和管理是产品,人民是顾客。生产者的产品不是派购派销而应是市场购买。这种购买不是支付货币,而是包含着顾客利益要求的选票。  相似文献   

5.
“公有制为主体”,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在当前的改革实践中,如何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贯彻“公有制为主体”,是党政干部普遍关心的、事关改革全局的重大问题。现就与此相关的主要问题谈一些个人的看法。  1.“公有制为主体”的提出及其涵义的演变。关于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现阶段的地位问题,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经历了一次重大的变化和几次逐渐的变化。所谓重大的变化,就是在十五大之前,基本经济制度是纯粹的公有制经济,不包含私有制经济;而从十五大开始则把私有制经济纳入其中。其间的逐渐变化是: 1980年底以前,不承认个体经济…  相似文献   

6.
魏娟 《时事报告》2006,(6):50-50
古希腊哲学家德漠克利特指出:对可耻行为的追悔是对生命的拯救。当我们把知耻作为一种德行来肯定时,对于净化社会风气,提升个人道德修养,规范社会行为会产生重大的意义。知耻本质上也是对荣誉的一种肯定及对不文明行为的一种厌弃。它是对假、恶、丑的憎恨和对真、善、美的向往,是内心里明是非、辨善恶的表现。  相似文献   

7.
道德的根本属性就是践行。离开了践行,不可能有任何真正的道德。《周易》说:“是故‘履’德之基也”,强调修德的核心就是要践履“礼”的要求,把能否践行当时的道德规范“礼”作为道德的基础。苟子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国妖者,就是我们所说的“两面派”、“伪君子”,  相似文献   

8.
妙语     
《时事报告》2010,(2):5-5
现在民间投资进入一些领域,有时会遇到“两道门”:一个是“玻璃门”,看着可以进去,真的想进去的时候,头上会撞个大包;还有一个就是“弹簧门”,刚刚把脚挤进去,稍稍不小心就被弹出来了。  相似文献   

9.
《共产党宣言》中关于未来社会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思想,不仅内容十分丰富,而且涉及的范围相当广泛。它既指明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建立的历史必然性,又揭示了生产资料公有制发展的方向和实现的原则。其主要点有:第一,消灭私有制,建立生产资料公有制。这是马克思。恩格斯关于未来社会问题的一个根本思想。早在1847年,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讲到未来新的社会制度时就提出:“首先将根本剥夺相互竞争的个人对工业和一切生产部门的管理权。一切生产部门将由整个社会来管理。”“因为个人管理工业的必然后果就是私有制”,因此私有制也必须…  相似文献   

10.
社会道德资源培育与人才道德素质提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包亚宁 《新东方》2009,(3):52-55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荀子在《大略》中说:“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苟子把口能言身能行的人视为“国宝”,把品言善身行恶的“两面派”看做“国妖”,足见对言行一致的道德素质的重视。可以说,这是古人衡量人是才还是“妖”的评判标准。在这个标准中,言行是否一致、行为是善是恶的道德表现是基础和关键。毫无疑问,古人的这一精辟认识经过千百年的检验、充实,使之更富活力,成为引领社会道德的一条主线。  相似文献   

11.
历史的碎片     
徐强 《现代领导》2005,(2):27-27
梁武帝:“大泽之中,有龙有蛇,纵不尽善,不容皆恶。”(《梁书》卷38)显然,这是借“自然生态”喻指“政治生态”。良性的生态,其标志就是“平衡”,各种力量相互制衡,共同发展。尽善尽美的政治环境,迄今为止,只是人们理想中所追求的一个乌托邦。客观现实是:有善势力,也有恶势力,善与恶的较量永无尽头。善势力如果不能压倒恶势力,  相似文献   

12.
宋代政治家司马光在论及才与德的关系时,依才德的多少把人分为四等:“才德全尽谓之圣人,才德兼亡谓之愚人,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对这些人当如何取舍呢?“凡取人之术,苟不得圣人,君子而与之,与其得小人,不若得愚人。何则?君子挟才以为善,小人挟才以为恶。挟才以为善者,善无不至矣;挟才以为恶者,恶亦无不至矣。”在这里,清晰地说明了“德”对于一个人的作用。特别是对于掌握一定权力的领导者来说,如果不注重道德建设,“挟才以为恶”,  相似文献   

13.
财产权利和民主发展密切相关。财产首先是一种历史性的观念,17世纪以前,私人财产权也包括公共财产权。17世纪之后,财产的内容被窄化为私有财产,它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物,也是自由主义民主理论的经济权利观的基础。自由主义民主财产观认为财产等同于私有财产,财产是一种对于物的权利,而不是关于收益的权利,其功能在于对个人劳动的刺激和诱导。自由主义民主财产观狭隘性导致自由主义民主在当代呈现出许多的弊病。参与式民主则致力于重建一种深化民主发展的财产权理论,扩大而不是窄化公民财产权的内容,将其扩展为一种包含着公民政治权利和社会权利在内的经济权利。  相似文献   

14.
过程民主文化思维是把民主文化相关概念用于中国民主文化研究,将中国民主文化的变化和发展视为一个包括不同部分在内的特定的具体运动过程而催生的一种新的中国民主文化思维方式。这一思维方式的框架是,在把中国民主文化的变化和发展视为一个特定的具体运动过程的基础上,把这个运动过程解释为民主文化的理性化过程、民主文化的生态过程和民主文化的开放过程的统一。确立这一思维方式的理论依据是:其一,这一思维方式是对哲学过程论思想在民主文化研究领域的应用;其二,这一思维方式是在反思底线民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的;其三,这一思维方式是针对中国民主文化的现状提出的。  相似文献   

15.
<正> 按照传统的理论,所有制分为“公有”和“私有”两种。中国社科院政治学研究所杨百揆认为,这是一种陈旧的观念,是一种历史的误会。在人类历史上,严格说来公有制是不存在的。公有制本身就是一种私有制,而私有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一种公有制,因为,公有制在体现的时候,总是为一部分人所有,不可能是全人类和全社会所有。我们把自己的几十个人合作经营的集体所有制说成公有制,而把西方社会几千几万人持股的集体所有制说成是私有制;把我国的国有制说成公有制,把西方国有制(如法国等,其国营企业占30%)说成私有制;第三世界的国有制和其它一些所有制则没法叫,这就把一个本质的问题很滑稽地变成了一个国度问题、地理位  相似文献   

16.
激疑     
激疑,是启发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用疑难来激发学生开展思维,是培养能力的好途径。讲哲学常识时,在课堂中提出一个问题:如何保管好鸡蛋的问题。有两种不同意见:一种意见是“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理由是注意力集中,才照看好那个篮子。另一种意见是“不要把所有的鸡蛋放入一个篮子里”,理由是如果篮子倒了,那就全碎了。教师问:两种对立的观点,哪个对?谁是谁非,让学生争论,运用哲学观点加以分析说明。由于选择事例的典型性和启发思维的刺激性,学生的兴趣甚高。前一种观点是集中精力抓主要矛盾,全力解决主要问题,事…  相似文献   

17.
《中国妇运》2000,(11):39-40
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直接涉及到离婚时夫妻共同财产的清算和分割,而离婚时财产的清算和分割是当前保护妇女财产权益的突出问题。出现问题的原因有三个方面:一是我国对公民个人所得、自有公司盈利等方面的税收管理制度不健全,国家难以掌握公民确切的财产使得个人隐匿、转移财产成为可能;二是妇女对夫妻财产关系的法律意识淡薄,不会也很难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三是我国现行《婚姻法》关于夫妻财产关系的规定过于简单,已不适应现阶段公民收入方式的变化和复杂的现实,需要充实和完善。 ——新婚姻法夫妻财产关系宜采用法定和约定…  相似文献   

18.
王成艺 《新东方》2006,(7):34-36
个人私有财产该不该保护,更确切地说,个人私有财产应不应该与公有财产具有同等的“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这是我们从最近一封给全国人大委员长的公开信中引出来的话题。公开信的作者认为,社会主义宪法同资本主义宪法的一个根本区别,就是表现在如何对待私有制问题上。他援引列宁  相似文献   

19.
戈尔巴乔夫是怎样把苏联引上私有化方向的?周关在戈尔巴乔夫的人道的民主社会主义理论和路线的引导下,苏共崩溃了,苏联解体了,并演变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就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瓦解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立。当然,这有一个过程,并非一...  相似文献   

20.
毛泽东民主观是一个动态的体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内容不完全一致。但纵观毛泽东一生关于民主的论述,可以看出其民主观的一些基本特征。这些特征有些是相对于西方资产阶级民主而言的,与毛泽东之前的马列经典作家相一致,有些则完全具有个人色彩。一 民主含义的宽泛性在毛泽东有关民主的论述中,难以找到对民主概念的直接界定。这一点与毛泽东之前的马列经典作家不同。在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那,民主被清楚地界定为一个政治概念,一种国家制度和国家形式。作为一种国家制度,“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1] 。而在毛泽东那,民主在多种意义上使用,它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