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观察与思考》2007,(10):F0002-F0002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一天,一群有激情的年轻人要给自己的产品取一个名字,我们想到了很多“创意”,但是最终“绿源”深深吸引了我们。绿源,顾名思义,她的本意就是“绿色能源”、“绿色之源”和“与绿有缘”。致力于企业发展与世界和谐的绿色事业,成为我们永久的最动人的崇高愿望。  相似文献   

2.
《观察与思考》2007,(16):F0002-F0002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一天,一群有激情的年轻人要给自己的产品取一个名字,我们想到了很多“创意”,但是最终“绿源”深深吸引了我们。绿源,顾名思义,她的本意就是“绿色能源”、“绿色之源”和“与绿有缘”,  相似文献   

3.
《观察与思考》2007,(2):F0003-F0003
<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一天,一群有激情的年轻人要给自己的产品去一个名字,我们想到了很多“创意”,但是最终“绿源”深深吸引了我们。绿源,顾名思义,她的本意就是“绿色能源”、“绿色之源”和“与绿有缘”,致力于企业发展与世界和谐的绿色事业,成为我们永久的最动人的崇高愿望。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希望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不,不仅仅是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为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请使用电动车。  相似文献   

4.
<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一天,一群有激情的年轻人要给自己的产品去一个名字,我们想到了很多“创意”,但是最终“绿源”深深吸引了我们。绿源,顾名思义,她的本意就是“绿色能源”、“绿色之源”和“与绿有缘”,致力于企业发展与世界和谐的绿色事业,成为我们永久的最动人的崇高愿望。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希望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不,不仅仅是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为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请使用电动车。  相似文献   

5.
<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一天,一群有激情的年轻人要给自己的产品去一个名字,我们想到了很多“创意”,但是最终“绿源”深深吸引了我们。绿源,顾名思义,她的本意就是“绿色能源”、“绿色之源”和“与绿有缘”,致力于企业发展与世界和谐的绿色事业,成为我们永久的最动人的崇高愿望。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希望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不,不仅仅是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为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请使用电动车。  相似文献   

6.
<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某一天,一群有激情的年轻人要给自己的产品去一个名字,我们想到了很多“创意”,但是最终“绿源”深深吸引了我们。绿源,顾名思义,她的本意就是“绿色能源”、“绿色之源”和“与绿有缘”,致力于企业发展与世界和谐的绿色事业,成为我们永久的最动人的崇高愿望。我们孜孜不倦的努力,是希望回答一个问题,为什么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不,不仅仅是我需要一辆电动车,为了我们所赖以生存的环境,请使用电动车。  相似文献   

7.
《群众》2013,(2):66-68
随着世界范围内绿色运动的蓬勃开展,绿色环保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逐渐为人所认知、接受,绿色消费市场加速形成,全球正进入一个新的绿色经济时代。有专家指出,这是人类继农业文明为核心的黄色文明、以工业文明为核心的黑色文明、以信息文明为核心的蓝色文明后的第四次文明浪潮。能否抓住这一重要机遇,促进绿色产业发展壮大,将是区域经济实现新一轮快速增长并重新排定实力座次的关键。绿色产业发展的内涵、外延究竞是什么,加快其发展还面临哪些现实难题,如何针对性地加以破解,理清这些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理性地认识这一发展趋势和潮流,更科学审慎地进行行动规划,培育新的“绿色生产力”,迎来经济发展的新一轮“黄金期”。  相似文献   

8.
武汉城市圈实施“绿色促进计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促进计划”是政府为了应对解决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促使经济由传统的高能耗、高污染发展模式向绿色、可循环和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转变推出的一揽子支持政策,包括立法保障、财税、金融、土地、消费、产业政策等,其核心是大力发展绿色经济,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培育绿色产业集群,引导绿色消费,最终通过绿色改革实现绿色发展。实施“绿色促进计划”是武汉城市圈建设“两型社会”,探索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模式,应对当前金融危机,夺取绿色产业和绿色科技发展的制高点,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9.
观潮 《今日广西》2008,(10):55-55
21世纪,一股追逐绿色的旋风正在席卷全球。当人们发现天气变得越来越热,空气中的灰尘变得越来越多,生活被辐射和污染所包围时,人们开始渴望重返自然,渴望绿色、环保、健康的生活。然而,社会观察家发现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现象:正在席卷全球的绿色商品,已经被商家吹嘘的“绿色”概念所欺骗,绿色消费使市民用大把大把的钞票购买“伪绿色”的商品。这些“伪绿色”商品被业内人士俗称为“漂绿”。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全球“绿色浪潮”的兴起,不少饭店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主动发挥自身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改变经营策略,加强环境意识,实施环境管理,极力倡导营造饭店的“绿色”氛围,并将“绿色饭店”作为企业的新形象展示给社会。  相似文献   

11.
赵继平 《群众》2017,(21):65-66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反对奢侈浪费和不合理消费,开展创建节约型机关、绿色家庭、绿色学校、绿色社区和绿色出行等行动.把绿色生活纳入实现美丽中国的范畴,既指明了方向和目标,也为实现绿色生活绘制了“施工图”和“验收表”.  相似文献   

12.
王毅 《北京观察》2011,(6):27-27
现在关于"绿色发展"有很多提法,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创新型国家"、"新型工业化"、"两型社会"、"节能减排"、"循环经济"、"绿色经济"、"低碳经济"等,相互之间既有区别,也有重合,而工作上不同部门又各有侧重,这不利于在"绿色发展"的计划、政策、资金等方面做好统筹,难免出现衔接不好、重复安排的问题。对此,我们首先应厘清“绿色发展”理念。在经济发展上,“绿色”有三层含义:一是开展资源节约、亏染治理、生态保护等,这属于“绿包”本身固有之意;  相似文献   

13.
《创造》2003,(4):1-1
前些年,“生态资本”、“生态文明”这些饶有新意的语汇,给了正在建设“绿色经济强省”的云南人予很大的启发。最近又听到有的学者提出一个新概念,叫做“绿色发展理念”,心头不禁为之一亮。真正有思想含量的东西总是能够让人感到兴奋的。对于“绿色理念”,也应该是这样。“绿色理念”,可能在今天还难以对它的确定概念做一个什么定义之类,但它的指向未来和富有创新意味的性质,是无法不引起人们的兴趣的。在笔者看来,“绿色理念”,应该是指人们在反思、总结过去粗放式的发展、单一地追求经济指标的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种思想…  相似文献   

14.
丁志华 《人民论坛》2023,(18):36-39
“双碳”目标下,我国的绿色消费面临重要变革。目前,我国的绿色消费实践涉及居民衣、食、住、行、用等多方面,绿色消费结构中生存型消费占比较高,发展型消费占比较低。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为主的绿色消费向以减少温室气体为主要目标并兼顾增汇和循环特质这一更有利于“双碳”目标实现的方向演进。在实现“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绿色消费在心理、文化、技术等多源动因的共同推动下、在居民、企业、政府三大主体的共同努力下实现阶段演变。  相似文献   

15.
张治忠 《求索》2014,(12):77-80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在当代中国的发展进程中蕴含了三个方面的价值维度:从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人与自然和解的视角出发,以“类存在主义”取代“人类中心主义”,从价值观的角度辨正了“内在价值”的合理界定;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在中国的演进过程中,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这个理论核心的“同一式’’发展的逻辑进程;从对“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等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的哲理辨析中,提出了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观的价值实现途径必须是基于全社会对节约观达成一致共识,形成一种节约型的、全新的社会生活方式,才能最终达到环境友好、资源节约的社会发展目的,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创造》2011,(10):86-87
“如果不能阻止发展,那就让发展是绿色的吧!”这是当今世界各国形成的共识,也是中外沟通中交集最大的共同语言。在我国,“绿色经济发展”已逐渐显露出中国特色,而“十二五”规划更是成为中国首部绿色发展规划,这标志着中国进入“绿色发展时代”,也标志着中国发动和参与了世界绿色革命的历史起点。  相似文献   

17.
余日昌 《群众》2013,(10):79-80
刚完成县改区的“农业大区”——南京高淳区,因长期致力于“绿色发展”,呈现出“集聚后发优势、力争跨越发展”的强劲势头。通过三个月的实地走访调查,笔者注意到:高淳的快速发展,取决于其特色发展路径,取决于其正确处理好“快与慢、富与强、得与舍、美与善”这四对关系。高淳在如何把握这“四对关系”方面的探索,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18.
王昂 《群众》2013,(12):30-30
党的十八大为我们描绘了美丽的未来画卷——“中国梦”!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中国梦。如果有人问我,你的中国梦是什么颜色的?我一定会回答:我的中国梦是绿色的。我是个在乡村长大的人,  相似文献   

19.
浅谈绿色环境税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为解决全球资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的“环境退化度”问题,实现全球经济“可持续发展”的理论得到广泛认同。世界上不少国家开始利用税收强制手段,控制自然环境退化,实施了对自然资源、生态环境保护的“绿色环境税收”制度。本文从绿色环境税收的产生发展、概念种类、中国绿色环境税收的现状出发,提出了完善中国绿色环境税收的构想。  相似文献   

20.
游本根 《群众》2013,(2):79-79
随着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近年,不少地方积极推进“绿色发展”进企业,下决心关停了一批能耗高、污染重、科技含量低的小化工、小火电、小造纸、小电镀等“六小”企业,成效明显。然而,“绿色发展”在我国多数乡村还是个“盲区”,“绿色发展”的理念还没有在广大农民心中扎根,突出表现在对农业生产的“三重三轻”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