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道路"体现人的求真发展、向善发展、尚美发展和开放发展的本色。"道路自信"提升人的科学发展意识,释放人的自由发展能量,彰显人的全面发展方位。"道路自信"涵盖实践自信、历史自信和文化自信。坚定道路自信,对人们推进感性实践、完善价值选择、健全交往方式等都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7,(8)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是经济新常态背景下,党和国家为解决社会上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所提出的新战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目标,其他三个全面是支撑点。其理论的提出蕴含着深刻的党中央治国理政战略的新内容,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3.
人的发展,经由早期社会"原始的丰富性",到私有制社会里片面而畸形的发展,再到马克思构想的共产主义社会中自由而全面地发展,是与社会发展的历史演进相统一的。城市化是我国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城中村改造是城市化进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无论村民是否愿意,都需要融入城市生活,熟悉并适应现代城市的社会规范和观念体系。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发展三形态理论为基础,立足于城中村村民在发展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对村民的发展方向做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20世纪7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产生了许多社会问题,制约着社会持续发展。为此,学术界开始反思以往的以人为中心发展理论并提出其它诸多理论形态,但这些成果恰恰忽视了马克思人的"类中心"思想。所以,我们应当准确地把握马克思人的"类中心"发展理论,强调不仅要把他人、而且要把各种自然存在纳入到自我的本质规定性之中,从根本上改变人对待他人及他物的看法,以此来构建人的"类中心"发展理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本文论述了经济的发展与人的自身发展的关系。指出经济的发展应以人的发展为目的。经济发展中衍生的契约关系,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契约观念,对人的独立主体意识的形成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使得中国的经济关系全面走向契约化。契约化的市场经济为人的发展提供了条件,但同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仍然面临着人的异化的考验。只有坚持制度的完善,坚持对经济正义的不懈追求,才能最终实现经济的发展与人的自身发展的统一。  相似文献   

6.
刘觉生 《理论探索》2003,3(4):13-15
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的本质的全面发展 ;这种发展是一个曲折前进的历史过程。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本质要求 ,与社会的全面发展是互为前提和互为基础的  相似文献   

7.
中国职工代表大会制与职工参与模式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从历史考察的角度探讨了中国职工代表大会制的背景、特点和类型。然后通过对职工代表大会制的政策变迁和实际,来分析职工政治参与的性质和界限。  相似文献   

8.
论中国共产党政治社会化的转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党的政治社会化是党的政治优势,总结党的历史经验和教训,社会转型时期要从政党整合功能的调整出发,以社会主义的人文关怀方向,由革命型向建设型转化,注重人的主体地位,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切入点,全面加强和改进党的思想政治工作。  相似文献   

9.
“80后”、“90后”青年职工群体的快速增长,向工会组织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切实有效地提高工会在青年职工中的认知度、认可度和凝聚力,是一项当务之急的重要工作。  相似文献   

10.
美好生活充分展示出人民需要的全面性和丰富性,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前提,而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或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奋斗目标。这从根本上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取向和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和大众化。美好生活不是用来享受的,而是用来创造的。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关键靠发展。在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发展中,人的全面发展具有根本性。没有人的需要的发展和以能力为本位的整体素质等的提高,就没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的全面发展,也就没有美好生活。  相似文献   

11.
郭丽  李西林 《各界》2010,(1):96-96
企业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的一切活动的最终目标是为了追求利润最大化,这一点现在已经是没有疑义的了,企业的利润是从哪里来的,虽说町以有多种途径,但归根结蒂只有一个来源,就是通过人的劳动来创造。  相似文献   

12.
论"人的发展"与"个人发展"的辩证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与“个人”两个概念外延不同 ,“人的发展”与“个人发展”所指的范围和内涵也有区别。对二者从不同的系统去考察 ,有“无限”和“有限”的区别 ;二者的发展趋势与过程 ,也并不完全吻合。但二者既是整体与部分的关系 ,又是一般和个别的关系 ,只有从二者的对立统一中才能全面准确地把握人的有关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之初,为提高人民思想政治教育水平,邓小平提出要培育“四有”新人,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基本人才保障。党的十九大以来,习近平结合新时代的历史任务和要求,将着力培养能够担当起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确定为党的人才发展新战略目标。以新时代时空场域的历史之维、“三有”全面发展思想的理论之维、复兴民族历史使命的实践之维来考察时代新人的内涵,对理解和把握“时代新人”观的理论形态具有重要意义。从“四有”新人到“时代新人”,既有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思想来源之“脉”,又彰显出“时代新人”面对“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当今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问题所作出的理论创新之“进”。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解放学说的整体观照中,马克思以其深刻的历史观对资本主义社会下异化的人进行了考察,为推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研究视角与方法。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着社会生产的传统范式,为生产方式变革、“产”“教”融合、旧式分工削弱开辟了道路,重构着人全面发展的现实载体。然而,人工智能在创造有利于人发展的社会条件的同时也加剧了人的物化、奴化、矮化,使人的发展深陷“二律背反”的现代性僵局。从本质上看,人与技术之间的矛盾始终是人与人的矛盾,人们在智能技术中认识到的深层次发展悖论源于“颠倒世界”中资本与技术的全面“联姻”。通过探析人工智能与人的发展之间的耦合关系,更能清晰审视当代社会人的发展机遇与症结,为人工智能时代人的全面发展探寻出一条历史唯物主义的科学之路。  相似文献   

15.
论以人为本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包心鉴 《理论探讨》2004,23(5):10-13
以人为本是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发展规律揭示的最高境界,是社会主义发展的本质要求。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科学发展观中的以人为本包含着丰富内涵,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出发点;一切发展都必须依托人的主体性;一切发展都必须以人为目的。坚持以人为本,一个重大的现实任务,是在加快市场化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注重提升人的素质,建构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6.
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永恒的追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根本着眼点在于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体育对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有独特的功能,体育与人体的和谐全面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因此要加强体育运动,促进人的和谐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7.
建家活动已经成为履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基本职责、不断提高工会工作整体水平和全面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的综合载体和重要手段。本文通过梳理建设“职工之家”活动发展阶段,研究探讨建家活动的基本规律,为进一步丰富、完善建设职工之家活动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8.
论和谐社会与人的全面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伦光 《理论探讨》2006,1(3):21-23
人的发展与社会发展是一个互动的历史过程,人的发展离不开社会,社会发展的实质就是人的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高表现、终极目标。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人的劳动能力、需要、自由个性、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和人的思想道德素养的全面提升提供了现实条件。  相似文献   

19.
王伦光 《理论探讨》2004,2(5):32-35
人的发展和人的价值追求是一个互动的历史发展过程,人的价值追求对人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导向和激励作用,只有确立了正确的价值追求,人才能获得健康的发展。价值自觉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关键。只有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通过培育人的主体意识,加强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引导和主体的自觉实践,不断提升价值追求,实现价值自觉,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人的主体性的发展与人格转型是双向互动关系。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人格转型的目的是要高扬人的主体性,但又要防止人的主体性的过度张扬而导致人的异化。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尺度,来实现人格转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