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保护企业名称专用权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保护企业名称专用权的研究□张广良企业名称,亦称厂商名称,是一企业区别于另一企业的显著标志。企业名称应当由以下部分依次组成:字号(商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其中字号为一企业名称中最重要的部分,是法律保护的核心。企业名称应冠以企业所在地行政区...  相似文献   

2.
企业名称作为一种企业的区别标志,在简单商品经济社会就已得到广泛的使用。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企业名称专用权法律保护的意义和作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因为企业名称能反映企业的商誉和产品的质量价值。我国《民法通则》在有关章节中对企业名称也作了原则规定。在此基础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对企业名称有关问题作了更明确、更详细的规定,它们是保护企业名称专用权的直接法律依据。按国际惯例,企业名称一股由5个要素构成:所在地(汪用地名称)、商号(字号)、所…  相似文献   

3.
企业字号,也可称为“商号”,是指某一企业为了将本企业与其他企业相区别而使用的名称或牌号。一个企业的名称是由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组织形式四部分组成,而字号无疑是其核心内容。一个历史悠久或知名度非常高的企业字号,无疑会成为企业名声和信誉的象征。但是,在实践中,企业字号却面临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一、企业字号的保护问题根据国际通行的立法原则或法律原理,企业字号的保护要远远弱于对企业商标的保护,原因之一就是企业字号的显著性要低于商标。因此,我国《企业法人登记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冲规定“企业名称在冠用的行政…  相似文献   

4.
将他人在先登记的知名字号登记为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在商品上使用的行为,容易造成相关公众的混淆或误认,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应认定为属于会引人误认为是他人商品的擅自使用他人企业名称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法院在处理这类案件时,应当把握公平合理、诚实信用和保护合法在先权利原则。  相似文献   

5.
商标和企业名称均系商业标志,前者用于区别不同来源的商品或服务,后者用于区别作为不同市场主体的公司、组织和个人。商标与企业名称的冲突一般是指这两种合法的权利所指向的客体(商标或企业名称)的表现形式相同或相似,但两者的主体不一致的情况。由于企业名称由企业所在地行政区划、字号、行业、经营特点、组织形式等四部分构成。其中,行政区划名称、行业与经营特点、组织形式等都是通用称谓,多数情况下主要是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商号)与他人注册商标  相似文献   

6.
企业名称权是指企业依法决定、使用、变更和转让自己名称的权利,是企业作为民事主体的首要的人格权.其内容包括:1.命名权,即企业有权决定自己的名称.每一个企业都有权依照法律、法规决定自己的名称.根据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之规定,企业名称一般应由企业所在地行政区划名称、字号(或商号)、行业或者经营特点、组织形式依次组成.并不得含有以下内容和文字:(1)有损于国家社会公共利益的;(2)可能对公众造成欺骗或者误解的;(3)外国国家(地区)名称、国际组织名称;  相似文献   

7.
商品或服务商标的专用权与企业名称权是分别受商标法律、法规和企业名称登记管理法律、法规调整、保护的财产权,随着商品经济的迅速发展,商品流通速度与范围的加快与扩大,商品或服务商标与企业名称中的显著部分字号(商号)相同、近似,并构成混淆误认的情况和问题越来越突出。近几年,由于我国经济与社会的飞速发展,从而使人们真正弄清了市场主体商号与产品商标的区别,这两者都具有十分重要的财富价值。然而,若对商号与商标运用的不合理,那么有可能会起到反面作用,进而出现了一系列侵权行为以及不正当的竞争关系。所以,我们有必要站在理论角度,针对商号权以及商标权的权利冲突进行一些探索,以期构建一有效预防商号权和商标权权利冲突的运营机制。希望能够为读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8.
将他人知名的企业名称字号在同一区域内登记注册为企业名称字号,是俗称的“傍名牌”的主要形式。结合审判案例,根据《反不当竞争法》和司法实践,对企业名称获得保护的要件、企业名称禁止混淆原则、企业名称之间冲突的法律保护路径等问题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侵犯企业名称权应引入惩罚性赔偿的民事责任。  相似文献   

9.
在我国,近几年来随着经济发展,不断出现商号与商标权的冲突,本文阐述了商号与商标的权利冲突的表现,分析了权利冲突产生的原因,并探讨了解决的方法与相应原则。对于《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所称的"字号"一词,笔者将其称为商号。  相似文献   

10.
【裁判要旨】企业字号须体现出较强的识别性,能起到区分商品来源的作用,这是字号获得保护的重要前提。对于具有知名度的字号,可以依法视为企业名称加以保护。对知名字号的证明责任应由主张权利受侵害的原告承担。知名度的认定可以参照驰名商标尤其是知名商品的认定  相似文献   

11.
商号与商标一体化策略刍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商号是指生产经营厂商的字号,是企业名称的组成部分,它与商标都是受法律保护的一种产权,同属知识产权的范畴。厂商可用商号向商标管理部门申请核准注册商标。如我国的“张小泉”、“全聚德”、“盛锡福”等文字商标都来自于商号。同样,企业将自己的商标经工商行政管  相似文献   

12.
付国华  吴宏 《人民司法》2012,(8):101-105
【裁判要旨】对于具有一定市场知名度、为相关公众所知悉并已经实际具有商号作用的字号,可以视为企业名称。如果经过使用和社会公众认同,字号已经在特定地域内为相关公众所认可,具有相应的市场知名度,与该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关联关系,具有识别经营主体的商业标识意义,他人在后擅自使用该字号,足以使特定地域内的相关公众对在后使用者和在先企业之间发生市场主体的混淆、误认的,在后使用人明显具有攀附知名字号的  相似文献   

13.
郝以宏 《行政与法》2009,(7):124-126
商号又称企业名称.由于我国商号立法的滞后,商号在转让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困境:如理论上的矛盾,转让方式不明确.没有规定营业终止时的商号权转让问题等,因此,我国应统一商号的使甩,建立知识产权属性的商号权保护法律制度,建立字号权制度,引入"营业"一词,明确规定营业终止时的字号权实现制度.  相似文献   

14.
陶恒河 《人民司法》2012,(10):42-46,1
先登记的企业名称中的字号如果与在后注册的商标相同或相似,法律是保护该在先字号还是保护在后商标?该字号在什么情况下受法律保护?  相似文献   

15.
字号权的知识产权特征及其相关权利冲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引用“字号权”这一概念,提出将其置于知识产权的保护范围之下,将有利于解决我国现在面临的理论及司法实践的问题。通过对字号与商号的区别、字号的知识产权属性、字号权分别与商标权、企业名称权、域名权等权利的关系与冲突的论述,阐明将字号权归于知识产权保护的必要性与迫切性。  相似文献   

16.
徐竞 《律师世界》2002,(8):25-26
案例:曾经有人以“汉正街”作为字号注册了一家企业。管理部门以其侵犯了“汉正街”的无形财产权为由,向工商部门提出撤销请求。此事引起一定关注,焦点是“汉正街”三字能否作为企业字号登记。有的认为,“汉正街”具有丰厚的商业文化内涵,是属于社会公众的无形资产,其商业使用应受严格限制;也有的认为,只要符合《企业名称登记管理规定》的形式要件(行政区划、字号、行业或经营特点、组织形式),注册并无不当。那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名称、字号是否属于无形资产?如何受知识产权法的调整和规制?本文就此;作些探讨。一、企…  相似文献   

17.
浅析依法平衡商标权与字号权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为 《山东审判》2004,20(6):72-74
我国目前对商标与企业名称的注册登记管理分属 两个系统:商标实行全国统一注册、分级管理,商标授 予是在全国范围内检索是否有相同或相近的商标后方 予注册,故注册商标具有全国范围内的效力;而企业名 称实行地域性的分级注册和管理,字号的检索范围只 局限在当地,故只在"登记主管机关辖区"内有效。基于 商标注册与企业名称的登记注册之间尚不能交叉检 索,加之市场急剧转轨过程中企业分合变动以及某些 企业有搭便车的企图等,近几年来,关于企业名称被抢 注成商标权、与注册商标相近或相似的企业字号被登 记等类纠纷在全国发生多起。这不能仅仅依靠当事者 的高姿态让步来化解纠纷,而需要通过立法确立科学、 合理的解决冲突的规则。本文拟从注册商标的专用权 与注册登记的字号权一旦发生冲突的法律救济问题入 手,进行试探性的分析。  相似文献   

18.
"该案的典型性在于对不正当地将他人具有较高知名度的在先注册商标作为字号注册登记为企业名称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请求判决停止使用或者变更该企业名称。该案对规范企业名称的登记使用、保障良好市场竞争秩序具有较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在市场经济时代,商号已经成为企业信誉度的载体,是产品质量的代名词,也是企业拥有的一笔的无形资产,其本身就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然而我国对于商号的保护尚存在法律漏洞。在当今社会,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后,对知名商号的侵权行为日益严重。社会关于要求用立法对商号进行保护的呼声也越来越高。本文对商号的法律保护做详细论述,以期达到我国对于商号法律保护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0.
商号一般是指生产经营者的字号,是生产经营者进行民商事活动时用于标识自己并区别于他人的标志,因此商号的专用权,即"商号权"具有名称权和知识产权的双重性质。商号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价值日益突显,而我国商号立法现状却不容乐观,实践中商号侵权案件大量出现,所以探讨企业商号权的法律保护对策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