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碧山叠翠,涢水行歌。 位于鄂中腹地的安陆市,人杰地灵,钟灵毓秀,是历史上的郧子国、安陆郡、德安府所在地,孕育了宋祈、宋庠等一批著名的文学家、史学家和政治家。历代不少游人士子、墨客骚人在此驻足流连。唐代大诗人李白曾在此隐居10年,以文会友,留下了不少不朽诗篇。 历史的车轮驶入了21世纪,有着优秀文化传统的安陆人,新时期更加重视发展教育。安陆广大教育工作者以自己的勤劳和智慧,不断续写新的篇章。 2001年3月,安陆市教育局新老班子平稳交接。如何在新形势下继往开来,再续安陆教育  相似文献   

2.
孙宁 《学习月刊》2011,(24):137-137
依傍着碧山浸水的安陆市第一高级中学,是湖北省首批确定的重点中学之一。经过长期的风雨历程的洗礼.造就成了一所历史悠久、设施完备、环境优雅、质量过硬的新型学校。近年来.安陆一中高考在孝感市同类学校中一直名列前茅。结合办学实际.学校在体制机制创新方面,主要进行了如下尝试:  相似文献   

3.
《学习月刊》2014,(20):F0003-F0003
烟店镇地处孝感安陆市中部,东临涢水,西依碧山,国土面积110.8平方公里,辖36个行政村,4个社区,4.5万人。烟店自然环境优美,人文底蕴深厚,百姓淳朴善良,诗仙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谪居于此。近年来,镇委、政府紧紧围绕省级文明乡镇创建要求。  相似文献   

4.
回顾中国共产党成立80周年的历史,党对中国革命作出的伟大贡献,感受很多,体会最深的是党的群众路线。 在我国历史上,许多思想、政治家治国成功之道,无不归于“顺应民心”;治国失败之因,皆咎于“不得民心”。正所谓“得众则得国,失众则失国”。封建社会的思想家荀子讲过一段很深刻的话:“用国者,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意谓人民肯为国出力国就富,人民肯为国牺牲国就强,人民赞誉国家国就荣。近代民主革命家孙中山先生,就把“民权、民族、民生”作为立国之本。他们的施政思想和政治纲领,可谓“顺…  相似文献   

5.
《学习月刊》2014,(20):48-49
烟店镇位于孝感安陆市的中部,东临涢水,西靠碧山,诗仙李白"酒隐安陆,蹉跎十年"便是谪居于此。全镇国土面积110.8平方公里,有36个行政村、4个社区、4.5万人。近年来,镇委、政府紧紧围绕省级文明乡镇创建要求,以文明卫生创建、清洁乡村工程、两创活动开展和农村文化建设为抓手,以领导加强、投资加大、体制健全、机制完善为保障,深入开展精神文明创建。  相似文献   

6.
安陆是楚文化重要发祥地.文化资源丰厚,人文环境浓郁。素有全国“足球之乡”、“漫画之乡”、“银杏之乡”和“李白之乡”的美誉。经过历史积淀.逐渐形成“李白文化”、“漫画文化”、“银杏文化”和“红色文化”四张城市文化名片。这些丰富的文化资源.既是安陆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是发展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碧山毓秀,涢水钟灵。富饶的土地曾哺育了宋郊、宋祁、郑獬等历史风云人物;秀美的风光曾让杜牧、曾巩、韩愈、欧阳修等人墨客流连往返,尤其是李白曾在此“蹉跎十年”,留下了“别有天地非人间”等百余首不朽诗篇。  相似文献   

8.
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呈现出由共同胜利向一国首先胜利、一国首先建成转变的历史轨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进一步展现出一国首先崛起的历史趋势。马克思恩格斯的共同胜利论蕴含着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首先发生的因素,列宁的社会主义革命理论侧重一国首先胜利,斯大林则主张一国首先建成社会主义。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主义力量在世界范围内发生新的变化,新时代的中国一枝独秀,坚定地高扬起科学社会主义大旗,呈现出社会主义在中国首先崛起的历史趋势。这一崛起是以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和平崛起,而非建立新的霸权。探讨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到一国崛起的理论与实践进路,对我们坚持自信自立,致力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引领科学社会主义走向现代化场域,具有重要的世界性意义。  相似文献   

9.
从隋炀帝的好讲排场说起○蔺永刚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因其残暴之至、荒淫之极,仅在位14年,就身亡国灭。他给后人留下的,除开凿了一条大运河外,就剩下残暴荒淫导致亡国的教训了。他曾为了向在洛阳的西域人夸富,每年正月在洛阳大街上设百戏场,演出...  相似文献   

10.
辛裕泰 《学习月刊》2010,(10):96-96
利其器,善其事;学而优,办好案。刚刚被安陆市委表彰为建立学习型党组织先进单位的安陆法院,融融春日之下,显得书香满院,文气袭人。良好的学习氛围,推动各项工作上台阶。去年,该院被中央政法委、解放军总政治部表彰为“维护国防利益和军人军属合法权益先进单位”,被湖北省高级法院记集体二等功,  相似文献   

11.
中国与大韩民国一衣带水,自古以来,两国就是东亚文化圈中的兄弟之邦。然而,由于美苏冷战,尤其是50年代发生的朝鲜战争的影响,中韩两国曾经在政治上敌视、军事上对峙、经济上隔绝,时间长达30余年之久。直到1992年8月,两国关系才恢复正常。两次飞机事件,为中韩缓和关系提供了机会历史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末,随着中韩两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双方潜在的经济互补构成了两国化解对立、建立外交关系的巨大可能性。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两国都在静观时局的发展,等待改善关系的机会。后来,两次飞机事件的处理为中韩两国关系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省的灵台县历史悠久,远在商周时期就先后建有密须国、密国.西周初年,有位诗人有幸目睹或经历了兄呼弟、父携子,争先恐后修建“灵台”的经过及情景.他满怀激情地写下了“经始灵台,经之营之,庶民攻之,不日成之.经始勿亟,庶民子来”的诗句.也许这首诗不是一人所作,而是庶民百姓在修筑灵台时所唱的赞词.  相似文献   

13.
李毅 《党课》2010,(2):105-107
萧何廉洁自律、忍辱负重、为国劬劳,是汉朝开国之初的名相,历来功高震主、名威惊主。为此,萧何多次险遭汉高祖杀害。纵观历史,萧相国一心为国,没料到汉高祖要杀他,要不是有人救了萧大相国,萧何不会次次逃脱杀头之灾,还能保住一世英名。  相似文献   

14.
说酒文化     
节到了,饮酒之风又将兴盛起来。节日饮酒,多为家人、亲朋相聚,推盏换杯,觥筹交错,开怀畅饮,酣畅淋漓。酒过三巡,个个耳热面赤,知心的话儿溢于言表,灼人的亲情尽在杯中。这也许是我们的民族离不开酒的缘由。酒加入人类生活行列已有近万年的历史。酒伴随人类文明的发展,渗透到人类文化的各个方面,形成了丰富的酒文化。纵观我国六千年的酒历史,酒波微兴,胜过狂涛巨澜。国兴则酒畅,时盛则酒醇;国败则酒滞,国衰则酒敝,酒里荡漾着家与国之兴替,杯中流转着时运之代嬗,可见酒文化里浓缩着中华民族浩繁的兴衰历史。殷商后期,政治…  相似文献   

15.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在此,“床”不是卧榻的意思,而作“井栏”解。《辞海》里明确注释,床是“井上围栏”。李白此诗作于唐开元十五年,现在的湖北安陆。古人把“有井水处”称为故乡。诗人置身在秋夜明月下的井边上,举头遥望,顿生思乡之情。  相似文献   

16.
1644年 岁 次 甲 申 , 这 年 在 中 国 历史 进程 中发 生了 两 件 大事 ,其 一 ,崇 祯皇 帝朱 由检 煤山 上 吊 ,明 王朝 崩 解; 其二 ,李 自成 率农 民 起 义军 攻入 北 京, 建立 大顺 朝。 但就 在 入 主龙 廷的 四 十三 天中 由盛 转衰 ,倏 忽 间 兵败 身亡 。 这两 件事 都 是 大 悲 剧 , 极 富 史 鉴 意 义 。 1644是 历史 里程 碑性 的 甲申 年 。 对 于历 史悲 剧 , 重在 汲取 教 训, 即如 杜牧 在 《阿房 宫 赋 》中 所说 , 秦灭 六国 ,秦 也很 快遭 到 族 灭。 六国 之 人与 秦人 “不 暇自 哀, 而 后 人哀 之。 后 人哀 之而 不…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历史上出现过不少大帝国,诸如罗马帝国、汉帝国、唐帝国、查理大帝国、奥斯曼帝国、拿破仑帝国……但是,就其领域之广大和影响之深远而言,莫过于大英帝国了.它一度横行三大洋,蹂躏四大洲,被称为"日不落帝国",不可一世.但是,曾几何时,它也寿终正寝.留下的,是一个松散的国家联盟--英联邦.下面,我就英帝国和英联邦的历史作一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8.
爱民如伤     
爱民如伤张启跃《左传·哀公元年》中有一句话:"国之兴也,视民如伤,是其福也"。大意是说,一个国家要兴旺,就应当视民如伤号,备加爱护,这是国家的福祚。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告诉我们,历史是人民创造的。我们党几十年的经验也反复证明,人民群众是推动革命事业前进...  相似文献   

19.
梁衡 《新湘评论》2007,(9):54-55
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一国之财任其索用,一国之人任其役使。所以古往今来王位就成了人追求的目标,国王生活的样子也成为了一般人追求的最高标准。  相似文献   

20.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把"胸怀‘国之大者’"的重要理念写入《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国之大者"成为新时代治国理政的重要思想资源和基本遵循。在新征程上,我们只有深刻理解"国之大者"的理论特质、现实需要、实践路径,才能真正地做到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确保各项工作取得实效。"国之大者"的理论特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之大者"系列重要论述具有深厚独到的理论特质,彰显了旗帜鲜明的政治导向、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与时俱进的时代特征和实事求是的实践准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