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六盘水市把清爽的空气、凉爽的天气"两口气"转化为发展优势,紧扣贵州省三大发展战略,以全域旅游理念引领城市发展,加快推动旅游产业转型升级。7月以来,全国多地气温突破历史峰值,避暑消夏成为热门话题。酷夏时节,位于乌蒙山区的六盘水,平均气温保持在19.7℃,迎来了一拨又一拨的"纳凉客"。"三池三湖六盘水,千岩万壑一凉都"。作为全国唯一一座以气候资源优势命名的城市,六盘水凭借凉爽的天气、清爽的空气,吸引越来越多外地游客前来避暑旅游。  相似文献   

2.
正春回大地,万物复苏。近日,随着气温回升,宁夏大地上春耕春播热潮涌动。田间地头,农民们平田整地、搭棚拉膜、搬运农肥,忙得不亦乐乎;集市上,化肥、种子、农膜、农用器械等各类农资齐备,前来购买的人络绎不绝。在贺兰县习岗镇,新平村村民汤迁正开着自家的拖拉机在田里忙碌着。他告诉记者,现在春耕生产农民省力多了,2014年计划种植13亩水稻,用小型拖拉机平地,只要两个多小时就能全部整完了。汤迁说:"国家重视  相似文献   

3.
"杜重远烈士之墓"静卧在新疆乌鲁木齐烈士陵园的一隅,掩映在一片茂树葱郁之中.每年,他总要迎来一拨又一拨瞻仰、凭吊的人们尤其是青少年学子.对于杜重远烈士的名字,一般人也许并不陌生,但对于他由爱国民主人士成为革命烈士的传奇经历,有些人就不一定知悉了.  相似文献   

4.
正名词解释冰书挑战"冰书挑战"最先在Facebook上流行起来:要求被挑战的人迅速列出影响自己最大的10本书,然后挑战10人,被挑战的人回答后再挑战10人,并且告知原挑战者。目前,"冰书挑战"在中国的热度正在发酵中。"冰书"火了蔓延全球的"冰桶挑战"刚刚退烧,又有一拨新的"挑战"来到了!近日,在国外社交账号"脸书"(Facebook)上,全球爱书人在网上发起了"冰书挑战",且逐渐在国内微博平台上传播开  相似文献   

5.
连山 《支部生活》2010,(4):45-46
珠江源头,党旗迎风。近段时间,曲靖市一些村委会、社区特别忙碌,一拨一拨的考察团前来观摩学习。回眸2009年党的基层组织工作,曲靖市可谓亮点频现。  相似文献   

6.
2000年冬天,千佛山下了多年不遇的一场大雪,我们村许多人家都遭了灾,生活十分困难.快过年的时候,上级慰问团前来探望受灾村民,其中一个身材不高,很有精神的干部格外引人注目.他详细询问受灾情况,挨家逐户发慰问金,还给大伙出主意想办法.看他模样挺年轻,大伙还以为是某个领导的秘书,后来才知道他就是我们安县刚上任的县委书记杨文杰.村上的人都说:"这个书记好实在哟,对农民那样和气,一点架子都莫得!"  相似文献   

7.
"拨出萝卜带出泥".昔日的上属被"两规",刘德新知道自己离"出事"的日子不远了 2004年的春节,刘德新是在忐忑不安中度过的. 身为广西防城港市政协副主席的刘德新,往年的春节家里高朋满座,不时有些他任县级东兴市市委书记时提拔起来的中层领导专程赶来给他"拜年",让他如沐春风应接不暇!但2004年的春节明显与往年不同了--自2003年年底东兴市边防工委主任江文权被纪检部门"双规"后,他就一直魂不守舍坐立难安!  相似文献   

8.
陈兴 《党史文汇》2001,(11):36-38
运筹帷幄争取朱、韩 陈毅到黄桥后,对敌、我、友的形势是心中有数的.他分析,新四军在黄桥一带创建根据地,在韩德勤看来如同眼睛里揉进砂粒一样难受,因此他非要除掉不可.他一定会前来"进剿".韩德勤来"进剿",新四军就可乘机反击,将他打垮,就可解决苏北问题.  相似文献   

9.
正"整整23年了,其中有7年不通公路,9年点煤油灯,11年住窝棚,每次进山,要在坑坑洼洼的乡村公路上开车走几十公里,然后又步行数公里",67岁的谢永贵话匣子一打开就滔滔不绝,他造林的往事从他的口中吐出来,像一个美丽的传说。1997年,年仅44岁的茅台集团电视台职工谢永贵经人"怂恿",获得了仁怀市坛厂镇桅杆村境内一片叫"菁林头"的荒山,从此开启了他的一段另类人生。如今,他购买的这1000多亩荒山已经变成莽莽苍苍的森林,有松、有杉,有果树,甚至有珍稀树木红豆杉,这片森林已成为桅杆林场生态体系骨架  相似文献   

10.
初春4月,塔里木丝丝垂柳吐新枝,片片小草争绿园,田园里机车隆隆人声鼎沸,满目的新绿似乎在告诉人们——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好时节! 就是这样一个忙碌的春耕春播季节,走进七团迎宾路社区职工活动中心,这里热闹劲依旧不减.棋牌室进出的退休职工来来往往,健身操有序排练,职工书屋前来借阅图书的人们络绎不绝,职工群众交口称赞.七团工会一班人如是说:"职工群众幸福指数提升的根源,得益于七团党政高度重视工会开展的"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服务职工在基层"活动,赋于了工会服务职工、服务基层的更宽广的平台,更多的资源,也让工会在助力团场城镇化建设、参与社会管理上有了新作为."  相似文献   

11.
徐进  王宇萌 《奋斗》2020,(5):80-81
元宵节过后,王志伟回了一趟家,妻子刘桂贞总算见到了他。"从防控疫情开始,志伟就回来过一次,还是因为单位有事。"刘桂贞所说的"单位有事",是尚志市公安局要将经验丰富的王志伟从防疫卡点调回看守所工作。可王志伟不想下火线,他特意回来找局领导申明理由:"我是老党员,必须冲锋在前,这时候不能退!我在卡点都十多天了,和乡亲们也都熟了,容易开展工作,我还是回去坚守吧!"就这样,王志伟又回到了卡点。  相似文献   

12.
正在一个离县城、甚至乡镇都较远的乡村小学,也算得上偏远之地了。然而,这个村小却有在读学生近300名,占了该村人口的8%。近年来,该村270多名外出务工劳动力都已回乡就业!不仅如此,该村还流入了450多名外地劳动力前来务工。在贵州的很多村小,学生早已"人去楼空",20世纪年代"普九"留下的完整教学建筑,绝大多数处于闲置状态。而我省至今还有600多万劳动力跨省外出务工,农民外出务工依然是贵州很多农村农民家庭收入的  相似文献   

13.
正赞皇县组织专家人才运用互联网、微信群等平台,在线答疑解惑,提供农资、农技信息,同时发挥乡土人才作用,深入春耕备耕一线解决技术难题,保障春耕备耕。春耕+"互联网",线上集中解难题。赞皇县组织农技专家等农业专业技术人才成立春耕备耕生产技术组,协调建立了12个专业科普知识推广微信群。农技专家在微信群"坐诊",农民群众在线"问诊",每天分两次集中为农户解答问题。同时,组织专家对常见问题进行梳理,编写了各类技术明白纸15份,利用农村大喇叭、微  相似文献   

14.
漫画幽默     
真不容易 一人为申请营业执照,去有关部门跑了十多回都没办成。有人让他送点礼试试。于是,这人送去了十条名烟,果然当即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这人不由感叹道:"唉,真不容易!', 这人走后,局长对下属说: "他不容易,咱们更不容易,卡了他十多次才弄到这点东西。" 荐文/郭祥 WTO与WC 某人不学无术,凭借关系当上了乡长,凡事总爱卖弄。一日,他又在乡干部大  相似文献   

15.
江苏省吴江国税局原局长李福生私下曾对人说:"当了‘一把手',感觉就像进了保险箱!"因为有了这种感觉,所以他在国税局大搞"一言堂",钱物由他一支笔审批,人事由他一个人说了算,全局上下谁也不敢对他说"不",从而助长了他的贪欲.其实,"一把手"的"保险箱感觉"并非始于李福生.沈阳市原中院院长贾永祥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就说:"当上‘一把手'就像进了保险箱,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重庆市九龙坡区民政局原局长陈是善则说:"当正职的感觉真好."  相似文献   

16.
正各位读者:大家好!2018年12月"黑龙江党建微信影响力百强榜"与大家见面了。本月榜单各项数据保持平稳态势,在阅读量方面,共有4家微信公众号的总阅读量突破10万,且有多家微信公众号具备破10万的潜质。随着微信的升级改版,原来的文末"点赞"变为"好看",因此,榜单的原点赞量指数随之变更为总好看数,但是测算方式依然不变。本月各家微信公众号的总好看数较上月略  相似文献   

17.
魏联军 《党建》2021,(10):48-50
如果把王占山的英雄之旅喻为"红色剧本",那么可分为上下两集,上集是"为党战斗",下集是"为党代言".40年军旅生涯,如雄壮激昂的"交响乐",高潮迭起;34年离休岁月,是沉潜缓慢的"轻音乐",波澜不惊.前者像山峰,后者是幽谷;山峰有多高,幽谷就有多深.熟悉他的人无不感佩:"老爷子前半生是英雄,后半生也是英雄!"  相似文献   

18.
"今年春节,我和儿子是在新房里度过的.如果没有党和政府的好政策,我们一家人现在还住在危房里.这真是做梦也没有想到的事啊!"2009年2月3日上午,安顺市平坝县夏云镇茶场村大坝组村民吴声森在宽敞的新房客厅里,面对前来看望他的省、市、县领导,说出了这番心里话.  相似文献   

19.
近日到农村基层采访,村支书向我打听省级机关开展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的情况.我很惊讶.这个村比较偏僻,怎么也关心起省城的事?原来,上级部门改进工作作风,领导带队爬坡上坎进村送温暖、办实事,引进新品种,帮助调结构,为村民增收献计献策,火热之情令村民大受感动."这可是多年都没有的事啊!"村支书感慨之余,对省上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赞誉有加,还托我帮他取点"真经",以便运用到村党支部建设、发挥党员作用的实际工作中去.  相似文献   

20.
三叔对表     
在我们家族健在的十多位父辈人中,数三叔的年龄最大,小时候他对我特好。所以我这个退休的花甲之人,在三叔88岁寿辰时还是起早赶路,坐长途汽车回家为他庆寿。因汽车途中出现故障,耽误了一个多小时,等我走到村头时,三叔已站在桥头上。他挺着身板,眼望前方。我快步走到他跟前说:“三叔,您怎么跑这里来啦?”他笑着以埋怨的口气说:“俺早来过三遍了。你电话里说11点左右到家,现在12点多了才来,咋不着急?”说着,他指指手腕上的表。我低头看了看自己的进口双狮手表,笑嘻嘻地说:“三叔,还不到12点吗,怎么说12点多了。”“你那个表不准!俺这表都12点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