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文祥 《唯实》2022,(3):64-66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推动共同富裕,短板弱项在农业农村,优化空间和发展潜力也在农业农村.苏州是邓小平同志最早印证"小康构想"之地,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勾画现代化目标"之地,有责任、有条件在实现共同富裕上加快探索,切实履行"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重...  相似文献   

2.
<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的本质特征,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内容之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少数人富、大多数人穷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要实现共同富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最终目标就是,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3.
郭亮  吴艳东 《党建》2021,(12):35-37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建党百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攻坚克难、开拓前进,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开启第二个百年新征程,党和国家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让人民生活幸福是'国之大者'""要在新起点上接续奋斗,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这为新时代新征程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相似文献   

4.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中国共产党在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实现共同富裕的理论基础上,历经百年征途,不断丰富和发展共同富裕理论,并对之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为实现共同富裕提供了科学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标志着共同富裕取得了重大进展。我们要统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循序渐进地推动实现共同富裕,让全体人民充分享受发展成果。  相似文献   

5.
徐文进 《唯实》2022,(2):13-15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我们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让广大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全力打造令人向往的"幸福水天堂",是江苏省委赋予泰州的时代使命....  相似文献   

6.
李春茹  刘富胜 《探索》2014,(2):15-20
共同富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既一脉相承、又有所发展的产物。探索共同富裕的实现路径是贯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各发展阶段的一条主线。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梦就是让人民能够"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这一主张赋予了共同富裕崭新的内涵。如何朝共同富裕方向稳定前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深化改革的重点,围绕"共同富裕"进行的改革实践将是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纵深发展的主要动力。  相似文献   

7.
<正>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历代中国共产党人孜孜不倦追求的目标。新中国成立前,广大劳动人民在极少数剥削者的统治下,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得以确立,特别是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为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而在此期间,党的文件和宣传报道中开始出现"共同富裕"这一提法。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如何实现这一崇高目标,追求共同富裕由理想转为了实践。但任何探索的初级阶段总难免伴随挫折。在这一时期,我国的经济建设虽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人民生活水平得到逐步提升,基本生活需求得到了初步满足,但是由于过分地强调防止"两极分化",在所有制关系上盲目地求纯,导致了生产力没有得到充分的解放,并无法实现真正的富裕。这样的局面到改革开放后才得以打破。邓小平同志提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  相似文献   

8.
《探索》2014,(4)
从内涵看,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和历史上其他社会形态最根本的特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发展导向和目标约束的作用,是目标与过程的统一。从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看,应是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帮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从当前的现状看,出现了"贫困人口减少"与"贫富差距扩大"两种趋势并存的格局,以及"先富带后富"和"先富汰后富"双重效应同时演进的状态,使共同富裕成为"中心课题"已经刻不容缓。创造性地实践邓小平共同富裕思想,是摆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9.
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这是摆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一个重大课题。为实现这一历史任务,邓小平同志提出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影响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必须允许先富,并引导先富帮助和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  相似文献   

10.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共产党推动共同富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实现民族独立、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的社会基础和政治基础。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大力推进经济建设,坚定方向、夯实基础、缩小差距,为实现共同富裕创造了良好条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群众走共同富裕道路,强化实现共同富裕的顶层设计,历史性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更深领域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回顾这一历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坚持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统筹兼顾,是中国共产党推进共同富裕的重要经验。  相似文献   

11.
共同富裕被认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政策的目标.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一直坚持这一目标,从最早的"共同富裕"到"先富带后富",再到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再次把共同富裕提到一个战略高度.那什么是"共同富裕"?"共同富裕"和"先富带后富"到底是什么关系?它与过去曾经存在的一些极"左"认知和行为是什么关系?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对...  相似文献   

12.
《求是》2014,(15)
<正>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在访问欧洲的演讲中指出:让13亿多人都过上好日子,还需要付出长期的艰苦努力。这是基于对中国现阶段基本国情清醒认识的科学论断,也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的正确指引。一、共同富裕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让13亿多人都过上好日子,就是实现共同富裕。所谓共同富裕,是指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张三元 《探索》2022,(5):14-27
共同富裕的基本问题是人的需要和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其价值指向是人的全面发展,而人的全面发展又构成共同富裕的表现与确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人民美好生活的内在要求。新时代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受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状况的制约,与未来理想社会相比存在程度上的差别,但内在一致的是共同富裕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本质要求,包括以人的需要的不断丰富与满足为实质性内涵、以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有为具体目标、以人的创新创造能力为真正的财富、以人的自由时间为发展才能的广阔天地。这体现了新时代共同富裕客观性与主体性、规律性与选择性的统一,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当代形态。新时代一方面需要引导全体人民形成对美好生活需要的正确观念,并以高质量发展促进共同富裕,另一方面需要增强人民以创新能力为核心的致富本领,以勤劳创新一起缔造共同富裕,在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过程中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和以人的全面发展引领与促进共同富裕,从而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人类文明新形态。  相似文献   

14.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要坚持用整体性思维深化对共同富裕深刻内涵的认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不仅是经济问题,而且是关系党的执政基础的重大政治问题;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促进共同富裕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高度统一的.经过长期艰苦奋斗,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也还面临不少挑战,比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一些民生短板问题亟需补齐;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面临新考验;在物质生活富裕和精神生活富裕的实现上不平衡等.新征程上切实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发展,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改革创新发展,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5.
正共同富裕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的真正体现,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目标。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国家财力稳步增长,为实现共同富裕打下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在过往的基础上,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重申了共同富裕的战略目标,强调必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作出更有效的制度安排,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此后,习近平总书记又多次强调论述共同富裕,并把它摆在更加突出的战略位置上。这表明,实现全体人民走向共同富裕,到了刻不容缓的历史时刻,成为当前及今后必须给予重视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6.
贾玉娥 《党史文苑》2007,3(11):43-46
发展是邓小平理论的主题和主旋律.邓小平的发展价值理论回答了建设社会主义"为了谁"的问题.发展为民,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是邓小平发展价值理论的核心,共同富裕是社会发展的价值目标,"三个有利于"标准是发展的价值标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注重人的素质提高和人的全面发展是实现以人民为本位价值理论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的重要内容。为了更快、更好实现规划和目标,需要认真学习领会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论述。要充分认识: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平均主义也不是社会主义;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共同期盼,实现共同富裕要促进各地经济社会更加平衡发展、城乡区域发展和生活水平差距显著缩小、分配更加公平合理。共同富裕是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重要标志,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与西方现代化道路的本质区别。共同富裕不仅仅是物质的丰富,而且是精神生活的丰富和公共服务水平的提高。要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中等收入群体显著扩大,基本公共服务实现均等化,以及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至上、以人为本,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在发展中实现共同富裕。  相似文献   

18.
论共同富裕     
赵振华 《求是》2013,(8):26-28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荣梦想是一项浩繁的系统工程,任重而道远。其中共同富裕不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也是凝聚13亿人民磅礴力量的关键支撑。目前我国经济正在"爬坡",实现共同富裕遇到了一些新问题与制约因素,理性看待并正确把握这些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一、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制度区别于此前一切社会制度的  相似文献   

19.
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应有之义。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共同富裕意蕴的多重性逐渐与现实照面,它是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双重富裕、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分阶段推进的渐进富裕,以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更是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彰显。为此,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完善收入分配制度为着力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引领,推动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显著的实质性进展。  相似文献   

20.
《奋斗》2017,(21)
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必须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重千钧,"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贯穿于报告之中,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报告始终"以人民为中心",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