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悬鹅示众—明朝周新任按察史时,有人送给他一只香喷喷、油光光的烤鹅。周新将它悬挂在门前。以后凡有送礼者,周新便领他仰视烤鹅,从此,再无人自讨没趣了。 厚谢婉拒—宋代刘温臾在朝中身居要职,一个自称他门生的人送他一车粮草,刘温臾推辞不掉,当即答谢回赠他一套华丽高档的衣服,其价值高于一车粮草的数倍,那人见达不到送礼行贿的目的,只好将粮草拖了回去。 当众斥贿—清朝宰相刘统勋为官清廉,一官员夜里想给刘统勋送上一份厚礼,登门求见,刘拒不接受。次日一早,刘统勋便将那位送礼的官员叫到政事堂,当众斥责说:“昏夜叩门,…  相似文献   

2.
刘墉(1719年-1804年),字崇如,号石庵,山东诸城人,大学士刘统勋之子.乾隆十六年(1751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乾、嘉二朝,官至体仁阁大学士,卒赠太子太保,谥文清.刘墉为官时,朝廷奢靡之风盛行,但他却能独善其身,以秉公廉洁著称于世.博通经史,兼工文翰,著有《石庵诗集》等.尤以书法名满天下,时有“浓墨宰相”之美誉.  相似文献   

3.
边吉 《党史纵横》2001,(12):15-15
自从有了人类,人类就有了历史。历史的河流太长、太长了,时涨,时落,时起,时伏。历史的长河负载着沉重,也负载着轻灵,按照它惯有的规律、速度,向着没有尽头的前方流走。历史,没有目的。因此,历史,也没有主题。这不是故弄玄虚,也不是咬文嚼字。历史确实没有主题。因为,历史没有情感。古人说:天若有情天亦老。假如历史有了主题———有了自己的情感,历史就会因为自己有了喜怒哀乐而变成一个花花世界,历史也就失去了自身的价值。幸亏历史没有情感。幸亏历史没有主题。历史包容着人生,人生是历史长河中的水滴。人生,是充满了情…  相似文献   

4.
郭湛 《前线》2014,(2):42-43
人是一种现实历史的存在。我们共同生活在当今这样一个历史时代,共处于这样一个社会和自然环境中。这是一种历史的机缘。在当代中国历史条件下,风云际会,我们应该做什么和能够做什么?每一个有历史感的中国人都会想到这个问题。李瑞环同志常说:“历史的人要办历史的事”。作为历史的人,我们要能够自觉地参与历史创造,就要有自觉的历史意识。这是历史的人的历史自觉,有这种历史自觉,可以使我们在实践中更准确地把握现实历史过程,做好我们该做并能做的事。  相似文献   

5.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始终掌握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并围绕“掌握历史主动”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深刻回答了“为什么要掌握历史主动”“为什么能够掌握历史主动”“掌握什么样的历史主动”“如何继续掌握历史主动”等基本问题。掌握历史主动,是走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的赶考之路的必然选择,是不断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伟业推向前进的内在需要,是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华章的实践要求。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掌握历史主动,关键就在于有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指导,有百年奋斗历史经验的有力支撑。新时代,我们党以高度的历史自觉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掌握了赢得人民拥护的历史主动、加强自身建设的历史主动、推进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历史主动。新征程上,我们要进一步总结和运用好党的历史经验,深入研究历史发展规律和大势,以党的自我革命引领社会革命,始终牢记并努力践行“三个务必”,充分发扬历史主动精神,牢牢掌握历史主动,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相似文献   

6.
《新湘评论》2013,(23):8-9
35年风雷激荡,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巨轮披波斩浪,一路高歌奋进。每一次历史重任的轮转和接续,都必然成为重要的历史节点和历史事件。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每一次三中全会都承载着巨大的历史使命,党中央站在历史潮头,果敢抉择,科学部署,让改革开放的坎坷之途峰回路转,成为一座座改革的历史坐标,  相似文献   

7.
习近平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多次强调要认真学习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和方法,正确认识中国社会发展历史,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历史。这些讲话体现了习近平深远的历史眼光、深厚的历史智慧和深邃的历史思维。习近平运用历史思维,通过对中国历史、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的深刻认识,阐明了历史的科学性、历史的规律性、历史的独特性、历史的整体性的重要内涵。这些对指导中共党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如今,一些人在刻意戏说历史、歪曲历史、重构历史,特别是对党的历史人物进行解构,甚至亵渎。这是对党史的不敬畏。列宁讲,忘记历史等于背叛。从这个意义上讲,不敬畏党史,也是一种背叛。  相似文献   

9.
历史主动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奋斗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其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具体体现为尊重规律的科学精神、不负人民的主体精神、恪守底线的自觉精神、勇攀高峰的创造精神。作为中国共产党人特有的历史智慧,历史主动精神植根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滋养下通过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探索形成,实现了历史唯物论与历史辩证法辩证统一,历史规律性与历史实践性辩证统一,丰富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创新成果。新时代弘扬历史主动精神,需要我们继续增强历史自觉、坚定历史自信、勇于创新创造、强化责任担当,凝聚起开创未来的勇气和力量,奋力谱写新的历史篇章。  相似文献   

10.
夏远生 《湘潮》2013,(8):9-10
毛泽东在治国理政时,一向重视总结历史经验,把握历史规律,指导和促进现实工作。他在50次回湖南考察指导工作的过程中,仍然是随时随地谈古论今,向历史学习智慧、汲取力量。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多次在湖南观看传统戏剧节目,经常发表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意见,引导各级领导干部借鉴历史经验,提高工作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王建柱 《奋斗》2006,(8):34-34
历史是人类进步的足迹,是前人伟大创造的积累,学习历史,能够增长人的智慧;学习历史,能够提高治国安邦的本领;学习历史,有益于个人的修养;学习历史,对于认识国情、指导革命和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陈训慈一生多次与教育结缘,诲人不倦。对于历史教学,他一直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主张改革当时不良的历史教材,力主中小学历史教师努力借鉴国际先进教学经验,崇尚以民族主义为中心的中小学历史教学目标。陈训慈的教学思想最终为当时学界所认可,主持编制了《初级中学历史暂行课程标准》,对此后的中学历史教学产生了较大影响。  相似文献   

13.
李忠君 《世纪桥》2001,(3):50-51
总结历史经验,揭示历史规律。始终是党史研究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党对新时期党史工作的一项基本要求。因此,科学总结历史经验,大胆探索党在各个历史时期,领导各  相似文献   

14.
每当历史处于重大变革的时刻,社会所有成员都能敏锐地觉察到历史拐点的力量和意义吗?为什么同样处于历史大变动的时代,有人麻木不仁,有人不知进退,有人则有着强烈的历史危机感和社会发展意识,这说明社会发展不单纯是历史本体论的问题,它也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认识论问题。  相似文献   

15.
两个选择是指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把党的执政能力与历史的选择和人民的选择联系起来,是因为任何政党、任何政权,其兴衰存亡从根本上讲取决于这两个方面。所谓历史的选择,是指符合历史发展规律,是指历史的必然性,带有科学性。比如,一种社会形态的出现,一种社会制度的出现,包括政党这种组织形式的出现,有其必然的规律,有历史的合理性,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相似文献   

16.
丁国强 《前线》2016,(Z1):101-104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贯通历史、现实和未来,以巨大的政治勇气、强大的思想力量、博大的历史智慧,发出了继续在历史性考试中经受考验,努力向历史、向人民交出新答卷的政治宣言,既是历史经验的总结,也是历史视野的拓展,富于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充满开创辉煌未来的坚定信心,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高度的历史自觉和责任担当。  相似文献   

17.
历史影视资源在高校历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不仅为历史教学提供了生动素材,而且改变了教学方式,更新了教师教学理念和学生学习理念。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历史影视资源的运用也存在一些问题,这要求高校历史教师运用影视资源时要遵循一定原则和采取一定策略,才能最终提升教学效果。本文分析了历史影视资源价值和必要性、可能性,研究了历史影视资源在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运用影视资源的策略。  相似文献   

18.
(六)关于历史事实的叙述和议论 历史著作主要是叙述事实,因此,是不是会叙事,是不是能把历史事实叙述清楚,这是一本史书能否成功的一个基础。 要把历史事实叙述清楚,首先要把历史线索和脉络写清楚。胡乔木曾提出,对党史本身,主要是要头绪清楚,这是整个党史书籍的主干和根本。全书要有一个统一的布局,要把党的历史一步一步如何演变的脉络写清楚,写出历史的条理,对历史发展的关键地方要点清楚,对历史转折的地方要写好,不能一件事一件事地把材料凑起来,那样就会看不出历史发展的脉络。不要用会议的决议、文件来解释历史,让人有一…  相似文献   

19.
历史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和把握历史的根本方法,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是中国共产党在百余年奋斗中形成的独特优势。历史主动蕴含着深厚的哲学思想,立足唯物史观从深层次剖析其内在意涵是深入理解和不断增强历史主动精神的基本要求。这就要求通过对历史主动所蕴含哲学思想进行审视与解读,从而更加全面准确地把握历史主动的实践逻辑,不断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在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牢牢把握发展主动。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首创了唯物主义的世界历史理论,但马克思世界历史的划分标准是生产方式标准,是以生产力为基准的经济标准。因而,马克思始终未能突破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单线论。列宁提出了世界历史划分的政治标准,创立了世界历史发展道路的双线论,但是列宁的这一思想起初并不彻底。而经过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至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列宁又将世界历史划分的政治标准思想发挥得过犹不及,形成了与马克思世界历史划分的经济标准相互分离的局面。经过新经济政策,列宁晚年通过对俄国革命的总结,最终完成了世界历史划分双项标准的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