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民政坛》2012,(4):44-45
徐显明2012年3月11日在《法制日报》上撰文《走向大国的中国法治》认为,中国大国化进程的实现,必依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全面法治化为据。实现法治创新,是中国走向大国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法系的创造性转型则可能是实现中国大国化地位的最终标志。  相似文献   

2.
韦光辉 《当代广西》2008,(24):57-57
2004年2月的一天,我在朋友的办公室里认识了《当代广西》.从此爱不释手。4年来,我一直自费订阅。后来,它成了我们一家3口的至爱。每次各种报刊摆在我们一家人的面前时,我总是情不自禁地先翻阅《当代广西》。每每看到刊中好的文章我都要摘录或剪裁下来,保存好,作为工作中的借鉴资料。4年来,我已摘抄、剪贴了厚厚的3大本子。这一在别人看来不起跟的本子,我却把它当成了宝贝。《当代广西》用她那独有的风采和务实的办刊风格吸引着我,鼓舞着我,成为我工作中的良师益友。  相似文献   

3.
生命之旅的写真──从我创作长篇纪实文学《大国之魂》谈起邓贤5年前,我的第一部描写中国抗日战争的长篇纪实文学《大国之魂》出版,在文坛引起了反响。这是一部以二战中国战区中、缅、印战场为背景的全景式立体战争文学,作品描写盟军中、美、英之间错综复杂的政治、军...  相似文献   

4.
声音     
《小康》2009,(10):8-8
“韩三平导演这次做到了斯皮尔伯格都做不到的事情。假设是美国国庆,汤姆·汉克斯等172位明星都要到场,这是不可能的,所以我觉得‘韩导’是斯皮尔伯格都要向他致敬的。”——演员邬君梅的感慨。《建国大业》中有87位明星亮相,无论是主角还是龙套,人人都把每一个镜头当成最重要的一场戏。这样的盛况由中国特色制造。  相似文献   

5.
中国传统文化虽然精致,但是似乎只存在于过去的历史或博物馆里,而非日常生活中。任祥,一个并非文化学者的台湾才女,把匡正这一“偏颇”当成一己之任。5年历练,成就了一套大书——《传家》。  相似文献   

6.
12集大型电视纪录片《大国崛起》在中央电视台隆重热播以来。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这被称为“影视史学”的纪录片,不带狭隘的偏见,客观地梳理了9个大国崛起的历史过程。我相信,开放性的对外观看,都是为了反省自己。  相似文献   

7.
赵建华 《前进》2010,(12):55-56
前些时,我阅读了唐晋所著的《大国崛起》(人民出版社2007年出版)。这本装桢精美、视角新颖、选材大气的图书,令人读过之后感触颇深。《大国崛起》这部“史诗之作”时间跨度横亘500余年,空间包括这500年里对世界产生重要影响的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德国、日本、俄国(苏联)、美国等九个大国。  相似文献   

8.
在残联工作多年,我的心与残疾人连在了一起,我只想对我身边每一个残疾人朋友说,请把我当成你的姐妹、当成你的朋友、当成你贴心贴肺的“小棉袄”来帮助你。  相似文献   

9.
“十多年前,我去意大利,意大利人把我当成日本人。去年我去意大利,发现意大利人把日本人当成中国人。”这是王宏甲最新报告文学《贫穷致富与执政》开篇的一句话。在一个言必称弗里德曼,四下被“平”的世界所包围的今天,这样一个变化实在不必称奇,可以称奇的是作者笔下此起彼伏,  相似文献   

10.
人生需要乐趣,读书也一样,有人说现在有许多没营养、没文化、没内涵的书,但就是有人读起来津津有味,那怎么办?我想说,如果合上一本书的时候你的心情突然由阴转晴,这时候可以说这本书也是生产力了。桑格格之前出了本书《小时候》,那时候就有人出来唱反调,说是流水账读不出科技成分来。这一回桑格格又出书了,继续前面《小时候》的风格和语言,还是有人出来唱反调。但是我就是喜欢,因为一口气读下来我突然就变得很开心,这就够了,足够了。  相似文献   

11.
正读完《公民导刊》2014年第10期"代表素描"四篇文章,被一个"情"字撩拨着内心,久久不能平静。"人大代表人民选,我当代表为人民"。怎样当人大代表?怎样"为"?四篇文章给出了精细的诠释,确切的回答。"把百姓当成自己人"、"把百姓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把百姓的心愿当成自己的心愿"——这是丰都县人大代表、许明寺镇人大主席曾新  相似文献   

12.
徐苹 《文明大观》2001,(11):79-79
我可能真的应该获得热心作者的称号。这么些年来,在全国这么多的书山报海里,只有《文明大观》和我关系最密切。我把一篇篇稿子传过去,它几乎把我的一篇篇稿子登出来,我知道这里面有很多是鼓励再鼓励,并不是我身怀绝技,但我真的在鼓励下,拼命干起活来,因此确实传播了不少精神文明的东西。尤其是,我在厦门的许多单位办公桌上,看到《文明大观》,或者在众多单位的人嘴里,听到评说我的哪篇哪篇文明文字时,我就有了一点儿“传播文明,开启新风”的愉悦。  相似文献   

13.
再论《文心雕龙》和中国文化传统●张少康十年前,我曾经写过一篇《〈文心雕龙〉和我国文化传统》的文章①,主要是从《文心雕龙》中所体现的刘勰的基本思想和思维特征角度,来看它和中国文化传统的关系。这里我想再从《文心雕龙》中的几个基本文学理论问题,来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大连干部学刊》2012,28(4):62-62
国学泰斗季羡林的弟子、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王岳川谈“文化自尊”,“我们自己不尊重自己的文化,全世界没有人会尊重我们。”“中国的文化产值所占GDP比重只有2.5名.甚至不如公款吃喝占的比重高。”王岳川在题为《大国形象与文化创新》的讲座中说。“目前中国在经济上已跃升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在文化上缺乏实力和自信。尤其是对传统文化的漠视和‘全盘西化’的思想让中国文化迷失了方向。北京798的艺术全部是从美国批发来的。《百家讲坛》讲了10年,还没把古人的四书讲完。”  相似文献   

15.
《同舟共进》2012,(1):79-80
北京曾彦修(曾任中共中央华南分局宣传部副部长。人民出版社社长、总编辑)《同舟共进》2011年11月号上有阎长贵的《有关田家英的若干史料辨正》、叶永烈《关于田家英之死》两篇长文。拜读后,我觉得若干年来这类文章中的这两文,可能是近乎事实的了。两文在两个重要方面,同我1979年秋从田家英夫人董边处听来的有共同之处。这两个重要方面,正是一般文章没有过多论及的:阎文说田被迫牵入毛、刘两位主席之间微妙而没有公开的矛盾中;叶文则说,田得罪了江青、陈伯达,这二人向最高方面说了田的坏话。  相似文献   

16.
《小康》2016,(25)
正荔波,我从去年到现在已经来了10趟了,我也把自己当成半个荔波人。我要演讲的主题是《瑶山上的民宿:规划蓝图与设计心得》,各位嘉宾昨天去的那个地方,是瑶山AAA级景区。这个项目,我们启动了差不多有100天的时间,这样一个人来到这样一座山,抱着什么样的心情?实际上如果把它当成一个普通的项目看待,我相信100天就解决掉了。目前在中国乡村旅游热、民宿热中谁在赚钱?是一个简单的交易行为吗?如果只是  相似文献   

17.
同志们:今天,是河南省洛阳人民警察学校建校十五周年校庆的大喜日子,也是《公安教育》刊物的大喜日子。在洛阳这座以“九朝古都”名扬世界的历史文化城市,我们迎来了《公安教育》刊物各协办单位的领导和同志们。在此,我谨代表公安部教育局、《公安教育》编委会,向前来参加《公安教育》协办单位工作座谈会的各位领导和同志们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感谢你们为办好《公安教育》刊物所付出的辛勤劳动,感谢你们为发展公安教育事业所做出的贡献。同时,我也代表公安部教育局和《公安教育》编委会以及参加会议的全体同志,感谢河南省…  相似文献   

18.
《民主与法制》2014年第11期《谁来负责生态补偿?》提出了为生态补偿“买单”的概念,实质是通过利益分配来化解生态难题,这让我想到了我国受损严重的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如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涉及到马克思的早期与晚期之间可能存在的思想变化;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问题,涉及到《资本论》等著作的版本之间和马克思与恩格斯之间可能存在的思想分歧。作为一个思想家,马克思的思想必定是像活水一样流动着的,他的逝世也不意味其思想的僵化和封畛,特别是关于未来社会的构思和设想。作为两个非同一般的朋友,马恩之间的亲密是否到了可以当成一个人来看待的程度?对此,我们当然不必想入非非。但是,如果我们把他们当成思想者而不是宗教先知来对待的话,这种学术上的探问和发微就不是完全没有必要。本栏刊发二篇关于“重新建立个人所有制”的讨论文章,除了这个问题具有显而易见的现实性之外,也有尊重学术、活跃气氛的意思存焉。  相似文献   

20.
编读往来     
如饥似渴般的感受编辑部:《人民公安》是我最喜爱的刊物。每次收到此刊,我都爱不释手地读啊读。我在基层公安机关工作了25个春秋,酷爱自己的工作。由于《人民公安》对我的工作帮助很大,因此,读《人民公安》成了我生活中的一件必不可少的事情。读了这期盼下期,总觉得它太短、太薄,还未等你尽兴,就已读完了。有时我还会把过去的已装订成册的《人民公安》拿出来再翻翻,总想从中找出点什么来。作为一名基层领导,我想与你们谈谈自己的看法:要加强《法博士信箱》这个栏目,基层民警很愿意看这个栏目,它对基层工作很有指导意义。过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