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已探明能源储量仍能满足世界近期的总体需求,高油价只是备用产能紧张的反应。尽管目前油价仍然居高不下,世界对于能源市场的动态草木皆兵,但世界并未面临油气资源或储量的短缺,已探明的能源储量仍然可以满足世界近期的总体需求。《BP世界能源统计2005》的数据表明,以目前的开采速度计算,全  相似文献   

2.
俄罗斯是世界能源市场上举足轻重的角色,它拥有世界第一位的天然气储量(47万亿立方米),第二位的煤炭储量(1570亿吨),第七位的石油储量(82亿吨)。它是世界最大的天然气出口国(1282  相似文献   

3.
日本是世界上第四大能源消费国和第二大能源进口国(仅次于美国)。日本对一次能源的进口依存度达80%左右。目前石油占日本能源总需求的50%左右,其次为煤、核能、天然气和水电等。日本几乎没有本国的石油储量,大部分原油来自政局不稳定的波斯湾地区。虽然日本计划将来逐步减少能源进口,但估计对中东地  相似文献   

4.
对苏贸易是绥芬河市的重要经济活动,今后绥芬河市的经济发展仍要以贸易为先导,把开展多边贸易,首先是对苏贸易作为整个外向型经济的启动机制和重要依托。 绥芬河市发展对苏贸易具有广阔的前景。首先,中苏贸易具有产业结构、产品结构的互补性。苏联是世界上的资源大国,远东地区的自然资源和能源储量在全苏占有很高的比重。煤炭占全苏的72%,石油占52%,木材占77%,能源储量占全球的1/3,蕴藏着巨大的开发潜力。长期以来,苏联经济实行优先发展生产资料生产的方针,国民经济中重工业的比重高达60%,轻工业和农业和占20%,这种资源状况和产业、  相似文献   

5.
正伊朗拥有世界第四大石油储量,在过去的百余年间,与伊朗石油密切相关的词语,一直离不开"战争""动荡"和"阴谋"。海军需求让英国染指伊朗石油从历史上来看,最早染指伊朗石油的国家是英国。1901年,伦敦百万富翁威廉·诺克斯·达西同波斯(1935年国名改为伊朗)国王穆扎法尔丁·沙协商达成石油协定,达西获得长达60年  相似文献   

6.
2005年国际油价一路蹿升,从年初的40美元左右一桶,猛涨到年末的60美元左右一桶,2005年8月29日,甚至突破了每桶70美元的“天价”。2005年,我国的石油进口将达到1.4亿吨左右,对海外石油的依存度将继续上升,达到42%以上。这意味着我国面临着日益增加的能源风险:如果油价按平均每桶上升18 美元计算,2005年我国将多支付大约180亿美元的费用。我国的运输成本和所有以石油为原料的产品成本将因此而上升。  相似文献   

7.
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市郊许多高入云天的吊车不转动了。它们垂头丧气地悬在空中,成了今日因油价暴跌造成这个石油王国经济衰退的象征。 沙特阿拉伯是世界上石油储量最丰富的国家,已探明石油储量约两千亿桶,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四分之一,占石油输出国组织十三个成员国总储量的百分  相似文献   

8.
华盛顿专电 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费国,其人口为2.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5%,但其能源消费量却占世界能源消费量的1/4,其中石油消费量在世界石油消费量中占1/3。而美国对石油的需求有一半要靠进口,因此如何减少日益增长的对进口石油的依赖一直是美国公众普遍关心的一个问题。美国总统布什最近公布的能源政策虽然强调要发展国内能源生产以满足对能源的大量需求,但由于求大于供,并且对节约能源缺乏相应的有力措施,因而难以减少美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程度。 研究制订美国的能源政策始于一年半前,但在此时公布,原因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9.
世界石油安全走势与我国的能源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石油是世界第一大能源和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石油生产地和消费地的不一致性导致了世界范围内对石油的争夺,进而带来一系列经济、政治、军事和外交的矛盾和争端。我国能源消费对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从国内外多角度构建以石油为主的能源安全保障体系,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瞭望》2008,(42)
目前,全球外汇储备主要集中在亚洲和石油生产国,其中将近60%掌握在六个国家和地区手里。中国拥有世界第一大外汇储备,日本拥有约9700亿美元,俄罗斯拥有约5500亿美元。台湾、印度和韩国分别拥有约2910亿美元、2830亿  相似文献   

11.
美国:能源消耗巨无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是世界最大的能源生产国、消费国和进口国。能源总消费量约占世界的1/4,但能源产量只占全球总产量的19%,石油一半多依赖进口。进口石油约一半来自OPEC国家,邻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是两个最大的非OPEC供应国。  相似文献   

12.
地缘优势加上经济互补,在政策护航下,环渤海地区有可能成为中俄油气合作的新热土环渤海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能源资源的储量和产量都居于全国前列。近日,在天津举行的第四届海洋强国战略论坛上,权威人士表示,俄罗斯拥有丰富的天然气和石油,环渤海地区具有与其合作的有利条件,加强与俄罗斯的能源合作,是环渤海地区面向东北亚开放的战略选择。  相似文献   

13.
杨骏 《瞭望》2003,(44)
美国《商业周刊》撰文指出:世界石油储量正在减少。1990年至2000年,石油储量仅增加了4%。美国一些著名地质学家经过计算得出结论,油产量最早可能在2010年、最迟在2037年达到顶峰。此后,就会不可逆转地下降,石油和天然气价格将大幅上升,且难以回落。  相似文献   

14.
伴随国际原油价格在高位运行以及非能源产品价格的不断走强,非洲经济近年迎来了平稳、快速发展的好势头。但非洲要想实现可持续发展,除管好和用好石油美元、继续调整经济结构外,还要迎头赶上世界科技大潮,以科技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15.
《瞭望》2004,(35)
世界石油资源竞争格局的变化,预示着国际间争夺石油能源的竞争更趋激烈。低价石油时代的可能已经结束,石油能源对国际政经格局的影响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16.
耿学志 《学理论》2008,(11):60-61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放在工业化、现代化发展战略的突出位置。我国人均资源不足,耕地、淡水、森林、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等资源的人均拥有储量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同时,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随着经济社会不断发展,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高,  相似文献   

17.
人类历史上曾长时期以人力、畜力和柴草等可再生能源为动力及燃料,直到19世纪中叶,煤炭逐渐取代柴草等传统能源,蒸汽机成为主要的动力机械,这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能源结构体系的重大转变,它推动了工业革命的发展。其后,石油和天然气的利用日趋增加,到20世纪中叶,世界上石油和天然气的消费已超过了煤炭,成为主要能源,实现了能源体系的第二次转变,它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起了重要作用。世界能源结构开始新的转变目前,世界能源结构正开始经历一次新的转变,即由矿物燃料向干净的可再生能源体系的过渡。起始于70年代初的石油危机,当时石油价格的飞涨向世界能源结构提出了一次严峻的挑战,它表明支持世界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达国家经济繁荣的石油并不是可以廉价、无节制消费的能源。接着,80年代全球环境问题向世界能源结构提出了又一次挑战。造成全球气候变暖温室效应的因素有一半以上来自于世界能源的消费体系,它每年除向大气层排放210亿吨的二氧化碳之外,还大量排放其它两种温室气体:甲烷和氧化亚氮。造成全球区域性的酸雨危害也是来源于矿物能源的消费,矿物燃料燃烧产生和排放的大量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形成广泛的环境酸化。因此,70年  相似文献   

18.
能源是人类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我国能源资源总量虽然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比较低,尤其是富煤少油,石油、天然气等优质能源短缺,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  相似文献   

19.
人们提起沙特阿拉伯,往往把它与石油联系在一起,这是很有道理的,因为这个素有“石油王国”美称的沙漠王国,储油量在世界上首屈一指。 据沙特驻华商务处最近提供的资料,在它214.9万平方公里国土的茫茫沙海底下蕴藏着2520亿桶石油,占世界石油储量1/4。沙特还是当今世界上头号石油出口国,是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的发起者,对该组织起举足轻重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石油与21世纪的和平与发展●陈文如世界石油大会组委会宣布,第15届世界石油大会10月中旬在北京召开,这是该机构本世纪末的最后一次石油盛会。大会的主题是:技术和全球化引导石油工业进入21世纪。主要能源。石油的利用使得人类社会进入了异乎寻常的发展阶段。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