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效率和公平的关系问题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难题,也是一个重大的社会现实问题.在对于它们的选择问题上,我们曾经遭遇过生存上的尴尬,今天又遭遇到道德上的尴尬.当我们回顾"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历史时,我们不仅要看到其中的"非",也要看到其中的"是",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跳出效率或公平的狭隘视野,从更高的层次上去把握它们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十六大以来,胡锦涛总书记坚持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提出了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正思想。这"四个公平"是对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理论的新发展,深化了我们对社会主义社会公正的认识,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公正理论。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三个公平”是我党深刻思考和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和问题得出的宝贵经验,内容丰富、相互关联,“三个公平”的建设必将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平正义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调整中央与地方政府的关系,实现了中央向地方的部分"放权让利",但出现了中央与地方关系不均衡化的"不公平"现象,产生了地方政府与中央政府"讨价还价"、地方政府执行中央政府政策不力等负面影响.为了保证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协调发展,应当逐渐实现中央对地方政府的公平对待,建立地方利益表达机制,并通过立法和监督机制的建立来改善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在"实现公平和正义"写入十六大报告之后,十八大报告在此基础上提出"三个公平",清晰地指出了未来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路径,以及让一个国家更加美好的方向。实现公平正义不只是追求结果的公平,也应该追求起点的公平。起点的公平当然也不是绝对的公平,家庭出身、先天禀赋、文化背景等等因素都是一个公民无法决定的,政府的责任不是去消灭这些差异,而是如何通过公共政策保证——每一个公民不  相似文献   

6.
"现实"是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之逻辑基础.马恩"各尽所能、按需分配"是一种原则设想的理想公平观;毛泽东脱离现实、对马恩教条化,导致了平均主义,也是"结果公平"的理想公平观.邓小平立足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提出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对马恩和毛泽东社会公平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立足于现实的社会公平观.以现实为逻辑基础,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相似文献   

7.
中国梦:中国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联合  胡鞍钢 《探索》2013,(3):48-5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从根本上讲,就是中国每一个人的公平发展梦。从社会来看,公平是人类社会稳定和秩序的基石,是人类社会发展和效率的源泉。从个体来看,公平是人的首要利益和首要价值,是人自由全面发展的最大动力。健全社会公平流动制度,建设一个更加公平的社会,保障每一个人有"中国梦"梦想成真的公平发展机会,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支撑所在。  相似文献   

8.
邓小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公平观,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社会公平思想,主要体现在实现社会公平的前提和保障、"效益优先、兼顾公平"、"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共同富裕等四个方面.邓小平社会公平思想的理论具有现实性、动态性和辩证性的特征.  相似文献   

9.
"公平正义"是和谐社会的重要特征之一,而教育公平正是社会公平正义的基础和起点,是社会公平价值在教育领域的延伸和体现,教育公平直接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公平.因此,促进教育公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三农"问题的经济学本质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安华  吴仲斌 《求实》2003,(7):38-40
"三农"问题的经济学本质是"贫"和"富"的关系的两个方面--"效率"和"公平"--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进而影响到农村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解决"三农"问题的目的是"稳定",基本经济途径则是提高"效率"、促进"公平".  相似文献   

11.
朱冬英 《唯实》2008,(8):91-95
马克思恩格斯公平思想有三个重要观点,即公平是历史的、具体的和相对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公平理念应该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是“四个公平”的有机相统一。  相似文献   

12.
《湘潮》2007,(7)
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维护社会公平,而这项事业的重心和焦点问题在于维护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本文从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分配公平四个方面入手,就如何保障弱势群体的社会公平提出了解决思路和对策,促进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努力推动和谐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13.
丁静 《求实》2007,(1):42-44
分配过程公平包括初次分配过程公平和再分配过程公平两个方面,它是实现分配公平的主要环节,没有分配过程公平难有分配公平。因为造成居民收入分配差距持续扩大的主要因素是初次分配领域政策不统一、体制不完善、法制不健全导致分配秩序紊乱,和再分配过程由于税负不公、社会保障逆调节所形成的分配调节不力,因而要实现分配公平,就必须从政策、体制、法制等源头上采取措施保证分配过程公平的实现。  相似文献   

14.
邓海潮  张宏伟 《探索》2005,3(6):136-139
本文认为,从时序的角度可以把公平区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起点公平包括人生总的起点公平、某一阶段的起点或某一具体活动的起点公平;过程公平指个人或群体在社会活动中获得发挥自身能力的机会平等,以及活动中在公平原则和公平操作下的竞争公平;结果公平包括相对结果公平和绝对结果公平。只有在起点公平与过程公平的基础上,才有可能做到结果公平。起点公平与过程公平是保证结果公平的必要而非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5.
公平范畴的社会哲学审视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万光侠 《探索》2001,3(1):66-69
公平是社会历史哲学的一个重要范畴.本文探讨了公平的含义、特征、价值论意义和公平的评价方法论原则.作者认为,所谓公平就是指人与人之间的"相称"或平衡关系.公平具有社会历史性、广泛性和客观性等特征.公平的价值论意义在于其促进社会整体的发展和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差别性原则、客观历史性原则、合理性原则和永恒发展原则是公平的评价方法论原则.  相似文献   

16.
李晓伏 《新长征》2013,(1):60-61
<正>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努力营造公平的社会环境,保证人民平等参与、平等发展权利。"这"三个公平"展示了社会公平正义的蓝图,而实现这一蓝图的途径之一就是保证人民平等参与。进入20世纪9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极大地提高了  相似文献   

17.
恩格斯不赞成抽象而空洞地谈论公平以及抽象地将公平作为未来新社会的组织原则,他认为"永恒公平"只是一种主观臆想,应当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运动中谈论公平.从本质上讲,公平观是对现存经济关系的道德反映,公平具有历史性和阶级性,实现公平的手段是消灭阶级.  相似文献   

18.
学界往往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中的公平视为结果公平,这种理解一直阻碍了我们对效率与公平探讨的广度和深度,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误导了二者的关系认识。本文认为,将公平视作一种价值探讨的时候,我们应该聚焦于机会公平,这种公平寻求为每个个体的发展创造条件,激发每个个体的积极性,从而促进效率的增进。因此,在对公平正确理解下,可以找到很多证据证明效率与公平二者是互补的。  相似文献   

19.
关于公平与效率关系的政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一直是困扰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一个难解悖论.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必须从辨析概念入手,尤其要对公平的概念作系统梳理.公平与效率之间是既相一致又相冲突的关系,在公平与效率出现冲突时,二者均不具备绝对的优先性,而只能依据社会现实加以调整.我国实行的"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政策已经在现实中暴露出诸多负面影响,这决定了在社会转型时期政府的主要功能是"以公平求效率".  相似文献   

20.
邓小平效率与公平思想体现在"社会主义本质论"以及"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分配原则之中,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科学发展观是在新的发展阶段对邓小平效率与公平思想的继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