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儒学百年(续)还学文三十年代的“中国哲学史”熊十力、冯友兰、金岳霖的体系唐君毅:关于一个新的哲学概念的说明牟宗三:中国哲学是可能的吗?30年代的“中国哲学史”1.冯友兰和他的《中国哲学史》:30年代有许多“中国哲学史”问世,大大推进了中国关于“哲学...  相似文献   

2.
世纪之交的“显学”:从市场经济研究到市场经济人学彭赟(华南师大思教系副教授)当代中国的哲学研究主要有两大类;一是经典理论研究,二是现实问题研究。经典理论研究是对包括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国哲学史、西方哲学史和当代国外哲学在内的有较大影响的人物、学派和理...  相似文献   

3.
中国哲学史学会与中国现代哲学专业委员会于1999年11月15日至20日在海南省委党校联合召开了“做战斗唯物主义者”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30多位代表,大都是著名大学、党校和社会科学院的教授和研究员。中国哲学史学会会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国家图书馆馆长、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任继愈教授发来祝词;北京大学的博士生导师黄楠森教授还以《把战斗唯物主义旗帜举得更高》电传来书面发言。会议由中国哲学文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哲学研究专业委员会会长李振霞教授主持。与会者认为:当前正进行的反对“法轮功”的斗争,实质上是唯物主义同唯。…  相似文献   

4.
中国哲学史体系的泛化及其成因———兼论辨识有误的所谓列宁定义宫哲兵许多人都有一种感觉,读中国哲学史的书,比起读欧洲哲学史的书,哲学味道没那么浓。笔者认为,原因是目前中国哲学史的体系泛化了,哲学混淆在非哲学的杂质中,所以味道不浓了。哲学从其本质上说应该...  相似文献   

5.
2003年3月21至22日,“重写中国哲学史与中国哲学学科范式创新”研讨会在中国人民大学召开,会议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孔子研究院、《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和《中国人民大学学报》社4家单位联合主办。来自全国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的60余位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哲学学科范式的创新和重写中国哲学史,对“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危机”,作出了新的回应。会议主旨在于对中国哲学史学科从反思走向建设,通过重写中国哲学史而切入中国哲学学科的创新及学科合法性危机的超越问题。会议主题主要有6个方面:一是中国哲学学科合法性及其超越;二是中…  相似文献   

6.
进入21世纪,随着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和西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开展,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方法论的反思阶段。这种反思的本质是要建立新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书写范式。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的研究只有在文化哲学的范式内探讨和建立起历史理性,才能成为一门真正的科学。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的哲学史观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观的形成,起过积极的作用。从事哲学史研究的人,为了正确地掌握和应用马克思主义的哲学史观,很有必要回过头来研究一下黑格尔的哲学史观。 “哲学史里我们研究的是哲学本身” 哲学史是一门什么性质的科学?黑格尔从回答这个问题开始创立他的哲学史观。他用联系的观点和从抽象到具体的辩证思维方法,从“什么是哲学”的研究进入到“什么是哲学史”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历史唯物主义成为中国哲学史研究的基本原则。在此原则形成过程中,"唯物等于进步、唯心等于反动"的教条主义观点,干扰了正常的中国哲学史研究。1957年北大哲学史会议前后,中国哲学研究者对此问题进行了集中的反思与争论,推动了中国哲学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我的哲学史著作有《中国哲学大纲》、《中国哲学发微》、《中国哲学史史料学习》、《中国哲学史方法论发展》、《中国伦理思想研究》等,哲学著作有《真与善的探索》等,有《张岱年文集》(六卷)、《张岱年全集》(八卷)。  相似文献   

10.
中国哲学史的研究是一项常新而富有创造性的事业,这是因为:一、中国哲学的精神和内容,有的时至今日还具有一定的生命力;二、今天指导中国哲学史究研的理论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在新的理论指导下会产生新的学术成果;三、时代在前进,革命在发展,中国哲学史的研究必须跟上历史巨人的步伐。下面对这三个方面分头做出简要论述,求教于专家和同好。  相似文献   

11.
王向清 《求索》2022,(2):87-93
中国哲学史的诠释理性经历了工具理性、价值理性、工具与价值结合的三种类型。肖萐父、李锦全主编的《中国哲学史》以工具理性全面地诠释中国哲学史。冯友兰所著《中国哲学史》则以价值理性解读中国哲学,将中国哲学史理解为形上智慧。有鉴于仅以工具理性或价值理性诠释中国哲学史的相对不足,为消解知识与智慧的对立,冯契开创了以工具和价值相结合的理性诠释类型。冯契的创新性探索为中国哲学史的诠释方式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2.
可以认为,黑格尔是哲学史比较学的先驱。而黑格尔的巨著《哲学史讲演录》中关于东方哲学的论述,就是进行哲学比较的一种尝试。在这里,他不仅把东方哲学放在一定的历史上作纵向考察,而且还在空间上与西方哲学作横向比较,从中揭示其基本特点。因此他的关于东方哲学的论述是哲学史比较学研究的一个成果。学习和研究黑格尔在论东方哲学中贯彻的哲学史比较研究的方法论特点,取之精华、避其糟粕,对建立哲学史比较学的科学的方法论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13.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教授张立文先生在哲学领域提出的一系列创新理念,对我国哲学研究的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记者近日专程采访了他。20世纪中国哲学的艰难历程 记者:跨入新世纪,人们总有一种回顾与展望的情结。张先生,您能否对上一世纪的中国哲学研究,作一大体的回顾。 张立文:20世纪中国哲学的主题是中国哲学与世界哲学接轨的问题,或者说是中国哲学的现代化的问题。20世纪的中国哲学,无论从“史”还是从“学”的视野看,都可以分为前50年和后50年两大段。 从“史”的视野看,前50年又可分为“五四”前后两个阶段。“五四”前讲…  相似文献   

14.
人物研究是中国哲学史研究的重要步骤.哲学史人物研究就是要将被研究者“客观还原”,在一定程度上实现被研究者哲学生命、精神生命和学术生命的“重生”.没有任何“一种”哲学方法能够做到这一点,但几种方法的“合力”会在一定意义上实现这样的研究效果.这个“合力”就是哲学史人物研究的“四位一体”法,即哲学史与思想史相统一、时间发展与空间拓展相统一、文本与话题相统一、主动创造性与客观逻辑性相统一.  相似文献   

15.
中国哲学史上关于真理标准的争论丁文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之前,人们走过一条漫长的探索真理的道路,欧洲如此,中国亦如此。翻开中国哲学史,关于真理和真理标准的争论不绝于书。由于各家各派的思想路线不同,真理观不同,所持的真理标准自然也不同。每次争论都出现针锋...  相似文献   

16.
目前的中国哲学史研究,还存在着三点遗憾。第一,"不够中国";第二,"不够哲学";第三,"不够历史"。我们沿着"多元价值审视中国哲学"的新思路,将会开创中国哲学研究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17.
《创造》2008,(2):104-105
最近两年有一种说法,叫做“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其最早的发端是04年3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的“重写中国哲学史学术讨论会”,这个讨论会的副标题就是“中国哲学的合法性问题”。有些人的观点是这样的——中国哲学是无概念化、无规定性、无确定性的幼稚、浅薄的思想。从这个意义上讲,中国哲学不是自足的系统,不是自行规定的理论体系。五四以来我们研究中国哲学,都是用西方哲学的概念来分析、剪裁和归类中国哲学。所以中国哲学是不合法的,不管你是搞中哲还是西哲,其实都是在搞西哲,所谓的“中国哲学”其实是“西方哲学在中国”。  相似文献   

18.
《理论月刊》2012,(2):190
2011年中国哲学论坛暨第二届中国哲学大会12月8日至9日在海口市举行。来自中国辩证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会、中国马克思主义析学史学会、中国哲学史学会、中华全国外国哲学史学会、中国现代外国哲学学会、中国逻辑学会、中国伦理学会、中华美  相似文献   

19.
由中国现代哲学史学会负责人李振霞、傅云龙主编,我校范鹏同志参加撰写的《中国现代哲学人物评传》(上、下卷)已由中共中央党校山版社于1991年12月正式出版发行。该书系统评介了中国现代哲学史上有影响的二十六位代表人物,是一本集传、史、理于一体的学术专著,带有工具书性质,具有较高的资料收藏价值和学术研究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0.
当代科学哲学的中心问题之一是对科学和哲学关系的研究,它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从存在论意义上探讨科学与哲学的本质及二者的分界;二是从发展观的角度研究科学与哲学的相关性;三是从功能意义上研究科学与哲学的相互作用。本文主要从西方科学史与哲学史的角度来探讨这一问题的第二个方面,旨在揭示科学与哲学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的相谐性,即相互间的谐调一致性规律及其表现。一、科学与哲学在发生学意义上的同源性与同流性古希腊哲学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而早在古希腊哲学产生以前,上古先民已通过神话的形式开始了认识宇宙自然和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