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罗日荣 《前线》2014,(3):118-118
曾国藩与王阳明、孔子并称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完人,曾国藩一生立德、立功、立言,实现了士大夫“三不朽”的人生追求。古人历来讲齐家、治国、平天下。那么,“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的曾国藩是如何治家的?曾国藩虽忙于政事,但对治家也很上心,“尽得一分算一分”。关于如何治家,在《曾国藩家书》中,我们看到这样一段文字:“第一,贵兄弟和睦”;“第二,贵体孝道”;“第三,要实行勤俭二字”。如此看来,曾国藩治家之道的核心在这四字诀——和、孝、勤俭。  相似文献   

2.
陈克鑫辑 《湘潮》2012,(9):46-47
古代清官“治家”的智慧。南北朝时期我国著名思想家、教育家、诗人、文学家颜之推以“家训”展志,规范子孙,恐遭“败德”之患。《颜氏家训》直接开后世家训的先河。《序致第一》开宗明义,“教人诚孝、慎言检迹、立身扬名”必须“轨物范世”、“整齐门内”、“提撕子孙”。其内容涵盖教子、治家、风操、名实、省事等内容。  相似文献   

3.
权力腐败始于交易,交易需要场合,加之吃喝传统,于是,手握权力的人常常被请上餐桌。  相似文献   

4.
“无影脚”     
《廉政瞭望》2012,(3):79-79
为啥这么瘦 老公和他一朋友都很瘦,聚餐时被问原由,朋友说:“小时候听老师说山里有很多小孩吃不饱穿不暖,从此吃饭都要省下一半捐给山里小朋友,所以没发育好。”  相似文献   

5.
谷南泉 《奋斗》2010,(8):62-62
“文质彬彬”这个词语,长期以来被一些人认为是一种没有大作为、干不成大事业、文弱书生的形象。其实,这是一个莫大的误解,有必要加以澄清。  相似文献   

6.
幼年时,党是一首歌 老师说,“党”是这样写的,那是我第一次与“党”谋面。 老师是一名忠诚的共产党员,还依稀记得她乌黑的长发、悦耳的歌声。她喜欢革命歌曲,总是倚在门框上,右手打着拍子,一句一句地教我们唱。  相似文献   

7.
面对千头万绪、纷繁复杂的工作,领导者怎样才能很好地开篇布局呢?笔者以为,一个成功的领导,最重要的要做到“一定三会”。一定:是指定“计”。治国要有治国之策,治家要有治家之道,那么,治理一个单位或部门,当然也需要有“计”,这个“计”就是领导者的计谋、策略...  相似文献   

8.
快乐大叔 《党课》2007,(6):98-99
据报载,某市市长上任后,做的头一件事不是抓经济,不是抓文化,而是先从小事抓起,在全市范围内盖了几百个新公厕,而且每一个公厕都建得非常漂亮,成为城市的一道景观,深受市民和外地人的欢迎,被称为把“台面”下的小事做成了“台面”上的大事。  相似文献   

9.
围观     
烟草院士 12月8日上午,主攻卷烟“减害降焦”研究的谢剑平当选为院士。仅一小时后,他便在网上被冠名“烟草院士”,遭到强烈质疑。  相似文献   

10.
石门县适应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新常态,创新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模式,广泛开展"格言治家"活动,不断深化乡风文化建设,取得了以"格言"正家风、以家风正乡风民风的新成效。因势利导,全面推广格言治家。石门县农村自古就有格言治家的传统,许多通俗易懂的治家格言通过家谱流传、祖辈口授、族贤传唱,流传至今。县文明委尊重地方传统,顺应民心民意,总结基层经验,组织开展了"格言治家"活动。一是办点示范。县文明办在夹山镇办点,引导镇党委、政府组织开展"格言治家"活动,收集到上万条治家格言。二是全面  相似文献   

11.
“安”者,安定和谐也。家之安,则户纳千祥;国之安,则国运昌盛;宇之安,则万物和谐。  相似文献   

12.
伟俐 《新湘评论》2010,(8):48-49
对于陈云、李先念、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关于他们的治家之道,我们又知道多少呢?  相似文献   

13.
伟俐 《学习导报》2010,(8):48-49
对于陈云、李先念、董必武等老一辈革命家的革命故事,我们已经耳熟能详,但是关于他们的治家之道,我们又知道多少呢?  相似文献   

14.
早晨,看《晚唐小品文选》,有一篇陆龟蒙的《治家子言》,其中一句话:“吾祖始铸田器,岁东作必大售。”意思是他的祖辈是做农具的,每年春耕开始的时候,农具销量很大。我觉得有意思的是文中的“东作”被注释为“春耕生产”的意思。为什么?“东作”和“春耕”有何关系?  相似文献   

15.
被康熙皇帝称为“清官第一”的于成龙,是山西永宁(今山西离石)人,字北漠,号于山,晚年自号于山老人。顺治十八年,被清朝授予广西罗城县知县,开始了他清廉的仕途生涯。于成龙任罗城(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北部、融江两岸)县令时已45岁。他将祖传的田产文券交付给长子于廷翼,叮嘱道:“我做官不管你,你治家莫想我。”路上,于成龙去看望一位同窗好友,披肝沥胆道:“我辈虽无科第份,上古之皋夔稗契岂尽料自中人耶?我此行决不以温饱为志,誓勿昧‘天理良心’四字。”一席话,无异于于成龙的就职宣言。其一生所为,亦如斯言。虽然于成龙…  相似文献   

16.
前段时间,某报纸报道了一位市领导,开始时原则性比较强,廉洁奉公,工作成绩突出,在群众中威信很高.后来他的妻子和女儿动之以私情,晓之以歪理,劝说他要多关心家庭的幸福.为自己和家庭留条后路.在这种充满爱意的家庭气氛中,这位领导的原则性被亲情软化,为一个又一个亲戚做了一件又一件“好事”,一而再,再而三,最终被绳之以法,沦为人民的罪人.在铁窗内他道出一句发人深省的话,从政莫忘“治家”.由此可见,作为领导者既要治国,又要治家.家庭是国家之细胞,领导干部的家庭更是整个社会肌体中最活跃的细胞,对整个社会肌体的健康影响很大.如果领导干部治家不力,在群众中就会造成极坏的影响,使领导者的形象受损,甚至在甜言蜜语中被拉下水.家庭成员对领导者的从政影响是多方面的,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干扰领导者决策.  相似文献   

17.
孟红 《党史文苑》2023,(12):43-46
<正>毛泽东严于自律,制定过诸多律己治家的“约法三章”,从某种程度上助力他成为治国安邦的成大事者。对自己及全党严格“约法三章”延安时期,毛泽东50岁生日之际,时任中宣部代理部长凯丰致信欲给他庆寿。毛泽东看信后的第一反应是拒绝,回信说:“生日决定不做。做生的太多了,会生出不良影响。目前是内外困难的时候,时机也不好。”谢绝的理由,一是战争时期,  相似文献   

18.
郭祎 《党建文汇》2010,(7):31-31
驾年的你,不知道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当你开车时,路上遇到堵车,马上就焦躁不安地狂按喇叭;遇到被他人超车,就忍不住较劲儿飙车,甚至还有打人的冲动。如果有的话,说不定你已经患上“路怒症”,成为“路怒族”了。  相似文献   

19.
“彭头儿”,指的是曾任二五四医院院务处处长和行政副院长的彭署初;不当“排头”,指的是他在任内处理过的一件有影响的事。  相似文献   

20.
赵雅丽 《前线》2014,(6):108-114
勤勉,意谓尽心尽力、认真不懈地对待家事、民事、职事、政事。历代哲人、明君、贤相们无不以勤勉为修身、治家、为官、从政之座右铭,有关勤勉的论说与阐释俯拾皆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