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新时代观是习近平科学解答时代之问的重要理论结晶,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时代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又是对当前国内环境、国际形势的现实关照,具有深厚的唯物史观意蕴。新时代观基于唯物史观基本原理,从现实的人出发,以生产力的发展为根据,深入探讨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新时代观最终归宿点的重要问题。运用唯物史观的根本分析方法,全面理解习近平对新时代的基本观点和根本看法,对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以人为本”作为一个哲学命题,由于对人的不同理解而表现为不同的哲学倾向。人本主义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观,历史唯物主义是彻底的人本主义。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唯物史观不同于抽象人本主义历史观,“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中的人,是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人,科学发展观的理论基础是唯物史观,而不是抽象人本主义。  相似文献   

3.
技术是在主体中不断生成和发展的,并在主体解放的过程中彰显自身独特的实践价值。马克思从其主体解放思想的历时性变化,阐释了主体解放与技术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即类主体向市民社会主体的转变展现了技术思维方式的变革,个体主体向资本主体的转变揭示了技术人性本质的异化,阶级主体向人类主体的转变促进了技术价值取向的重塑。从马克思主体解放思想审视其技术观,不仅丰富了技术观的理论内涵,而且为当今时代深化理解技术加速发展与个体主体、民族主体以及人类主体的关系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是其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同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从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认识,到"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特质","人的本质是劳动",最终到从劳动实践角度考察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这一有机联系的科学的唯物史观的人的本质观.  相似文献   

5.
张友良 《传承》2008,(12):22-23
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观是其世界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是同其唯物史观的形成和发展有机联系在一起的,经历了从人的本质是"自我意识","全部精神存在的类的本质"的唯心主义认识,到"人的本质是一种社会特质"",人的本质是劳动",最终到从劳动实践角度考察人的本质,形成了"人的本质是劳动"",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的本质是人的自然本质和社会本质的辩证统一"这一有机联系的科学的唯物史观的人的本质观。  相似文献   

6.
梁丽营 《传承》2008,(18):26-27
异化概念在马克思哲学思想发展历史中展现出两种完全不同性质的差异:首先是青年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主要包括他的哲学异化观、政治异化观、金钱异化观、劳动异化观,其中以劳动异化观最为完整的体现了经典异化理论。其次,在唯物史观创立之后,马克思扬弃了人本主义的异化观。当前中国在社会建设过程中出现了很多不和谐的因素,马克思的异化理论仍然给我们提供了理论警惕。  相似文献   

7.
法的人性美、人格美是以唯物史观为基础的、主要围绕人的主体地位、人的尊严、价值和品行、人的自由解放,即人本主义为内容而进行的法的价值追求。它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美学和法史学为之证成,它具有时空维度。法的人性美、人格美为我们学习和研究法学提供了一个新视角,也为法律更加贴近百姓生活提供了一条路径。  相似文献   

8.
《德意志意识形态》一文标志着马克思唯物史观的真正确立,而唯物史观的确立又对马克思正义观的最终形成起着关键性作用。具体来说,它促使马克思由批判"正义"到重构自身正义观的转变;由思辨正义到实践正义的转变;由思考"什么是正义"到思考"怎样才能正义"的转变。依循此路,马克思得以最终确立起历史正义观和初步完成对未来共产主义正义图景的探索与建构。  相似文献   

9.
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人性观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杨孝 《湖北社会科学》2006,(10):117-119
在心理治疗理论领域,人性观是最为重要的课题之一。咨询师对人性的理解将直接影响咨询的进程及效果。不同的心理治疗学派基于不同的人性观,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心理治疗理论模式。主要从决定论——自由、积极乐观——消极悲观两个角度,对精神分析和人本主义的人性观分别进行对比研究,从而得出咨询师的角色定位。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传入和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诞生,是20世纪中国史学所发生的最为重大的变化。其间,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奠基人李大钊提出的史学革新观发挥了重要作用。李大钊通过深入系统的论述指出,史学革新具有必然性和连续性两个基本属性,史学革新的根本目的是建立科学的历史学,史学革新的理论取向是将先进、科学的理论--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应用于史学研究。这一史学革新观揭示了历史学科保持其旺盛生命力的真谛。  相似文献   

11.
于学强 《桂海论丛》2011,27(4):61-65
马克思主义执政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真正意义就在于代表和反映公意。执政为民体现了人民创造历史的唯物史观、马克思主义的政党观、社会主义的国家观、人类社会的发展观。正确理解执政为民的价值体现需要特别关注以下几点:执政为民不等于以党代政、不否认党的利益、不等于以民为本和人本主义。只有坚持强化党和国家的制度建设,完善党内民主、国家民主和人民民主,提高党的领导能力和执政能力,才能真正将执政为民的价值导向在实践中落实下来。  相似文献   

12.
习近平人民中心观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形成的,这一思想的形成有其逻辑必然性,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坚持和对中国共产党人民主体地位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其形成的理论逻辑;在发展中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是其形成的实践逻辑;对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民本"思想的传承与提升是其形成的历史逻辑。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内涵丰富,逻辑严密,其基本内涵可以概括为人民立场观、人民主体观、人民力量观、人民利益观、人民导向观、人民评价标准观。习近平人民中心观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论马克思的异化观及其当代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曦 《前沿》2009,(10):6-9
"异化"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焦点。目前,有些对异化的研究 没有完全领会马克思异化观的真正意义,更多的是以马克思的异化语言对自己所面临的问题进行解说。异化理论对唯物史观的最后确立有着重大意义,特别是其异化劳动理论孕育了唯物史观的一些基本思想,有着丰富的历史价值。理解好马克思的异化概念对我国建设和谐社会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需要"应是唯物史观最根本的范畴,是唯物史观的出发点.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严重忽视需要的社会历史内容,与马克思恩格斯的需要理论有根本区别.需要是发展的,在物质生活需要的基础上,产生了精神生活需要和政治生活需要.各个领域的需要又分化为生存需要、享受需要和发展需要.  相似文献   

15.
“异化”理论是马克思构建包含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等理论在内的思想体系的重要内容。马克思早期的异化理论受德国古典哲学的影响带有人本主义色彩,其异化理论的逻辑演进经历了从“抽象的人”到“现实的人”,从“个体与类的矛盾”到“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冲突”,从“道德评价优先”到“历史评价优先”的转变,最终走向了历史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6.
马克思的实践观中不但确确实实包含着存在论维度和内涵,而且他的与实践观紧密结合的存在论思想还为现代存在论的建立和发展作出了开创性的贡献,同时也为我们当前和今后的美学、文艺学研究及发展切实开启了一种崭新的可能性."实践存在论"美学,正是以马克思唯物史观固有的存在论思想及其与实践观的结合为理论基础的.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立足于唯物史观,从公平的概念、标准、不公的根源、实现路径等方面对公平观的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其公平观呈现出观念革命性、人民主体性、实践指向性、理论生长性等特质。马克思公平观蕴含的人民立场、物质前提、制度规定、共富目标等内容,对践行共享发展理念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8.
"以人为本"的渊源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春雷 《前沿》2006,(5):176-178
党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的发展观,是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经验基础上,对新时期社会主义建设做出的重要的战略指导思想."以人为本"体现了人类优秀传统思想,它既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继承发展,又是对"人本主义"思想合理因素的吸收."以人为本"与"人本主义"又有着本质的区别.  相似文献   

19.
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本质特征包括了企业生命的长存性、企业生存与发展质量的优导性与持续性、企业效益的协同优化发展等方面。基于可持续发展的企业观包括了常驻危机观与风险观、永续创新观、扩展的绿色观、全员人才观与学习观、卓越伦理观等内涵。  相似文献   

20.
杜辉 《前沿》2010,(10):127-129
刑法学的理论争议是从实质犯罪观与形式的犯罪观的对立开始的。刑事立法侧重于实质,司法侧重于形式;入罪侧重于形式,而出罪侧重于实质。在刑事司法中引入对犯罪的实质评价符合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的要求。相应地,需要在理论上构建对犯罪的解释体系和价值判断空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