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法治反腐就是坚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反对腐败,完善并健全反腐败法律体系,建立不能腐的惩戒机制;有效发挥司法机关刚性反腐作用,严惩腐败分子,建立不敢腐的防范机制;理顺反腐败机构设置,完善对权力的监督机制,构建不想腐的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2.
电子反腐——腐败治理的新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子反腐是腐败治理的全新模式。电子反腐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客观要求,更是广大民众民主参与意识增强的现实需要。构建电子反腐的新模式,必须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从宣传教育机制、防范管理机制、安全保障机制等入手,才能不断提高电子反腐的效率和质量。  相似文献   

3.
网络反腐:权力监督的新形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代中国以自下而上方式出现的网络反腐是前所未有的新生事物.这种公众通过网络以政治参与的形式对权力进行监督与制约的方式,提升了公众参与反腐败行动的积极性,被证明是有效的权力监督新形式.网络反腐的优势与缺陷同在.为此,应当构建网络反腐模式的制度支持;建立网络反腐模式的法律机制;培育公民社会及公民精神,促进网络反腐;运用网络推进民主政治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职务犯罪侦查工作面临线索匮乏的困境,网络反腐的出现为检察机关打破这种局面提供了契机。检察机关应积极探索网络反腐的规律、特点,合理构建职务犯罪线索网络收集机制,使网络反腐制度化、规范化,最大程度地发挥网络反腐的优势。  相似文献   

5.
十八届六中全会的召开表明中央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决心,释放进一步加强党的制度建设的明确信号,为新形势下反腐机制的完善提出了新的内容和要求.同时也应当看到,当前反腐机制仍然存在权力制约机制不完善、法治反腐力度不足、纪检监察治理能力有待加强、社会参与反腐力量薄弱等问题.因此,必须通过强化权力制约机制、加强法治反腐、改革反腐机构、保障公众参与反腐等措施实现反腐的常态化、实效性.  相似文献   

6.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反腐日益兴盛,在推进我国反腐倡廉建设中发挥着巨大作用。同时网络反腐也面临诸多困境,如网络反腐非理性化、缺乏法律规范、查处具有偶然性、容易泄露反腐机密和受理解决的机制尚未形成等,严重制约了网络反腐的规范化和制度化进程。因此,引导网民理性反腐、加快网络反腐立法、加强网络舆情监测、建立网络反腐信息处理与反馈机制、实现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有效对接和建设反腐倡廉网络监督员队伍等成为规范网络反腐的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7.
思想堕落是腐败现象产生的源头,抓好了思想反腐,就抓住了反腐的源头和根本。思想反腐就是通过加强思想道德建设,筑起党员干部拒腐防变的心灵高墙,形成防腐拒腐的内在自觉,是反腐关口前移的重要举措。思想政治工作在反腐中具有导向、约束、激励和预防功能,发挥反腐的思想先导作用,是思想反腐的有力武器。其反腐先导作用的发挥需要建立常态反腐约谈机制和有效思想引导机制;同时思想反腐要以制度治腐作为屏障,形成思想反腐和制度治腐相互支撑的反腐格局。  相似文献   

8.
腐败是所有政府的通病,对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造成巨大的破坏。在反腐实践中,传统反腐手段由于种种原因作用不明显、不充分,公众转而寻求网络进行反腐。网络反腐作为多元主体围绕反对腐败的共同行为,有其显著的特点和优势,但也存在着职能定位不清、运作机制不健全、主体意识和能力不足等方面的困境。加强和推进网络反腐应进一步建立完善的法律机制、构建网络反腐的制度支持、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构网络反腐伦理。  相似文献   

9.
网络反腐相对传统反腐形式方便、快捷且安全系数较高,给我国反腐倡廉工作带来新的机遇和新的挑战。但网络反腐在推广过程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负面效应告诉我们网络反腐需要用机制的引导、保护,更需要法律和制度对其全面的监督。笔者力求通过对网络反腐问题研究,探析网络反腐的保障机制的建立。  相似文献   

10.
制度建设是反腐倡廉的治本之策。党和国家始终将反腐倡廉建设放在突出位置,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推进、完善,逐步形成了一套与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相适应的反腐体制机制。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在反腐倡廉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进步。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当前反腐体制机制仍然面临着权力制约机制不完善、法治反腐力度不足、纪检监察治理能力有待提升、社会参与反腐力量薄弱等问题。新形势下亟待通过强化权力制约机制、提升反腐法治化程度、加快反腐组织机构改革、保障公众参与反腐等措施,从而实现反腐倡廉的常态化、实效性。  相似文献   

11.
网络反腐是一种新型的舆论监督方式,实质是民众利用互联网络平台传递相关腐败案件信息,形成网络舆论引起民众对腐败案件的关注,其重要意义在于客观上可以有效督促相关国家权力机关对曝光腐败案件进行查处。网络反腐在中国的发展的十余年间其势头强劲,人民群众参与网络反腐的积极性较高,并且成果显著,有效遏制并打击了腐败。归结其原因主要有:互联网自身的优势对网络反腐的推动;现实利益诉求机制不健全;党和政府对网络反腐的认可和重视;公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提高;权力制约监督的体制机制不完善。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普及运用和广大民众对公共事务的知情权、参与度等的持续提升,网络反腐作为一种新型的反腐形式不断发挥威力。其方便、快捷、低成本、大影响等优势有效加大了纪检机关的反腐力度。但是国家对网络反腐运行的法律体系和配套机制尚不健全,网民在进行网络反腐时违反道德规范甚至违法的行为时有发生。将网络反腐纳入法治化轨道,作为体制内反腐的稳定组成部分,最大限度地发挥网络反腐的积极效应,避免其副作用和消极社会影响,是网络反腐进一步发展的方向所在。  相似文献   

13.
独立学院是新生事物,对于自身的反腐败措施还存在不足。当今社会是一个多元文化与多元价值观互碰的时代,给独立学院的反腐败问题带来新的挑战和机遇。从独立学院人、事和总体宏观方面分析研究腐败现象的存在原因,找出现有反腐手段的漏洞,构建思想统一、制度健全、手段多样化的立体化反腐机制,是时代赋予独立学院的重大任务。  相似文献   

14.
网络反腐的法律规制是规范话语表达、实现社会治理法治化的题中之义,是畅通表达渠道、促进民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让人民监督权力、践行群众路线的重要体现。网络反腐的法律规制亟需在整体把握网络反腐基本运行规律、准确定位在现行反腐体系的角色扮演、逐步实现依法治理取代政治化处理、统筹解决制度供给不足与制度创新、妥善处理网络反腐与保障个体权利等基础上,在遵循必要性、长期性、区别性和整体性原则前提下从完善法律规范、创新制度建构、敦促各职能部门形成合力、鼓励社会各界参与、构建前置型防范机制、健全应急处理机制等角度对网络反腐法律规制进行建构。  相似文献   

15.
网络反腐是以网络为代表的新技术媒介在反腐倡廉领域中的运用。网络反腐呈现出独特的优势效用。但作为新生事物,其内在发展不足和外在条件不齐,不可避免地存在缺陷。网络反腐主体表象上的扩大与实际上意见领袖的特殊作用的矛盾使全民反腐难以真正实现;主体反腐动机的复杂和多元导致网络反腐的随机性和选择性,违背了“有腐必反”的基本原则;现实技术的不成熟和网络平台对接的不畅通影响了网络反腐的实效。要通过明确定义、正确定位、构建机制、创造平台等立体举措进一步完善网络反腐。  相似文献   

16.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反腐败体制创新和制度保障进行了重点部署,构建了"一改二责二体三权"的制度反腐新体制,是中国共产党反腐的理论突破和实践创新,有力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纪检体制,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反腐新理念。  相似文献   

17.
新时期网络反腐是否能得以健康发展,虽然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但是其工作机制不佳是一个重要原因。针对日益"井喷"的网络反腐态势,必须建立健全官民互动机制。建立健全官民互动机制首先应明晰专门反腐机关、网络运营商、新闻媒体和普通网民等各类网络反腐行为主体的内在责任。在明晰各类网络反腐行为主体内在责任的基础上,加强有利于网络反腐互动机制运转的保障性制度建设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8.
习近平党内制度反腐思想具有严密而清晰的内在逻辑。"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是从根本上遏制党内腐败的首要前提,构建和完善党内反腐法规制度体系是净化党内生态的重要基础,党内反腐法规制度的有效执行是营造廉洁党内政治环境的关键手段,实现党内制度反腐和思想教育的有机结合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19.
微博作为当前最为便捷、高效的沟通平台,在网络反腐中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微博反腐属于民间反腐的一种新形式,其产生有赖于技术的发展和民众传媒意识的觉醒,从作用机理的角度分析,微博上曝光的反腐信息和线索首先要形成网络舆论压力,进而引起传统媒体的关注,最终导致官方反腐机构的介入。但同时也应当看到,目前的微博反腐也暴露出内容过于娱乐化、易形成道德审判、依赖官方机构的介入等问题,因此应当在完善基础制度建设、构建微博反腐平台等反腐制度建设上着手,更好地将被动的网络反腐与主动的官方反腐连接起来。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从资源动员理论研究的三个维度:资源动员、成员动员、框架动员出发,分析微博反腐过程中微博舆论压力产生的发生机制。其中,资源动员与成员动员为微博反腐的实际运行提供了基础,框架动员是微博反腐动力产生的源泉,本文结合发生机制,建立微博反腐发生机制模型,并结合实际案例给出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