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章翼  林曙  王奇 《法制与社会》2013,(29):265-266
我国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制度面临着政策不健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技术难度大等问题,地方政府积极实践探索,对于解决实际问题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了温州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的现状和问题,初步建立了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的温州模式,并提出了排污权有偿使用与交易的对策建议,更好的发挥"看不见的手"的市场机制,为温州市政府决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李姗姗  罗薇 《法学杂志》2012,33(2):168-173
与传统的行政管理和排污收费模式相比,排污权交易模式在治理环境污染中具有突出的优势。机动车排污交易机制的运行应在综合性的环境治理模式中发挥自己的特殊作用,最终实现机动车市场与大气环境保护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北京市机动车排污权交易面临着一些困难,我们应通过出台政策和试点的方式循序渐进地探索和建立机动车排污权交易机制。  相似文献   

3.
《公民与法治》2014,(8):2-2
从财政部获悉,财政部将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目前,财政部、环境保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起草的《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指导意见》已上报国办。  相似文献   

4.
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财政部、国家环保总局对江苏省在太湖流域开展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做出批复,中国的排污权交易进入一个历史性阶段,真正意义上的排污权交易制度将逐步确立。该制度是通过市场的手段来有效控制企业的排污行为,并将企业排污成本内部化。但该项制度在我国尚处于试点阶段,实际操作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本文主要探讨了在我国当前经济发展水平和实际国情下,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及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5.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政策。本文通过介绍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优越性及其在我国实践的情况,指出了我国排污权交易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且对应地从法律制度层面和环保行政部门的职能定位两方面对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完善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科学发展观视角下论我国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我国经济与社会发展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与资源的合理利用.排污权交易是一种典型的以市场为基础的环境保护经济手段,它能充分调动企业治理污染的积极性,灵活调节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平衡.但是由于排污权交易在我国刚刚起步存在一些问题,从法律和制度层面提出构建和完善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王群  李玉娇 《法制与社会》2015,(9):30-31,33
经济的发展在推动社会进步的同时,资源消耗和生态破坏也愈加严重.如何平衡经济、环境、生态之间的关系是经济转型阶段的中国亟需解决的难题.排污权交易制度作为一项环境经济政策,其提出以及在美英等国的成功运用为我们提供了一条途径.近年,排污权交易制度已在中国多个省份试行并取得了成就,统一法律规范的构建是该制度进一步发展的保障.  相似文献   

8.
嘉兴市排污权交易制度的不足与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嘉兴市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嘉兴市为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双赢而出台的的环境经济政策。经过两年多的实践探索,嘉兴市排污权交易制度形成了一套系统化的运作模式。但是,由于处于试点阶段,嘉兴市排污权交易制度也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在以后的实践中予以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排污权交易与清洁发展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权交易产生是人类为解决环境问题提出的一个创造性的构想。《京都议定书》确立的清洁发展机制,使排污权交易成为了全球范围的一个环保准则。因此,我国要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步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建构具有中国特色的排污权交易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愈演愈烈。如何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在新形势下制定更加有效的环境政策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排污权交易制度无疑是现今诸多措施中最卓有成效的一个,本文通过对排污权交易制度的起源、特点、重要性等方面的探讨,分析并指出了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指出了一系列对策来促进我国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李爱年  詹芳 《时代法学》2012,10(2):60-66
环境问题外部性的解决是借助于产权界定还是政府管制,引发了排污权交易和环境税两种不同的经济管理手段。两者虽有共同的理论基础,但是作为不同的环境经济手段存在着参与主体、实践方式和现实效果的不同。两者相比,排污权交易更具优越性。但是我国目前排污权交易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因此建立排污权交易的立法体系,建立和完善排污权交易的配套制度,培育排污权交易市场,正确定位政府角色,完善政府监管职能,是构建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12.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利用市场机制控制环境污染的有效途径。相对于传统方法,它具有以最低成本实现最优目标的优势。在经济相对发达、排污强度较大的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尝试通过经济手段控制污染排放,意义显著,同时也面临若干亟待解决的法律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在合芜蚌自主创新试验区实施排污权交易,就是将排污权交易纳入有关法律法规,为排污权交易提供法律依据和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13.
排污权交易制度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排污权交易制度正在被引入中国,它作为实现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新手段越来越多地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论述了排污权交易制度的含义,实施排污权交易的可行性以及当前在该制度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实践证明排污权交易制度的经济效益及环境效益都是不容置疑的。我国现阶段水污染治理任务的紧迫性,排污权在未来国际市场上的紧俏性都使我们不得不加紧脚步完善我国的排污权交易制度。而与之相配套的法律建设可谓是该项制度得以实施的护航灯。本文就对我国实施水排污权交易制度所需具备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构建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如何避免环境恶化有效节能减排,促进经济良性增长,已成为政府和社会公众日益关注的课题.本文浙江省绍兴市为例,对其排污权交易制度体做了深入的分析和阐述,着重介绍了如何将排污权交易制度引入到市场运行机制中,在政府的宏观指导和调控下,依靠行政和市场双重动作手段,来解决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以此促进排污权交易制度发展,对于我国从制度上构建节能减排长效机制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6.
纪建文 《清华法学》2012,6(5):65-72
目前在理论上处于弱势的排污收费依然在我国社会现实中占据主流,而在舆论上不断高涨的排污权交易及碳排放权交易却迟迟没能进入实质性运转.为了有的放矢地解决我国的环境问题,有必要深入挖掘二者的理论基础.丹尼尔在哈丁解决“公地悲剧”思路的基础上提出“自由获取悲剧”理论,试图挖掘财产权的基础并提出解决地方性环境问题的方案.在我国,排污收费制度主要以环境物品的公共所有权为基础,而排污权交易及碳排放权交易则以公共所有权及私人所有权并存为基础,并且企业对环境物品的私人所有权主要通过有偿方式取得.排污收费制度在我国已遭受诸多诟病,而排污权交易及碳排放权交易的有效性取决于权利配置是否合理、监管是否到位、市场是否成熟等因素.  相似文献   

17.
巢湖流域水污染相当严重,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缺陷重重。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为巢湖流域生态补偿提供了良好环境,新合肥市的区划有利于巢湖流域生态补偿的统一管理,提高其补偿水平。巢湖流域应当健全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明确巢湖流域专门管理机构的环境管理权责,设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  相似文献   

18.
我国从1991年就开始了排污权交易的试点工作,然而这个舶来品在我国的实施效果并不理想。本文将从我国排污权交易实践效果的评析入手,结合美国成功实施排污权交易的原因,对比分析排污权交易制度在我国实施的困境。  相似文献   

19.
邓可祝 《法治研究》2011,(10):67-73
企业在排污权交易制度中获得的排污权是一种财产,应受到国家的保护和尊重。但由于环境容量是一种特殊的公共物品,为了环境保护的需要,国家也可以对已出让的排污权进行削减,这种削减并不必然产生对企业的补偿义务。因为排污权属于准物权,与一般的民事权利相比具有特殊性,排污权本身负有较多的义务。但国家在对排污量进行削减时也要遵循一定的规则,以防止权力的滥用,对企业的排污权造成过度的损害。  相似文献   

20.
试论排污权交易的谨慎实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排污权交易制度是我国从美国引进的用经济手段治理污染的方法之一,并在SO2的治理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该制度本身的问题和我国目前的国情,能否大范围地适用该制度还是值得思考的。本文从排污权交易的基本理论谈起,分析了该制度本身存在的理论困惑和实践困境,认为在我国全面实施排污权交易应予谨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