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郭宝 《公安教育》2009,(12):63-66
党和国家始终重视并不断加强监督制度建设。党的十七大提出,重点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人财物管理使用、关键岗位的监督,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要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规范行政行为,转变职能,提高效能,建设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2.
2004年2月中旬公布的《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这是中国共产党执政50多年来第一个全面地、系统地进行自我约束与促进自我发展的党内制度规范。令人耳目一新的是《条例》中明确写入了“询问和质询”、“罢免或撤换要求及处理”等内容。“干部问责制”正在成为中国新一轮政治改革中的一个亮点。也是新一届政府对人民负责任的一种表态。  相似文献   

3.
地方人大常委会如何贯彻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完善领导干部行为规范,强化领导干部的责任意识,我国逐步建立了对党政领导干部的问责制。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人事任免权,在贯彻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中负有重要责任。一、问责制及其与地方人大常委会的人事任免和监督工作  相似文献   

4.
问德制与问责制是围绕着监督掌权者设计的相辅相成的制度。失责往往与失德关系密切,失德可能会导致失责;失责的背后与失德也有很大关系。"问"不仅仅是就事论事,同时也是为了更多地减少问德与问责。从严构建问德制和问责制要以问德为先为常,这样才更有利于同时构建好问德制与问责制。  相似文献   

5.
问德制与问责制是围绕着监督掌权者设计的相辅相成的制度。失责往往与失德关系密切,失德可能会导致失责;失责的背后与失德也有很大关系。"问"不仅仅是就事论事,同时也是为了更多地减少问德与问责。从严构建问德制和问责制要以问德为先为常,这样才更有利于同时构建好问德制与问责制。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健全质询、问责、经济责任审计、引咎辞职、罢免等制度。”经济责任审计,是国家审计机关依法运用权力,监督制约权力的一种重要方式,目的是加强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和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依法行政,科学决策,勤政廉政。  相似文献   

7.
张书林 《桂海论丛》2010,26(3):38-42
党的执政责任是党基于执政地位对国家和人民的职责担当。推进党的执政责任建设面临领导干部执政责任意识没有充分确立、责任与惩治的对接不完全到位、党委权力过于集中成为责任中心和矛盾中心、"潜规则"影响等方面的困境问题。推进党的执政责任建设应围绕着"树立正确的执政责任意识、健全问责制度、建立党内质询制度、建立党内弹劾罢免制度、分解党委的执政责任、推进反腐倡廉制度体系建设"等基本路径展开。  相似文献   

8.
最近,北京市委将党委领导干部列为问责对象的有关规定引起社会高度关注,得到舆论一致肯定。这一关注背后,折射出人们对加强党委权力监督、进一步完善党委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强烈期待。对党委领导干部实行问责,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是早已有章可循、有制可依。比如,《党政领  相似文献   

9.
弹劾制泛论     
弹劾,是对违法失职的干部按法律规定实行惩处的一种形式。弹劾具有揭露性、规定性、程序性、法律性和应负的责任性,有时还具有刑罚性,它比一般的撤职.罢免,更权威,更严肃,更庄重。弹劾制度是指保证弹劾能够顺利进行的一整套专门机构。不同的社会制度或同一社会制度的不同时期,弹劾制度的法律效力和法律后果不尽相同。本文拟就弹劾制度的几个问题作点肤浅探讨。  相似文献   

10.
质询的制度设计质询(questions)制度起源于英国,由请愿权发展而来,是指在国会开会时,国会议员针对内阁的施政方针、施政报告或其他重要事项,向内阁总理或者内阁组成人员提出质问或疑问。1869年,下议院的工作通告首次开列一个新栏目为"Questions",即质询。这也通常被视为下议院建立质询制度的时间。随后,在一些实行议会制的西方国家,质询制度得到广泛实行。我国的质询制度则伴随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  相似文献   

11.
立法机关的质询与法院的独立审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质询,是立法机关成员依法对行政事务或其他事务,用书面或口头形式向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关提出质问、询问,要求它们在法定期限内作出答复。在实行质询制度的国家,质询权是立法机关行使监督权的一项重要内容。质询的对象在本意上仅指行政机关,但在社会主义议行合一制下,...  相似文献   

12.
编读往来     
党内罢免或撤换制是制度创新(总174期《党内罢免或撤换制度期待破冰》)贵刊这样推出党内罢免或撤换机制专题着实令我们这些关心党内建设的读者感到十分惊喜,人民网、新华网第一时间转载时都在头版做了重点处理。罢免或撤换制度,将会改变干部只能由上级任命、由上级罢免或撤换的  相似文献   

13.
最近,大化瑶族自治县在实行“问责制”中,有6个单位的负责人被“问责”问出了问题,受到通报批评、劝诫或免职。“自实行‘问责制’以来,无功就是过,我时时刻刻感到身上有压力,‘太平官’不好当了。”当地一位领导干部这样说道。正因为有了“问责制”,如今“干部不作为,太平官照做”在大化已经行不通了。大化县制定出台的“六项问责”制度——发展问责、服务问责、稳定问责、作风问责、安全问责、廉政问责,已经成为党员干部不作为的“紧箍咒”和“加压阀”。  相似文献   

14.
《人民日报》2006年9月14日载,江苏省泗洪县纪委、组织部联手,在全县农村基层全面推行村务民主管理村民质询制度。对不称职的村官发给“质询罚单”:首次被评为不称职的村干部要作出表态,并接受乡镇纪委诚勉谈话;连续两次不称职的将按有关规定受到罢免或免职处理。  相似文献   

15.
论现代英国平民院质询制的建立和质询的功用及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现代英国平民院质询制的建立和质询的功用及管理蒋劲松平民院议员对大臣每日必为的质询是现代英国议会制的特征之一。经近三百年探索,质询制现已成为英国实施政府对议会的说明制的主要措施之一,并且最富有威斯特敏斯特特色。它一直为注视议会制的人们所格外关心,也为...  相似文献   

16.
李志强  任宇鹏 《前进》2017,(8):61-62
正高平市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干部要狠抓落实善抓落实"的要求,对市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行考成制,推动领导干部自觉当好"施工队长",以上率下,攻坚克难,形成了崇尚实干、狠抓落实的浓厚氛围。一、坚持目标导向,"两个清单"拓展考核广度。坚持目标引领工作,按照班子分工和《三联三促》制度,把考核内容由主管部门职能履行情况拓展到分管领域、联系乡镇和牵头负责的重点工作、重点项目的推进落实情况,并制定了正面  相似文献   

17.
《前进》2015,(9)
<正>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是指党政领导干部在公共管理活动中,由于行为失当导致不良后果而应承担相应法律、政治或道义责任的制度体系。对党政领导干部决策失误问责,既是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重要体现,也是加强对权力运行进行有效制约和监督的重要途径。一、构建党政领导干部决策失误问责的意义。党政领导干部问责制的发展彰显了我国政治文明的进  相似文献   

18.
各地传真     
《上海支部生活》2006,(2):38-38
吉林集安市委 实行“党员首议制”;辽宁营口市 深化勤政、廉政“半月谈”制度;陕西咸阳 把大会搬到一线开;山东烟台 加强公务员培训工作;广东海丰县 推行基层党委问责制。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 ,河南省义马市在干部工作实绩考核中建立四项制度 ,提高了考核质量 ,增强了选人用人的准确性。一是实行干部实绩登记制。市委组织部每年为乡科级领导干部印发工作日志 ,记载每天工勤情况 ,定期检查调阅 ,对取得的各种荣誉或受到的处分随时进行登记备案。二是实行干部实绩汇报制。每季度召开一次乡科级干部工作讲实会 ,市领导听取实绩汇报。三是实行干部实绩复核制。根据工作讲实和各自的述职报告 ,运用听、测、谈、看的方法了解核实干部工作实绩的虚实 ,有关数据到统计、税务等部门进行核对。四是实行干部实绩考核责任追究制。要求参…  相似文献   

20.
规范"一家两制"是扎紧制度笼子的重要举措,是全面从严治党、依法治权的重大战略思想在实践中的延伸和具体化。"一家两制"问题的本质在于"背后的利益冲突和利益输送",实践证明,根治"一家两制"的弊端,不能"头疼医头",要认真审视现有规范"一家两制"制度不够具体仍有监管真空的现实,强化公开与透明是规避"一家两制"滋生腐败问题的基石的基本理念。在全面从严治党、深化党的制度建设背景下,应进一步阻断"一家两制"隐蔽的利益输送纽带,需要完善制度设计:一要完善个人事项报告配套制度,二要形成个人事项核查、适当公示和结果使用等制度"闭环",三要进一步明确对"关键少数"领导干部的相应规范制度,四要规范领导干部离职或退休后到企业任职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