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张晓煜 《人民论坛》2010,(10):240-241
在我国成人高等教育的发展新形势下,函授教育应根据学员特点,构建合理的学习激励机制。要坚持教育与引导并重,端正学员学习动机;科学设置培养目标,提升学员学习动力;坚持"以人为本",为学员创造和谐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员的自我效能感;发挥社会因素在成人学习中的激励作用。  相似文献   

2.
齐子玉  周颖 《人民论坛》2011,(7):192-193
大学生和谐人格培养与养成有利于促进大学生充分、全面与自由发展,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与发展,有利于推进高校全面、协调与可持续发展,所以高校应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通过提高大学生自我教育意识,彰显教师人格魅力,构建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等来培养与养成大学生的和谐人格,推进大学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3.
论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价值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价值观,是提高公务员队伍素质,提升公务员和谐行政能力的迫切需要.一方面,增强公务员"八荣八耻"观念能提高公务员的"职业责任感"、"工作成就感"、"尊重满足感"以及"待遇公正感";另一方面,提升以上四种感受带给公务员的价值,又可以有效增强公务员社会主义荣辱观.  相似文献   

4.
蔡元培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首次系统提出培养全面发展的、具有"健全人格"高素质人才的思想。这一思想,对于更好地促进现代学校培养全面发展创新型和谐人才不无启迪。  相似文献   

5.
郁源先生提出的感应美学既具古典特色,又有当代价值,对建构当代中国特色的美学理论具有重要意义。当前对感应美学的再发展,既要深入理解其古典智慧,又要看到其在当代的生长性。本文首先从咸卦理解感应的特点,主要有交相感应,诚感悦应及感应的普遍性等;其次,对感应的两种类型无心之感和私心之感进行了分析,无心之感即中正之感,私心之感即偏邪之感,在美学上,无心之感能达到审美的最高境界,是道之境,私心之感也能实现审美中的主客合一,在审美境界上,是人之境;最后,结合东方的匠人精神谈到了虚受之感才能真正实现"肇自然之性,成造化之功",实现物与人互成互生的和谐之境。  相似文献   

6.
解丽霞 《岭南学刊》2012,(2):120-124
广东家庭文化建设应围绕幸福广东和文化强省的建设宗旨,以建设健康、文明、和谐、幸福的家庭文化为基本目标,针对家庭文化建设面临的社会环境五大影响因素和家庭内部的三大问题,拟采取“五位一体”的宏观建设战略和“三大文化”的微观建设战略,以此提升全省人民的道德美化感、文化认同感、人文关怀感、家庭幸福感与社会和谐感。  相似文献   

7.
青年群体能否成功就业不仅在微观上关乎个人的身心健康、经济安全,在中观上影响家庭单元的功能健全,更在宏观上涉及整体社会的和谐稳定。如何激励与支持失业青年这样一个处于闲置状态的适龄劳动者群体重新走上就业轨道,一直是我国高度关注的社会保障课题。本文利用结构方程模型(SEM)计量方法探究我国失业青年的自我实现感、就业承诺度、再就业培训适配感、求职动机对其再就业质量(个人-工作契合度)的作用机制,并建议相应就业政策设计可从"优势发掘"的视角,提升再就业培训的"精准度"以支持失业青年重返高质量的就业轨道。  相似文献   

8.
官场"大忽悠"的不正之风,根源于扭曲的用人导向、扭曲的官场价值取向以及扭曲的政绩观。要根治官场"大忽悠",需要加强政治生态建设,培养官员的耻感文化,建立正确的政绩观和考核机制,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  相似文献   

9.
黑格尔认为,道德意志是一个辨证的完整的概念,只有在对善和恶的扬弃即否定之否定的基础上才能形成道德良心,从而确立真正的道德信仰。因此,作为对善的愉悦的体验的"荣感"以及对恶的痛苦体验的"耻感"就成为道德意志形成的必不可少的环节。当前,我国的道德教育中,往往强调注重正面教育环节("荣感"的教育)而忽视负面教育环节("耻感"教育),道德教育耻感环节的缺失,不利于个体道德信仰的确立。中国古代先贤特别重视"耻感"在道德信仰确立中的作用,并形成了一整套道德信仰确立的"耻感"文化。研究和借鉴"耻感"以及中国"耻感"文化,从个体自我肯定评价活动(荣感)与个体自我否定评价活动(耻感)的辨证统一中能完整地理解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的道德信仰确立的评价论机制。  相似文献   

10.
许建良 《桂海论丛》2010,26(3):64-68
日本人具有浓厚的"恩"的伦理意识。从感恩的对象来看,有天地自然之恩、父母之恩、师恩和社会恩;感恩与施恩是互动共存的,由施恩、受恩、感恩、报恩组成"恩的行为链",构成了日本人的"恩的伦理世界"。为了使外在的规范变成个人内在的自觉,日本人重视"恩"的伦理实践和报恩意识的培养,从而为日本伦理和谐设置了牢固的心理机制,对于社会稳定和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在民政部具体指导下,广东坚持目标导向和问题导向,升华推广惠州经验,把服务体系建在复退军人"家门口",把服务工作做到复退军人"心坎上",有力提升了复退军人的获得感、幸福感、认同感,促进了复退军人整体和谐安定,取得了较好成效。按照省委、省政府的部署要求,省民政厅会同军地有关部门经过反复深入调研,把惠州经验概括为"搭建  相似文献   

12.
关于和谐,古今中外研究论述者颇多。当今社会,更是引起学术界及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为此,将和谐理论上升为"和谐学"是非常重要的。要构建"和谐学",必须科学界定和谐的范畴,了解和谐理论的丰富内涵,把握"和谐学"的理论体系和学科性质。  相似文献   

13.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而乡村治理又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重要内容。阜阳是传统农业大市,能否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把乡村治理得和谐有序、充满活力,是不断增强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的关键所在。因此,要从乡村治理的重要意义、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探究,以明晰阜阳乡村有效治理路径。  相似文献   

14.
提升人民"获得感"是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理念和实践的重要目标。人民"获得感"尽管作为对现实"获得"的主观感受而呈现出个性化样态,但其背后却承载以"获得"逻辑为支撑的客观规定性。获得逻辑是关于人民"获得感"实现的客观规定性,这种客观规定性蕴含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治国理政的伟大理念中,即"外在获得"和"内在获得"及其结构规定性、人民"获得感"的"劳动-获得"逻辑、人民"获得"实现的超个体性意蕴及公共化取向。反思当前人民"获得感"流失的现实,"获得"逻辑的消解是造成这一困境的重要原因。于此,夯实获得内容保证人民"获得感"生成的实在性、健全"获得"实现的保障机制实现人民"获得感"的再生、养成合理的"获得"心态以为人民"获得感"的实现提供价值保障、以"获得"的公共性推动人民"获得感"普遍实现,是"让人民群众更有获得感"的必然选择,而上述方案选择也契合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根本要求。  相似文献   

15.
在构建"和谐校园"的新形势下,做好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教育工作,必须将教育思路与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相结合,与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相结合,与高校的勤工助学活动相结合,等等。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此观点予以阐述和探讨。  相似文献   

16.
《中国青年研究》2012,(7):122+121
广西大学在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资助政策的同时,坚持"资助育人并举"的工作思路,重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思想教育和成才教育,把经济资助与思想引导、能力提升有机结合,强化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进步,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7.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要实现"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目标,"着力解决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以为民谋利、为民尽责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良好的社会环境是民生所盼、发展之基,全面提升社会治理水平,营造平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应有之义,是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的重要保障,也是海南建设自  相似文献   

18.
宋玮 《传承》2010,(21):142-143
中日两国的文化都属于"耻感"文化,日本曾借鉴了许多中国的文明。然而,今天中日两国却各有各的文化特色,各有各的民族特征,中国的"耻感"文化集成了儒家思想的精华,将"耻感"与个人的内在相结合,日本则因为强调"礼忠"而限制了"耻感"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刘红梅 《传承》2008,(6):31-3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和谐文化的支持,中国传统文化是和谐文化建设的重要思想源泉。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和谐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崇尚自然和谐、社会和谐与心灵和谐。道家哲学,包括"自然之道"、"损益之道"、"无为之道"等多方面内涵,是其和谐思想的内在理论依据。道家思想,在当前和谐文化建设特别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中,具有明显而积极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20.
汪爱芝 《理论月刊》2008,(2):182-185
和谐文化与和谐社会有着紧密联系.和谐文化的核心内容是崇尚和谐理念,体现和谐精神.中华文化的蕴涵的和谐,文明,进步优秀思想观念,是我们永不枯竭的教育资源.例如"以和为贵"、"天人和一"、"以民为本"、"中和中庸"、"礼义廉耻"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