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自杀意念反映了个体的自杀风险,探讨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对自杀预防与干预工作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以1920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量表、累赘感知和归属受挫在内的人际需求量表(中文版)与Beck自杀意念量表(中文版)进行调查,通过SPSS22.0与Mplus 8.0软件进行中介与调节效应检验,结果有五。一是女生自杀意念检出率显著高于男生,二是大学生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累赘感知、归属受挫与自杀意念四个量表的评分均两两相关,三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可以正向预测自杀意念和累赘感知,累赘感知可以正向预测自杀意念,累赘感知在非自杀性自伤行为与自杀意念间起部分中介作用,四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累赘感知→自杀意念”这一中介效应的后半段路径“累赘感知→自杀意念”受归属受挫调节,五是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该中介效应仅在归属受挫高分组学生中有显著表现。  相似文献   

2.
内隐学习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学界对内隐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的应用研究较多,但涉及思想政治教育的内隐学习研究较少。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内隐学习的优势具有以下几个方面: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符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内隐学习极大地影响人际交往与道德塑造等方面的开发与教育;内隐学习的高效信息处理特性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信息收集与分析。由此,内隐学习理论在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也有许多应用:积极创设教育情境:营造良好社会环境与制度环境: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与学生非正式群体文化建设的引导:发展思想政治隐性教育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方法对大学体育生与非体育生的内隐攻击性进行研究,结果发现:(1)在体育生中无论男生还是女生,都存在明显的内隐攻击性;(2)大学体育生身体型内隐攻击性与语言型内隐攻击性存在显著相关;(3)体育生身体型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非体育生,体育生语言型内隐攻击性大于非体育生,但差异不显著;(4)在大学体育生中,女生身体型内隐攻击性显著高于男生,女生语言型内隐攻击性与男生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以高中生为研究对象,用自我报告和内隐联想测验法对210名高中生进行测试,探讨高中生的外显和内隐自尊与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高中生的外显自尊、内隐自尊和主观幸福感水平较高,且性别差异不显著;外显自尊可以有效预测主观幸福感;内隐自尊对主观幸福感的预测效果不显著。  相似文献   

5.
依恋对个体成长过程及自尊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本研究采用内隐联想测验(IAT)测量内隐自尊,采用亲密关系量表测量依恋,在此基础上考察二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内隐自尊与依恋的回避维度呈现正相关,与依恋的焦虑维度呈现负相关,但是相关不显著;内隐自尊对依恋的回归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内隐联想测验(IAT)揭示出当代大学生对夫妻在家庭中所扮演的角色存在着一定的内隐偏见。大学生普遍认为,丈夫在家庭生活中具有支配地位,而妻子则更趋向于顺从;丈夫具有理性优势,而妻子则相对比较感性。大学生对夫妻双方家庭角色的刻板印象并无性别差异且不受相关家庭环境的影响,如父母受教育程度、父母家庭教养方式等。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青少年的自杀意念现状,分析适应不良与考试焦虑对自杀意念的影响,本研究采用适应不良问卷、中学生考试焦虑影响因素问卷和自杀意念问卷,对5721名高中生进行测量。结果发现疫情下青少年自杀意念检出率为30.88%,明显高于疫情发生前的检出率;适应不良和考试焦虑显著正向影响自杀意念;考试焦虑在青少年适应不良与自杀意念关系间起调节效应和部分中介效应。本研究为青少年自杀风险干预提供了一定的启示,疫情下学校、家庭与社区加大对青少年自杀意念的关注,集合各方力量提高青少年的适应能力,降低考试焦虑,将有利于缓解和降低自杀意念。  相似文献   

8.
采用IAT范式对中学生和未成年劳教人员的内隐攻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未成年个体偏好攻击性词,具有内隐攻击性的倾向;在内隐攻击性倾向下,中学生被试都偏好身体攻击,即内隐攻击性特征独立于性别因素;中学男生与男劳教人员在身体攻击词、言语攻击词方面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9.
采用自编的计算机阈下启动程序,在阁下攻击启动和阈下中性启动两种不同的条件下,对52名高中生的内隐攻击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高中生内隐攻击性能被无意识地激活,并影响外显攻击性。攻击启动组被试与中性启动组被试对目标人物在“敌意”、“不友善”和“自私”三个人格维度的评估上呈现显著差异。在AQ问卷中,攻击启动组与中性启动组在身体攻击和愤怒两个分量表上呈现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0.
采用IAT范式对中学生和未成年劳教人员的内隐攻击性进行了实验研究,发现未成年个体偏好攻击性词,具有内隐攻击性的倾向;在内隐攻击性倾向下,中学生被试都偏好身体攻击,即内隐攻击性特征独立于性别因素;中学男生与男劳教人员在身体攻击词、言语攻击词方面的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