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刘海东  朱海  周嫱  梁宇彬 《学理论》2012,(4):183-184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信息技术的进步,高校大学生的教育问题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特别是对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动态把握和实效性也随着这些变化发生着相应的改变。高校大学生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教学手段和模式在这些变化中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面对这些新的变化和挑战,我们应该从重视教育教学方法创新、落实校园文化育人功能、发挥党团组织引领作用和占领网络教育主阵地四个方面来改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2.
互联网飞速发展,影响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方方面面,也给大学带来了深刻的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诸多新的问题,如何认识互联网对大学生思想造成的影响,以及如何开展网络时代的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课题.高校必须认清形势,大力推进思想政治教育进网络.  相似文献   

3.
郭晓红 《学理论》2012,(22):237-238
高校作为知识最密集、思想最活跃、网络信息技术发展最快的地方,成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发展和实践探索的前沿阵地.网络逐渐成为青年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发展的新型空间,深深地影响着高校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及特征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并提出了加强大学生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大学生是非民族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特殊群体,对这一群体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程度事关高校民族团结进步和社会稳定大局,分析研究这一群体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接受过程为研究对象,结合新媒体时代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从非民族院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接受过程的现状、存在问题和优化对策等三方面展开研究。  相似文献   

5.
张磊 《学理论》2013,(32):360-361
高校辅导员既是学生思想教育工作的组织者又是具体工作实施者与指导者,担负着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任,高校辅导员的个人素养与业务能力将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工作产生重要影响。随着大众化教育的到来,大学生的观念和特点等都发生了变化,面对新形势、新挑战以及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要求,迫切需要辅导员的素质和能力也与时俱进。高校优秀辅导员应具备过硬的思想素质、高尚的道德素质、完善的知识结构和健康的心理素质以及学习研究、人际沟通、新媒体运用、组织管理等能力。  相似文献   

6.
完成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任务,最终要落实到方法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的主渠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现有的、科学的,并处于不断发展和更新中的教育方法,是提升大学生民族精神的现实依托和主要途径。充分发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在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作用,并在此过程中竭力克服当前大学生民族精神培育中的矛盾和困境,不失为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一项切实可行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毛启刚  李波 《学理论》2010,(18):204-205
民族精神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项的重要内容。受国际局势和国内发展情况变化的影响,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意识和民族精神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拟对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现状及对策进行论述。  相似文献   

8.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院校作为培养少数民族人才的重要基地,有许多来自少数民族地区的学生与汉族学生一起接受教育,他们的行为、思维方式,与汉族学生存在诸多差异。高校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阵地,各种文化和思潮在这里交汇和碰撞,而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他们担负着建设和发展民族地区、促进民族团结的特殊任务。因此,抓好民族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相似文献   

9.
高校大学生党员是党员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党员的发展和培养是高校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民族高校大学生党员是民族高校大学生群体中的精英和人才,加强民族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是民族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民族地区建设的需要。对民族高校大学生党员队伍现状调查,有针对性地对民族高校大学生党员教育问题进行分析,提出措施如下:做好入党启蒙教育;党员教育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创新大学生党建模式,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加强党建工作队伍建设,形成合力;进一步加强民族理论政策教育和国情教育。  相似文献   

10.
刘丰华 《学理论》2012,(30):245-247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展,国内外环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学生这一群体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这就导致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法在实施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对目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教育方面的问题进行系统地研究和梳理,能够对大学生实施实践教育时加以指导,从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为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有效载体和平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系统化、目标清晰化、方法多样化。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新的要求目前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思想观念都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在当前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过程中,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对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12.
刘泊洋 《学理论》2013,(2):270-271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深入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整个社会环境使大学生思想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不断研究新情况,认识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要本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指导方针,不断解放思想,勇于探索,从而提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要大力弘扬"以人为本"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要弘扬"以人为本"的精神.最基本的前提是尊重大学生,最根本的要求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和谐发展,最佳的切入点是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只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身体力行"以人为本"精神,就能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亲和力,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是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大学生中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开发西部、推动民族地区发展的后备力量,是我国边疆的建设者.搞好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础.对新疆高校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学生思想观念、教学方式、基础教育、国家政策的执行和法律的完善不够等方面进行分析,指出影响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因素,最终为提高少数民族大学生思想教育给予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适应网络环境创新高校德育工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高校已成为网络用户最密集的区域。据 有关资料统计,在校大学生上网的比例已接近我国 网民的50%,在上海等地重点高校大学生使用网络 的平均达到60%以上。网络文化在高校的广泛传 播,不仅剧烈地冲击着大学生的思想观念,而且使大 学生的行为方式也发生着深刻的变化。这些新情况、 新问题对高校德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相似文献   

16.
21世纪初,我国社会各个方面已经发生并正在发生着重大而深刻的变化,对新时期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而言,这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为此,我们必须树立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理念,完善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相关制度,因时制宜,不断改革和创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强化自身修养,充分发挥其表率作用等,其中坚持"以学生为友,到学生中去",是做好高校思想工作最为根本、最重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7)
高校校园暴力行为正严重威胁着我国的高校校园安全,其影响之恶劣也为我们的和谐社会增添了很多不稳定因素。本文将从家庭、学校、社会和个人方面对高校校园暴力事件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从加强高校思想教育强度,提高思想教育实效性,加强大学生法治观念培养,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大学生自身素养和转变德育理念等方面研究对高校校园暴力现象的预防机制。  相似文献   

18.
郭孟伟 《学理论》2010,(11):206-207
形势与政策教育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在民族地区高校的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中存在着思想认识不到位、教学管理不规范、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不系统、教学环节不完善等一系列问题。因此,要积极探索民族地区高校开展形势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和新途径,不断增强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19.
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困惑与对策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刘子实 《理论导刊》2005,(12):89-91
高校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阵地。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环境、高校学生与教师的思想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问题,努力构建和完善适应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5,(12)
与其他高校相比,民族高校生源大部分来自不同地区和民族,其宗教信仰、文化、家庭背景、成长经历以及个性特点和风俗习惯不尽相同,学生有其自身的特殊性,这就对民族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将人文关怀思想渗透到日常教育中,当前,应坚持以人为本,彰显少数民族大学生个性;完善校园文化育人载体,帮助大学生建立积极的人际关系;完善其他教育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